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1页
20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2页
20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3页
20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4页
20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合成出下图的离子化合物,该物质由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构成,其中有两种10电子离子和一种18电子离子。X、Y、Z、M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均不在同一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沸点高于Y同族元素与X形成的化合物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M的强CY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强D在该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Q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Y核外电子总数相同,X的原子半径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X的水溶液呈中性 B元素非

2、金属性的顺序为YZQ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元强酸D该化合物中与Y单键相连的Q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3化合物甲(如图所示)中所有原子都达到了 8电子稳定结构,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r(w) r(X) r(Y) 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Z,属于酸性氧化物 B元素的非金属件强弱:YZCX的最高价氢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DY的最简单氢化物能与W的氢化物反应4二氧化硅晶体是立体的网状结构,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二氧化硅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相连B晶体中硅、氧原子个数比为12C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为8D晶体中共

3、用一个硅原子的最小的环的原子数目为125近年来,利用电化学催化方法进行CO2转化的研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下图是以Cu作为催化剂CO2转化为甲酸的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说明在催化剂作用下,O-C-O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过程和吸收了能量并形成了O-H键和C-H键CCO2和HCOOH中均只含有极性共价键D每1molCO2完全转化为甲酸需得2mole-6有一种化合物是很多表面涂层的重要成分,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只有X、Y在同一周期,Y无最高正价,Z的含氧酸均具有氧化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WZ沸点高于W2Y

4、的沸点B含Z的两种酸反应可制得Z的单质CW2Y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键DX的含氧酸一定为二元弱酸7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mol NH4+ 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AB联氨(N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过程II属于氧化反应,过程IV属于还原反应D过程I中,参与反应的NH4+与NH2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8二氧化碳捕获技术用于去除气流中的二氧化碳或者分离出二氧化碳作为气体产物,其中CO2催化合成甲酸是原子利用率高的反应,且生成的甲酸是重要化工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B在捕获过程,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

5、完全断裂CN(C2H5)3能够协助二氧化碳到达催化剂表面D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酸的总反应式:H2+CO2=HCOOH9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超过20。W、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Z2Y的水溶液呈碱性 B最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低为:XW C常见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为:WYD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10短周期元素A、B、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X、Y、Z、W,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常温下X、Z、W均可与Y反应,A、C、D的原子序数及0.1mol/L X、Z、W溶液的pH如图所示(已知lg2

6、=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离子半径小于B的离子半径 BW、X两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CD氢化物稳定性小于C氢化物稳定性 DB的简单离子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11同周期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X和Y的原子序数之比为6:7,X的最高正价是W的最低负价绝对值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发生反应B化合物ZW3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CX、Y、Z和W都没有同素异形体DZ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分子簇,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7、,(球大小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W、X位于不同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的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Y、Z的简单离子均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B工业上获得Y、Z单质均可采用电解它们的熔融氯化物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相同条件下,W单质的沸点比X单质的低13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YXZ,原子序数之和为16。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其中A为X、Y组成的双原子分子,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BA和C之间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B的沸点高于C的

8、沸点 DA不能溶于B中14图甲和图乙表示的是短周期部分或全部元素的某种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图甲横坐标为原子序数,纵坐标表示元素的最高正价B图甲横坐标为核电荷数,纵坐标表示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C图乙横坐标为最高正价,纵坐标表示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D图乙横坐标为最外层电子数,纵坐标表示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15X、Y、Z、W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比X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X、Y、Z为同一周期元素,X、Y、Z组成一种化合物(ZXY)2的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WY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B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

9、弱酸CX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小于Z的D化合物(ZXY)2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16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A、B、C、D分别是由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化合物,且A与C中均含有10个电子。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B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共价键,能形成原子晶体CY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且均具有高熔点、高沸点、硬度大的性质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 Z Y XB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Y Z WC元素Z和W均存在两种以上的含氧酸D元素Z和W在自然界中均只能以化合态存在24三硫化磷(P4S3)是黄绿色针

10、状晶体,易燃、有毒,分子结构之一如图所示,已知其燃烧时P被氧化为P4O10,下列有关P4S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4S3中磷元素为3价 BP4S3属于共价化合物CP4S3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P4S38O2P4O103SO2D1 mol P4S3分子中含有9 mol共价键2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当CH4与Cl2体积比为1:2,维持足够长反应时间,CH4可全部变成CCl4B图:碎瓷片的作用与蒸馏实验中的碎瓷片作用不同C图:烷烃、烯烃、炔烃的单一物质及同类混合物含碳量随C原子数的变化曲线分别为a、b、c D图:点a代表的物质是PH3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

11、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B室温下,将0.4mol/LHA溶液和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5,则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110-5C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到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位素D已知Ag2CrO4的Ksp为1.1210-12,则将等体积的110-4mol/L的AgNO3溶液和110-4mol/L的K2CrO4溶液混合,不会有Ag2CrO4沉淀产生27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X、W为同

12、一主族元素。X、Z、W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甲、乙、丙。x、y2、z、w分别为X、Y、Z、W的单质,丁是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Y的离子半径比Z的离子半径小C反应可以证明X的非金属性强于WD一定条件下,x与甲反应生成丁28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能B该过程中,只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原料气N2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29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Y的

13、最外层电子数是X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四种元素与锂组成的盐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结构如图,箭头指向表示共同电子对由W提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B在该物质中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该物质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DZ的氧化物都易溶于水中30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WYZB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CW分别与X、Y、Z形成的二元化

14、合物均只有一种D化合物M中W不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31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X、Z原子序数之和是Y、W原子序数之和的1/2。甲、乙、丙、丁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是某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乙和丁的组成元素相同,且乙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化合物N是具有漂白性的气体(常温下)。上述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省略)。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Y)r(Z)r(W)B化合物N、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C含W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DZ与X、Y、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元素均满足8电子结构32.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

15、、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33右图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其中 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 X、Y、Z 处于不同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单质沸点:XYBZ 与 X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ZX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元弱酸D该化合物中 X、Y、Z 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34. 萝卜硫素(结构如图)是具有抗癌和美容效果的天然产物之一,在一些十字花科植物中含量较

16、丰富。该物质由 五种短周期元素构成,其中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一定 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 W X YB.X的简单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C.萝卜硫素中的各元素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Y、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化物为强酸35a、b、c、d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3倍,a和b能组成两种离子化合物,其中一种含两种化学键;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气态氢化物都是强酸。向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bca2溶液,开始没有沉淀;随着bca2溶液的不断滴加,逐渐产生白色

17、沉淀。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bcda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deC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反应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3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为离子化合物,其结构中还含非极性共价键,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WCa定由W、X两种元素组成D图中转化过程d物质在作为反应物时均即为氧化剂又是还原剂3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

18、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40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位于第三周期A族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盐或碱C简单离子半径:MQR2DZ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41四种主族元素a、b、c、d分布在三个短周期中,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d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d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