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物元的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管理研究_第1页
基于模糊物元的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管理研究_第2页
基于模糊物元的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管理研究_第3页
基于模糊物元的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管理研究_第4页
基于模糊物元的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管理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模糊物元的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管理研究本文是一篇物流管理论文,本文在构建评价等级表的取值区间是根据全国数据标准得来的,而不是根据专家评价得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而且所得结果还可以进一步反映出中部地区物流水平在全国所处的位置。接着本文运用Topsis 排序法验证了实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背景近年来物流的迅猛发展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物流活动与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形影不离。现代经济的流通活动是由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组成,也是这四大流的共同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循环发展。而物流连接始端的供给和终端的消费,削弱了空间和时间对经济发展限制的影响,提

2、高了物品的流通效率以及实现了价值增值,可以说物流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在 20 世纪 90 年代,物流作为一门组织管理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并且对于物流业没有明确的定位。并且物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国人对物流理论以及物流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还非常不到位,造成对物流产业科学化管理的程度较低。根据智研关于 20162022 年中国物流业市场前景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以下简称报告),尽管我国物流业发展比较晚,但是发展的势头是不可阻挡的。2016 年我国物流业营业总额达到 229 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 5.8 个百分点。并且从 2010 年至 2016年我国物流营业总额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态势,复合增长率达到近 9

3、 个百分点。然而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成本较高。从报告来看从 2010 至 2015 年物流业营业成本(这里仅从运输费用、保管费用以及管理费用来进行测算)占 GDP 的比重一直保持在 16%的超高水平,并在 2012 和 2013 年达到顶峰为 18 个百分点。我国物流费用占比依然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从另一方面看,我国物流行业利润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近年来物流业不仅备受政府和各大媒体的关注,各大省份也争相发展物流业以期通过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本省的生产总值。.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综合型服务业,是支持国民经

4、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业凸显了其巨大的潜力,据中国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5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 219 万亿元,同比增长 5.8%。并且我国物流发展时间较短,还有巨大的潜力有待发掘。虽然从全国来看物流产业发展态势较好,但中西部差距较大,从物流快递业收入来看,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分别为 81.1%和 10.7%。本文的研究是通过物流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而找到对应的指标数据,运用模糊物元评价法来比较六个省份之间的差距,进而分析各项指标是如何对中部省区的物流表现进行影响并为该地区物流发展的方向提出若干意见,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5、:其一,本文在构建指标体系从优隶属度的时候,等级的划分是根据全国的指标数据来进行的。即在全国范围内找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而把这个全距划分为五个等级,对这个等级进行从优隶属的计算。希望通过这样的计算能够消除各个指标的量纲并且保留指标数据的差距。并且这样的构建方法是把评价对象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考量,以其发现中部六省的物流能力在全国范围内的一个水平。其二,在指标构建方面,不仅吸收了学者们在指标构建的可取之处,还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新增了物流信息化指标,主要是因为近年来电子商务极大地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因而绝对有必要引入电子商务相关的指标,并且此类指标也与各省物流能力相关度较强,使得指标体系以及评

6、价结果更有说服力。其三,本文的结果是希望通过结论和建立能够物流发展提出若干指导意见,此外还希望能够丰富物流领域的研究来活跃我国物流学习的氛围。最终希望我国能够不断重视物流理论的学习以及创新,进而指导物流实践。不断完善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物流业的进入门槛,使得物流跟上其他三流;的步伐,促进中部乃至全国物流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介绍2.1 物流发展水平的相关研究综述2.1.1 物流发展水平的概念及评价指标的研究从所搜集到的文献来看,目前对物流发展概念的研究几乎没有。但是物流发展水平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为了便于理解以及丰富物流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必要对物流发展水平加以

7、定义。笔者通过结合物流业与发展水平两个概念对物流发展水平进行定义,即物流发展水平是一定时期内,某区域内物流业通过合理利用自身的资源,向服务地区提供物流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由一系列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有关的指标来体现。由于指标的选取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物流水平的评价结果往往伴随着主观性。这可能也是学者们未对物流发展水平做出定义的原因之一。由于评价指标是物流发展水平的表现,因此本文把物流的概念和评价指标放在一个版块,以便于帮助大家对于物流发展水平概念的理解。王毓慧(2016)通过对国内外物流发展水平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比较和分析,继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构建了相应的评价

8、指标。她把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层面,一级指标包括社会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生产消费、流通、人力资源、信息发展、水平七个类别。最后一个水平类的概况过于宽泛显得有些不恰当。在二级指标中又包含地区 GDP、货物周转量、铁路里程、公里里程、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从业总人数、邮电业务总量和互联网用户数共 11 个类别。马丽(2016)也把物流指标分为两级,但是她的指标概况更为恰当,且每个一类指标所包含的二类指标大致相当。一级指标人口经济类包括人口密度、GDP 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三个类别,一级指标产业结构类包含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增加值三个指标,一级指标交通运输

9、类包括地区货运总量、地区货运周转量、地区客运量和地区客运周转量四个指标,最后一个一级指标流通消费类包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邮政业务总量、社会物流总额以及物流总额比重等 6 个指标。吴昱璟(2016)把第一类指标概况为经济、社会、技术和政治四个类别,这样的概况有点宽泛,不能很好地体现二级指标的含义3。并且政治类别中的公共财政收入和公路等级里程更多是与经济与物流相关,概括为政治因素还需商榷。叶小刚(2016)研究的是港口物流发展水平,他把指标体系分为准则层和指标。准则层分为四个类别:港口物流设施类包含港口泊位及万吨级泊位数两个层面,港口物流规模类包含港口货物、集装箱及外贸吞吐量三个指标,港口城市经

10、济包括 GDP、外贸进出口额和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三个指标,可持续发展能力类包括港口城市 GDP、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和外贸进出口额增长速度四个指标。陈雨嫣(2015)对物流指标的概况比较细致,其一类指标包括基础设施、物流规模、人力资源和政策法规七大类。政策法规类在其他研究者的成果中体现较少,可见其指标的选取是比较全面的。其他学者对于指标的构建也是把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级,只是一级指标的概括主观性较强,因此一级指标的概括必须对二级指标有精准的理解和把握。物流发展二级指标都是从各类统计年鉴中选取而来,大部分指标上述中都有所体现,在这里就不重复介绍了,指标选取如表 2-1 所示。data-k

11、e-= style=border: 0px.2.2 对模糊物元的应用研究2.2.1 模糊物元的概念模糊物元分析法是由我国研究不相容问题的专家蔡文教授在 1983 年提出的,它是一门介于数学和实验之间的学科。从搜集到的文献来看,模糊物元分析法只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有用到,国外学者很少或基本没用此方法进行问题的研究。由于此方法已有专家对其做出了详细的定义,因此学者们对其定义的引用基本一致,即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事物、特征、量值;这三个要素来加以描述,以便对事物作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计算,把这三个要素组成的有序三元组来描述事物的基本元,即称物元。如果其量值具有模糊性,变形成了事物、特征、模糊量值;的有序三元组

12、,这种方法被称为模糊物元。模糊物元分析就是把模糊数学和物元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化提炼,交叉渗透,对事物特征相应的量值所具有的模糊性和影响事物众多因素间的不相容性加以分析、综合,从而获得解决这类模糊不相容问题的新方法。事实上,模糊物元模型更多是运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把数学模型和物元理论进行有序结合就形成了现在比较完善的模糊物元评价理论。模糊物元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对模糊数据或者不确定数值进行预算及评价,扩大了评价的范围。最初模糊物元理论只在物理学中运用,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成熟,模糊物元评价逐渐渗透到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下面将详细介绍模糊物元理论在各学科中的应用情况。

13、2.2.2 模糊物元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王广月和刘健(2004)把模糊物元分析原理与信息熵理论进行结合,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复合模糊物元的构造以及关联度的计算,评价效果良好。此外该模型还被应用到黄河大柳树水电站的围岩稳定性评价中,说明了该评价模型的可取性。高峰等人(2006)把模糊物元评价模型运用到了矿山开采工艺与采场地压控制方法的决策上面,根据关联度运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采场稳定性的评价是可行的。周晓光(2009)较为深入地对模糊物元理论进行研究,并把 Vague 集理论与物元理论相结合,通过 Vague排序函数来定义熵权,从而确定了物元决策的较优解。为了确定此算法的合理性,还用算例予

14、以证明。符娟林和乔标(2008)对城市化生态预警模型进行了研究吗,通过模糊物元模型对河西走廊及五大城市的预警级别进行评价,运行结果显示河西走廊应当重视对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三章 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 223.1 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的优点 . 223.1.1 产业规模增长迅速 . 223.1.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 22第四章 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74.1 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设立的原则 . 274.2 物流评价指标的构建 . 28第五章 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 335.1 数据来源 . 335.2 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模糊物元综合横向评

15、价 . 34第五章 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5.1 数据来源本文的指标数据主要是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并参照中国物流年鉴以及各省的统计年鉴对数据予以完善。本文运用了两类数据对中部六省的物流能力进行分析,一个是 2016 年六省的截面数据;另外一个是 20132016 年各省的时间序列数据(为避免累赘,仅以江西省为例给出详细计算过程,其余 5 省数据在附近给出),之所以是从13 年开始选取是因为物流信息化表现的电子商务销售和采购额是从该年开始统计的。数据指标如表 5-1 和表 5-2 所示。data-ke-= style=border: 0px.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6.1 结论本文对现有的文献

16、成果以及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运用改进的模糊物元理论对中部地区物流水平进行评价,结论如下:(1)通过对六省的资料搜集,分别分析了其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发现6 省均在物流信息水平、物流标准化、物流人才水平、经济基础等方面有所欠缺,但是表现程度各有不同。(2)从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虽然有个别的省份某个指标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例如湖南和湖北省的公路运营里程,安徽省的货运量,但是中部 6 省的 13 个指标就全国来看大都处于中下游水平。(3)从实证分析的横向结果来看,除河南省的物流能力处于中上水平,其余 5 省的物流能力在全国来说都是中下游水平。因此中部 6 省在物流发展这一块还任重道远。从纵向结果来看,2013-2016 各省的物流水平在同一水平值表现上大体呈现上升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