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课件_第1页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课件_第2页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课件_第3页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课件_第4页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1,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2,背景,1.在大革命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而失败之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谷,中国共产党在反动分子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在强大的反动势力面前,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够与反动势力继续斗争,才有可能继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在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八七会议确定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斗争路线,并决定土地革命,走上了武装反抗反动势力的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3,3.在三大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革命军队在攻打大城

2、市中损失惨重,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想在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中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无法成功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并且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在农村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利与革命力量的发展.加之反动军阀的分割统治,也使革命力量能够在敌人统治边缘地带生存下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4,4.由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转入了井冈山地区,与当地的农民武装共同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5,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原因,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6,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

3、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因此,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7,2.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这决定了中国革命必然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8,3.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

4、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将工作重点放到农村,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不断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基础。,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9,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

5、厚的阶级基础; 3.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相互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4.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10,二、国民革命影响的存在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国民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这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备客观条件。 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这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客观条件。 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

6、存在 是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主观条件。 五、共产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政策 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11,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过程,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12,一、文家市会师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端,“八七”会议后, 毛泽东受中央的委托, 去湖南组织秋收暴动。1927 年9 月9 日, 起义爆发后, 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 会攻长沙的目的未能实现。毛泽东认识到在自己力量薄弱的情况下进攻大城市是不行的, 必须把部队转移到乡村, 积蓄力量, 以待时机。从实践意义说, 这次转移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历史转折点

7、, 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端。 1927年10月3日,部队到达宁冈古城。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详细研究了建立井冈山根据地问题。上山以后,毛泽东同志坐下来认真总结了从秋收起义到进军井冈山的斗争经验,进一步发展了古城会议关于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把武装斗争同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13,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思想的初步形成,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的正确领导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各革命根据地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孤立了反动力量集中的敌中心

8、城市,巩固和扩大了革命力量。 革命根据地较快地发展, 使毛泽东提高了对于“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随着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毛泽东认识到,有必要把“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实践经验上升到革命理论的高度,并加以深化,以正确指导革命的发展。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初步形成。,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14,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毛泽东通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这些论述,更深层次地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进一步揭示了大革命失败后党到农村建立

9、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工农武装割据,建立若干局部的农村革命政权,而是已开始把“工农武装割据”和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联系起来,展示了要由农村革命根据地通向全国革命胜利的趋势,这为以后发展到以“农村革命为重心”的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发表,使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过程,15,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最终形成,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撤销了其最高军事指挥权,选举形成了以毛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