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研究透镜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方面: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方面: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l学会
2、做凸透镜成像实验;l尝试制作望远镜。知识与技能l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l了解凸透镜的应用;l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l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l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学重难点: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l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l了解凸透镜的应用;l制作望远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三种类型的凸透镜各一片,蜡烛一支,火柴一盒,纸屏一个,支架三个,凹透镜一片,布卷尺一把,记录纸一张。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3、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一、观察水滴、水杯对物体的放大现象桌上有一张画报,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将报上的字放大吗?(提供材料:画报、滴管、玻璃杯、玻璃碟)思考:字为什么会放大呢?学生此时还不会从光线的折射的角度来分析,但在学生分析的同时,可能会想到放大镜,水、玻璃杯有着放大镜的作用。二、观察凸透镜1学生自己观察放大镜是什么样的?通过学生的看,摸,学生很容易发现放大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的镜片。2再发给学生两种镜片,与放大镜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又有什么是相同的?很显然,三种镜片一种是两边凸的,一种是一边凸一边平的,还有一种是一边凸一边凹的,但这三种镜片都是中间厚边缘
4、薄的透明的镜片,都可以将字放大。3让学生给这三种镜片起一个共同的名字三、研究凸透镜的作用小组讨论:凸透镜有什么作用?通过刚才的观察,孩子们已经知道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到室外做一做用凸透镜点燃火柴的实验。教师讲述:如果我们把太阳光看成是平行的光,那么通过凸透镜之后,还会是平行的光吗?如果不是又会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来:四、重点研究凸透镜的成像作用1讲述演示:将凸透镜对着窗外,在凸透镜后面放上一张纸屏,观察在纸屏上有什么发现?2学生操作,汇报:学生惊奇地发现在纸屏上会出现外面景物的像。教者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像?和平面镜里的像一样吗?3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
5、的问题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之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有:凸透镜成的像为什么会是倒着的?这和第一节课的小孔成像有联系吗?凸透镜所成的像为什么会是缩小的?有没有放大的呢?如果有放大的像,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凸透镜什么时候可以形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可以形成缩小的像4教师给出新任务:材料:纸屏、蜡烛、凸透镜要求:在纸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在实验的同时做好记录,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自己要找的答案。在学生实验之前要明确两个问题:第一,要让学生知道需要做哪些记录,要让学生意识到用尺去量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之间的距离,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个定量实验,为获
6、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教师可提醒学生做实验时确保三者(蜡烛、凸透镜、纸屏)有一者不动,每次只能调节另外两个物体。第二,“每个人做什么事情”。要知道围在一块儿并不是合作,合作应是一个饼图,小组成员共同来完成一项任务,每个成员都有事情做,每个成员的成败都关系到小组的成败,如果缺少了某个成员的工作,这个任务将无法实现,这个饼图也将不会是一个完整的圆。可以让学生讨论: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是调整三者的之间的距离,还是测量,亦或是观察、记录等,分工明确很重要,这关系着实验的效率。学生的记录可以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文字的,陈述性的语言,一种是图画,还有一种就是简单的符号。教师指导的策略:如果小组能发现缩小与
7、放大的像,也就是能发现成像规律,这是最为理想的结果。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待会请你们做经验介绍。如果有些组只能发现一种成像情形的(放大或是缩小),建议他们可以到其他组去看看。教师也可以直接参与,移动凸透镜,“又发现了什么呢?”如果全班都只是一种情况,那么教师要启发学生找到另外一种情形。汇报交流:有没有发现?(不管是什么发现,哪怕是一丁点的发现,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有没有发现成像的规律?(凸透镜什么时候形成的是放大的像?什么时候形成的是缩小的像?)思考:为什么会呈现一个倒立的像呢?为什么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呢?这时把对事物表象的认识上升到本质的认识,只需
8、让学生意识到光线从一端透过凸透镜另一端的时候,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而是发生了偏折,教师无需给出“折射”的概念。为什么会取得成功的?你们认为要想取得实验成功,哪些很重要?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失败在什么地方?)五、认识凸透镜的应用1让学生说一说,凸透镜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照相机、显微镜、投影仪等)2比较老花镜与近视镜学生比较熟悉的是近视眼镜,容易认为近视眼镜是凸透镜片做的,其实不然,教者可以采用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的方法,通过摸,让学生知道近视眼镜是中间薄,而边缘厚的镜片,通过看,发现在近视眼镜下面看到的是缩小的像,而并非放大的像,最后再和老花镜一比较,发现老花镜才是凸透镜做的,而近视眼镜恰恰与之相反。六拓展延伸:尝试做一个望远镜发给学生一面透镜,让学生观察这是一片什么样的镜片?与凸透镜比较,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给这种镜片起一个名字。将两面透镜组合在一起,观察处面的景物,有何发现?孩子们会惊喜地发现:当把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放大,看远处的物体就好像是在眼前,学生可以通过调节两面镜子的距离从而让远处的物体看得更清楚一些。调换镜片的前后(将两片镜子一前一后换放),发现将近处的景物变小了,变远了。在孩子的一阵阵的惊喜声中,教师不要过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卖一箱苹果合同范例
- 911保时捷购车合同范例
- 公司 公租房合同范例
- 企业与政府供货合同标准文本
- 公务房购房合同范例
- 住宅包租合同范例
- 井桩合同范例
- 中联混凝土搅拌站合同范例
- 抖音平台内部竞争合作管理合同书
- 婚前个人房产所有权界定及离婚后财产分配合同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 2025年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密观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MOOC】天文探秘-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练习试卷及答案
- 用人单位常见用工风险防范与应对培训讲义(PPT42张)课件
- 现场跟踪审计工作要点
- 135调速器操纵手柄设计工艺卡片
- 《山东省消防条例》(2022年最新版)[1]
- T∕CVIA 73-2019 视觉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 第2部分:量表评价方法
- GB T 197-2018 普通螺纹 公差(高清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