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体现乡土地理基本知识_第1页
浅谈如何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体现乡土地理基本知识_第2页
浅谈如何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体现乡土地理基本知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如何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体现乡土地理基本知识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到:“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地理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素质,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素质水平。乡土地理存在学生的周围,具有开放性、实践性、时代性、灵活性、探索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乡土地理基本知识,是学习乡土地理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路

2、石,任何一个地理教育教学的过程,都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区域性校本乡土地理,其选定研究的内容没有一定得文本教材作为一句,其方法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设计者的角色,因此对于备课和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当重视。本人现就如何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体现乡土地理基本知识,谈一些看法。一、 备课(一)收集乡土地理素材备课,除了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应在课余时间注意收集、分析和归类大量有用的乡土地理素材,建立乡土地理素材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先有一桶水;要“厚积”才能“薄发”。教师只有平时多积累乡土地理信息,不断丰富地理的感性认识,加强地理观念。收集地理素材的渠道有

3、很多,现列举如下:1.留意身边的生活生活就是课堂。大部分教师与学生生活在同一个校本环境,同一个地区,对周围的生活环境熟悉。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多留意身边的地理事物和地理问题的同时,自己也应关心和收集身边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件,以便于在教学中联系实际,正确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分析生活中地理知识。2.善用生活媒体 电视、网络、广播、报刊杂志等等,都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生活媒体,对于我们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深入。这些生活媒体,体现不少的乡土地理现象和地理事件。善用生活媒体,有利于乡土地理多种教学形式的开展,丰富乡土地理知识的内容,扩宽视野。多了解那些节目可能会介绍或涉及乡土地理知识,并积累、整理

4、、保存来自媒体的节目,还可以分门别类剪辑、组接,以供教学需要时观看、研究。如,佛山电视台顺德频道的城门头专辑、见多识广、影像广东、顺视新闻等节目,都有涉及到乡土地理信息。3.捕捉新闻热点 在地理教学中,应时常关注新闻媒体瞬息万变的信息,这是因为他们反映了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地理知识、敏感的地理问题,是对地理课本最及时的补充和修正。时事新闻不仅仅是政治学科的专属内容,也可以纳入到地理教学环节中,让地理教学与时俱进。地理新闻可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也可以某个地理知识点的事例,也可以作为知识拓展、思维发散的外延,也可以经编排转变成试卷设计中的材料分析题。关注新闻热点,及时捕捉有关家乡的地理新闻,既可以活跃

5、学生的思维,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时时留意、处处收集地理现象和地理事件的良好习惯。如,最近顺德北滘都宁村某钢板厂被发现偷排废气,其中有一个烟囱甚至直接喷火,经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查处协调后,该厂承诺20天内搬迁,而现在顺德区67家企业已经被纳入环境信息管理和环境保护信用管理范围,学生通过新闻了解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并要关注身边的环境,树立环保意识。(二)备课乡土地理知识就在学生身边,为学生所熟悉,有直观的感性认识,通俗易懂,有亲和力,具有趣味性。而地理本身具有广阔的空间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但初中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备课中,

6、充分利用以上乡土地理知识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穿插乡土地理基本知识,会让学生产生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并不陌生也不遥远的感觉,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二、教学过程(一)教师讲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把要讲的事物和现象全都搬到学生眼前,又不可能前去观察,但是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客观的乡土地理材料,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如讲解地球的五带的范围后,告诉学生顺德的纬度位置是22402302,让学生判断顺德位于五带哪个带。学生很快得出顺德位于热带,因此顺德终年炎热,冬季不寒冷、不下雪。再如讲述东南亚的华侨,再联系到顺德的

7、华侨,20世纪30年代,受世界性经济萧条的影响,蚕丝价格暴跌,顺德大批的女工转到东南亚国家做家庭佣工,目前数的华侨同胞有10万多人分布在世界各地,询问学生是否有家人或亲戚是华侨,简单讲述华侨的有关情况(如迁移时间、迁移原因、迁入地点、对当地的贡献)。又如讲述灾害性天气的时候,指出顺德地处热带,临近海洋,夏秋是台风多发的季节,教师列举一些最近经过顺德的台风,并让学生讲述顺德台风来袭的情景或抗风灾的经历,以切身的体会了解台风的特点。又讲述地形的时候,让学生根据顺德地形描述(顺德为西江、北江河口的冲积平原,地势西北略高,东南稍低,最高山为东南部旧寨的顺峰山,其次为西部龙江的锦屏山),参考顺德地图,简

8、单画出顺德分层设色地形图,加深对顺德地形的印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乡土地理知识时机要恰当,内容要适量,少则四五句话,多则四五分钟,不可过滥,不可为了重视乡土地理知识而偏离了教学目标。(二)学生回答 在课堂提问和课堂小结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会来举例,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得出结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最后由老师加以补充完善。三、课后作业课后作业除了书面练习外,还可以有多种形式:(一)收集网络资料课后可让学生收集有关乡土地理的网络资料,但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学生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访问哪个网站,该看哪些信息。而且有部分的网站是为承认或高年级学生而设计的,内容对

9、初中学生来讲显得难度大、难消化,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应推荐部分适合的网络资源,宜精不宜滥,避免学生出现信息迷航或信息过载的现象而影响教学效果。(二)画图在讲述平面图的画法后,让学生画自己的村的平面图。学生参考地图,并根据实地观察、生活经验和访问调查,了解更多平时疏忽或知道但不熟悉的事物,加深对家乡的熟悉程度,也增长了见闻。(三)实践活动乡土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带祖国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鼓励或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充分开发地理课程资源,进行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调查方案、收集和整理信息、采取行动、反思和评价、交流和表达等。1(四)图片展览定期在校园开展专题图片展览,以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形式进行。如,以“顺德制造、中国骄傲”为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