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安全学》课件_第1页
《通风安全学》课件_第2页
《通风安全学》课件_第3页
《通风安全学》课件_第4页
《通风安全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风安全学,1,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资源系 蔡永乐,通 风 安 全 学绪 论,通风安全学,2,通 风 与 安 全,一 通 三 防,矿井通风 防瓦斯 防尘 防火,煤矿有五大灾害:瓦斯、 矿尘、 火灾、水灾、顶板。为什么不叫一通五防?原因:瓦斯、 矿尘、 火灾的发生都与通风有关,通风安全学,3,一、矿井通风含义与基本任务: 1、依靠通风动力,将定量的新鲜空气,沿着既定的通风路线不断地输入井下,以满足因 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机电硐室、火药库、以及其它用风地点的需要,同时将用过的污浊 空气不断地排出地面。这种对矿井不断输入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浊空气的作业过程叫做矿井 通风,绪 论,通风安全学,4,2、基

2、本任务: 、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每人每分钟不小于4立方米; 、排除和冲淡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到允许浓度以下; 、给井下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增加矿井的抗灾能力,绪 论,通风安全学,5,二 、矿井通风发展历史 1、通风动力: 约在1640年以前,人们使用“单井筒通心竹”和“单井筒无通心竹 ”自然通风法,为加大风量,人们使用风车、风扇和牛皮囊往井内鼓风。比较完整的记载是1637年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绪 论,通风安全学,6,绪 论,通风安全学,7,约在1640年,人们开始把进风和回风路线分开,以 利用自然通风压力进行矿井通风。 为了加大通风压力, 1650年在回风路线上设置火筐,绪 论,通

3、风安全学,8,绪 论,1787年又在回风路线上设置火炉,使因风风流加热。 1807年风量约200m 3 /min的兽力活 塞式空气泵。 1849年转速约95r/min风量约500m 3 /min的蒸气铁质离心式扇风机、 1898年 电力初型轴流式扇风机相继投入使用,通风安全学,9,20世纪40年代以来,矿井已使用功率约150kW 和300kW的电力轴流式和离心式大型扇风机,绪 论,通风安全学,10,2、有害气体检测: 1672年人们只知道身穿潮湿衣帽,伏在底板上,手举一端装有燃着蜡烛的木棍,把局部 和、存的沼气燃烧掉。由于危险,后来改用背上装有燃着的蜡烛的骤马去燃烧掉沼气。 1813年 开始用

4、安全油灯照明并检查沼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20世纪40年代以来各种气体的检测技 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后,风流中各参数沼气和一氧化碳的浓度、风速、 压力、温度等已经实现了遥测和遥讯,绪 论,通风安全学,11,通风安全学,12,通风安全学,13,瓦斯报警头灯,通风安全学,14,高 低 浓 度 瓦 斯 传 感 器,便 携 式 瓦 斯 报 警 仪,通风安全学,15,3、通风理论发展: 1745年,俄国科学家M. B.J10MOHOCOB发表了空气在矿井流动的理论; 1764年法 国采矿工程师JARS发表了关于矿井自然通风的理论,成为矿井通风学科史上奠基的两篇 论文,绪 论,通风安全学,16

5、,1862年,发表煤炭自燃起因论文。 目前,发表和出版了许多关于矿井通风的论文和专著。现在矿井通风已成为内 容丰富的一门学科。 4、法律、法规和制度 根据我国宪法关于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的规定。煤炭行业制订一系列 法律法规 煤炭法、矿山安全条例 、矿山安全监察条例 、煤矿安全规程,绪 论,通风安全学,17,三、课程基本内容 1、良好气候条件的标准和影响因素; 2、风流诸参数与动力、阻力关系; 3、供给风流能量方法; 4、风流流动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绪 论,通风安全学,18,5、风流控制设施类型、要求、选择; 6、矿井通风按需分配 7、掘进通风安全装备系列化; 8、采区、矿井通风系统类型及其设计。 9、矿井瓦斯性质、来源、爆炸条件及其防治; 10、矿尘性质、危害及防治,绪 论,通风安全学,19,11、矿井火灾危害及其防治。 12、矿井水灾危害及其防治。 四、课程要求和达到方法 要求: 1、掌握基本理论; 2、掌握基本技能和操作管理; 3、基本具备通风、安全设计能力和编写单项规程措施能力。 达到方法:理论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