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生命与水1. 生物体中的必须元素有哪些?哪些是结构元素?哪些是微量元素?为什么说生物体中存在大量无机元素是必然的?必须元素: C、H、O、N、P、S、Ca、K、Na、Mg、Cl、Mn、Fe、Co、Cu、Zn、Se、I、Cr、Si、V、F、B、Mo、Sn、Ni、Br结构元素:C、H、O、N、P、S微量元素:Mn、Fe、Co、Cu、Zn、Se、I、Cr、Si、V、F、B、Mo、Sn、Ni、Br2. 水在生物体中的形式及作用是什么?自由水和结合水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生物体内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水能直接参加水解、氧化还原反应。水在体内还起着运输物质的作用。水对于维持机体温度的稳定起很大作用。水
2、分能起润滑作用。对植物来说,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形态。3. 简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真核细胞的最主要特征是它们具有被双层膜所包裹的、有固定形状的、结构复杂的细胞核。另外,真核细胞具有被内部膜所包裹的细胞器。4. 简述生命的特征。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谨有序的结构、能自我繁殖、存在生长发育、遗传变异、需新陈代谢、有应急反应等。第二章 糖类化合物醛糖、酮糖、异头物、差向异构体、对映体、旋光性、变旋现象、单糖、糖苷、糖苷键、寡糖、多糖、还原糖、淀粉、糖原、极限糊精、纤维素、糖胺聚糖、糖蛋白、蛋白聚糖1.糖类化合物主要有哪些生理功能?能量储备;碳源物质;结构组分: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细菌
3、细胞壁的肽聚糖、节肢动物外骨骼几丁质、动物软骨中的蛋白聚糖;特殊生理功能:作为信息分子,是人的血型、细胞和许多微生物分型的分子基础作为受体、细胞标记、抗原决定簇等,参与细胞粘着、细胞识别、免疫活性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2.根据分子组成,糖类化合物可分成为哪些种类?根据分子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组成情况,可将糖类化合物分为:单糖、寡糖、多糖、糖的衍生物和复合糖。3.糖的 D- 、L-型,-、-型是如何区别和如何决定的?醛糖与酮糖的构型是由分子中离羰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上的羟基方向来决定的。该羟基在费歇尔投影式右侧的称为D-型,在左侧的称为L-型。直链状单糖分子上的醛基与分子内的羟基形成半缩醛时,分子
4、成为环状结构,同时C1便成为不对称碳原子,半缩醛羟基可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由此产生了型和型两种异构体异头体(anomers)。规定异头体的半缩醛羟基和分子末端-CH2OH基邻近不对称碳原子的羟基在碳链同侧的称为型,在异侧的称为型4.举例说明何谓异头物?何谓差向异构体?两个单糖仅仅在一个手性碳原子上构型不同的,互称为差向异构体 (Epimers)。5.写出 D-葡萄糖的开链结构和环状结构,二者有何关系?6.什么是旋光性?什么是变旋现象?一个有旋光性的糖溶液放置后,它的比旋光度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变旋现象。7.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如何?蔗糖是由一分子-D-葡萄糖和一分子-D-
5、果糖通过-1,2-糖苷键相连而成。蔗糖分子中没有半缩醛羟基,无还原性,为非还原糖。麦芽糖是由二分子D-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相连而成的。麦芽糖分子中存在着半缩醛羟基,为还原糖。麦芽糖有-及-两型。通常的晶体麦芽糖为型。乳糖由一分子-D-半乳糖和一分子D-葡萄糖以-1,4糖苷键缩合而成。乳糖为还原糖,主要存在于人与动物乳汁中。乳糖也有、两型,奶中的乳糖为它们的混合物,一般晶型乳糖为型。8.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组成与结构上有何异同?淀粉根据结构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amylose)由D-Glc通过1-4键连接而成。支链淀粉(amylopectin)大约每30个1-4键连接的葡萄糖处有
6、一个1-6连接的葡萄糖分支。糖原由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连接,并在每10个1-4连接的葡萄糖残基处产生一个1-6连接的葡萄糖分支。糖原与支链淀粉结构类似,但糖原分支程度更高。每一个直链淀粉分子都有一个非还原端和一个还原端。每一个支链淀粉和糖原分子都有一个还原端和多个非还原端。食物中的淀粉和糖原可被唾液和肠液中的-淀粉酶降解,从非还原端开始,断裂葡萄糖残基之间的1,4糖苷键。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状分子。9.解释名词:构型、构象: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的空间排布。糖苷键第三章 脂类化合物1. 甘油磷脂、鞘磷脂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7、?甘油磷脂均有一个Sn-甘油-3-磷酸主链,甘油C1和C2位上羟基通常被脂肪酸所酰化。鞘磷脂是由鞘氨醇、脂肪酸、磷酸、胆碱等组成的脂类。2. 什么是生物膜? 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生物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组成,还有少量的水和无机盐。 3. 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是什么?生物膜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1. 膜结构的连续主体是极性的脂质双分子层,脂双层中的脂类既是内在蛋白的溶剂,也是物质通透屏障;2. 膜脂与特定的膜蛋白专一的相互作用,膜蛋白穿入膜的任一边或跨膜完全伸展;3. 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膜是不对称的,膜蛋白可以做侧向扩散,但一般不能从膜的一侧翻转到另一侧;4. 双分子层中的脂质分子之间或蛋
8、白质组分与脂质之间无共价结合。4.什么是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有哪几种?第四章 蛋白质1.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多少(20)种?其结构特点是什么?试述氨基酸按R基极性分类、各氨基酸的三字符号。结构特点: 按R 基分类:疏水性氨基酸(非极性氨基酸):Ala(A丙氨酸) Val(V缬氨酸) Ile(I异亮氨酸) Leu(L亮氨酸) Pro(P脯氨酸) Met(M蛋(甲硫)氨酸) Phe(F苯丙氨酸) Trp(W色氨酸)。亲水性氨基酸(极性氨基酸):不带点的极性氨基酸:Ser(S丝氨酸) Thr(T苏氨酸) Tyr(Y酪氨酸) Asn(N天冬酰胺) Gln(Q谷氨酰胺) Cys(C半胱氨酸) Gly
9、(G甘氨酸)。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Lys(K赖氨酸) Arg(R精氨酸) His(H组氨酸)。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Asp(D天冬氨酸) Glu(E谷氨酸)2.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哪几种?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率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须从膳食中摄入的氨基酸,有八种。3.简述氨基酸(蛋白质)的酸碱性质、紫外吸收性质。高于等电点的任何pH值,氨基酸带有净负电荷,在电场中将向正极移动。低于等电点的任何pH值,氨基酸带有净正电荷,在电场中将向负极移动。在一定pH值范围内,氨基酸溶液的pH值离等电点愈远,氨基酸携带的净电荷数愈大。芳香族侧链有紫外吸收,所以280nm处光吸收值的
10、测定,是定量蛋白质浓度最常用的方法。4. 何谓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何?组成多肽链的氨基酸残基的连接方式(包括肽键和二硫键)和排列顺序。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核糖核酸酶的可逆变性,蛋白质前体的激活(1. 胰岛素原的激活2. 血液凝固的生化机理),同功蛋白质氨基酸的种族差异,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同功蛋白中氨基酸序列差异与分子病5. 维系蛋白质各级结构的化学键是什么?肽键和二硫键;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6. 简述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7. 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为什么说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低?8. 比较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氧合曲线的差异,并说明为什么
11、?第五章 核酸1. 核酸有那两大类?它们在组成及细胞内的分布有何不同?脱氧核糖核酸 DNA 细胞核的染色体中(真核) 类核结构中(原核)核糖核酸 RNA 细胞质中 3. 试比较RNA和DNA在分子组成及结构上的异同点。DNA RNA 组成 嘌呤碱(Purine bases) 腺嘌呤 (adenine, A) 鸟嘌呤 (guanine, G) A G 嘧啶碱(Pyrimidine bases) 胞嘧啶 (cytosine, C) 胸腺嘧啶 (thymine, T) C 尿嘧啶 (uracil, U) 戊糖 D-2-脱氧核糖 D-核糖 酸 磷酸 磷酸 结构 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 单链,部分区域碱基
12、互补形成高级结构 分布 细胞核(染色质部分) 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 细胞核(核仁) 细胞质 4. DNA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特点?二级:(1)两条链反向平行,绕同一轴相互缠绕成右手螺旋;(2)磷酸和戊糖交替处于螺旋外围,碱基处于内部,形成碱基对;(3)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4)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可以决定另一条互补链的核苷酸序列。三级:双螺旋进一步扭曲形成的超螺旋。是一种比双螺旋更高层次的空间构象。包括:线状DNA形成的纽结、超螺旋和多重螺旋、环状DNA形成的结、超螺旋和连环等 6. 稳定双螺旋结构的作用力有哪些?7. DNA变性的特点?什么是增色效应?溶液粘度
13、降低 DNA双螺旋是紧密的刚性结构,变性后转化成柔软而松散的无规则单股线性结构,因此粘度明显下降。旋光性发生变化 变性后整个DNA分子的对称性及分子构型改变,使DNA溶液的旋光性发生变化。紫外吸收增强 即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指DNA变性后其紫外吸收明显增强的效应。DNA变性后暴露出藏于双螺旋内部的碱基共轭双键,因而分子在260nm处的紫外光吸收将增强。8. 什么是DNA的Tm值?通常把加热变性使DNA的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熔点或熔解温度,用Tm表示 10. tRNA的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氨基酸臂(amino acid arm):其3端为CCA
14、-OH结构,用来连接活化的氨基酸;二氢尿嘧啶环(也称DHU环或D环):由812个核苷酸组成,其中含有两个二氢尿嘧啶;反密码子环(anticodon loop):环中央的三个碱基是与三联体密码相对应的反密码子,反密码子中常出现次黄嘌呤核苷酸(也称肌苷酸,缩写为I)。额外环(extra loop):此环核苷酸数目不确定,75的tRNA仅有35个核苷酸,而有的tRNA中长达1321个核苷酸,可以作为tRNA分类的重要指标。假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核糖核苷环(TC环):由7个核苷酸组成,其中含有保守的TC序列。第六章 酶化学解释下列名词:全酶:结合酶,包括酶蛋白和辅因子,而辅因子是辅酶、辅基和金属离子的总
15、称,辅酶和辅基: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在一起并协同实施催化作用,这类分子被称为辅酶或辅基。辅酶或辅基参与的酶促反应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酶活力:酶催化一定化学方应的能力酶的比活力:每毫克酶蛋白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单位:u/mg pr;实质:比活力是表示酶制剂纯度的一个指标。比活力愈高,表明酶愈纯。酶的转换数:酶的催化中心的活性,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每一催化中心所能转换的底物分子数。酶的专一性:结构专一性,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旋光专一性、几何专一性。酶活力单位:1IU:标准条件下(25),1min内催化1微摩尔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同工酶
16、: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质不同的一组酶。别构效应、酶原与酶原激活、1.简述酶的分类?酶的分类是以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为基础的。所有的没可以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1.什么是米氏方程?米氏常数有何意义?;Km值:它为反应速率是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底物的浓度。意义:它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的浓度无关,对于一个酶来说,每个底物都有一个特定的Km值;Km值反映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Km值愈小,说明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大,酶促反映易于进行;Km值作为常数只是对固定的底物、一定的PH值、一定的温度条件而言的。2.什
17、么是酶的活性中心与必需基团?两者有什么关系?通过将酶的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总称为活性部位或活性中心。必需基团:指酶表现催化活性不可缺少的基团,它存在于活动中心之外起稳定作用,存在于活动中心之内起构成活动中心的作用。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分别说明之。温度、pH:都有一个最适的值,但它两均不是酶的特征物理常数酶浓度:当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浓度时,反应速率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他情况不变),二者成正比关系。激活剂:凡能提高酶的活性,加速没反应进行的物质都称为激活剂或活化剂。抑制剂:1,不可逆抑制剂:通常是指因之际与酶活动中心必需基团以共价键结合,引起酶活性丧失。2,可逆抑制剂:a,竞
18、争性抑制: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相似,因而与底物竞争性的同酶活性中心结合;b,非竞争性抑制:没可以同时与底物及抑制剂结合,一旦酶与抑制剂结合后,酶与底物复合物就不能在转化为产物,非竞争性抑制剂通常与酶的非活性中心结合,这种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致使活性中心的催化作用降低;C,反竞争性抑制。4.举例说明酶的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和实际意义。当抑制剂与活性中心结合后,底物就不能再与酶活性中心结合。所以这种抑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浓度的比例,而不取决于二者的绝对量。竞争性抑制通常可以用增大底物浓度来消除。5.简述酶抑制剂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如上第七章 生物氧化解释下列名词:呼吸链:由供氢体、传
19、递体、受氢体以及相应的酶系统所组成的这种代谢途径一般称为生物氧化还原链。如果受氢体是氧,则称为呼吸链。底物磷酸化:是指代谢物在氧化分解过程中,有少数反应步骤由于脱氢或脱水而引起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形成了某些高能磷酸键,它可转移给ADP形成ATP的过程。氧化磷酸化: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在ATP合酶的催化下,使ADP磷酸化成ATP的过程,由于代谢物的氧化反应与ADP的磷酸化反应偶联进行,故称为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解偶联剂阻断呼吸链释放的能量用于ATP合成;如2, 4-二硝基苯酚高能键高能化合物: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有很多,可将其分为4类: 1磷氧键型高能化合物,如1,3-二磷酸甘油
20、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NTP、dNTP、NDP、dNDP。2氮磷键型高能化合物,如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3硫脂键型高能化合物,如脂酰SCoA。4甲硫键型高能化合物,如S-腺苷蛋氨酸(SAM)。1. 何为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有何特点?有机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作用(伴随着还原作用)统称为生物氧化。其主要表现为细胞内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释放,故又称为细胞呼吸。特点:a,生物氧化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b,生物氧化过程产生的能量储存在高能化合物中,主要是ATP。ATP中的能量可以通过水解而被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的需能反应;c,生物氧化具有严格的细胞内定位,原核生物的生物氧化是在细胞膜上进行的,真核生物的生物
21、氧化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2.呼吸链有哪两条?电子传递顺序是怎样的?P/O是多少?线粒体内有两条重要的氧化呼吸链: NADH氧化呼吸链(细胞内最主要的呼吸链)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体、CoQ和细胞色素组成)3.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哪些?(一) 激素的调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增加ATP的形成。(二) 抑制剂的作用1. 呼吸链抑制剂阻断电子传递而抑制氧化磷酸化;如阿的平、阿米妥、鱼藤酮、抗霉素A、一氧化碳和氰化物等2. 解偶联剂阻断呼吸链释放的能量用于ATP合成;如2, 4-二硝基苯酚(三) ATP/ADP比值的影响;氧化磷酸化主要受细胞对能量需求的调节。ATP多
22、时,ATP的生成受抑制;ADP增加时,ATP的合成加快。4.什么是穿梭系统?有哪些类型?穿梭作用膜外向膜内的能量转移1. 异柠檬酸穿梭作用2.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3. 苹果酸穿梭作用第八章 糖代谢解释名词:糖酵解:一分子葡萄糖在酶系作用下降解成二分子三碳化合物丙酮酸,其间释放的一些自由能转化成ATP和NADH的形式葡萄糖+2Pi+2ADP+2NAD 2丙酮酸2ATP+2NADH+2H+2H2OGlc+2Pi+2ADP+2NAD+ 2Pyr2ATP+2NADH+2H+2H2O 糖的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又称柠檬酸循环,Krebs循环,简写为TCA循环,有氧条件下,将酵解产生的丙酮酸氧化脱羧成乙酰CoA,再经一系列氧化和脱羧,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能量。糖异生:糖异生是指从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动物可以将丙酮酸、甘油、乳酸及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成糖1.简述糖酵解途径和糖的有氧氧化途径(不要结构式)3.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是什么?4. 三羧酸循环中并无氧参加反应,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科医院人才流动与薪酬体系分析
- 修车设备租借合同标准文本
- 医疗数据挖掘驱动医疗行业变革的力量
- 上海导游合同范例
- H型高血压的临床护理
- 上有贷款合同范例
- 曼特波隆鼻的临床护理
- 小儿眼科健康教育课件
- 小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
- 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与患者隐私保护的融合
- 平安人寿代理合同协议
- 贵州烟草专卖局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高考语文考前复习诵读材料-13晨读材料
- 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九章概率9.1随机事件的概率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钢琴艺术培训管理制度
- 深圳市人才集团笔试题库
- 校园广播设备维保合同
- 反诈宣传课件小学生版
-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期末冲刺卷-特训10 一次函数 压轴题(八大母题型归纳)(原卷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