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脱贫致富道路上领头雁(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例文)_第1页
2021年脱贫致富道路上领头雁(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例文)_第2页
2021年脱贫致富道路上领头雁(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例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脱贫致富道路上的领头雁寨岗镇吊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韦锦源韦锦源,男,现年53岁,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寨岗镇吊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211年当选中共连南瑶族自治县第十二届代表大会代表,216年当选中共寨岗镇第十八届代表大会代表。吊尾村属于省级贫困村,全村839户人还有近3户没有实现脱贫。213年底,吊尾村集体因为建设村食水工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欠债4余万元。村集体所属的墩头水电站已承包给其他人,该电站一年的纯收入达2多万元,但是承包方每年上交给村的租金只有3万元,村委入不敷出。村会计自发垫付了8多元才维持了村委会的正常运转。“还债和维持村委会正常运转是首先要做的。”村党总

2、支书记韦锦源上任后自带2多万元存在村集体账户上,首先还了会计的垫资,随后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马不停蹄地与省对口帮扶单位沟通,加上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多方筹集资金使村委会能够正常运转。吊尾村通过村集体自经营水电站、参股经营水电站,养殖吊尾氹仔鱼,开发乡村旅游等方式,到215年8月已清除了村集体所欠债务的75%,还让村集体年收入从5多万元提高到23万元,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村民每人每年分红23元;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到寨岗镇乃至全连南县,成为连南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典型。提升“造血”功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想全面脱贫,单靠上级单位的“输血”支持是不够的,关键还要靠自身努力“造血”。

3、吊尾村在考虑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时,有村民向村委会提出“墩头水电站一年收入2多万元,上交村集体才3万元,村的收益太少,如果村集体能够收回承包经营权,那每年的收益就都是归村集体所有的了”。但村“两委”干部了解到,水电站的承包人是26年承包的,累计到215年,对方先后投入资金共计113万元,承包期是5年,村集体想收回承包经营权难度是非常大的。韦锦源通过召集村“两委”班子开会研究讨论,决定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办法,一定要收回墩头水电站的承包经营权。在韦锦源的带领下,村“两委”干部经过一个多月的“软磨硬泡”,终于让对方答应以成本价11万元让吊尾村收回承包经营权。吊尾村积极与省挂扶单位沟通,争取到支持资金7万

4、元,并通过多渠道自筹的方式筹集到剩余的4万元,最后终于顺利将墩头水电站收回村集体所有。墩头水电站收回后,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多万元,改善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问题。另外,吊尾村和其他5个寨南片村合股组成了一家寨南连片工业公司,专门经营水电站。但是经营管理不善,一年收入才6万元,各村分得的收益较少。于是吊尾村决定将自己的股份增加到整个工业公司最大的股东,而本身是经营水电站起家的吊尾村党总支书记韦锦源成为了掌管公司大权的管理者。韦锦源加强了公司的管理,使得公司的年收入增至8万元,吊尾村的分红也从原来的5万元增至15万元,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益。打造“旅游+基地+农户”产业链,逐步实现脱贫富裕

5、。为了不断壮大集体经济,韦锦源结合农综改,美丽乡村建设,在吊尾片村整合7亩沙滩和不便耕作的3亩旱地,收归村集体统筹,并借助吊尾山岩洞清泉水,准备连片养殖吊尾鱼,规划打造“旅游+基地+农户”产业链,结合农家乐、养殖基地发展旅游产业,并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带动农户增加收入。这1亩土地已经整合完成,正划定方块,按照一亩地一个鱼塘的标准建造鱼塘。鱼塘建成后,预计每年养鱼每亩可增加收入2元。韦锦源还提倡吊尾村支持村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奔康致富。212年,吊尾村下辖的莲花自然村党员潘景星创办了“壹号香猪”养殖基地,基地和种草场占地面积合计约5亩。“壹号香猪”养殖基地采取圈养形式,平常给香猪喂猪草和

6、玉米粉,不喂养任何饲料。香猪养足一年即可出栏售卖,最重的香猪可达6斤一头,每斤猪肉卖5-6元。“壹号香猪”养殖基地潘景星解决了周边3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带动农户种植玉米和猪草,并给养猪的农户每月发放2元工资。潘景星说“乡村游搞起来以后,我的香猪猪肉就不用外销了,内销可能都不够,正计划让村里更多人加盟养殖。”吊尾村还计划打造观光旅游路线桐油顶风洞-氹仔鱼养鱼鱼塘-农家乐,准备明年2月份开展油菜花观光游。今年国庆期间,吊尾的13户农家乐每天的入住率达1%,收益约1万元,结合周边的旅游业发展起来,逐步带动全体村民脱贫致富。直面困难,稳步推进发展之路没有远虑,必有近忧。韦锦源一直不回避目前面临的困难和

7、问题。开发吊尾山岩洞城景区需要数千万元的资金,而这笔钱从何而来?谁来更好地规划实施建设?韦锦源及村委会干部正在想办法招商引资,寻找大老板前来投资开发。莲花村的孩子读书要经过吊尾河,但是目前还无桥,孩子们上学要绕几公里走。这也是吊尾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一样面临资金困难;同时,该村下辖的桐油村有6多亩山地,目前还没有通水泥路,车辆上不去,那个地方可以办农场、果木种植等,但距离村委会6公里,修一条4米宽的硬底化道路就需要1万元资金,仍旧是缺钱。好在吊尾村是连南信用合作金融试点之一,是以村集体搞一个社员制,不对外放贷,不对外吸储,主要帮助村集体需要发展的人获得资金的来源,也可以用这笔钱搞村集体建设,村民家孩子读书、盖房等,靠对村民的相互了解和信用关系发放和收回资金,是“农村金融发展的蓄水池”。小钱可以解决,大资金就是个难事。吊尾村书记韦锦源表示,有了困难和问题就不能回避,必须要认真对待,无论是争取对口帮扶资金,还是自筹资金,只能按照计划,慢慢进行,一口吃不了胖子,一步一个脚印,总能把发展之路走好。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代表,韦锦源深感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