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教学案例_第1页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_第2页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_第3页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_第4页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安庆市郊区白泽湖乡中心学校 江小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8页。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3、使学生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二)能力训练点1. 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3.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品质量的意识。(三)情感教育点1.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2.使学生感悟数学

2、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教具准备(教师用)两袋糖各500克,一袋洗衣粉1千克,弹簧秤,电子秤,台秤,盘秤,杆秤等。(学具超市)六人一组:一个2分硬币、一个纽扣、一个乒乓球、两袋糖各500克、一袋洗衣粉1千克、弹簧秤、台秤以及学生自带的各种物品。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课前调查1、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2、调查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秤。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要开一个联欢会,其中有一个游戏项目叫背人跑,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生:想!师:(请体重轻的汪徐同

3、学、体重重的徐鑫同学到黑板前)如果让你参加,你选择背谁跑?为什么?生1:我选择背汪徐,因为他轻。徐鑫重。生2:我也选择背汪徐,徐鑫太重了。师:(问汪徐)你多重?生a:我30多斤。师:(问徐鑫)你多重?生b:我60多斤呢!师:好,谢谢合作!请二位回到你们的座位上!师:“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表示质量的单位,而世界上通用的表示质量的单位是克与千克,今天这节课江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世界通用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板书)评析:利用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状态投入到整堂课的学习之中,同时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形成能力。交流汇报。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到超市

4、调查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现在交流一下好吗?生1:雀巢奶粉一盒1千克。生2:高乐高一盒350克。生3:一袋大米50千克。生4:一瓶针桃香豆腐酱400克。生5:一个果冻25克。 生6:一袋酱油干50克。(投影出示上述物品的质量标注)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有什么发现吗?生6:有的用“千克”作单位,有的用“克”作单位。生7:比较轻的东西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东西用“千克”作单位。生8:我妈妈告诉我,克用英文缩写是“g”,千克用英文缩写是“kg”。师:要知道物品的轻重能用眼睛直接看出来吗?那应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师: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有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生1:我在超市买瓜子的

5、地方见过电子秤。生2:我和妈妈在水果摊买水果的地方见过盘秤。生3:我陪妈妈买煤的时候见过磅秤。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吧。(投影出示盘秤、电子秤、台秤、天平、弹簧秤、磅秤。)评析: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从而能主动的学习新知,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感知、体验1克的质量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带来了一个2分硬币,大家把它放在手上掂一掂, 说说自己有什么感觉?(同学们都在动手掂量硬币)生1:我觉得2分硬币放在手上像没有放一样。生2:感觉2分硬币很轻很轻。生3:

6、我从书上知道2分硬币大约是1克。师:对,2分硬币的质量大约是1克。(板书) 师:请同学们合作找一找,在各组的学具超市中,有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并且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到的?生1:一个纽扣大约1克,我是用手掂出来的。生2:一个图钉大约1克,我是把图钉放在左手,2分硬币放在右手,比较得出来的。生3:我感觉一个乒乓球比1克重一点,我是用手掂出来的。(同学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3.感知、体验1千克的质量师:刚才同学们在交流的时候,说到一瓶豆腐酱400克,那么2瓶有多少克?5瓶有多少克?如果想知道20瓶有多少重,再用“克”做单位还合适吗?生1:不合适,因为数目太大了。生2:不方便,那要写好几个

7、零了。师:同学们想得真周到,我们这时需要一个比“克”大一些的质量单位“千克”。知道了1克的物体有多重,那么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呢?想知道就在学具超市中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吧?找到后请举起来。(板书:1千克)生:一袋洗衣粉。师:请你说一说,你怎么知道这袋洗衣粉重1千克的呢?生:我是从外包装上看到的,上面写着“净含量1千克”。(投影展示实物洗衣粉,着重引导学生看上面写得“净含量1千克”)师:那好,我们用弹簧秤来称一称洗衣粉的有多重。(先简单介绍弹簧秤的用法,然后让学生将一袋洗衣粉放入塑料袋,用弹簧秤称出质量为1千克。)师:请每组同学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1千克有多重。师:比一比,一手放2分硬币,一手放一

8、袋洗衣粉,感觉有什么不同?生1:我拿2分硬币的这只手没什么感觉,可是拿洗衣粉的这只手时间拿长了,觉得手酸酸的,往下坠。生2:1千克的洗衣粉沉甸甸的,像有只手向下拉似的。生3:洗衣粉比2分硬币重多了。生4:1千克比1克重得多。评析:依据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实际称一称、动手掂一掂,合作找一找,相互比一比,互相说一说等活动形式,学生们主动参与,坦诚直率,敢于表现,初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为了生长自己的知识”。4. 掌握1千克=1000克。(拿出一袋糖)师:谁来估测一下一袋糖有多重?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质量标识,一袋糖500克,那两袋呢?生

9、:1000克。(板书1000克)师:请同学们分别把两袋糖和一袋洗衣粉掂一掂,说一说1千克洗衣粉和2袋糖比较,哪个重?(板书:一袋洗衣粉1千克,两袋糖各500克。)生1:盐重。生2:洗衣粉重。生3:一样重。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用手掂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呢?生:用秤来称。师:我这有一个盘秤,现在可以验证1千克洗衣粉和2袋糖哪个重了吧?生:可以了!(教师示范称量,同学们仔细观察)(平时爱发言的韩丽娜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回答)生:指针都指在1千克的地方,它们一样重。师:都指在1千克处,说明什么?生:同样重。师:现在我们可以在一袋洗衣粉和两袋糖之间加上一个什么符号呢?生:等于号。(板书)1千克=1000克

10、。克和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大部分猜对的同学非常兴奋,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师:观察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生:等号左右两边表示的质量相等,但单位不同。师:读的时候要怎样区分呢?(指名读和互读相结合)师:现在同学们知道1千克里有多少个1克了吗?生: 1千克里有1000个1克。评析: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有易于学生接受的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组成教学内容,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三、应用拓展,内化新知。第一关:抢答比赛。(认识盘称和健康秤)师:同学们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现在我们来一个闯关游戏,愿意吗?(投影出示第88页练习十八第1题,第88页练习十八第2题)先让学生辨认,然后出示结果。(

11、大屏幕显示)(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第二关:贴一贴比赛。师:小红称了这些物体的质量:(图片贴在黑板上)一个鸡蛋、一只公鸡、一个梨、一枚一角硬币。她把质量记下来了,做了四个标签。可是糊涂的小红忘了及时把标签贴上去了。你们能帮助小红把标签贴到对应的物体上吗?(同学们拿到标签后,很快把标签贴到对应的物体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三关:先估计,后实测比赛。师:请每小组合作按照要求填写,任意选择自带的四种物品,先估一估,再选择合适的秤称一称,看哪组在最短的时间里写出正确答案,哪组就获胜。在比赛前,请小组组长将本组成员分工好。物品名称估计的轻重称过的轻重评析:同学们兴趣非常高涨,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

12、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与小组伙伴合作交流,培养生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为学生提供先估测后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之间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四、全课小结,构建层次。师:你对今天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吗?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想告诉大家吗?五、作业超市。(任选一题)1.先用手掂掂,然后用弹簧秤帮妈妈称称从菜市场买回来菜的质量。2.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哪些物体质量是1克?3.练习十八的第8题。反思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初衷是: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化教学新理念,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

13、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构建新知。纵观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为明显,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有易于学生接受的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组成教学内容,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充分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带着有关的生活数学问题,置身于一定的生活情境去经历、去体验、去感知。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2.有目

14、的地创设探究的学习氛围,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有效地组织学生通过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的质量。由于学生是在自己的亲身参与的活动中去体验、感知的,所以能很快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称实物”活动就是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物品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知“克与千克”的质量单位,同时了解用盘称或弹簧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3、培养了学生估测的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学生提供了先估计后实测的闯关游戏,在有趣活泼的游戏中,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