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教 材 分 析,设计意图,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基于科学史,基于方法论,基于儿童本位,主题内涵,基于生活,基于儿童,基于方法,材料的发现发明及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材料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观察、比较、分析,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基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对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了解新材料的神奇。 观察,描述常见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软硬等特征。 乐于发现材料不同特点,并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单元目标,它们是用什么做的,本单元主题的提出,1.材料是社会进
2、步的标志。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是以材料为标志来划分的。 2.材料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基础,材料制成了生活中的物品,是社会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 3.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无论是对经济,对环境,还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材料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身边的材料通过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认识”材料的各种活动,如收集、提供材料,观察、实验研究、比较和描述材料等,对提高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能力无疑会有很大帮助。 5. 身边的材料也是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结合得非常好的素材,它可以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态度,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的位置,本单元次级主
3、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四课是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安排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是“总”,纸金属塑料是“分,纸,金 属,塑 料,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单元活动框架,本单元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经由对多种材料的探究活动,认识材料的特性,举例说出基于不同特性可以制作不同的物品。 2.鼓励学生对观察到的各种特性、现象、结果进行推测并做出合理解释。 3.激励学生进行有关材料观察研究、调查收集等实践活动。 4.意识到合理、充分利用材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资源的观念,1.1.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分别是什么材料,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比较充分地认识到材料的广泛性,可以认识一些具体材料。为辨识天然材
4、料和人造材料的特征打下基础,也可以请同学们调查身边的更多材料,名称,校服,拉链,钥匙,可能使用的材料,名称,可能使用的材料,纤维,金属、塑料,金属,纽扣,塑料、金属,发夹,塑料,1.1.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分别是什么材料,书包里的物品,物品名称,可能使用的材料,铅笔,木头、塑料,尺子,塑料、金属,书本,纸,文具盒,金属、塑料,橡皮,橡胶,也可以请同学们调查身边的更多材料,1.1.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分别是什么材料,1.2.研讨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特点,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依据不是有没有人的参与,而是有没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出现,如果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就是人造材料,这些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
5、,它们就是天然材料,1.2.研讨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特点,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依据不是有没有人的参与,而是有没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出现,如果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就是人造材料,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它们是人造材料,浆化成,提炼并制成,与其他矿物质 反应而制成,加工制成,1.2.研讨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特点,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依据不是有没有人的参与,而是有没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出现,如果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就是人造材料,1.3探究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异同之处(以棉花与腈纶棉为例,用浸一浸的方法研究棉花与腈纶棉吸水本领。暗含着条件的
6、控制,教师要加以指导。当然,研究方法还可以把同样大小的棉花与腈纶棉的一端放在水里,过一段时间观察另一短是否有水流出,水量的多少是否不同。 用烧一烧的方法研究棉花与腈纶棉燃烧时的火焰、烟、时间长短、灰烬、气味等作观察,并让学生认识到肉眼难以鉴别是何种纤维时,用火烧是比较简单可靠的方法。棉花是植物纤维,易燃,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灰烬。腈纶棉燃烧时成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如果燃烧后既有黏胶状熔化物又有烧头发的气味,这就是丝毛与合成纤维的混纺衣料。 要做好安全教育,1.4思考身边的物品中使用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多寡的原因,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多寡的原因。答案并不唯一,只要学生在自己
7、认识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看法就行,1.1讨论纸的用途,纸是最普遍的物质资源之一,日常生活中用纸做的物品很多,如卷筒纸、卫生纸、书籍、信封、纸盒、图片等,通过研讨、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纸的用途的多样性,意识到纸的作用很大,它涉及到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家庭生活、学习生活、商业活动、机关工作、娱乐生活等都会用到纸,工业上、医疗上也需要大量的纸。教学时要注意强调对纸张的特性的描述,并且与它的用途挂钩,1.2介绍纸的发明史,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展反映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安排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的材料,进而树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前人发现的基础
8、上,事物是逐步发展的思想。同时使学生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发明纸最早的国家,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现在,纸的种类很多,大约有400多个品种。常见的有:印刷纸、书写纸、绘图纸、计算机用纸、医疗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硬纸板等,1.2介绍纸的发明史,1.3探究纸的特性,在每一种纸张上分别滴一滴有颜色的水,观察并比较有色水的扩散情况,1.3探究纸的特性,在每一种纸张上分别滴一滴有颜色的水,观察并比较有色水的扩散情况。 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滴水的多少要相同,暗含着实验时条件的控制。这是对比实验的重要环节。 在纸上滴多少水呢?为什么要在每种纸上滴一滴水呢? 需要用什么来滴?引出滴管的使用,要轻轻地捏滴管头,
9、滴出一滴。 先后在纸上分别滴水行吗?为什么?要同时滴水,避免影响实验效果。 滴完以后等待多长时间呢? 确定方案的名称为“滴,1.3探究纸的特性,可以给学生做法提示: 1.把纸张按照横向和纵向裁下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 2.把裁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勾住,往外拉一拉。 3.再按照纵向和横向分别撕纸。有什么发现,1.3探究纸的特性,材料准备:白纸、蜡笔、水盆。制作方法:选择两张大小相同的白纸,将其中一张叠成纸船;用蜡笔把另一张白纸正反两面涂满颜色,然后也叠成纸船。 实验操作:把两只纸船同时放入水盆中,观察一段时间,比比看哪一只纸船最终不会沉入水底。 指导建议:用蜡笔涂色时,教师应注意涂色要均匀、饱满,以
10、保证实验的效果;讨论涂了蜡的纸船不下沉的原因,教师可以同时把水滴在蜡笔和纸上,观察对比:纸吸水,蜡不吸水,1.4研讨节约用纸好方法,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资料 如:一张普通的贺卡纸要消耗10克优质纸张,每10万张为1吨,合4.85.2立方米木材,相当于5棵20年生的树。如果生产1000万张贺卡,将要砍掉500棵这样的树。 如: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2700吨纸、27万吨水。 如: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就可少砍伐158万棵树。 节约用纸的方法,关键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挂钩,所提出的节约用纸的方法都要是自己能够做到的才是好,1.1研讨身边的物品哪些是用金属制
11、成的,日常生活中利用金属制成的物品很多,教学可以从家庭厨房入手,然后再组织学生研讨:为什么要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1.2探究金属的性质,研究金属光泽可以根据它们颜色的不同分辨出铜是紫红色、铝是银白色、铁是灰白色。当然,根据它们的软硬也能分辨出来,铝制品较软,铁制品较硬。而且,铜铁铝都容易传热,具有导热性。一片圆的金属片通过轧压,可以制成一只啤酒瓶盖;也可以通过敲打,将啤酒瓶盖还原成一片金属圆片,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等,这些探究活动的设计和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对金属性质的认识,1.2探究金属的性质,用砂纸打磨,是将铜丝,铁丝,铝丝分别用砂纸打磨一端,观察打磨后的材料。实验得出金属的性质有光泽。 把铜
12、丝、铁丝、铝丝、筷子、玻璃棒的一端置于热水中,停置几秒钟,用手摸一摸另一端,温度有什么变化?实验得出金属的性质是有导热性。 将铜丝,铝丝,铁丝分别放在硬物体上用小锤敲砸,看看有什么变化?实验得出的性质是有延展性,1.2探究金属的性质,向学生揭示,相互刻划后比较痕迹的深浅,是判断金属的硬度的方法之一。 相互刻划铜丝、铝丝、铁丝,软硬也能分辨出来,铝制品较软,铁制品较硬。 使用天平测量相同大小铜、铝、铁,轻重(质量)不一样,1.3探究物品用不同金属制作的原因,教师要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资料呈现给学生。这份资料说明对金属性质的研究还可以从更多的方面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因
13、此,金属的使用还要考虑价格因素、是否有毒有害等。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哪些物品分别用什么金属制成的,为什么选用这些金属等,金属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但是不同的金属使用范围是不同的,既要考虑金属的性质,还要考虑金属容易获得的程度、以及价格因素等。因此要告诉学生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要从更多的方面去认识才会更加全面,这也是科学的发展观。 围绕上述的讨论来认识生活中为什么要用铁做成锅、用铝做易拉罐、用金、银等做装饰品时,学生对这些金属的认识会更加深刻,考虑问题更加细致。这也是我们需要的教学目标之一,1.4阅读。了解金属的更多特点,1.1.探究塑料的特性,中展教材示的图片需要一组一组地进行比较。
14、一方面是这种比较才严谨、科学,另一方面才可能了解到塑料更多的优点:塑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有些品种还具有光、电、磁、声和生物机能。因此,塑料制品被誉为“坚强如钢铁;耐热如石英;质轻如羽毛;柔软如丝绸;弹性如海绵;色艳如鲜花,1.1.探究塑料的特性,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难拉断的为塑料绳。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点燃,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塑料绳,1.2.发现塑料的最大缺点,塑料的缺点:它们不易降解。曾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塑料袋满天飞,破坏了我们美丽的自然景观;被动物误食后会引起动物的死亡;埋在土壤中,不但长期不腐烂,影响土壤的通透性,破坏土质,使植物生长减少30或更多。另外,有的塑料重量轻体积大,填埋占地多,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如果焚烧废塑料,会产生二恶英,对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帮助业主搬家方案(3篇)
- (正式版)DB42∕T 1473-2018 《农业种养物种信息化分类与编码》
- 别墅大厅施工方案(3篇)
- 新风系统施工组织方案(3篇)
- 冷冻仓储改造方案(3篇)
- 珠宝改造设计方案(3篇)
- 一建工具书与课件
- 一封信课件教学
- 各类体育赛事观众人数统计表
- 游戏推广及开发合同
- 探究应用新思维七年级数学练习题目初一
- 水封式排水器结构、设置、操作步骤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转诊转院报备表
- FZ/T 73009-2021山羊绒针织品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 导学案(无答案)
- 【词汇】高中英语新教材词汇总表(共七册)
- 喷射混凝土工艺性试验总结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笔迹、指纹鉴定申请书
- 古建亭子CAD施工图集
- 生产效率提升培训教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