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分析_第1页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分析_第2页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分析徐应林 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各方面竞争压力大、要求高,使人心理负担加重,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大多深有同感,压力一大教师自然容易烦躁、头痛、失眠等。我们一旦有了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不仅自身健康状况下降,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与工作学习的成功是极其密切相关的。分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让教师认识到心理不健康的危害 ,有效的预防心里障碍的产生,积极调节不良情绪,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久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地

2、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也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和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概念,作了一个概括: (1)有幸福感和安定感; (2)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 (3)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 (4)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 (5)人格统一与调和; (6)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 (7)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 (8)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和危机中恢复的能力。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日常化标准:“五快

3、”、“三良”。“五快”就是: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三良”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2、学科化标准: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境乐观;意志健全,行为协调;注意集中,反应适度;完整统一的人格积极向上,面对现实,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 3、我国知名心理学家郭念锋先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高,适于工作;晚上能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第二天工作。如果一个人每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那表明他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

4、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 、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人的心理对于现实生活中长期反复地出现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刺激虽不是一次性的强大剧烈,但却久久不消失,几乎每日每时都要缠绕着人的心灵。 、心理康复能力。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