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光现象,2017 河北,中考考点 系统复习,中考考向 题组强化,2017 河北,中考实验 满分方案,2017 河北,2017年河北中考考点,考点2,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考点3,平面镜成像,返回,考点4,考点5,考点6,看不见的光,光的折射,光的色散,2017年河北中考考向,返回,光现象辨析,考向1,考向2,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及其特点,结合实际应用的光学作图,考向3,光学实验,考向4,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2017年河北中考实验,返回,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三,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同种均匀介质,3.0108,1)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靠反射
2、其他光源的光,它 们不是光源。如:月亮、投影的荧幕等。 (2)光在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路径 会发生弯曲。 (3)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成像物体相似,与小孔的 形状无关。 (4)光年是长度(距离)的单位,返回,考点2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可逆,1)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方向反向,入射角和反射角等于0。 (2)由于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应表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表述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两种反射,返回,考点3 平面镜成像,相等,当我们靠近平面镜时,觉得自己在镜中的像变大了,这是由于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了的缘故,而实际上像的大小不变,返回,2实像与虚像,考点4 光的折射
3、,高,返回,光线发生折射时,在介质表面处,光线还会发生反射,考点5 光的色散,红、绿、蓝,返回,考点6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对比,1)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2)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加,返回,考向1 光现象辨析,1.1 (2016 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 形成的是(,C,1.2 (2015 河北,2分)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15670004】 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C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
4、直线传播形成的,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当人靠近平面镜或远离平面镜时,所成像的大小不会变化;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发生镜面反射造成的,而不是漫反射;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介质,当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其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即发生折射,所以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1.3 (2015 莱芜)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 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导学号15670005】 A树叶的影子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D,选D。树荫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
5、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1.4 (2013 河北,2分)如图所示现象中,由光的反 射形成的是(,B,本题考查光现象的知识。露珠是球形的,透过露珠看到物体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日食的形成原因是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白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三棱镜对不同颜色光的折射能力不同而使光发生分散,属于光的折射,返回,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
6、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考向2 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及其特点,2.1 (2014 河北,3分)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 m的 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 m;小红发现衣领处 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 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 源照向_(填“衣领”或“平面镜”,4,不变,衣领,2.2 (2015 镇江)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 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 的水平速度垂直于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导学号15670006】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 s
7、,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 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 cm/s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 与铅笔垂直,D,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A项错误;因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当铅笔以5 c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2 s内铅笔通过的距离 svt5 cm/s2 s10 cm,则2 s后铅笔与镜中的像相距30 cm30 cm60 cm,B项错误;若铅笔以5 c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5 c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C项错误;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
8、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D项正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我们能看清楚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光或反射光源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返回,考向3 结合实际应用的光学作图,3.1 (2016 兰州)图甲是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人面对平面 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请在乙图中画出人眼通过 平面镜看到视力表中S点的光路图,如答图所示,3.2 (2016 泰安)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 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 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 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 图中画出水
9、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如答图所示,潜水员在水中看到的路灯,实际是路灯变高的虚像,真实的路灯在所看到的虚像的下方,因此A点是路灯发光点,B点是路灯的虚像点,光线由空气折射进水中,返回,考向4 光学实验,4.1 手影、小孔成像等是由于_形成的,光沿直线传播,4.2 (2016 河北,4分)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甲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 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
10、折射。【导学号15670007,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 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_。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填“会”或“不会”)发 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 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完成 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41.8,反射光,不会,4)如图所示,通过光的全反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这种玻璃的临界角是41.8,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故不会发生全反射,返回,实验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中考命题点,1纸板的作用(显示光路)
11、 2纸板与镜面的放置要求(纸板与镜面垂直) 3光线位置的确定(在纸板的光线上描两点,连接并标 上方向) 4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反射 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5如何探究“三线共面”(将其中一边纸板向前或向后 偏折,观察纸板上是否能再次看到光线) 6光路可逆(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入,观察反射光 线是否与原入射光线重合) 7多次改变入射光线路径的目的(使得出的结论具有 普遍性) 8实验结论(光的反射定律,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 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 有观察到反射
12、光,原因可能是_ _。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 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 _,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 比较_。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 _,例1,一平面内(或纸板没垂直于平面镜,纸板FON与纸板EON不在同,测量每组光线与法线夹角即,为对应的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方便弯,折并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拓展训练,4)从多次的实验情况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关于_对称,反射角_入射角。 (5)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原反射光 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光线沿原入射光方向射
13、出, 这说明_,法线,等于,在反射时光路可逆,本题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要掌握规律的内容,注意纸板的放置方法及各个特点探究的方法。(1)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分析;(2)要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需分别测量出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分析得出结论;(3)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需将纸板FON沿ON向后折,观察纸板FON上是否出现反射光线,返回,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考命题点,1实验方法(比较法,等效替代法) 2选择较暗的环境(易于观察实验现象) 3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选择薄玻璃板(厚的玻璃板由于前后两个表面
14、所成的 像形成比较明显的重影,5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的大 小关系) 6玻璃板与桌面为何要垂直(易于找到像的位置) 7如何探究像虚实(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8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例2,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 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 _;如果有3 mm厚和2 mm厚的两 块玻璃板,应选择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确定像的位置(或比较像,和物的大小,2,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 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 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 可以
15、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 是:_。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 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 行的操作是:_ _,像和物大小相等,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较,拓展训练,5)本实验在周围光线较_(填“亮”或“暗”)时,效果会 更好一些,原因是_。 (6)实验中选择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 _。 (7)小明发现所测量的多组数据中物距和像距并不相等, 原因可能是_。 (8)小明发现,旁边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
16、 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 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暗,光线暗一些,能方便找到蜡烛的像,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所选择的玻璃板太厚(或测量有误差,方格纸更好,因为用方格纸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更方便,上述实验中,沿放置玻璃板处将白纸对折,看对应的物点和像点是否重合,也可以判断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返回,实验三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中考命题点,1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关系 2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3分析数据找规律,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例3,1)请在图中分别作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 (用字母r表示,如答图所示,2)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 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_(填“A”“B”或“C”)。 A. 只测量图中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 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每 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 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的入射 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C,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经济法专注考点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考试趋势与未来展望及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经济法教育试题及答案
- 酒店管理服务培训合作协议
-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知识测试卷
- 通信技术与网络应用知识考点
- 行政管理经济法热点追踪试题及答案汇编
- 经济师学术与实务结合试题及答案
- 优化药品使用管理的工作思路计划
- 宿舍门标设计
- 核电站入厂安全培训课件
- 陕旅版五年级英语上册句型词汇知识点总结
- 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和识字教学模式分析
- 围术期过敏反应诊治的专家共识(全文)
- 2013年俄语专业四级历年真题详解
- 论中学语文教师美学素养的培养
- 送货单ECEL模板
- RouterOS介绍
- 十字轴锻造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 模切检验标准
- 保洁员工考勤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