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游记式《醉翁亭记》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游记式《醉翁亭记》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游记式《醉翁亭记》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游记式《醉翁亭记》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游记式《醉翁亭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韩 颖 凌源市河坎子中学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复习巩固文言词语,特殊句式和成语。2、了解“移步换景法”和“定点观察法”的游记写作方法。3、探讨“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4、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 以游记为线索,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逐步提高鉴赏能力。2、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醉翁亭的美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和美好的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以游记为线索,推究文理,品味意境,探究主旨,体味情感,提升自我

2、。【教学难点】“醉”与“乐”的关系探究,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教学方法】1、 诵读法。(自由朗读、细细品读、快速浏览、跳读等)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大量运用骈句,加强了韵律美;大量运用“也”“而”,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这些都需要在反复朗读中体会。2、 讨论点拨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3、 品评鉴赏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4、 美景再现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师: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启示我们:学习知识要适时的复习。经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大家已经按照“笔记式”学习了文言知识要点。下面老师按照“归类法”来检查一下大家的

3、掌握情况。(结合课件)(抽查每组中成绩靠后的学生)2、 明确学习目标同学们对文言知识要点的掌握基本达到了要求,但是,个别同学课下还需要再复习一下。扫除了文言理解障碍,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首先,熟记目标能够让我们的学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大家一起来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三、导语设计滕子京和范仲淹因“庆历新政”改革失败被贬,同样因这件事被贬的,还有欧阳修。这篇文章就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做太守,和朋友、百姓一起出游时写的一篇游记(板书:太守出游)。游记,我们并不陌生,回想一下所学,游记都会写到哪些内容呢?(明确:路线,见闻,情感)(板书)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

4、看醉翁亭记中,是否也写到了这些呢?如果有,分别是什么?四、以游记为线索,鉴赏文本(一)讲述路线,了解游记新写法师: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讲述一下太守出游的路线?要抓住主要的地点来叙述,这样路线会更清楚。(滁州城-琅琊山-酿泉-醉翁亭)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直观的效果图。(课件展示)回想一下,这样一路走,一路描写的写作手法,在游记中叫什么写法呢?(移步换景法)写见闻时,还是不是移步换景?那么这种停留在一个地点详细描写的写法又叫什么呢?(定点观察法)强调:在一篇游记中,既可用移步换景法,也可以用定点观察法,当然也可以结合使用,这要根据游记的内容而定。(二)小组讨论,赏析“见闻”师:路线我们已经很清楚了,下

5、面我们来看看见闻,作者在在醉翁亭的见闻,主要是课文中的哪个部分?(1、2、3两个自然段)请同学们细读这三个自然段,简洁地概括一下都有哪些见闻呢?概括好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明确:亭之简介、亭外之景、亭中宴饮1、赏析“亭之简介”1.1作者介绍了亭子的哪些方面?明确:外形,建造者,命名者1.2亭子的外形,哪个字用的最传神呢?生1:“翼”字最传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醉翁亭比作展翅欲飞的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醉翁亭外形的美丽(灵动、轻盈),表达了作者对醉翁亭的喜爱之情。生2:“翼”字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醉翁亭的四角翘起,就像是鸟儿展翅欲飞一般,将亭子的轻盈灵动,表现的

6、淋漓尽致。师:描写事物时,要抓住其主要特点,运用恰当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将其表现出来。1.3建造者是谁?明确:琅琊寺的主持、得道高僧智仙。1.4命名者是谁?明确:太守滁州城的父母官。过渡:亭子是如此的灵动、轻盈,且来历不凡,亭外之景如何呢?2、鉴赏“亭外之景”2.1亭外之景都写了哪些方面?明确: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游人往来(人怎么也算做景了呢?不必深入去讲)2.2亭外之景美吗?美在哪里?(小组讨论)明确:山水相映之美,变化之美(朝暮、四季),动静对比之美,和谐欢乐之美2.3这几种美,最能打动你的美是哪种呢?请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种美景。生1:我来描绘一下“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

7、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 有山,有泉,有林,有亭,“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奇,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里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就益显出山泉的清朗,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则别含另一番风光。师:是啊。无山,则酿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峙。无亭,则山泉失色;有泉,则亭台增趣。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且辉映生色,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生2:我来描绘一下“朝暮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日上东山,阳光奔泻大地。郁郁青青的树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释露消,又显示出清

8、新翠绿的颜色。而到了傍晚,日下西山,暮霭遍地,岩石穴壑一片昏暗。作者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师: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根据不同的景象写了相异的境界。生3:我来描绘一下“四季变幻之美”。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随四季变换,景物自有不同,各有其境界在,出现了四幅画面,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同时,四幅画面又是互相映衬的,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冽。 师:作者不仅写出了早晚景色的变

9、化,而且以醉翁亭为中心,把笔墨进一步铺展开去,细心地选取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加以描绘四季的景物变化,确是传神笔致。生4,我来描绘一下“动静对比之美”。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淙淙(cng)动听,相映成趣。“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zhu啾ji之动,相得益彰。师:动静结合,除了景与景,还有景与人,人与人的动静对比之美,都是我们描写景物时经常运用的方法,作者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事例。生5:我来描绘一下“和谐欢乐之美”。林荫路上,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有唱有憩,前呼后应。醉翁亭内外,众宾欢动,觥筹交错,起坐喧

10、哗。如此热闹欢乐之中,有一老者颓然期间,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这样的景中这样的人,多么和谐而欢乐的一副画卷啊。师:原来游人的欢乐也是一副美丽和谐的画面啊,怪不得刚才的那位同学把游人也看成一景了。师:同学们的描述再现了醉翁亭的美景,让老师陶醉其中,就整个景色而言,景与景相互映衬,清幽秀丽,又富于变换之美,景与人和谐统一,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各具情致,这样的景真的好美。2.4可是一次出游而已,怎么会出现四季的景色呢?生1: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发挥合理的想象,这样就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现景色的优美。(师: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这样是好的。但作者怎么如此了解

11、这里四季的景色呢?)生2:经常去游玩,所以对四季的景色了然于心,写作时信手拈来。2.5“经常出游”,从中体会出了什么?生1:我体会到的是,欧阳修对山水的喜爱。生:联系一下写作的背景,我们就会发现,欧阳修经常出去玩,是因为他被贬了,寄情山水来排解自己内心的愤懑不平。就像柳宗元被贬以后,寄情山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一样。所以,我体会到的是欧阳修内心的愤懑。生2:我不同意这种说法,的确,欧阳修是被贬了,但是,他没有像柳宗元那样因为愤懑不平,而“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如果不是我们事先了解了背景,可能我们都发现不了他内心的愤懑,他是真的很享受这次出游,从中我体会到的是他内心的乐观旷达。生3:我们学

12、地理讲旅游业的时候提到过,什么样的人才会经常去旅游,不是光有好的景色就行的,关键还得看出游的人,是否有时间和经费。所以,从“经常出去玩”,我体会到的是滁州这里的生活条件很好,而这样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呢?当然是欧阳修这个太守励精图治,治理有方。师:同学们能够从这样简单的一个事件中,不仅看出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还看出了在欧阳修治理下的滁州城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真的是“聪明之至”啊。过渡:如此聪明的你们,接着想一下3、鉴赏“亭中宴饮”3.1亭中宴饮写了哪几方面?明确: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特点是什么?明确:就地取材,丰盛而质朴,众宾欢乐,太守醉3.2从中你读出了什么?生1:在作者所治理的滁州这

13、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于“与民同乐”之中。生2:滁州的百姓,非常地爱戴太守欧阳修,而欧阳修为人也非常的随和,所以,大家在一起,一点也没有官与民的距离,反而是其乐融融。过渡:正如同学们所言,滁州城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而这些都是他们所爱戴的太守治理有方的结果。在这次出游中,大家又体会到了哪些情感呢?(三)体味情感,分析“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理想1、体味情感1.1集中体现情感的段落是?(最后一个段落。)快速浏览这一段落,找出其中最突出的情感。(乐)1.2这一段中共提到了几种乐?明确:山林之

14、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1.3他们分别以什么为乐?明确:禽鸟以山林为乐,游人以跟随太守游玩为乐,而太守是以山林、禽鸟、游人之乐而乐。可见,文中重点在于表现太守之乐。2、分析“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主旨2.1纵观全篇,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可以用哪两个字表现?“醉”与“乐”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所有关于“醉”与“乐”的句子,(重点句子在课件中体现出来)仔细体会一下,“醉”与“乐”的关系。(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贯穿全文线索。)2.2在作者的快乐的缘由中,作者最看重的是?(和百姓一起快乐)与民同乐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这是为

15、人的仁爱;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这是为官的厚道。只有真正仁厚的人,才会以别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与民同乐”,这就是欧阳修为官的理想。五、拓展提升请同学们根据本文的内容,为这个上联写个下联。上联:滕子京岳阳楼头为君分忧下联: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六、家庭作业过渡:欧阳修和柳宗元一样,寄情山水以排解被贬的愤懑,但他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负面的情绪之中,而是如滕子京一样,励精图治,让滁州的百姓安居乐业。他同范仲淹一样,以天下为己任,但他又没有向范仲淹那样“先忧后乐”,舍弃自己的那一份幸福,他更期望“与民同乐”。为官之道,亦是处世之道,为人之道;见贤思己,你又从欧阳修(还是柳宗元,滕子京,范仲淹,欧阳修这些古人)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呢?这是一个沉静思考的过程,课堂上我们不做讨论。1、请同学们课下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小练笔上。2、同时,请同学们根据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背诵课文。【结束语】太守的“乐”有目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