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世界现代史 第六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下)复习_第1页
中考历史 世界现代史 第六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下)复习_第2页
中考历史 世界现代史 第六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下)复习_第3页
中考历史 世界现代史 第六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下)复习_第4页
中考历史 世界现代史 第六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下)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下) 考点一: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 (九下教材P6062页); 考点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九下教材P9092页,考点一: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 (九下教材P6062页,回溯,什么是“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有何弊端,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秘密报告”: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赫鲁晓夫改革,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推广种植玉米,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二、苏联的解体,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改革重点:经济改革,结果,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 结果,立陶宛宣布独立,八一九”事件,叶利钦VS 戈尔巴乔夫,权力高端的博弈, 谁是最后的赢家,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从苏联到独联体,一、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 目的:革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措

3、施: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 经济上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 (2)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 内容: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失败;又转到政治方面,一党制转变 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 影响:政治体制变化;各加盟共和国纷纷脱离苏联,3)苏联解体 原因:根本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其它社会矛盾激化、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等。 加速:八一九事件。 时间:1991年底。苏联存在时间(19221991年,考点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九下教材P9092页,一、当今世界的格局,1、

4、何谓“世界格局,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经济实力,3、一超多强,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4、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北 约 东 扩,正在建设中的美国GER雷达站,它将在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中担负起重要的先期预警任务,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拦截弹发射,二、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1、地区冲突,2、民族矛盾,3、宗教纷争不断,4、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纷争,科索沃战争,4月5日,北约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南联盟内务部安全学院被炸前后的航拍图。左图为被炸前,右图为被炸后,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最大的军营附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