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实验报告_第1页
光线实验报告_第2页
光线实验报告_第3页
光线实验报告_第4页
光线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纤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1 第一章:实验2 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本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 2.初步了解完整光通信的基本组成结构; 3.掌握光通信的通信原理。 二、实验仪器 1.光纤通信实验箱 2.20M双踪示波器 3.FC-FC单模尾纤 1根 4.信号连接线 2根 三、基本原理 本实验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电端机部分、光信道部分。电端机又分为电信号发射和电信号接收两子部分,光信道又可分为光发射端机、光纤、光接收端机三个子部分。实验系统(光通信)基本组成结构(光通信)如下图所示: 电 发 射 TX1310 RX1310 电 光纤 光发射 接 收 光 电 13

2、10nmLD+单模 列 光电 光接收 P 光 电 1.2.1 实验系统基本组成结构图 5B1P、CMI5B6B、(序列,电发射部分可以是在本实验系统中,M可以是各种线路编码可也可以是语音编码信号或者视频信号等,等),光信道可以是单模光纤组成,1310nmLD+多模光纤(选配)组成。需要说明的850nmLED+1550nmLD+以是单模光纤组成,也可以是是本实验系统中提供的两种工作波长的数字光端机,都是一体化结构。光端机包括光发射,光接收端机(集成了调制电路、自动功率控制电路、激光管、自动温度控制等)TX端机。其数字电信号的输入输出口,都由铜RX(集成了光检测器、放大器、均衡和再生电路) 铆孔开

3、放出来,可自行连接。一体化数字光端机的结构示意图如下:2 P202/P204 光接收输入 光 TX1310/1550 纤 光发射输出 图1.2.2 一体化数字光端机结构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两法兰接口(选择工作波长为关闭系统电源,将光跳线分别连接TX1310、RX13101. 的光信道),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1310nm铆孔P101”。确认,即在码2.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码型变换实验CMIPN 序列。位m输出32KHZ的15 P101示波器测试铆孔波形,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3. 确认有TX1310测试点,P101、P201两铆孔,示波器A通道测试4. 用信号连接线连接。5VW201

4、相应的波形输出,调节即改变送入光发端机信号(TX1310)幅度,最大不超过 法兰接口输出。即将m序列电信号送入1310nm光发端机,并转换成光信号从TX1310测试点B示波器通道测试光收端机输出电信号的P202测试点,看是否有与TX13105. 一样或类似的信号波形。拨码器设按“返回”键,选择“码型变换实验CMI码设置”并确认。改变SW1016.测试点波形是否跟着TX1310P202和,往下为置(往上为10),以同样的方法测试,验证 变化。通道是B观测轻轻拧下TX1310或RX1310法兰接口的光跳线,P202测试点的示波器7. 否还有信号波形?重新接好,此时是否出现信号波形。以上实验都是在同

5、一台实验箱上自环测试,如果要求两实验箱间进行双工通信,如8. 何设计连接关系,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9.关闭系统电源,拆除各光器件并套好防尘帽。 注:本实验也可选择选择工作波长为和扩展模块的光信道。1550nm 五、实验结果 1.画出实验过程中测试波形,标上必要的实验说明。 结合实验步骤,叙述光通信的信号变换、传输过程。2. 3.画出两实验箱间进行双工通信的连接示意图,标上必要的实验说明。测试点是否有信号,信P204两法兰接口,、如果将光跳线分别连接4.TX1310RX1550 号与是否一样,写出你的答案,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答案。TX13103 Tx1310 1. P202 P202 码

6、设置后CMI 口输入,然后转换为电Rx口输出,从 电信号在前置电路中调制光信号,光信号从Tx2 口可测。信号,p202 Tx1310不同4. P204可以收到信号,但是同 4 第二章:实验1 数字光发端机的平均光功率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了解数字光发端机平均光功率的指标要求;1.2.掌握光发端机输出光功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光纤通信实验箱 2.20M双踪示波器 3.光功率计(FC-FC单模尾纤) 4.信号连接线 1根 三、基本原理 平均光功率是指给光发端机的数字驱动电路送入一伪随机码二进制序列为测试信号,用光功率计直接测试光发端机的光功率,此数值即为数字发送单元的平均光功率。平均光功

7、率是在额定电流下测得的,否则结果有偏差。实验测量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TX1310 数 光发射字FC-FC 机端序 平均光功率测试结构示意图图2.1.1 四、实验步骤单模法兰接口、FC-FC将2.1.11310nm光发射端机的TX13101.关闭系统电源,按照图注意收集好器件通过尾纤接到光功率计),P201,TX1310P101尾纤、光功率计连接好( 。的防尘帽铆P101码设置” 确认,即在2.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码型变换实验- CMI 10001000。8的SW101拨码器设置的比特周期性序列,如32KHZ孔输出 P101铆孔波形,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3. 示波器测试确认有TX1

8、310测试点,示波器、P201两铆孔,A通道测试P1014. 用信号连接线连接,)幅度最大(不超过即改变送入光发端机信号(相应的波形输出,调节W201TX13105V5 记录信号电平值。即将拨码器设置序列电信号送入1310nm光发端机,并转换成光信号从TX1310法兰接口输出。 5. 调节光功率计工作波长“1310nm”、单位“dBm”,读取此时光功率P,即为1310nm光发射端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对于拨码器设置32K的10001000序列的平均光功率,记录码型和光功率 6. 拨码器设置其它序列组合,W201保持不变,记录码型和对应的输出光功率,得出你的结论。 7.按返回键,液晶菜单选择“码型

9、变换实验CMI码PN”。确认,即在P101铆孔输出32KHZ的15位m序列。以同样的方法测试,记录码型、速率和平均光功率值。 8. 按返回键,液晶菜单选择“光纤测量实验平均光发功率”。确认,即在P103(P108)铆孔输出1KHZ的31位m序列。以同样的方法测试,记录码型、速率和平均光功率值。 五、实验结果 1.记录数字光发射端机的平均光功率,标上必要的实验参数说明,归纳出光发射机输出的光功率与输入电信号的那些参数有关。 码型 码电压(v) 机端 功率(dBm) 1000 1000 序 列3.34 光电 -10.11 1010 1010 3.34 -10.48 0000 0000 0 -70

10、P 1001 1001 3.34 -10.11 结论:输出码的“1”越多,功率越大。 如果对源码进行编码,得到CMI码后在测量,则功率会大体不变,因为源码的“1”对应CMI码“11”“00”交替变换,源码“0”对应“01”,输出0 1 个数相同。 6 第二章:实验2 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的指标要求; 2.掌握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光纤通信实验箱 2.20M双踪示波器 3.光功率计(FC-FC单模尾纤) 4.信号连接线 1根 三、基本原理 消光比指光发射端机的数字驱动电路送全“0”码,测得此时的光功率P0;给光发射端机

11、的数字驱动电路送全“1”码,测得此时的光功率P1,将P0、P1代入公式: P0Lg?10EXT(dB) (式2.1.1) P1 即得到光发射端机的消光比。 实验测量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自TX1310 编0 全 光发射数FC-FC 机端 据1 全序 光 电 列 P 平均光功率测试结构示意图图2.2.1 四、实验步骤单FC-FCTX13101310nm2.2.11.关闭系统电源,按照图将光发射端机的法兰接口、7 模尾纤、光功率计连接好(P101P201,TX1310通过尾纤接到光功率计),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 2.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码型变换实验- CMI码设置” 确认,即在P10

12、1铆孔输出32KHZ的SW101拨码器设置的8比特周期性序列,如10001000。 3. 示波器测试P101铆孔波形,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 4. 用信号连接线连接P101、P201两铆孔,示波器A通道测试TX1310测试点,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调节W201即改变送入光发端机信号(TX1310)幅度最大(不超过5V),记录信号电平值。即将拨码器设置序列电信号送入1310nm光发端机,并转换成光信号从TX1310法兰接口输出。 5. 调节光功率计工作波长“1310nm”、单位“mW”,设置拨码器SW101为11111111,读取此时光功率P1,即为1310nm光发射端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对于全

13、1码的输出光功率,记录码型和光功率。 6. 拨码器SW101设置为00000000,W201保持不变,记录码型和对应的输出光功率P0。 7将P0、P1代入公式2.1.1,算出此数字光端机的消光比EXT。 8关闭系统按电源,拆除各光器件并套好防尘帽。 注:本实验如选用平台上的两个数字光端机,由于其一体化设计时作过处理,因此输入全“0”时光功率计测不出光功率(极小),即消光比为无穷,这里可让学生学会测试方法。如实验箱选配有激光和探测器性能测试等模块,学生可用此模块进行测试。 五、实验结果 1.记录数字光发射端机的消光比,标上必要的实验说明。 2.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消光比大小对系统传输特性有何影响?为

14、什么? 使用1550测量: 码型 :1111 1111 光功率:P1=71.5 uw 0000 001 P0=67.40uw 消光比:EXT=10*log(p0/p1)= -2.03dB 8 第三章:实验2 光衰减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衰减器的指标要求; 2.掌握光衰减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光纤通信实验箱 2.20M双踪示波器 3.光功率计(FC-FC单模尾纤) 4.光衰减器(1310nm/1550nm) 5.信号连接线 2根 三、基本原理 (一)一般地光衰减器可分为两类,即固定光衰减器和可变光衰减器。 1. 固定光衰减器 固定光衰减器是一种可根据工程需要提供不

15、同衰减量的精密器件,可分为在线式和法兰式。主要的用途是: (1)调整光中继器之间的增益,以便建立适当的光输出; (2)光传输系统设备的损耗评价及各种试验测试要求。 2. 可变光衰减器 (1)可对光强进行连续可变和步进调节的衰减,主要用途和设计目标: S/N。 评价光纤传输系统中作为误码率函数的信噪比 光功率计制造中标志刻度。 光纤传输设备损耗的评价。 光端机中作为光接收机接口扩大接收机动态范围。 用于光纤测量仪器,做光线路试验与测试用。 为此,可变光衰减器应有高的精度和宽的可调衰减范围。 (2)结构与工作原理 可变光衰减器的结构原理图如图3.2.1所示: 9 反射光束 透镜 光纤 可旋转衰耗板

16、 可变光衰减器的原理结构图图3.2.1 可调衰减器测量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二)光固定/ 伪TX1310 随 可调衰减器光固定/ 光发射机 平均光功率测试结构示意图3.2.2 图 四、实验步骤法兰TX1310将1310nm光发射端机的1.关闭系统电源,按照前面实验中的图3.1.2(a) 单模尾纤、光功率计连接好,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接口、FC-FCP103。确认,即在2.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光纤测量实验平均光发功率” 序列。位mP108)铆孔输出1KHZ的31( P108)铆孔波形,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3. 示波器测试P103(测试点,TX1310AP201两铆孔,示波器通道

17、测试用信号连接线连接4. P103(P108)、)幅度最大(不超TX1310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调节W201即改变送入光发端机信号(并转换1310nm光发端机,31位m序列电信号送入的,过5V)记录信号电平值。即将1KHZ 法兰接口输出。成光信号从TX1310光,读取此时光功率,即为1310nm、单位“调节光功率计工作波长“1310nm”mW”5. 。序列的平均光功率,记录光功率位发射端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对于31mP110 6.关闭系统电源,按照图3.2.2将固定(可调)衰减器串入光发射端机有光功率计之间,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 P2(dB?L10Lg) 重复步骤2、按, 4,测得衰减后

18、的光功率P27 iP1公式计算即为衰减器的衰减量。若为固定衰减器,则将测得值与其标注的衰减量进行比较,算出其衰减精度(一般10%)。若为可调衰减器,慢慢调节其衰减量,记下P2的变化范围,算出此可调衰减器的衰减范围。 7.关闭系统电源,拆除各光器件并套好防尘帽。 注:本实验也可选择选择工作波长为1550nm的LD光发射端机。 五、实验结果 1.通过测试得出待测固定衰减器的衰减量,计算出其衰减精度,标上必要的实验说明。 2.若为可调衰减器,记录其衰减量范围。 3.查找资料,陈述固定衰减器和可变衰减器主要的用途和指标。 加光衰减器之前:P1= 2.857 uw 加光衰减器之后:拧紧:P2= 2.78

19、2 uw 未拧紧:P2= 1.532 uw 插入损耗: Li =10*log(2.781/2.875)= -0.14 dB Li=10*log(1.532/2.875)= -5.33 dB 11 第二章:实验4 自动光功率控制(APC)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自动光功率控制的目的; 2.掌握自动光功率控制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光纤通信实验箱(激光/探测器性能测试扩展模块,选配) 2.光功率计 3.电流表。 三、实验原理 在光纤通讯系统中,光发送电路主要由光源驱动器、光源(主要是半导体光源,包括LED、LD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APC)、检测器、温度自动控制(ATC)以及告警电

20、路等部分组成。 要使半导体激光器克服供电电源波动、器件老化等因素的影响,确保激光器输出功率稳定,就必须设计自动功率控制(APC)电路。 光发端机 电信号输入 驱动电路 光信号输出 接口电路 APC电路 光检测器 APC)结构框图2.4.1 LD自动功率控制(图 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光发射机发出的光经光电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如上图,光发射机发出的功率变小时,由电流反馈电流增大光发射机的调制的电流,增大光功率, 达到自动光功率控制的目的。 四、实验步骤跳线器拔K02P03P02P03P022电流表(直流档)插入,正表笔接,负表笔接,将12 掉。 跳线器插入左侧数字电路。K013 加电后即可开

21、始实验。4进行比较。按照下APCAPC和有5要测出自动光功率控制(APC)的结果,需要将无 表进行测试:时,接与不接信号,电流和功率变化较将所测数据填入上表,从上表看出,有APC6时,电流和功率变化比较大。所以,可以看出当激光器输出光功率突然变化小,而无APC电路将自动调整其输出功率,确保激光器输出功率稳定。上面实验参数,验证了时,APC电路对光功率突然变小的影响,电路对光功率突然变大的影响。另外,也可验证APCAPC 请实验者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 APC测试数据,得出你的结论。的有APC和无1.对比测试的1310nmLD有APC(K03跳线跳线K03无APC(插入左

22、侧) 插入右侧)使,接地,调整W01P01 电流指示为6mA 6mA 测出信号为0时的功率 6.0uw 2.4uw 未接上数字信号,P01 9mA 8mA 测出此时的电流P01接上数字信号,测 5.3uw 出此时的功率 13.2uw 结论:从上表看出,有APC时,接与不接信号,电流和功率变化较小,而无APC时,电流和功率变化比较大。所以,可以看出当激光器输出光功率突然变化时,APC电路将自动调整其输出功率,确保激光器输出功率稳定。上面实验参数,验证了APC电路对光功率突然变大的影响。 13 第三章:实验4 波分复用器的性能指标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波分复用器(OPTIC WDM)的指标要

23、求; 2掌握光波分复用器的测试方法; 3了解光波分复用器的用途。 二、实验仪器 1光纤通信实验箱 220M双踪示波器 3光功率计(FC-FC单模尾纤) 4光波分复用器(中心波长1310/1550) 1对 5活动连接器 1个 6信号连接线 2根 三、基本原理 光波分复用器又称为光合波/分波器。光波分复用器是为适应光波波分复用技术的需要研制出来的,使用光波分复用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光纤传输线路的传输容量。 波分复用是指一条光纤中同时传输具有不同波长的几个光载波,而每个光载波又各自载荷一群数字信号,因此波分复用又称多群复用。图3.4.1给出的是波分复用通信的原理图。具有不同波长、各自载有信息信号的若干

24、个载波经由通道CH、CH、CH等进入合n12波器,被耦合到同一条光纤中去,再经过此条光纤长距离传输,到终端进入分波器,由其按波长将各载波分离,分别进入各自通道CH、CH、CH,并分别解调,从而使各自载n21荷的信息重现。同样过程可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进行,如图中的虚线所示,这样的复用称B,单向为双向复用,显然,双向复用的复用量将增大一倍,如一个通道传输的信息量为NBNB。 2复用传输的则为,双向复用传输的则为从上面分析不难看出,复用通信系统中关键的部件是合波、分波器,由于分波器与合波器在原理上是相同的,因此可统称波分复用器。 14 CH1 CH1 CH2 合分CH2 波波 器器 +CHn CH1

25、+CH2+CHn-1 /合分 波波CHn-1 器器 CHn CHn 波分复用原理图图3.4.1 光波分复用器一般地分为有源、无源以及集成光学型几类。 1. 无源光波复用器无源光波复用器由光滤波器构成。光滤波器一般地分为三种类型,即相干光滤 波器、棱镜型滤波器,以及衍射光栅滤波器。 2. 有源波分复用器、)LD),多波长发光二极管(LED有关有源光波分复用器主要是多波长激光器( 多波长光检测器以及集成光学型的光波分复用器。 3. 光波分复用器一般性能光波分复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波分复用光通道数、工作波长、插入损耗、波 长隔离度以及结构方式、外形尺寸等等。 光波分复用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15

26、50nm 、工作波长: 13000.5dB 插入损耗:20 dB 波长隔离度: 温度范围:0654% 热稳定性:2.5% 偏振稳定性:50 dB 回波损耗:350mW 最大功率:两个工作波长光源,所以配置波分复用器也必须1550nm1310nm本实验系统提供了、为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分波器)在本实验系统中常用连接是这两个工作波长。图3.4.21310nm+1550nm示意图。c点1550nm光波经合波器复用到达点,即ba点1310nm光波与光波。理想情况1310nmd点复用光波经分波器后,又分为点光波和e点1550nmc光波;光波。光波,点完全一样的点应是与下,da1310nme1550nm点

27、完全一样的点应是与bbe点和d由于插入损耗等性能指标并不十分理想,点输出的光波的功率与输入的点,a15 点的参数会有差异。下面将对插入损耗和隔离度等指标进行测量。 TX1310 1310nm 光发a d c 分波器合波器g e b 1550nm 光发 TX1550 P 波分复用器常用连接示意图图3.4.2 光功率的差值为光波分复用器对点的a1310nm中,c点的1310nm光功率与图3.4.2光功率的差值为光波分1550nm光功率与1550nmb点的光传输的插入损耗,1310nmc点的光只测1310nm1550nm光传输的插入损耗。但由于便携式光功率计不能滤除复用器对所以我们改用下面方的光功率

28、。1550nm光只测1310nm同时也不能滤除1550nm的光功率, :法进行插入损耗测量,也可以同时对其隔离度指标进行测量。见图3.4.316 TX1310 1310nm 光发a d c 波分复用器e g b 1550nm 光发 TX1550 P 波分复用器测量连接示意图图3.4.3 的插入损耗和波长隔离度测量1310nm(一)。紧接着将波Pa1310nm光源的输出光功率,记为如图3.4.3中所示,首先测出两点功ed、1310nm光源a点,用光功率计测出波分复用器的输出分复用器的c点接 3.4.1。Pe、。代入下面公式得出对应的插入损耗和隔离度。填入表格率,分别记为Pd PaLgL?10 3

29、.4.1) (式(dB 插入损耗: iPdPaLg10L? )(式3.4.2) 隔离度:(dB gPe 的插入损耗和波长隔离度(二)测量1550nm。紧接着将波Pb1550nm光源的输出光功率,记为如图3.4.3中所示,首先测出两点功、d点,用光功率计测出波分复用器的输出1550nm光源be分复用器的c点接 3.4.1。代入下面公式得出对应的插入损耗和隔离度。填入表格、率,分别记为Pe PdPbLg?10L )(式3.4.3(插入损耗: dB) iPePbLg10?L (式3.4.4隔离度:) )(dB gPd 四、实验步骤 光传输插入损耗和波长隔离度的测量(一)光波分复用器1310nm17

30、1关闭系统电源,按照前面实验中图3.1.2(a)将1310nm光发射端机的TX1310法兰接口、FC-FC单模尾纤、光功率计连接好,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 2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光纤测量实验平均光发功率”。确认,即在P103(P108)铆孔输出1KHZ的31位m序列。 3示波器测试P103(P108)铆孔波形,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 4用信号连接线连接P103(P108)、P201两铆孔,示波器A通道测试TX1310测试点,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调节W201即改变送入光发端机信号(TX1310)幅度最大(不超过5V),记录信号电平值。即将1KHZ的31位m序列电信号送入1310nm光发端机,并转换成光信号从TX1310法兰接口输出。 5调节光功率计工作波长“1310nm”、单位“mW”,读取此时光功率,即为1310nm光发射端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对于31位m序列的平均光功率,记录光功率Pa。 6关闭系统电源,按照图3.4.3将光波分复用器串入,测得1310nm输出端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