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林桥涵工程施工doc_第1页
李建林桥涵工程施工doc_第2页
李建林桥涵工程施工doc_第3页
李建林桥涵工程施工doc_第4页
李建林桥涵工程施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桥涵工程施工课程实训报告 系 部: 铁道工程系 专 业: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班 级: 道桥1303 姓 名: 李建林 学 号:201309061012 二零一五年六月目录1. 桥梁的定义2. 桥梁的分类3. 桥梁的组成4.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方法5.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法6. 桥梁常见的施工方法7. 本章重点介绍悬臂浇筑法8. 总结桥梁的历史及其发展在中国古代,木桥、石桥和铁索桥的建造技术长时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在桥梁发展史上曾占据重要地位。 列如赵州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

2、古代敞肩石拱桥。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年,中国就建成了跨度达百米的铁索桥,而欧美直到世纪尚未出现铁索桥。年徐霞客的铁索桥记详细描述了建于年在贵州境内的一座长约米的铁索桥。法国传教士于年出版了一本中国奇迹览胜,书中也介绍了中国铁索桥。世界科技史家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这两本书直接启发了西方人建造铁索桥的尝试。上世纪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制裁,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建成了“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结束了长江自古无桥的历史。其后,中国桥梁专家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用年的时间,自主设计建造了南京长江大桥,翻开了中国桥梁技术发展的新篇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桥梁建设逐渐

3、摆脱建筑材料贫乏和资金不足困境,桥梁建设速度和技术突飞猛进,重振了世界“桥梁大国”雄风。据日前在武汉举行的“(武汉)国际桥梁科技论坛”透露,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到中西部山区高原,中国每年建桥数量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已建成的各类大桥已从建国初的万座发展到了万座,桥梁里程已从改革开放前的公里,增加到了公里。年,中国建造的第一座跨径超过千米悬索桥江阴长江大桥,以米的跨径跨越长江,拉开了中国建桥技术超越海外的序幕;年,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东海大桥的建成,更是使中国桥梁建设实现了从跨江到跨海的飞跃。在全球四类桥梁建设史中,中国是三类纪录的保持者。中铁大桥院高级工程师、泰州长江公路大桥设

4、计负责人舒思利说,截至目前,中国跨径超过米的桥梁已有座,跨径超过千米的桥梁有座。一、桥梁的定义桥梁是为了跨域山谷,道路,水体或其他障碍物而建造的一种结构,来提供跨越这些障碍的通路.二、桥梁的分类一、按使用性分: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机耕桥、过水桥等。 二、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涵洞。 其中: 特大桥:多孔跨径总长500米, 单孔跨径100 米 大桥:多孔跨径总长100米,单孔跨径40 米 中桥:30米多孔跨径总长100米, 20单孔跨径40 米 小桥:8米多孔跨径总长300米, 5单孔跨径20米 涵洞:多孔跨径总长8米, 单孔跨0.5时,边跨边段形成了不对称

5、的节段区,如何施工? 方法1:利用支架施工; 方法2:先合拢中跨,形成稳定结构后,不再要求对称性,结构能承受较大的力矩,再利用挂蓝施工。注意:一般最边上往往有一段是利用墩旁托架施工。 方法3:将上述1、2结合。 因此说: 从施工角度考虑, L边/L中0.5比较好,但受力不是很好。 从受力角度考虑, L边/L中0.8比较好,但对悬臂施工极为不利。 折中考虑较好的L边/L中0.60.67 2. 合拢段的施工 (1)影响因素 合拢段施工是体系转换的最为关键工艺,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桥梁的受力性能,而其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温度及温差、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水化热、预应力、施工荷载

6、、环境因素如风力影响等。 2. 合拢段的施工 (2)合拢工艺措施 设备:挂蓝或吊蓝,合拢时两个挂篮如何拆除? 合拢段长度:满足使用条件下,尽量短,一般1.52.0m 合拢温度:一般低温合拢,使得早期硬化过程中处于升温受压状态 外加剂:混凝土中加减水剂、早强剂,以便及早达到强度,及时张拉预应力,避免出现裂纹; 采用临时锁定(或顶推)技术:以固结结构、待张拉部分预应力后解除锁定; 平衡浇筑:采用压重和分级卸载技术,保持平衡浇筑。(3)多跨连续梁合拢顺序 如钱江二桥,18孔一联(45+65+14*80+65+45)m1340m,涉及到18次合拢。 具体合拢顺序由计算和设计确定,考虑的因素是受力合理、

7、方便施工,并和施工预拱度有关。 施工单位不能随意变更合拢顺序。 2. 合拢段的施工 3. 施工控制 一般由业主委派第三方进行控制。 (1)线形控制 1)前期结构分析结算:正装算法、倒拆算法、无应力状态法(悬索桥、大跨度拱桥),主要确定预拱度,即立模标高。 2)实际参数识别:混凝土弹模、温度、张拉龄期、挂篮变形、施工误差等。 3)误差分析及优化控制,确定下一节块立模标高(纠偏)。 总的要求是: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精度合拢(2)应力控制总结短短的学习,让我大开眼界,也学会了不少东西,也让我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行业有所思考。原来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的决心和信心。当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初涉社会工作的被动状态转变到开始适应社会的主动状态,以放松的心情,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紧张的学习工作当中时,我忽然有种这样的感受:短短的学期,仿佛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视频,畅徉于实践当中接触实际的工作,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希望我的经验和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