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习题智能因素,放大习题资源功能_第1页
挖掘习题智能因素,放大习题资源功能_第2页
挖掘习题智能因素,放大习题资源功能_第3页
挖掘习题智能因素,放大习题资源功能_第4页
挖掘习题智能因素,放大习题资源功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挖掘习题智能因素,放大习题资源功能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 体。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大家一般都比较重视例题教学,对教材习题研究 甚少,只是把它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其实,在新课标指引下编写的新课 本中,所设置的习题形式多样、思考性强,且内含着丰富的智能因素,故 对习题的教学,不能就题论题,使习题功能弱化,而是要认真钻研,吃透 编排意图,挖掘智能因素,使习题资源功能得以放大,本文以苏教版第七、 九册部分习题为例予以说明。一、拓宽引申,记习题内涵更加丰富。教材中的习题,有时要求比较单一或不完善,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需要,把习题适当引申拓宽,

2、使内涵更丰富例1 (第七册“角”)、下面一副三角尺拼成的角是多 少度?试一试,用一副三角 尺能拼出哪些度数的角?题图上是显示将两角相加,教师可拓宽引申:运用两角相减或者借用十字线,又可拼出一些不同的角。不仅如此,还可以要求学生设法用不同 的方法拼某个角度的角,如拼成 15的角,可用45 30、60 450 (图略), 还可借用十字线(如图)拼出 15的角,这样拓展了思路,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无疑会强化认识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例2 (第九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36可以写成哪两个素数的和?在括号里填一填。36=()+ ()=()+ ()=()+ ()=()+ ()这是巩固按序列举的解决问题策略,

3、填法是:36= (5)+ ( 31)=(7)+ ( 29)=(13) + ( 23)=(17) +(19)。教师进行拓展:36=()+()+ ()(能填几组?),能写成36=()+ ( ) +()+()吗?让学生讨论思考。当他们能将已填数写成:5=2+ 3、7=2+ 5、13=2+11、19=2+ 17、31=2+ 29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见,把习题作适当的拓展延申,有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 构,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使习题的内涵丰富起来。二、加强对比,让习题结构更加系统。教材习题的编排是逐步独立呈现的,但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教 学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有联系习题的异同,就能

4、促使学生较全 面地认识问题,形成结构性的系统。例3 (第七册“找规律”)、(1)河堤的一边栽了 75棵柳树,每两棵柳 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2)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这两题十分相似,学生易于混淆,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比:这两题有什 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画图看一看,它们的解题规律有什么不同?这样就增 强了习题的探索性,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完善,同时能增强学生的鉴别能力例4 (第七册“除法”)、算一算,比一比。-16360- 24960- 12800960 - 3- 4800-8 - 2360- 6 - 4(第七册“混合运算”)算-一算,

5、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1) 280 - 5 - 2(2)160-(4X 8)280-(5X 2)160宁4-8(第七册“运算律”中有类似上面的题组,略。)这类题组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对比找出规律外,还要利用适当时机将各题组之间加以对比,归结出“分解法”与“结合法”如用字母表示如下:a x( bx c)分解结合ax bx ca*( bx c)结合并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到何时用分解(结合)法,可使计算简便?把 两位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时,需注意些什么?这样着眼于学生认知结 构的重组和提升,整体性强,教学效果好。三、授人以渔,让习题功能充分发挥传统的习题教学是重结果轻过程、重解法轻隐含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思考方法,才能提高 自己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习题功能,教 给学生数学思考方法,使学生能受益终身。例 5(第九册“认识小数” )、先做 5 张卡片,分别写上数字 0、0、 1、2 和小数点,再用其中的几张按要求摆出小数,并读一读。( 1)整数部分是 0 的三位小数;(2)只读一个“零”的两位小数;( 3)一个“零”都不读的一位小数。(教师先将题中“再用其中几张”改为“再用 5 张”,讨论求解后,再 恢复原题让学生练习。 )解答此题需综合运用整数、小数中 0 的读法,教师可教给学生先定模 式、后按序列举的思考方法,尽可能多

7、地得出不同答案。如:(1)0. ,可以写出 6 个符合条件的小数;(2)口 0.0、口 0. 0,可以写出4个两位小数;(3)口 00. ,可以写出两个符合条件的一位小数。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后,解答原题就容易了。例 6(第九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右图表示钉子板上的 9 个钉,每两 个钉之间的距离是 1 厘米,用橡皮筋在这 9个钉子上围出面积是 1平方厘 米的三角形,一共可以围出多少个?这道题要围几个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并不困难,但要把所有的都列举出 来就不简单了,只有运用分类按序列举的思考方法才能奏效。如:(1 以上、下对边中 BF、FC、AH HD为底(1厘米)、AB为高(2厘米),可以围成符

8、合条件的三角形共 3X 4=12 (个),见图(一)。(2)以 AE、EB、DG、GC 为底, 以围成12个符合条件的三角形。(3)分别以BC、EG、AD为底( 为高(1厘米)可以围成4个三角形, 不能与前面重复。)。(4)分别以AB、HF、DC为底,AHDAD为高,同样可E:%,-GoBFC厘米),BE (AE)AD图一DoBFCAH ( HD)为高,图二同样可以围成4个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所以,一共可以围出三角形 12X2+ 4X2=32 (个)四、发散收敛,让习题解法简便快捷。对于一些开放性习题,教师切勿轻易放过,要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索出各种不同的解题途径,然后在发散的基础上收敛,异中求

9、佳。例7 (第七册“角”)、经过纸上的2个点可以画一条直线;经过 3个点中的每两个点画直线,最多可以画 3条;经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呢? 5个点、6个点呢?画一画、数一数,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任意 3个点不在一条直线上)点数23456直线数1361015(表中斜体数后填上)让学生画一画、数一数,并填表后,开动脑筋探寻不同的规律。如: 规律(1):经过后面点数所画直线条数,等于它前一点数与直线条数的和, 例经过5点画直线条数=4 + 6; ( 2)经过n点画直线条数,等于从 0开始n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例经过 4点画直线条数=0 + 1 + 2+ 3=6; (3)经过n点 画直线条数,等于n(n 1)十2,例经过6点画直线条数=6X( 6 1)十2=15。究竟哪种规律好呢?教师并不要轻易下结论,而是要求学生运用规律求经过20个点最多可以画多少条直线?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规律(3)的优越性。例8(第九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图中哪几个梯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发散,找出了种种判断方法:(1、数每个图形所含的方格数;(2、把小方格边长当作“1”,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梯形的面积;(3)由于图中四个梯形的高都相等,故只要比较一下它们上、下底的和是不是相等;(4)见右图,从实际操作中(或课外读物中)一 ”知道,梯形两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