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江县耕地质量低下的原因与加强措施通江县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县,全县共有耕地约7.83万hm2,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由于耕地的不科学利用,耕地质量水平不断下降。耕地质量水平是决定作物产量、品质、效益的首要因素,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必须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坚决杜绝耕子孙田种当季粮;.1 我县耕地质量现状我县共有耕地约7.83万hm21田约4.12万hm2,旱地约3.71万hm2,中低产田地面积6.1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9.05%.海拔800m以下的耕地约5.1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6.3%,主要集中在民胜、广纳、铁佛、麻石等南部中低山区,这一区域土地较肥沃、农业基
2、础设施较好,是我县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区域,海拔800m以上的耕地约2.64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3.7%,主要集中在铁溪、至诚、洪口、沙溪等北部高山区,这一区域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差。我县有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冲积土、石灰(岩)土等5个主要农业土壤类型,其中水稻土是我县最大的土类,约占农业土类面积的52.6%,面积约4.12万hm2,其次是紫色土占38%,面积约2.98万hm2.我县土壤普遍存在缺素矛盾,大部分土壤富钾、缺磷、氮不足,普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同时,传统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加速了耕地质量的下降。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做好基本口粮田建设工作,全
3、面加强田网、路网、渠网;等三网;的配套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好改进,耕地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但整体质量水平还较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提升耕地质量是我县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2 我县耕地质量低下的原因2.1 缺素矛盾突出一是耕地质量水平严重不平衡,我县属典型的山区地貌,全县呈北高南低态势,全县坡耕地约占七层以上,县域内水量较充沛,年降雨量约1 200mm以上,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有效耕作层不稳定。全县耕地质量水平呈南高北低,南部中低山区土地较肥沃、农业基础设施较好,是我县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区域,北部高山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差。二是我县土壤缺素矛盾十分突出,大部分土壤富钾
4、、缺磷、氮不足,普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所以加强我县耕地质量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2 施肥方法不科学一是三重三轻; 现象较突出,即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肥、轻中微量元素肥。二是表施和撒施现象较普遍,我县常有0.671万hm2耕地实行表施和撒施,占耕地总面积的10%左右,造成了肥料流失和严重浪费,据调查,我县肥料利用率仅为27%.不科学的施肥方式和方法,造成了土壤板结、理化性状改变等,传统的施肥方法严重影响了我县耕地质量水平的提升。2.3 耕作制度落后一是我县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作物为主,作物品种和种植模式单一,轮作、套作种植面积极少,连茬种植
5、现象十分突出,造成了土壤养分比例失衡,磷钾及微量元素严重缺乏,同时,土壤中寄生病菌数量增多,作物病虫害发生严重。二是种植大量用地作物,很少或基本没有种植大豆、绿肥等养地作物,用养没能有机结合,耕地大面积过度利用,造成土壤养分丢失严重,耕地越来越贫瘠,传统的耕作制度加速了我县耕地质量水平的降低。2.4 基础设施薄弱一是南部中低山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较好,但基本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而成的,现年久失修,塘库淤塞、渠堰垮塌、管泵老化等现象严重,造成耕地排灌能力日趋低下,耕地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北部高山区环境恶劣、山高坡陡,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处于未建设状态,耕地质量一直居于较低水平。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
6、弱,耕地防汛抗旱能力较差,土地综合生产能力较低,严重阻滞了我县耕地质量建设的进程。2.5 耕地污染严重一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我县常年施用化肥约3万t(折纯量),农药约200t,农膜约600t,农药、农膜、化肥在土壤中大量残留,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等产生不同程度危害,同时,通过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县域内大小企业共100余家,涉及煤矿开采、水泥生产、食品加工、农资生产、牲畜养殖等,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直接污染农田,影响了耕地的正常使用,农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3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3.1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耕地保
7、护机制一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途径,广泛宣传科学用地养地知识,引导农民既要关注地上;的生产量,也要关注地下;的生产力,花大力气改变重用地、轻养地;的耕地利用方式。二是做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目前,我县已建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1个,在广纳等地建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4个。要继续加大耕地质量监测站点的建设力度,定期做好耕地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我县耕地质量有效监管制度。3.2 推广土肥新技术,建立科学耕作制度一是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为契机,大力推广精准;施肥新技术。目前,全县配方肥年施用量达2.2万t,年推广面积达6.67万hm2次,以测土配方施肥为切入点的、与现代农
8、业发展相适应的新施肥制度正在逐步形成。二是大力推广土肥新技术,全力实施沃土工程。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经济绿肥和商品有机肥料;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免耕技术;大力推广耕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新场、涪阳、广纳等10个乡镇进行了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和示范,并进一步大面积推广。3.3 依托项目支持,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20082015年,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建成基本口粮田约5 666.67hm2,项目涉及48个乡镇、217个农业行政村。按农户人均建高产稳产田333.33m2计算,我县至少要建成基本口粮田约2.27万hm2,还有建设缺口约1.47万
9、hm2.我县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较大,必须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争在20162025年内完成1.47万hm2的建设任务,全面提升和巩固基本口粮田质量,进一步增强农户增产增收能力。3.4 加大财政投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从根本上提升我县耕地质量、保持土地持续生产能力的最有效途径。2010年底,我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约1.64万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0.96%.20112020年,我县规划建成高标准农田3.11万hm2,涉及18个乡镇、130个行政村。其中,十二五;规划建成1.66万hm2,十三五;规划建成1.45万hm2.通过国土资金完成1.27万hm2,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包括整合农业、水务等部门项目资金)完成1.84万hm2.3.5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耕地持续生产能力一是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做好畜禽粪便和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做好废弃农膜的回收处理工作。二是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做好企业乱排、乱放、乱倒等三乱;的监管工作,加大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的防治力度,推进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全力提高耕地持续生产能力。总之,要强化政策法规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企业合同范本
- 介绍投标居间合同范本
- 工程承包定金合同范本
- 租插间合同范本
- 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教育加盟合作合同范本
- 医院保洁工作合同范本
- 农村邻里合同范本
- 车展租车合同范本
- 新车质保合同范本
- 2025晋中祁县司法协理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农村自建房租房合同范本
- 虚拟化平台日常运维指南与规范
- 2024年梅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家电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纪检监察应知应会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非煤矿职工职业卫生培训
- 2025年内蒙古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带答案能力提升)
- 2023年烟台蓝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田湾核电站常规岛系统培训教材VVER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