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自然”与“道法自然”-耶麦与陶渊明的自然观比较4900字_第1页
“师法自然”与“道法自然”-耶麦与陶渊明的自然观比较4900字_第2页
“师法自然”与“道法自然”-耶麦与陶渊明的自然观比较4900字_第3页
“师法自然”与“道法自然”-耶麦与陶渊明的自然观比较4900字_第4页
“师法自然”与“道法自然”-耶麦与陶渊明的自然观比较4900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师法自然”与“道法自然”:耶麦与陶渊明的自然观比较4900字 摘 要:法国著名的自然派诗人耶麦,作为西方文学史上自然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曾有人从田园诗人的角度将之称为“法国的陶渊明”。但两者的自然观既有所近似,然而同中又可取异。耶麦诗的自然观属于“师法自然”,他自称“描绘真实,礼赞天主”,可谓从自然中来到天主中去;而陶渊明在诗中所展现的思想内核,则更多为“道法自然”,于世俗中遍尝辛酸,高远的社会、政治理想最终寓于自然之中,属从社会中来到自然中去。 毕业 /2/view-12235515.htm关键词:师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观所谓自然观,是指人对自然界的看法和想法。自然为人类之始,亦是文学灵感

2、之源。在中国文学史中,只要提及自然,提及山水田园诗,陶渊明就是一座绕不开的高峰。准确地说,陶渊明不仅仅是一个诗人,亦是一名思想家。因此已有诸多学者将他置于世界文学的宝库中,同外国著名的诗人、思想家如华兹华斯、梭罗甚至卢梭等进行了自然观上的比较和论述。然而,法国著名的自然派诗人耶麦,作为西方文学史上自然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却尚未有学者将之与陶进行一个详细的比较论述。事实上,曾有人从田园诗人的角度将之称为“法国的陶渊明”。但两者的自然观既有所近似,然而同中又可取异。耶麦诗的自然观属于“师法自然”,他在耶麦主义宣言中称自己为“描绘真实,礼赞天主”,可谓从自然中来到天主中去;而陶渊明在诗中所展现的思想内

3、核,则更多为“道法自然”,于世俗中遍尝辛酸,高远的社会、政治理想最终寓于自然之中,属从社会中来到自然中去。1 生平之较论1.1 出身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家道中落,生计艰难。而耶麦的父母都是普通人,家境一般。这种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以陶渊明为例,出身于官宦家庭的他,一生是始终怀揣政治和社会理想的。在人生的前半段,他对于出仕充满期待,因此才有此后三次出仕三次归隐的经历,为形成“道法自然”的社会理想奠定了基础。而耶麦在确定了自己走文学创作的道路以后,直接选择了定居在自己的故乡奥尔泰兹,并在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过着隐士生活,从而形成了见景叙事,师法自然的创

4、作风格。1.2 政治环境与政治经历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陶渊明一生曾三次出仕。据文献记载,二十岁时,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

5、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一如走向与世界的和解:陶渊明的行役诗一文指出:徐公持先生在魏晋文学史中分析这批诗歌,指出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是这些作品中最早的一首。“诗中对于出仕,尚无强烈厌恶态度流露,与若干年后弃官时明显不同,总体上心态尚称平稳。尤应注意者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二句,含有委运顺化之意,视出仕为时运体现,不无欣然接受心情而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二句,则透露一种轻快情绪,对于前程显示信心,可知其时陶渊明少年猛志,有所保留,至少尚未消蚀殆尽。然而未几,陶渊明即对官场生活表现出明显抵触情绪退隐之心,日有所增。在出仕稍后时期,所撰诗文几乎每篇皆述归意。这个把握与概括是非常准确的。动荡于

6、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厌倦也看透了官宦生活,最终彻底走上了二十多年漫长的归隐道路。在这一方面,耶麦的经历几乎是空白。耶麦在波城和波尔多上中学时,他的学习成绩极不理想,唯有文学天赋早露端倪,有资料说他在1883年就阅读过波德莱尔。1887年,他在中学毕业会考中失败(作文分析课得零分);1888年父亲去世,他随母亲返回老家奥尔泰兹定居。耶麦一生远离巴黎,在法国南部欧尔岱与哈斯帕宏两地过着宁静的乡居生活,偶尔到巴黎会见当代诗人与作家,并在比利牛斯山区的贝亚恩和巴斯克地区度过了人生中绝大多数光阴。值得一提的是,1889年他曾去过一家公证事务所当见习生,不久即甩手而去。在这一事件中,他与陶渊明的“不为

7、五斗米折腰”颇有相似之处。虽然两者在经历大为迥异,但在精神内核中两者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脱俗之志。1.3 感情经历史上对陶渊明的感情经历似乎提及甚少。但感情经历的挫败却是耶麦的诗作走入宗教殿堂的转折点。在耶麦主义宣言晨昏三钟经春花的葬礼三部作品均赢得舆论的一致好评后,作为诗人的耶麦此时声名鹊起。但1898年因母亲的反对,耶麦与相恋三年的犹太裔女友玛莫尔痛苦分手,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出于对母亲的爱而离开了最值得爱的女人”。1902年他与一位名叫奈特的姑娘相恋,三年后的1904年又因女方父母反对女儿嫁给一个“没有地位”的人无果而终。痛苦导致他的精神出现危机,他频频给朋友们写信求助,说他“在肉体上

8、和精神上都烦躁不安,只有在祈祷中才能找到安慰”。1905年春天,在中国福州当领事的克洛岱尔回国休假期间专程去看望耶麦并与他促膝长谈。在克洛岱尔的劝说下,耶麦皈依了天主教,并于当年7月7日在巴斯克地区的拉巴斯蒂德-克莱伦斯教堂举行了坚信礼,克洛岱尔身着庄重的礼服出席坚信礼,并担任卡亚瓦神甫的辅弥撒。坚信礼结束后,两人一同去卢尔德朝圣后分手告别。从此,耶麦投入天主的怀抱,严格遵循教规生活,永远摆脱了精神上的危机;同时,他的诗风也在伦理和文学方面发生明显的变化,风格渐趋“古朴”,宗教情怀和说教意味渐浓。 概而观之,陶渊明自然观的变化过程是由社会归入自然,前期的诗风仍受时代潮流裹挟,有雕琢之迹,但田园

9、风格已见雏形;后期自然观日渐成熟,形成了社会、政治理想统而贯之的田园诗风;而耶麦前期的诗歌语言直白清新,常以他所偏爱的“少女”和“驴”两大意向自喻。同时,把所见的自然之景作为情感和思考的触发点,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天主的礼赞。2 创作之较论2.1 同质: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陶诗的语言风格以平淡自然见长,前人多有论述,故不赘述。耶麦的诗歌语言在平淡自然之余更带着一股质朴和清新,如我爱这只温顺的驴子中的片段:而它住在牲口房里,忍耐又可怜,把它的可怜的小脚走得累极了。它已经尽了它的职务从清晨到晚上。以驴子自喻,只是平白叙事,却极为质朴,然而却不失清新地描摹出了一番悲苦状。在这种情境下,耶麦甚至还颇有

10、幽默感地自我坦承:“我的女友认为它笨/因为它像个诗人。”2.2 异质:言志为本与宗教礼赞耶诗与陶诗最大的差异,大约在于陶诗以言志为本,其“志”亦为前文所提及的“道”,乃陶渊明追求“桃花源”的社会理想与政治追求,这种理想与政治的“道”在其诗歌中随处可见,其社会理想是统御诗歌的核心,故曰其“道法自然”;而耶诗则追求“描绘真实,礼赞天主”,带着宗教的神圣气息。他多是见景叙事,且善用托物喻人的手法,常用少女、驴子自比展开叙事,又在叙事中结合对天主的尊崇与赞美。故曰师法自然,从自然入天主。这种主题的异质性,与两位诗人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前文亦有所提及。前人也曾指出,陶诗中的自然,是常常与社会现实、政治理

11、想相结合的。将前人的观点概而分之,大约有以下三种常见的结合形式:一是把田园作为官场的对立面加以美化,以及在归田生活中找到一种归宿。因而,他笔下的田园自然风光“甜静而亲切,平凡的乡村事物充满了诗意,平静的农村生活充满了乐趣。”如归田园居其一写道: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二是将自然和农业产生劳动的紧密联系表现出来。以自然界的事物为例,“如和风细雨,日月白云,同样的自然事物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陶渊明以诗人特有的敏锐,来捕捉这些事物在田园中的特殊形态,于是他诗中的风是平畴交远风、“有风自南?翼

12、彼新苗,雨是仲春遴时雨、“闲雨微纷纷、“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月是带月荷锄归等等,它们都和农业产生劳动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说田园中的主要自然事物都笼罩笔下。”第三,用自然代表诗人的某种生活理想。如饮酒(四)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四句,其所以受到赞赏,也是在于表现了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一种默契关系,而景物本身还是其次。“所以,陶渊明田园诗的景物表现,与其说是描绘,不如说是叙述,正象苏东坡所言的那样:写其胸中之妙耳!”上帝、天主,是耶麦最常呼唤及与之交谈和倾诉的对象。在为带着驴子上天堂祈祷中,这一点体现得十分明显:让我在这些牲畜中出现你面前我深爱它们,它们低垂着

13、头温顺地,停下来并拢小小脚那样温顺,惹人怜爱。上帝,让这些驴子和我同到您面前。让天使静静地带领我们走向林木茂密的溪流,那儿摆动的樱桃树像欢笑少女肌肤般的光滑,在灵魂的居所里,让我俯身您的神圣水流,我愿同驴子一样从它们卑微温顺的贫陋,鉴照出永恒之爱的晶莹剔透。而“描绘真实,礼赞天主”的追求则在带着你蓝色的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牧羊人赶着羊群到山上放牧,山岚罩顶,冥冥中,诗人感受到一股虔敬的气氛:就在那儿,山岚旖旎虚掩峰项。就在那儿,翱翔着颈部褪毛的充鹰,暮霭中燃起赤红炊烟。就在那儿,你静肃的注视上帝的氛围弥漫于此广表天地。恬适的氛围弥漫于此广裹天地,也散溢着大自然与宗教结合的灵感。3 陶、耶自然观

14、的现世意义总而论之,陶渊明与耶麦在精神上是有着相通之处的。然而从诸多方面看,耶麦与陶渊明不尽相同:论人生,陶渊明阅历丰厚,先仕而后耕,耶麦是不离乡土半步;论风格,陶诗是言志为本,味沉而隽永,耶麦是童心,触景咏物而文清。“朱光潜说:渊明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我们读他的诗,都欣赏他的冲澹,不知道这冲澹是从几许辛酸苦闷得来的。这话是最有见地的。”确实如此,陶渊明三出三隐,由俗世归于自然。陶诗也因此意境高渺,似枯实腴,颂咏了高士隐侠咏物抒怀的比兴意象。看似写景,实则有社会、政治理想一以贯之,故其体现“道法自然”的自然观;耶麦作为法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外省诗人”、“乡村诗人”、“天主教诗人”和“歌唱自然与少女的诗人”,其诗则相对运笔平直,“师法自然”,多为传达对鲜活的大自然的直接感受。虽无恣情渲染令人砰然心动,却也留下空间任人遐想,似诗而非诗,看似随意而实有规矩。无论是陶诗抑或耶诗,无论是“道法自然”还是“师法自然”的自然观,都在努力把自己的追求融进眼前的事物之中,敏锐发掘眼前事物的美好。“也正因如此,那些普通而凡近的事物才显得美好而有生气。”这大约才是这二位伟大诗人对现当代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