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1. 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m甲m乙 m丙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F甲=F 丙F乙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p甲p 乙p丙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p甲p乙=p丙2. 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2、)D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D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3. 不吸水的长方体 A 固定在体积不计的轻杆下端, 位于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 杆上端固定不动 如图所示现缓慢向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 水对容器的压强 P与注水体积 V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当P=600Pa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6 cm;若 A=0.5g/cm3 3,当注水体积 v=880cm时,杆对 A的作用力
3、大小为 5.2N4. 如图所示,高为 0.3m 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 0.1m 深的水现将一密度为 2 10 0m 3kg/m3,底面积为 S 2,高为 0.15m 的圆柱形物块竖直放入水中,已知容器底面积为物块底面积的 5 倍,则物块静止在水中时(物块与容器底不密合) ,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1250S0 N,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6250S0 N(水的密度为 1.0 10 3kg/m3kg/m3,g 取 10N/kg )25. 一个底面积为 100cm足够高的柱形容器 M装有 20cm深的水, 置于水平地面上; 一个质量忽略不计的硬塑料瓶固定在轻杆上, 内有适量的水, 如图甲所示 塑料瓶 ABCD
4、部分为柱形, 柱形部分高度 hAB为 16cm用手拿住轻杆,将该瓶从图甲中刚接触水面位置,缓慢竖直下降 6cm,杆对瓶的拉力 F 随下降高度 h 之间的关系图如图乙所示然后从该位置继续向下,直到水面与 AD相平为止则瓶内所装水的重力为 2 N;当水面与 AD相平时,瓶外的水对容器 M底部的压强为 2400 Pa6. 取一根内部横截面积为 1 平方厘米的直筒形塑料管,在底部扎上橡皮膜后,称得质量为 2 克向管内倒入 10 克液体,再将它放入水中放手后,观察到橡皮膜恰好变平,如图所示请回答:(1)气管内液体的密度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2)水对塑料管底部橡皮膜产生的压强
5、大小(3)装有液体的塑料管受到的浮力大小2(1)塑料管的重力和液体的重力之和等于塑料管受到的浮力,则液体的重力小于塑料管受到的浮力,则气管内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2)塑料管受到的压力 F=G=mg=0.01kg 10N/kg=0.1N ,所以对塑料管底部橡皮膜产生的压强 P= = =1000Pa;(3)装有液体的塑料管受到的浮力 F 浮=G总=(0.01kg+0.002kg ) 10N/kg=0.12N7. 重为 8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 浸没到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水中,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 N,2已知容器底面积为 100cm求:(1)物体受到的浮力;(2)物体的密度;(3)
6、物体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大的压强(1)由图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示=6N,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GF 示=8N6N=2N;(2)物体的质量:m= = =0.8kg ,由 F 浮= 水V 排 g 得排开水的体积:3V4 3排= = =2 10 m ,因为物体浸没在水中,所以物体的体积: V=V排=2 104m3,物体密度为:3kg/m3; = = =4 10(3)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未沉底) ,则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大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即F=GF 示=8N6N=2N,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大的压强:p= = =200Pa28. 有一个用超薄超硬度材料制成
7、的圆柱形容器,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 S=250cm,高度 h=10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实心匀质圆柱体物块,密度 =0.8 10 ,底面积 S1=150cm3kg/m 23,高度与容器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 (已知水的密度 水=1.0 10 ,且 g 取 10N/kg 计算)3kg/m3(1)现将圆柱体物块竖直放置容器内,则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2)再向容器内缓缓注入质量为 600g 的水,圆柱体物块不会倾斜,最后均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圆柱体物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3)在第( 2)问叙述的情景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2 33 =1.5 103m(1)物块的体积: V1=S1h
8、=150cm 10cm=1500cm ,根据 = 可得,物块的质量: m=V1=0.8 10 3kg/m3kg/m3 3m3=1.2kg ,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G=mg=1.2kg 10N/kg=12N,物块对容器底部 1.5 10的压强: p= = =800Pa(2)水的体积: V3水 = = =600cm,则向容器内注入质量为 600g 的水后水的深度: h水= = =6cm=0.06m,物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S1h2 3 水=150cm 6cm=900cm=9 1044m3,圆柱体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水 gV排 =1.0 10 3kg/m310N/kg 9104m3=9N
9、3kg/m310N/kg 9104m3=9N(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水 gh水=1.0 10 3kg/m3kg/m310N/kg 0.06m=600Pa9.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 80cm2 ,质量为400g 的圆筒,筒内装有 16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2力计悬挂底面积为40cm、高为8cm 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 F 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 h 的关系如图所示, (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 ,求:(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2)筒内液体密度是多少?(3)圆柱体浸没并且未与圆筒底部接触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1)由
10、图象知,当 h=0时,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圆柱体的重力,所以 G=10N;当 h 8cm时,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此时浮力不变,圆柱体完全浸没,此时F 示=2N;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F 浮=GF 示=10N2N=8N;(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物=S物 h物=40cm 2 8cm=320cm3=3.2 104m3,2 8cm=320cm3=3.2 104m3,由 F浮= 液 gV排得液体的密度: 液= = =2.5 10 3kg/m3;3kg/m3;(3)液体的质量 m液= 液 V液=2.5 10 3kg/m38016106m3=3.2kg ,3kg/m38016106m3=
11、3.2kg ,圆柱体浸没并且未与圆筒底部接触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容器、圆柱体总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所以圆筒对地面的压力: F=(m液 +m筒)g+GF 示=(3.2kg+400 103kg) 10N/kg+10N2N=44N,圆筒对地面的压强:p= = =5.5 103Pa10. 如图甲所示,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放在底部水平的容器中,物块的质量为0.2kg ,物块的底面积为50cm2,物块与容器底部用一根质量、 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绳相连, 当往容器中缓慢注水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停止注水,此时,物块上表面距水面 10cm,绳子竖直拉直,物块水平静止,绳子的拉力为2 N已知 水=1.0
12、 103kg/m3,g=10N/kg 求:(1)物块的重力;5(2)物块的密度;(3)注水过程中,绳子刚好竖直拉直时到图乙所示位置时,水对物块下表面压强的变化范围(1)物块的重力: G=mg=0.2kg 10N/kg=2N(2)由图乙可知,长方体物块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浮力的作用,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长方体物块 受 到 的 浮 力 : F 浮 =G+F 拉 =2N+2N=4 由 F 浮 = 水 gV 排 得 , 物 块 排 开 水 的 体 积 : V排= = =4 10 排=4 104m3,因物块浸没在水中, 所以物体的体积: V=V 4m3,物块的密度:3kg/m3 = = =0.5 1
13、0(3)当绳子刚好竖直拉直时(此时绳子上无拉力) ,物块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G=2N,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压力: F 向上=F 浮=2N,物块的底面积为S=50cm2=5 103m3 ,则此时水对物块下表面压强: p= = =400Pa,由 V=Sh 得,长方体物块的高度:h= = =0.08m,由图乙所示位置可知, 物块下表面距水面的深度: h=h+h上=0.08m+0.1m=0.18m,则此时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 p= 水 gh=1.0 10 3kg/m3 10N/kg 0.18m=1800Pa,综上所述,水对3kg/m3 10N/kg
14、 0.18m=1800Pa,综上所述,水对物块下表面压强的变化范围为 400Pa1800Pa11. 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的底面积 S=8 10 ,容器高 0.2m,内盛 0.17m 深3m2的水 A1 和 A2 为两个均匀实心立方体物块(不吸水) ,A1 的质量为 0.185kg ,A2 的体积为 3.2 104m3,(已知 水=1.0 103kg/m3,g 取 10N/kg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多少?(2)将 A1 释放,沉浸在水中,静止后受到容器底对它的支持力为 0.6N,求 A1 的体积(3)只将 A2 缓慢浸入在水中,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时, A2 的
15、密度至少为多少?6(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gh=1.0 10 3kg/m3kg/m3 10N/kg 0.17m=1.7 103Pa;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为: F=pS=1.7 103Pa 8 103m2=13.6N;(2)A1 的重力为: G1=m1g=0.185kg 10N/kg=1.85N ;A1 浸没在水中, A1 受到三个力的共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 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F和浮力 F 浮;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G=F+F浮,则A1 受到的浮力为: F浮= GF=1.85N0.6N=1.25N ;由 阿 基 米 德 原 理 可 知 , A1 排 开 的 水 的 体 积 即 A1
16、的 体 积 为 : V1=V排= = =1.25 104m3;(3)A2 在水中的状态可能有三种情况:漂浮、悬浮或下沉; A2 漂浮时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悬浮时其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下沉时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由于本题求的是 A2 的最小密度, 故 A2 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时,其密度最小;将 A2 缓慢浸入在水中,当水面上升至 0.2m 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最大的;水面上方的体积即排开的水的体积为: V2排=Sh=8 10 3m2(0.20cm0.17cm)=2.4 104m3 3.2 104m3,3m2(0.20cm0.17cm)=2.4 104m3 3.2 104m3,此时 A2 漂浮
17、, A2 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G2,即 水 gV2排=2gV2,带入数据得: 1.0 10 3kg/m3kg/m3 10N/kg 2.44m3= 4m3,解得 A 3kg/m3 10 2 10N/kg 3.2 10 2 的最小密度: 2=0.75 10212. 底面积为 100cm3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 500cm,重为3N 的木块 A 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 8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 6N 的物体 B 用细绳系于 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 ,不计绳重及其体积,求:(1)图甲中木块 A静止时进入水中
18、的体积;(2)物体 B 的密度;(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1)因为 A漂浮在水中, 所以 F 浮= GA=3N,根据 F 浮= 水gV 排得 V 排= = =37 104m3(2)图 A、B 共同悬浮: F浮 A+F 浮B= GA+ GB,公式展开: 水 g(VA+VB)= GA+ GB4 3 3 4 3 4 3VA+ VB= = =9 10 m 其中 VA=500cm=5 10 m,故 VB=4 10 mB 的质量为:mB= = =0.6kg ;B的密度为: B= = =1.5 103kg/m3;(3)当 AB 浸入水中后,所增加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V=VA+VBV排=9 10 3 1
19、0 4m 4m3=6 104m4m 4m3=6 104m3 3液面升高 h= = =0.06m,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 gh=1.0 10 10N/kg 3kg/m3kg/m3(0.06m+0.08m)=1400Pa13. 把一棱长为 10cm,质量为 8kg 的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入水平放置装水的平底圆柱形容器中 如图甲所示,金属块下沉后静止在容器底部(金属块与容器底部并未紧密接触) ,水的密度是 1.0 103kg/m3,g取 10N/kg求:(1)金属块的密度;(2)金属块受到的浮力;(3)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4)若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 把金属块在水中匀速提升 30cm
20、(金属块未露出水面, 忽略水对物体的阻力) ,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0%,那么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大小是多少?(1)金属块的体积 V金=(10cm) 3=1000cm3=1 103m3 ,3=1000cm3=1 103m3,3 3则金属块的密度 金= = =8 10 kg/m;(2)由于金属块下沉后静止在容器底部,则 V排=V金=1 10 3m33m3,所以, F浮= 水V排 g=1 10 3kg/m3kg/m3 1 103 m3 10N/kg=10N;(3)金属块的重力:G=mg=8kg 10N/kg=80N,8金属块对容器底的压力:F=GF 浮=80N10N=70N,正方体金属块的
21、底面积(受力面积) S =(10cm)2=100cm2=0.01m2,金属块对容器底的压强:3p= = =7 10 Pa;(4)若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把金属块在水中匀速提升,由图可知绳子的股数 n=2,根据机械效率 = 100%= 100%= 可得: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 =50N3 314. 某实验小组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属性时,日常需将物体浸没在煤油中保存,将体积为 1 10 m、重 6N2的该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 250cm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 (g=10N/kg,3kg/m3) 煤油=0.8 10(1)细线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
22、后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1)由题知,物体浸没煤油中, V=V排=1.0 103m3,受到的浮力:F 浮= 煤油 gV排=0.8 10 10N/kg 1.0 10 3kg/m33kg/m33m3=8N;因为 G+F拉=F浮,物体受到的拉力:F 拉=F 浮G=8N6N=2N,(2)漂浮时, F 浮=G=6N,由 F浮= 煤油 gV排得:V排= = =7.5 10 4m3,4m3,V3 3排=1 10 7.5 10 3m 4m3=2.5 104m排=1 10 7.5 10 ,水深变化:9h= = =0.01m,p=水 gh=0.8 10 10N/kg 0.01m=80Pa 3kg/m33k
23、g/m315. 如图甲所示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 001A 下水时的情景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航母下水前的一个过程,他们将一个质量为 2kg 的航母模型置于水平地面上的一个薄壁柱形容器底部,该柱形容器质量为 6kg,底面积为 0.03m 2,高为 0.4m,如图乙所示现在向容器中加水,当加水深度为 0.1m 时,模型刚好离开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继续加水直到深度为 0.38m,然后将一质量为 0.9kg 的舰载机模型轻放在航母模型上,静止后它们一起漂浮在水面求:(1)图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多少帕?(2)图丙中航母模型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3)放上舰载机后整个装置静止时,相对
24、于水深为 0.38m 时,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加了多少帕?(1)由题意可知,图丙中水的深度 h=0.1m,则图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gh=1.0 10 10N/kg 0.1m=1 10 3kg/m33kg/m33Pa;(2)航母模型的重力: G航=m航g=2kg 10N/kg=20N;由题知,模型刚好离开容器底部,即航母模型漂浮,所以此时航母模型受到的浮力: F 浮=G航=20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航母排开水的体积:V3 3排= = =2.0 10 m ;(3)舰载机模型的重力: G舰载机=m舰载机 g=0.9kg 10N/kg=9N;放上舰载机后整个装置静止时,增加的浮力:F
25、浮=G舰载机 =9N,增加的排开水的体积: V排= = =9 10 4m34m3,水面升高:h= = =0.03m,原来水深为 0.38m,容器高度为 0.4m,所以有水溢出,水平地面增加的压力:103kg/m3 2F=G舰载机 G溢=9N1 10 0.03m (0.38m+0.03m0.4m) 10N/kg=6N;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加量: p= = =200Pa16. 某同学制作了一个”浮子“他用质量为 2m、高为 h、横截面积为 2S 的质地均匀实心圆柱体,将其中间挖掉横截面积为 S、高为 h 的圆柱体,做成”空心管“;然后用另一个不同材质、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将管的空心部分恰好填满
26、,做成”浮子“,如图 1 所示将”浮子“放入盛有足量水、底面积为 S0的圆柱形薄壁容器中”浮子“刚好悬浮在水中,如图 2 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0,请解答下列问题:(1)该“浮子”的平均密度是多少?(2)实验中,组成“浮子”的“空心管”和“填充柱体”在水中完全脱离,致使容器中水面高度发生了变化,待水面恢复稳定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1)因为浮子悬浮在水中,所以 浮子= 水=0;(2)若空心管漂浮,水面高度的变化为 h;F 浮=G0g(ShhS0)=mg,h= ,所以 p=0gh= 若“填充柱体”漂浮,因为 浮子 = 水=0;所以填充柱体的质量 m=20Shm;0g(ShhS0)=mg
27、=20Shm,同理可得: h=由 P =gh 可得,P= 0gh=17.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 5.0 10 3m3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 5.0 105m3 的物块(不吸水) 放入容器中, 物块漂浮在水面上, 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4.0 105m3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2)物块的质量;(3)如图乙所示,用力 F 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多少?11(1)已知 V排=4.0 10 5m5m3,则 F浮= 水gV排=1.0 10 3kg/m3kg/m3 5m3=0.4N 10N/kg 4 10(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的重力 G=F浮=0.4N,则质量 m= = =0.04kg ;(3)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化: V=V物V排=5 10 4 10 5m35m35m3=1 105m3则水的深度变化为: h= = =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配方工程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5 三角形第5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配说课稿 新人教版
- 6.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4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盈不足”问题 说课稿 2025年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六年级下册
- 2025-2026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2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25 走近工程师说课稿-2025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五四制2024)
- DB14∕T 1516-2017 燕麦干草生产技术规程
- 2024秋七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1 My classmates说课稿 (新版)外研版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爱惜用品人人夸说课稿 泰山版
- 岗前2025年教师上岗证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试卷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高空曲臂车安全操作规程
- 2025年粉尘涉爆培训题库及答案
- 厨房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江苏吉安吉水县城控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水电工2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 智慧售电方案
- 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 国有企业投资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模板支撑系统大样图
- T-CAPDA 006-2020 丙酰芸苔素内酯原药
- 家族财富传承法商
- 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使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