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降压药》PPT课件.ppt_第1页
《控制性降压药》PPT课件.ppt_第2页
《控制性降压药》PPT课件.ppt_第3页
《控制性降压药》PPT课件.ppt_第4页
《控制性降压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 控制性降压药,教学目的,了解:控制性降压药的理想条件。 熟悉:控制性降压药的分类,三磷腺苷和腺苷、钙通道阻滞药、钾通道开放药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掌握:控制性降压药的概念、硝普钠、硝酸甘油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概 述,为了减少手术出血、提供清晰的术野,降低输血量以及因输血感染传染性疾病,在麻醉期间,使用药物或其他技术有目的地使病人的血压在一段时间内降低至适当水平,达到既不损害重要器官又减少手术出血的目的,称为控制性降压。,理想控制性降压药的条件,降压确切,起效与恢复快, 降压幅度和时间容易调节, 效应有剂量依赖性, 消除快,无毒性作用和快速耐

2、受性, 无反射性心动过速或反跳性高血压, 对重要脏器的血流影响较轻,分 类,吸入麻醉药 血管扩张药 钙通道阻滞药 肾上腺素1受体阻断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交感神经节阻滞药 钾通道开放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前列腺素E1,第二节 血管扩张药,1、硝普钠 2、硝酸甘油 3、三磷腺苷和腺苷,阻力血管 容量血管,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de) 化学名亚硝基铁氰化钠,呈棕色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不稳定,光照下分解加速,3h后药效降低10,48h后降低50;半衰期为3-4min。 药液配好后裹以避光纸尽快使用,一旦变成普鲁士蓝色,不能再用 (分解破坏) 。 血液中约2的硝普钠直接与

3、血浆中含硫氨基酸的巯基结合,形成硫氰化合物。 绝大部分的硝普钠与红细胞内的或游离的血红蛋白结合,并在红细胞的铁原子之间发生电荷转移。,氧合血红蛋白 + 硝普钠 高铁血红蛋白 硝普钠根 (分解) 5个氰离子(CN) 1个氰离子(CN) 4个氰离子 氰-高铁血红蛋白 氢氰酸(少) 氰化物(多)+硫代硫酸钠 硫氰氧化酶 硫氰生成酶 肺排 (肝肾) 硫氰化合物(无毒肾排),+,硝普钠-药 理 作 用,非选择性血管扩张药(1min起效,停药3min恢复) 直接作用于小动、静脉平滑肌强烈的血管扩张作用 动脉压、肺动脉压和右心房压迅速 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的效力相同 对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末梢无作用,亚硝基

4、分解释放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cGMP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收缩蛋白对Ca2+的敏感性 血管扩张。 对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因心功能状态不同有显著差异。 对心血管功能正常人:心肌收缩力无变化。 对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前、后负荷和心室充盈压,心脏扩张,动脉阻抗,心肌耗氧量,每搏量和心排血量显著。心功能改善,心率无明显改变或。,很少影响局部血流分布。 用于中度控制性降压时脑血流量 平均动脉压65mmHg时,脑血流量随血压下降而下降。 大剂量应用时,脑、心肌、肝及横纹肌等静脉血氧分压增高和动静脉血氧分压差减少,提示组织氧摄取受抑,硝普钠-临床应用,1控制性降压 个体差异大,静输或用微量注射泵输

5、注0.01的药液,以10gmin-1开始,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调整给药速率,一般推荐剂量为0.53g kg-1min-1。作用持续时间短,停止注药后血压很快回升至降压前水平 降压过程中:血压 交感肾上腺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中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浓度 心率血管收缩 降压困难。 通过加深麻醉或静注受体阻滞药来协同降压。,硝普钠-临床应用,2严重高血压、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仅用于最初的暂时控制和降压 3. 心功能不全或低心排血量的治疗 为减轻前后负荷,可从0.5gkg-1min-1开始,根据血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获得满意效果 注意:用药过程中,应使舒张压维持在60mmHg以上,以维持冠脉血

6、流。无高血压的心衰病人,对硝普钠较敏感,应从小剂量开始。低血容量病人对硝普钠更敏感,应首先补充血容量,以免血压下降过甚。,硝普钠-不良反应,1. 氰化物中毒 药物代谢产物游离氰离子引起。 中毒机制:氰化物+含Fe3+的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或高铁血红蛋白复合物干扰电子传递呼吸链中断细胞内窒息 治疗量不会释放足以引起中毒的氰化物 , 药物过量、肝肾功能不全、维生素B12缺乏硫代硫酸盐不足 氰化物不能迅速解毒而积聚 中毒。,硝普钠-不良反应,中毒表现: 代谢性酸中毒和组织缺氧 出现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急促、 肌痉挛可能中毒 帮助诊断:检测血乳酸盐、 血气分析,中毒解救:一旦发现,立

7、即停药(硝普钠),吸氧、维持有效循环 用药:迅速恢复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加速氰化物转变为无毒或低毒性物质。包括: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亚硝酸钠或亚硝酸异戊酯等 硫代硫酸钠,硝普钠-不良反应,2. 降压过度 药物作用剧烈、个体差异大。 部分病人血管过度扩张、血压过低。 停止滴注或减低速度可恢复。,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理化性质: 注射用是硝酸甘油的乙醇溶液,为无色澄明液体,有乙醇味,遇碱分解。 体内过程:舌下含服易经口腔粘膜吸收,可避免首过消除,生物利用度为80,口服仅为8。经皮吸收也可达到治疗浓度。 静脉给药经过肺血管床时17被摄取清除,经过动静脉血管床时清除率达60,血浆浓度相

8、对较低。 在肝内迅速代谢,经肾排泄。,硝酸甘油-药理作用,1、松弛平滑肌:血管平滑肌最显著。扩张全身动静脉,以容量血管更明显。拮抗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的收缩血管作用。 机制:硝酸甘油作用于血管内皮产生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细胞内cGMP含量激活依赖于cGMP的蛋白激酶细胞内Ca2+释放、外Ca2+内流促进平滑肌肌球蛋白去磷酸化松弛血管平滑肌。,硝酸甘油-药理作用,扩张静脉回心血量心脏前负荷舒张末期压力及容积、心室壁张力耗氧量 外周血管扩张心射血阻力、时间耗氧量,降低心肌氧耗量,改善心肌血液灌注,扩张冠脉缺血心肌血供 选择性扩张心外膜血管和侧支循环冠脉血流重新分布 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作用,硝

9、酸甘油-临床应用,1、控制性降压 开始速率1ug/kg/min随后调节36ug/kg/min 停药后血压回升较硝普钠略慢。 如果前负荷下降明显,心排血量可能下降。 使收缩压下降的程度与硝普钠基本相等,但降低舒张压较弱, 提示降压时可保持较高的灌注压,有利于心肌供血。 降压时可引起颅内压升高,特别是原先已存在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在脑膜切开之前最好不要施行控制性降压,除非预先采取了控制颅内压增高的措施。,硝酸甘油-临床应用,2急性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 用于各种类型的心肌缺血、心绞痛, 冠状动脉旁路术中预防、治疗心肌缺血;0.251ug/kg/min,注意避免反射性心率增快导致心肌氧耗量增加 体外循环

10、心内直视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治疗。 经静脉用药有以下优点: 剂量容易调节很少发生血压过低,即使发生,减慢滴速和加快输液即可纠正心率不变或仅有轻度增快基本无毒性优于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药,硝酸甘油-不良反应,1.一般不良反应 继发于血管扩张作用: 面部潮红,灼热感, 搏动性头痛(脑膜血管扩张所致),眼胀痛(眼内血管扩张),脑出血、颅内高压、青光眼慎用。 2. 耐受性 连续用药出现,停药恢复,合用卡托普利可减少 3. 高铁血红蛋白症 大剂量产生,三磷腺苷和腺苷,嘌呤类衍生物:碱性溶液中稳定酸性及中性溶液中分解为AMP 体内过程 ATP(迅速水解)单磷酸腺苷腺苷(腺苷脱氨酶 )肌苷(核苷磷酸化酶)次

11、黄嘌呤+核糖-1-磷酸(失活)。 心肌细胞:主动摄入腺苷(经腺苷激酶的作用) 5-AMP,以恢复细胞内高磷酸盐的存储。,三磷腺苷和腺苷-药理作用,1.心血管系统:腺苷为钾通道开放剂,间接阻滞钙通道。 a. 快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对Ca2+的摄取血管平滑肌松弛(选择性扩张阻力血管心脏后负荷三磷腺苷降压通过降解为腺苷起作用 b. 干扰心肌细胞对Ca2+的摄取、利用心肌轻度抑制 c.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心率 d.抑制房室结的传导性终止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缩短动作电位时程诱发房扑、房颤 f.三磷腺苷降解过程中产生多量磷酸易与Mg2+、Ca2+螯合心律失常。有用腺苷代替三磷腺苷作为血管扩张药的趋势。

12、,三磷腺苷和腺苷-临床应用,1.控制性降压 降压特点:作用强。起效快(221s) ,消除快(224s) ,无快速耐药性,亦无反跳性高血压和心率增快作用。增加剂量可使降压幅度增大,但不能明显延长降压作用时间。 提供能源 用于因组织损伤后酶活力减退引起的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三磷腺苷和腺苷-不良反应,1. 静脉输注三磷腺苷过快或过量时血压过低、眩晕和心律失常,表现为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伴有心脏传导系统疾患病人应禁用。 2. 偶引起胸闷、咳嗽、乏力感。个别发生过敏性休克。,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s),定

13、义:是指在通道水平上选择性地阻滞Ca2+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从而降低细胞内Ca2+浓度的药物。 临床使用-主要是选择性作用于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L-亚型的药物,其他还在研发 本节主要讨论对血管选择性强,对心脏影响较少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药理作用,1. 对血管的作用 (1)舒张血管平滑肌:对动脉的作用尤为明显外周血管阻力 明显降压。 扩张大小冠脉,改善侧支循环, 在冠脉收缩时舒张更突出,用于治疗冠脉痉挛所致的变异型心绞痛。冠脉阻力的同时,心脏前后负荷, 心脏作功,改善心肌的氧供需平衡,对各类型心绞痛均有治疗作用。舒张脑、肾、肠系膜及肢体血管,用于治疗脑血管和外

14、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2)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3)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钙通道阻滞药-药理作用,2对心脏的作用 1)抑制心肌收缩力:阻滞Ca2+内流心肌细胞浆内游离Ca2+浓度。其作用可被增加心肌细胞内Ca2+可用度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强心苷)或增加血中Ca2+浓度所对抗。 2)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抑制窦房结的放电频率心率 负性频率作用常被扩血管降压作用引起的交感反射所抵消。二氢吡啶类药物在整体用药时,不表现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 3)保护缺血心肌:阻滞Ca2+内流阻止钙超载减少ATP分解异常代谢物质(包括自由基)在细胞内的堆积 保护缺血心肌。减少心肌作功,降

15、低氧耗,扩张冠脉,增加缺血区供血及抗血小板聚集心肌保护。,钙通道阻滞药-药理作用,3其它作用 1)抑制血小板聚集: 阻滞Ca2+内流血小板内Ca2+浓度血小板释放功能障碍血小板聚集受阻。 2)抑制平滑肌痉挛 抑制支气管、肠道、泌尿生殖道平滑肌收缩,缓解痉挛,钙通道阻滞药-临床应用,高血压 心绞痛 心律失常 脑血管疾病 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偏头痛,硝苯地平 尼卡地平 尼莫地平,第四节 钾通道开放药(potassium channel openers PCOs),定义: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钾离子通道,增加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促进钾外流的药物。 合成的PCOs大都作用于ATP敏感性钾通道。

16、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通道):是一类弱的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选择性通道。 激活因素:Mg2+、ADP、多种钾通道开放药 抑制因素:细胞内ATP、磺脲类药物,钾通道开放药-分类,化学结构各不相同。 苯并吡喃类 克罗卡林 吡啶类 尼可地尔 嘧啶类 米诺地尔 氰胍类 吡那地尔 苯并噻二嗪类 二氮嗪 硫代甲酰胺类 RP25891 二氢吡啶类 niguldipine,钾通道开放药-药理作用,开放平滑肌细胞钾通道钾离子外流 静息电位超极化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不易开放 膜兴奋性自发电活动抑制神经递质诱发的去极化 动作电位时程 Ca2+内流,Na + -Ca2+ 交换细胞内Ca2+ 平滑肌松弛对阻力血管有高度选

17、择性新型血管扩张药。 较强扩冠作用冠脉供血 激活心肌KATP通道保护心肌,钾通道开放药-临床应用,1. 抗高血压:降压钙通道阻滞药;增加肾血流。吡那地尔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米诺地尔用于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与肾型高血压 2. 扩张冠状动脉与心肌保护:优先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供;模拟缺血预处理:促进钾通道开放动作电位时程 Ca2+内流 Ca2+超载能量消耗保护缺血心肌,第五节 神经节阻滞药,定义:是一类通过与神经节细胞的N1胆碱受体竞争性结合、阻滞神经节传导功能而降低血压的药物。 常用剂量时,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一并阻滞,除血压下降外,还有副交感神经阻滞的副作用, 不良反应多,临床上已较少使用。

18、 曾用于控制性降压的主要有:樟磺咪芬 、六甲溴铵。,第六节 其他降压药,可乐定 机制:激动中枢孤束核的a2受体,抑制脊髓前侧角交感神经发出冲动,激动外周肾上腺素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a2受体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与咪唑啉受体有关。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降低 应用:降压;麻醉前用药及麻醉辅助用药,第六节 其他降压药,前列地尔 ,即前列腺素E1(PGE1)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血管扩张药,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MP激活蛋白激酶肌凝蛋白轻链磷酸化血管扩张(冠脉及外周),血流量,改善微循环。 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高压 抑制和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课后思考题,1、控制性降压药的

19、分类 2、硝普钠降压导致氰化物中毒的机制及处理 3、硝酸甘油静脉用药的优点,第十三章 血浆容量扩充药,教学目的,了解:理想血浆容量扩充药的要求。 熟悉:全氟碳化合物的体内过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掌握:血浆容量扩充药的分类和特点、不良反应;羟乙基淀粉、明胶制剂、右旋糖酐的体内过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第一节 概 述,定义:是一类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胶体溶液或被制成乳剂,适当浓度时具有近似或高于生理值的胶体渗透压,输入血管后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乃至增加血容量。 除氟碳化合物外均不能栽氧、递氧,也无营养、免疫等功能,不能完全代替血液,理想条件,无毒性、无抗原性、无热原质; 输注

20、后能在血管内适度存留,起到有效血容量替代作用; 较易排出体外或被机体代谢,不在体内过分持久蓄积; 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对血液有形成分和凝血系统无明显干扰,对主要脏器无明显的损害,对机体内环境平衡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性质稳定,在不同的温度下可长期保存。 目前尚没有一种制剂完全符合上述要求。,血容量扩充药为非均匀体系,由分子量大小不等的成分组成,每种制剂的分子量为平均分子量(MW)。 平均分子量的大小和分子量的分布影响生物学效应。 分子量较大者不易从肾排出,在血中存留时间较长,扩容作用较持久; 分子量较小者扩容作用较短暂,改善微循环作用较强。,不良反应,1.类变态反应 分子量均较大,具有一定的抗原性

21、。有些未能找出抗原-抗体的证据,故称类变态反应。 2.降低机体抵抗力 对机体来说均为异物,进入血液后迅速被单核巨噬细胞和粒细胞吞噬吞噬功能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抵抗力诱发或加重感染和休克,不良反应,3.凝血障碍 用量较大时稀释血液血小板、凝血因子浓度 药物本身也影响凝血机制。 临床使用应适当剂量,以免创面渗血不止或出现自发性出血。 4.热原反应 与制剂质量有关。 引起发冷、寒战、体温。工艺改进、质量反应 5.肝功能损害 转氨酶,一般短期内完全恢复 其他:水电解质紊乱、干扰实验室检查,第二节 常用药物,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或hetastarch,HES) 原料:玉米。

22、将高分子量支链淀粉降解,在碱性条件下以环氧乙烷进行羟基化,并经进一步加工处理后制成。 第一代:高分子量、高取代级的羟乙基淀粉 第二代:中分子量、中取代级的羟乙基淀粉 第三代:中分子量、低取代级的羟乙基淀粉,羟乙基淀粉-体内过程,由血清-淀粉酶不断降解,平均分子量不断下降,溶液中高分子量颗粒不断降解,补充中分子量颗粒。 中分子量颗粒有效发挥胶体渗透活性,维持胶体渗透压 颗粒分子量50000时,很快经肾小球滤过排出;少量经粪便排出;极少量参与代谢,产生CO2由肺呼出。 保持扩充血容量:正常输注1000ml后10min,血容量较输注前平均增加900ml;至6h减至415ml至24h还保持285ml。

23、,羟乙基淀粉-作用机制,HES的效应取决于其平均分子量和取代级(MS) 平均分子量:关系到扩容效果 取代级(MS):与在血液循环中停留时间有关。 MS:支链淀粉上羟乙基与糖基结合的比值 淀粉经羟乙基化后获得抗淀粉酶的能力降解速度 决定HES的半衰期。,按分子量: 低分子量(40 00070 000) 中分子量(130 000200 000) 高分子量(400 000700 000),按取代级: 高取代级(MS0.6)-半衰期长 低取代级(MS0.5)-半衰期短,羟乙基淀粉-制剂,706代血浆(国产):含0.9%氯化钠的6%羟乙基淀粉注射液 平均分子量:25 00045 000 MS:0.770

24、.99,属低分子量高取代级 降解后未经提取存在高过敏原 用量稍大凝血机制 扩容效力较低 临床难以广泛应用,羟乙基淀粉-制剂,目前常用的是6%HES制剂,属中分子低取代级。其提高渗透压突出,对渗透压引起的血管内容量不足和组织水肿疗效好。 万汶新一代HES,平均分子量130 000,取代级0.380.45(中分子量低取代级),浓度6%。长期应用无蓄积,对肾功无影响,更安全,可用于婴幼儿。,羟乙基淀粉-临床应用,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的低血容量休克 血栓性疾病 体外循环时的预充液 红细胞的保存液 预防急性肾衰竭,羟乙基淀粉-不良反应,类过敏反应 机制不清楚。抗原性很弱,血清抗体滴度很低或无。可能系羟乙基

25、淀粉被代谢成不同大小分子,其中高分子量颗粒直接激活补体或激肽等而诱发变态反应 凝血功能改变 与分子量和取代级有关。 大剂量应用,高分子量高取代级(HES450/0.7)引起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变化,血小板功能受抑。临床应限量使用,且输入期间应严密监测凝血功能; 中分子量低取代级(HES200/0.5)对凝血机制无影响,为防止扩容导致过度血液稀释,也应控制剂量(50mlkg-1),明胶制剂(gelatins),是以精制动物皮胶或骨胶为原料,经化学合成的血浆容量扩充药。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 尿素交联明胶:尿素交联明胶(多肽):由牛骨明胶蛋白经过热降解后生成明胶水解蛋白,再通过尿素桥联而成。产品:血代

26、、菲克血浓(国产) 变性液体明胶 :用琥珀酸酐作反应剂,与明胶分子的碱性基团结合而增加酸性的羧基。产品:血定安-4%琥珀明胶,含量各指标与人体血液相似,半衰期4h,最大用量可高达10L。,明胶制剂-体内过程,分子量相对较小,血管内存留时间较短,维持血容量的有效时间3-4h,易被肾排泄,对凝血功能影响轻,没有明显剂量限制。 制剂含有大小不同分子,静输后30%的小分子迅速离开循环,70%的大分子较长时间停留在循环。 80%肾小球滤过,48h内排出;10%经粪便排出;1%以CO2形式从呼出气排出,明胶制剂-临床应用,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 体外循环预充 血浆置换 预防和纠正硬膜外、腰麻的低血压 创伤急救

27、节约用血和血液保护必不可少的药物,明胶制剂-不良反应,变态反应 发生率0.066-0.146% 不是免疫过程的结果 是明胶类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化学介质所致。 一些风湿患者有抗胶原抗体,与明胶过敏样反应有关。需慎用。 预先给H1受体阻断药可减少变态反应发生。,右旋糖酐(dextran),右旋糖酐又名葡聚糖,是以蔗糖为原料,由肠膜状明串珠菌产生的右旋糖酐蔗糖酶合成,再经人工处理而生成的葡萄糖聚合物。 用于临床上的产品有两种: 中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 优点:扩容时间长,改善微循环,抑制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曾用作休克初步治疗的首选胶体溶液。 临床应用受限制原因: 右旋糖酐对凝血

28、功能有明显影响;右旋糖酐-半抗体潜在变态反应,需预先注射大剂量单价半抗原-右旋糖酐以防发生致命变态反应。,右旋糖酐-体内过程,右旋糖酐的肾阈值为分子量55 000,其体内过程主要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 低分子较中分子更多被肾小球滤过,有效半衰期约为6h;中分子有效半衰期为12h。 50一70的右旋糖酐随尿排出,其余部分经肝代谢,降解为CO2和H2O。 部分大分子量的可被单核细胞摄取,在单核巨噬系统内蓄积。,右旋糖酐-药理作用,扩容 1g右旋糖酐可增加血容量18ml,维持时间随分子量大小而变化 影响凝血功能 也与分子量及用量有关。 大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右旋糖酐覆于血小板膜和血管内皮上,加速纤维蛋

29、白溶解,并与体内肝素产生协同作用。 改善微循环 低分子: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降低血粘度;抑制凝血酶。,右旋糖酐-临床应用,作为扩容的制剂是6的中分子右旋糖酐,含0.9氯化钠。 主要适应证: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 推荐剂量为1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5gkg为宜,以免血液过度稀释致凝血功能障碍。,右旋糖酐-临床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主要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预防急性肾衰竭、脂肪栓塞;有时作为人工心肺机部分预充液、血管造影剂毒性反应的预防药 临床所用浓度为10,溶于5的葡萄糖制剂中。由于其分子量小,相同剂量时渗透压较中分子为高,因此,血容量增加作用明显,但持续时间短。为此最好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连续应用。 24h用量为1015mlkg,经612h输入,每天1次,连续35天,必要时每隔1天输1次,直至无血栓形成的危险为止。,右旋糖酐-不良反应,1.类变态反应 为右旋糖酐的主要不良反应如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一般发生率为0.032,停止给药即可消失。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率0.008)与输注右旋糖酐前病人血清中已存在的右旋糖酐反应抗体(dextran-reacting antibodies,DRA)有关。右旋糖酐介导的变态反应(dextran-induced anaphyactic reactions,DIAR)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