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一定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的是( )A. 葡萄糖B. 氨基酸C. 核苷酸D. 脂肪酸【答案】C【解析】【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详解】A、丙酮酸的组成元素只含有C、H、O,A 错误;B、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不含有P元素,B错误;C、核苷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C正确; D、脂肪酸的组成元

2、素只含有C、H、O,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题干中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供能特点,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2.细胞核中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A. 核膜B. 核仁C. 核孔D. 核基质【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和染色质。核膜(双层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详解】A、核膜是指

3、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与核糖体的形成无关,A错误;B、核仁是细胞核中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正确;C、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是控制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C错误;D、核基质是核中除染色质与核仁以外的成分,包括核液与核骨架两部分。核液含水、离子和酶等无形成分。核骨架是由多种蛋白质形成的三维纤维网架,对核的结构具有支持作用,与核糖体的形成无关,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结合题意,灵活答题。3.下列物质能分别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合成的是( )A. RNA、DNAB. 多糖、蛋白质C

4、. 脂质、DNAD. 脂质、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A错误;B、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C、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复制合成DNA,C正确;D、内质网中可以合成脂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质网和细胞核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4.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磷脂主要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

5、. 油脂可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C.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 维生素D能促进人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答案】A【解析】【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除了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外,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A错误;B

6、、油脂可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B正确;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使动物细胞膜具有刚性,C正确;D、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要求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5.下列有关蛋白质功能与特定蛋白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免疫功能胰岛素B. 调节功能性激素C. 运输功能载体蛋白D. 催化功能一少数RNA【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的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有的蛋白质据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和载体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据调

7、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详解】A、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体现了蛋白质的调节功能,A错误B、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不是蛋白质,性激素不能体现蛋白质的调节功能,B错误;C、载体蛋白运载物质,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C正确;D、RNA是核酸,部分RNA可以起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C。【点睛】对于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理解和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准确识记典型实例,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6.研究人员对腺嘌呤诱导的小鼠肾功能损伤进行了研究。给予小鼠高嘌呤饮食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小鼠体重明显下降,肾脏中肾小球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该研究未关注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

8、A. 细胞B. 器官C. 个体D. 种群【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为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为细胞器官组织个体。【详解】该实验中,小鼠所包含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为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肾小管上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肾小球属于器官层次;小鼠属于个体层次;故该研究未关注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为种群。D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及内容要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C.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D.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答

9、案】C【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B、细胞学说没有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B错误;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D、细胞学说

10、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8.下图虚线框表示各氨基酸的某些基团,其中可以发生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是( )A. 和B. 和C. 和D. 和【答案】D【解析】【分析】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详解】题图中虚线框是第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虚线框是第一个氨基酸的R基,虚线框是第一

11、个氨基酸羧基的一部分,虚线框是第二个氨基酸的R基的一部分,是第二个氨基酸的羧基,所以虚线框中结构可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是和。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是解题的关键。9.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A. 低温、干燥、低氧B. 低温、湿度适中、低氧C. 高温、干燥、高氧D. 高温、湿度适中、高氧【答案】B【解析】【分析】储藏粮食、水果和蔬菜时,要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氧气浓度、水分等。【详解】粮食储藏需要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而水果、

12、蔬菜储藏需要(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中,这样可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达到长时间储藏、保鲜的效果,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10.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 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C. 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D.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内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其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有20种

13、,主要由C、H、O、N元素组成;核酸分DNA和RNA,DNA分子的碱基有A、G、C、T四种,RNA分子的碱基有A、G、C、U四种,由C、H、O、N、P元素组成;D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详解】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而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故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A错误;核酸包括DNA和RNA,两者的合成都需要相关酶的催化,而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蛋白质的分解需要蛋白酶的参与,而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分解不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C错误;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但是不会破坏肽键,且核酸分子中不含肽键,D错误。11.

14、关于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酵母菌 乳酸菌 蓝藻 衣藻 金鱼藻 烟草花叶病毒A. 都是原核生物B.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 除外,都有细胞壁D. 上述生物都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答案】B【解析】【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B、蓝藻、衣藻、金鱼藻都可以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正确;CD、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

15、胞结构,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题中各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1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Mg2+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必需微量元素B. 人体血液中Ca2+浓度过低会导致肌肉抽搐C. 输液使用09%的生理盐水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D. 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这时应多喝淡盐水【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无机盐绝大多数是以离子态形式存在,少量以化合态存在。1、化合态的无机盐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

16、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缺镁叶片会发黄,镁是大量元素,A错误;B、血液中Ca2+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B正确;C、生理盐水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C正确;D、大量出汗,丢失大量

17、水分,同时丢失大量无机盐,因此会导致人体水盐和酸碱平衡失调,这时应多喝淡盐水来补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盐的作用,要求学生能理解无机盐的存在形成和无机盐在细胞中发挥的生理作用。1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 可用台盼蓝染色法鉴别细胞的死活C. 内质网和中心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D.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

18、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详解】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B、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可用台盼蓝染色法鉴别细胞的死活,若被台盼蓝染成蓝色说明是死细胞,否则为活细胞,B正确;C、中心体无膜结构,C错误;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

19、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掌握细胞膜功能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4.关于生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可以作为反应物参与细胞代谢B. 黄瓜幼苗体内的水分占其鲜重的绝大部分C. 处于休眠状态的小麦种子中通常不含水分D. 不同的生物种类,其体内的含水量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不同发育阶段含水量不同,细胞内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20、,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详解】A、水可以作为反应物参与细胞代谢,如水参与光合作用、水可参与有氧呼吸,A正确;B、细胞鲜重含量最高的是水,黄瓜幼苗体内的水分占其鲜重的绝大部分,B正确;C、处于休眠状态的小麦种子含水量较少,但并非不含水分,C错误;D、不同的生物体内含水量不同,有的生物如水母达97%,有的生物如人达70%左右,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水的作用,理解自由水和结合水在细胞中的作用,考查识记相关知识的能力。15.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它的

21、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抗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B. 青蒿素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C. 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D. 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不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疟原虫含有线粒体,是真核需氧生物;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根据题干中,可用有机溶剂(乙醚)提取青蒿素,可知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A正确;B、根据题干中“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可知,青蒿素可以裂解疟原虫,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

22、整性,B正确;C、根据题干中“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可知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C正确;D、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线粒体具有膜结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位于线粒体内膜,因此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D错误。故选D。16.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控制中心,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

23、显著的标志之一(极少数真核细胞无细胞核,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等)。 它主要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 等组成。2、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储存和复制的场所。【详解】A、染色体指的是DNA+组蛋白染色质经过一定的空间排列顺序之后形成的高度折叠的很复杂的一个生物大分子,它只存在于细胞核中,A正确;B、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的中心在细胞质,B错误;C、细胞核功能:细

24、胞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的代谢主要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C正确;D、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DNA通过复制合子代DNA,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够在试题中识别和使用它们。17.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为某种化合物的单体,则最可能是氨基酸B. 若广泛分布在高等动物细胞内,则其一定糖原C. 若为某种生物大分子,则其基本组成单位有4种D. 若为重要的储能物质,则动物和植物细胞都含有该物质【答案】

25、B【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含有C、H、O元素,可能是糖类或脂质中的脂肪或固醇;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核酸或磷脂、ATP等;的组成元素是C、H、O、N,可能是蛋白质。【详解】A、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该化合物可能是蛋白质,是氨基酸,A正确;B、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糖类也可能是是脂肪,B错误;C、如果是大分子,则可能是DNA或RNA,他们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或者4种核糖核苷酸,C正确;D、如果是储能物质,可能是脂肪,在动物组织以及植物的某些组织中都可能含有脂肪(植物细胞如花生子叶等油料作物种子细胞富含脂肪),D正确。 故选B。【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

26、、核酸、糖类、脂肪的组成元素和基本单位,核酸的分类和分布,糖类的分类和分布,脂质的分类和分布,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8.分别将人成熟的红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 )A. 两种细胞都会失水皱缩B. 两种细胞都会发生质壁分离C. 前者会吸水胀破,后者会吸水适度膨胀D. 前者会吸水胀破,后者会发生质壁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式是渗透作用,动力是浓度差。人红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大约为0.9%,所以当红细胞置于液体浓度大于0.9%的

27、环境中,会失水而发生皱缩;当红细胞置于清水中,则会吸水膨胀甚至破裂。【详解】分别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红细胞浸入清水中,由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清水,所以细胞都吸水。由于洋葱表皮细胞含有细胞壁,对细胞有保护作用;而人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所以一段时间后,洋葱表皮细胞会吸水适度膨胀,人红细胞会吸水胀破。故选C。【点睛】解决水分运输的问题的秘诀就是:水分运输的方向是哪一边溶液的浓度高,水分就向哪一边运输,用这种方式进行判断,题目就变的很简单。19.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欧文顿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 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

28、提取脂质,得出膜由一层磷脂分子构成C. 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是由“脂质一蛋白质一脂质”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模型D.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

29、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详解】A、欧文顿通过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实验,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错误;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铺展成

30、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得出: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错误;C、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模型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C错误;D、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研究的前沿信息,要求考生了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0.图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代表结构、字母代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不同类型细胞中的分子结构不同B.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a相

31、同C. c可表示植物细胞从外界吸收K的过程D. b和d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为糖蛋白,为磷脂双分子层。a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和d运输过程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c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详解】A、是糖蛋白,具有特异性,不同类型细胞中的分子结构不同,A正确;B.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a代表物质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B正确;C、c显示的是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方式排出细胞,C错误;D、b和d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为自由扩散,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示意图,判断细胞

32、膜结构及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21.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A. 不产生CO2 B. 必须有O2条件下进行C. 在线粒体内进行D. 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产生CO2,A正确;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并释放少量能量,不需要氧气的参与,B错误;C、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于细胞质基质,C错误;D、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因此反应速率受温度、pH等影响,D错误。故选A。22.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

33、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酒精 乳酸 CO2 H2O ATPA. B. C. D. 【答案】D【解析】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ATP,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ATP;人体白肌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故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乳酸、CO2、H2O、ATP,所以D正确,ABC错误。【考点定位】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名师点睛】走出细胞呼吸认识上的四个误区:(1)有氧呼吸的场所并非只是线粒体。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氧呼吸在细胞质中和细胞膜上进行。(2)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第二阶段不产生ATP。(3)人体内产

34、生的CO2只是有氧呼吸产生的,人无氧呼吸产物的是乳酸,无CO2。(4)脂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O2的量产生CO2的量。脂肪与葡萄糖相比,含H量高,因此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大于产生CO2的量。23.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的H来自水B. 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会有O2的生成C. 同一细胞中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的酶D. 白天适宜条件下,水稻幼苗叶肉细胞中CO2浓度:线粒体叶绿体【答案】D【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是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是前

35、两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解】A、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其细胞呼吸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A错误;B、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会有O2的生成,暗反应过程中不会有O2的生成,B错误;C、同一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的酶,C错误;D、白天适宜条件下,水稻幼苗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细胞中CO2浓度:线粒体叶绿体,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要求考生识记无氧呼吸的过程,理解光反应

36、和暗反应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24.为研究酶的特性,某同学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步骤基本过程试管A试管B1加入2%过氧化氢溶液3mL3mL2加入马铃薯匀浆少许3加入二氧化锰少许4检测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B. 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C. 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D. 也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答案】C【解析】【分析】依题文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酶的特性,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因变量是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依题文实验目的再结合图表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A正确;B、该

37、实验的因变量是2%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速率,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B正确;C、该实验不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因为二氧化锰不是酶,C错误;D、也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因为鸡肝匀浆中也有过氧化氢酶,D正确。故选C。25.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A.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B.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C. 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D. 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发光【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中蛋白质、淀粉和多糖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无需消耗能量;生长素在幼嫩组织中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其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在光下分解

38、,不需要消耗ATP的能量;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CO2或乳酸,都不消耗能量。【详解】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麦芽糖,不消耗能量,A错误;B、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也不需要ATP提供能量,B错误;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需要光能,不需要ATP供能,C错误;D、萤火虫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由ATP提供,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生理活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细胞中不同的生理活动的具体过程,来判断是否需要ATP功能。26.下图为植物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转化过

39、程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B. ATP的水解过程通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C. 上述相互转化过程属于细胞内的可逆反应D. 上述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真核生物所特有【答案】A【解析】【分析】该反应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若反应向右进行,ATP水解,释放能量;若反应向左进行,ADP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对于动物和人来说,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来自光合作用。【详解】A、该反应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A正确;B、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的反应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B错误;C、ATP和ADP转化过程中酶不同、能量来源不同

40、、场所不同,故反应不可逆,C错误;D、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AT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本题的基础上还可作适当的总结:ATP和ADP转化过程中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27.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约为5左右,细胞质基质的pH约为7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在高尔基体中合成B

41、. 溶酶体在执行功能时伴随着膜成分的更新C.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也会引起细胞损伤D. 在正常生理功能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溶酶体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分为异噬溶酶(胞吞)体和自噬溶酶体,其中异噬溶酶体的作用是消化分解外来的病原体,而自噬溶酶体的作用是消化分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详解】A、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小泡,内含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合成在核糖体,A错误;B、溶酶体执行功能需要溶酶体与吞噬泡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B正确;C、溶酶体内的pH值为5左右,比细胞质基质要低,因此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后会导致酶

42、的活性降低或甚至失活,因此不会引起细胞损伤,C错误;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也有分解作用,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明确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弄清楚异噬溶酶体和自噬溶酶体的作用机理,能结合题干信息“其内部的pH为5左右”分析答题。28.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 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C.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D.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

43、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A错误;B、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抑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减少,因此会减少酸味的产生,B错误;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C正确;D、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是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成的,能生成ATP和H,D错

44、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无氧呼吸的概念、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29.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 光、水和空气B. 光、矿质元素和水C. 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 水矿质元素和空气【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详解】黄瓜幼苗可以吸收水,增加鲜重;也可以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合成

45、相关的化合物。也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增加细胞干重。植物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并没有增加黄瓜幼苗的质量,故黄瓜幼苗在光照下增加的质量来自于水、矿质元素、空气。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借助海尔蒙特的实验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实质,意在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的记忆,难度不大。30.在甲、乙、丙3支试管中分别放入未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经特殊处理的只含酵母菌细胞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并向这3支试管内同时滴人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的条件下,能产生CO2的试管是( )A. 甲B. 丙C. 甲和乙D. 丙

46、和乙【答案】A【解析】【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2O彻底分解为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场所: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H和O2结合产生H2O,释放大量能量,场所:线粒体内膜。酵母菌无氧呼吸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CO2,不释放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详解】由题意可知,甲试管中含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乙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呼吸第

47、一阶段,产生丙酮酸和H;丙试管中是线粒体和葡萄糖,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中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进入线粒体参与反应的是丙酮酸,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反应。故选A。【点睛】细胞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一般的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31.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实验的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结果说明蓝藻提取液没有叶绿素bB. 若没有层析

48、液,92号汽油也可代用C. 研磨时加入CaCO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D. 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答案】D【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纸层析后,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由图可知,菠菜含有四种色素,蓝藻(原核生物)只含有叶绿素a和胡萝卜素。【详解】A、由图可知,蓝藻只有两条色素带,不含有叶绿色b,A正确;B、层析液可以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而成,也可以用92号汽油代替,B正确;C、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素, C正确; D、层析时,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需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D错误。

49、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操作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2.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将n粒种子置于黑暗环境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该过程中没有光照,所以种子在萌发过

50、程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也不能合成叶绿素,所以幼苗是黄化苗。【详解】根据题意分析,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储藏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所以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增加,而有机物因呼吸作用消耗而总量不断减少。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3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所示,紫色分布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A. 和细胞膜B. 和细胞膜、液泡膜C. 和细胞膜、液泡膜D. 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答案】C【解析】

51、【分析】解题关键:细胞膜和液泡膜均为选择透过性膜,影响色素分布。【详解】图中为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物质,为细胞液,紫色色素分布在细胞液中,细胞膜和液泡膜均为选择透过性膜,影响色素分布。故选C。34.以下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苏丹染液鉴定大豆种子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紫色B. 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 用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便于染色剂进入细胞D. 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黑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情况【答案】A【解析】【分析】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52、。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详解】A、用苏丹鉴定大豆种子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橘黄色的颗粒,A错误;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53、无色,不存在颜色干扰,可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正确;C、用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C正确;D、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黑藻叶片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情况,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检测脂肪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5.下图是研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组装置中,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B. 甲装置中b、d澄清石灰水的作用都是检测酵母菌呼吸作

54、用是否产生CO2C. 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瓶中会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D. 乙组B瓶先封闭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消耗瓶中O2以形成无氧环境【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装置甲是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方式,其中瓶中质量分数为10%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瓶中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检测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装置乙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方式,瓶中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详解】A、该实验为对比实验,甲组和乙组都是实验组,相互对照,A错误;B、甲装置中b澄清石灰水用来吸收空气中的CO2,d澄清石灰水用来检测酵母菌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B错误;C、将酸性的橙色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瓶中,溶液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C错误;D、由于B瓶中的空气内含有少量氧气,所以乙组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消耗掉瓶中的氧气,以形成无氧的环境,然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D正确。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