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运行管理资料_第1页
水库运行管理资料_第2页
水库运行管理资料_第3页
水库运行管理资料_第4页
水库运行管理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概 述区水库位于镇村,距城区东北30公里,地理座标为:北纬,东经。该水库系拦截长江北岸玛瑙河支流墩子河而建成。水库于年8月开工,1967年1月完工。属东风渠灌区第四片的反调节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水库承雨面积5.0km2,总库容291万m3,兴利库容243万m3,死库容12万m3。水库正常水位187.4m,正常洪水位188.6m,校核洪水位188.9m。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3万亩;有效控制面积0.47万亩,实灌面积0.37万亩。库内养殖水面213亩,多种经济150亩,年均产鱼量10万公斤,年供水能力235万m3,保护下游人口15000人,经济效益显著。按照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sl252-2000)、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水库属小(1)型水库,工程等别为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本次复核设计洪水为30年一遇(p=3.33%),校核洪水为300年一遇(p=0.33)。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建筑物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89.70m,坝顶长195m,最大坝高22.4m,坝顶宽约4m。在背水坡180.6m至181.0m(由左向右)高程处设一条宽约2.3m的马道,马道内侧设排水沟,其上段坝坡坡比为1:2.40,其下段坝坡坡比1:2.56。在坝趾处设有反滤坝,长约55m,高约5.0m,目前已被坍塌的土体覆盖

3、,很难看到反滤坝的原貌。溢洪道:为宽顶堰型,控制段宽30m,长为20m,两侧翼墙高约1.2m;泄槽为喇叭口形,堰顶高程为187.45m,进口宽约24m,出口宽约12m,泄槽底板为斜面型,坡比为1:2.65;消能池呈梯形,宽12m,左边墙长14.5m,右边墙长10m,池底高程177.5m,溢流坎高程178.2m。输水建筑物:水库设有高、低输水管2座。高输水涵洞净断面尺寸为0.5m0.5m,设计流量为0.5m3/s。进口高程为178.81m,出口高程为177m,全长约65m。有一简易启闭机房,闸门为铸铁圆盘闸门,启闭机为手摇斜拉钢索式启闭机,目前启闭装置已损坏;低输水涵洞为圆拱直墙型断面,净断面尺

4、寸为1.2m1.8m(宽高),设计流量为1.5m3/s。进口高程为172.83m,出口高程为172.40m,全长77m。有启闭机房,闸门为方形铸铁闸门,采用手摇螺杆式启闭机,由于年久失修,不能正常启闭。2水库大坝设计及施工情况2.1设计工作水库由原宜昌县水利水电局设计,1966年8月动工兴建,1967年1月竣工建成,受当时各方面条件限制,大坝兴建时未作地质勘察工作,仅进行了库区地形图测绘,就仓促上马,其设计工作不能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2.2施工情况大坝施工过程大坝施工前对筑坝用粘土料曾作过初步调查,对土料的储量作过估算,但没有对土料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只是凭经验目测粘土符合筑坝要求,含水

5、量从碾压来看也比较合适。所查设计书中也没有规定干容重应达到的指标,只规定了碾压遍数,经“插钎灌水”的方法作为合格的判定标准,如不合格,则重新碾压几遍,此项工作当时专人管理。但由于受当时的客观条件限制,整个大坝土料全部靠农民投工,肩挑背驮,手推人力车运土上坝,也没有专门的仪器设备检测土料的物理特性,土料过干、过湿同时上坝;坝体碾压设备主要采用拖拉机,辅以石夯夯实,由于设备简陋,碾压质量得不到保证,为大坝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工程竣工后,没有安置测压管,也没有埋设大坝沉降、水平位移观测设施,也就没有大坝渗漏、变形观测资料。施工导流。由于水库承雨面积较小,河水流量小,仅在坝前做土围堰,用胶管将河水从坝

6、右侧引至下游河道;输水涵管完成后,则利用其导流。清基。采用人工将坝脚线以内的树木、树根、乱石、腐植土全部清除,作为坝基,清基深度1.0至1.5m,坝基及坝山结合处未抽槽。涵管四周回填。涵管浇筑完成后,其四周的回填土质量较好,并派专人用木榔头夯实。坝体回填。坝体填土在坝内和坝左右两头的山坡上取土,土料运输全部用胶轮板车和独轮车运土上坝,全部为人工挖土。主要采用人工,辅以石夯夯实。溢洪道施工溢洪道与大坝同时施工,位于左岸,与大坝之间相隔一个低矮山丘,为宽顶堰型,泄槽为喇叭口形,泄槽底板为斜面型,消能池呈梯形。整个溢洪道均为浆砌块石结构,溢洪道基础部分为山体开挖形成,部分为回填形成。溢洪道底板和侧墙

7、采用人工配料、人工拌制、人工砌筑的方法施工。输水建筑物施工两输水涵洞均是采用先明挖,后埋置混凝土输水管的方式施工。其中高输水管的开挖基本上全是左岸的残坡积层中进行的,残坡积层一般厚2m左右,其可压缩层厚有限,且涵洞尺寸较小,一般不会产生大的差异沉降问题;而低输水管是在右岸顺地形,紧贴基岩面开挖布置的,其基础条件更优。启闭机房及工作桥为混凝土结构,采用人工配料、人工拌制、人工插钎振捣方法施工。2.3基础处理大坝施工前未进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测,施工过程中片面强调进度,忽视工程质量;经钻探发现,在大坝中部清基不彻底,夹有一定的河卵石层,透水率大,长期在渗流的作用下极易产生冲蚀破坏,给大坝安全运行

8、留下了隐患。2.4坝体填筑从钻探取样看,坝体整体碾压相对均匀,但碾压密实度不足。3 历年加固处理情况1967年1月大坝基本竣工蓄水后,水库投入正常使用,由于大坝碾压不密实,白蚁危害等原因,先后多次险情;虽经多次处理,但仍然存在不少隐患。3.1大坝加固处理1988年对水库作了防洪复核。大坝目前仍表现出许多隐患,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大部分坝体填土的压实度低于95%,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部分坝体填土料的渗透性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坝基下的残坡积物及强风化带砾岩性状很不均一,相应的渗透性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沿坝基易产生程度不等的渗漏问题,主要表现为沿坝基和坝肩发生的散浸甚至流水现象,尤其是在高库水位的情况下表

9、现的更加严重;反滤坝已为后期的堆积物所掩埋和淤塞,其排水功能大为降低,因此会抬高坝体的浸润线;土坝迎水坡受库水浪蚀明显;背水坡排水沟大多已损毁,坝坡上的径流侵蚀现象将大大增加;白蚁危害情况较严重。3.2溢洪道加固处理溢洪道自建成至今,未进行过除险加固工程处理。目前该溢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溢洪道大部分都已坍塌损毁,泄槽底板大多呈架空状态,敲击可闻空洞声,多处灰浆和块石已脱落松动,可见规模较大的孔洞,溢洪道已不能安全顺畅地发挥泄洪溢流功能泄洪。控制段进口段为人工填土,未进行衬砌,不具抗冲性。而其又处在库水位波动带范围内,易受水流和波浪的冲刷和侵蚀,长期的岸坡再造会对进口段底板的砼衬砌有不利的影

10、响;溢洪道所处山体矮小单薄,其岩土体主要由残坡积层和强风化带基岩组成,而它们的渗透性相对较大,也是整个水库防渗的薄弱环节之处。3.3输水建筑物加固处理输水建筑物建成至今,未进行过除险加固工程处理。只是水库管理处每年对启闭机房墙体进行粉刷,以防雨水侵蚀。目前该输水建筑物主要存在的以下问题:输水涵管出水口混凝土结构老化、剥蚀,有大量裂缝,底板碎裂并伴有局部淘空;启闭机工作桥变形,输水涵管闸门及启闭机锈蚀严重,开启不便,止水老化,漏水严重,螺杆锈蚀变形,闸门启闭困难;无检修闸门及相应启闭设施。4 大坝安全监测实施情况及有关分析研究4.1巡视检查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制定了大坝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大坝每

11、月检查一次,汛期及高水位运行时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安全检查的范围:大坝上游坝坡、坝顶、下游坝坡、坝肩、坝脚、进水塔、输水涵管、溢洪道等。巡视检查的内容:坝面是否平整,坝面有无滑坡、裂缝、凹坑、左坝肩漏水处观测水量,坝坡冲刷情况,排水沟有无阻塞,白蚁危害等。溢洪道底板渗水情况,侧墙及溢洪道基础是否淘冲刷等。经过多年的巡视检查,发现的问题,除及时处理外,遗留的主要隐患综合为以下几个方面:大坝上、下游坡均存在有变形、凹陷等问题。迎水坡未采取衬护,坡面有明显的浪蚀痕迹。大坝坝肩及坡脚处亦普遍存在渗水或散浸现象,严重时甚至还出现线状流水现象。大坝白蚁危害现象严重。大坝下游坡坡排水沟已老化,大部分排水沟已坍

12、塌损毁;溢洪道进口处的岸坡为人工填土,未进行工程处理,不具抗冲性。泄槽段底板大多呈架空状态,敲击可闻空洞声,多处灰浆和块石已脱落松动,可见规模较大的孔洞。说明溢洪道基础没处理好,目前溢洪道已不能安全顺畅地发挥泄洪溢流功能泄洪。此外,无跨溢洪道的交通桥,一旦泄洪,影响交通及开展防洪工作。输水涵管进口闸门止水不严,铸铁闸门锈蚀严重;均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启闭机房裂缝、陈旧。管理设施不完善。管理用房为建库时所修的土木结构房屋,已破旧不堪;大坝无任何监测设施;通讯报汛设施落后,无交通工具。4.2安全监测项目及观测情况简述水库大坝建成后,只有水位观测,目前大坝观测也只作一般性检查,而无沉降、水平位移、渗漏

13、、浸润线等观测项目,须增设此类观测项目。4.3枢纽工程问题分析大坝未设沉降观测点、水平位移观测点、浸润线及渗漏观测等设施,均需增设。大坝迎水坡未采取衬护,坡面有明显的浪蚀痕迹。大坝与村极公路间交通条件较差,影响防洪工作的开展。此外,白蚁危害现象严重。大坝坝山结合处散浸,有漏水点;大坝清基不彻底,有基础及坝肩绕坝渗漏。输水设施。输水涵管长期漏水,工作闸门严重锈蚀,止水不严,启闭机磨损严重,螺杆、拉杆锈迹斑斑,存在不安全因素。大坝背水坡有白蚁活动。5 水库调度5.1水库调度水库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水库调度的任务是:按设计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在确保枢纽工程安全的前提下

14、,正确处理防洪与兴利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设计运行参数表5-1水库库容曲线表序号水位(m)库容(万m3)序号水位(m)库容(万m3)116701317958.8521680.051418073.0831690.471518189.241701.4216182107.2451712.9917183127.2961725.3518184149.4471738.6419185173.71817413.1120186200.15917519.0521187228.921017626.5322188260.171117735.6323189293.871217846.4表5-2 水库水

15、位泄流关系曲线表库水位()187.45188.17 188.59 188.94 189.54 (3/s)0306090150库水位()189.98 190.39 190.77 191.13 (3/s)200250300350防洪调度方式本水库原设计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正常高水位187.45m;水库调度原则是:灌溉服从防洪,养殖服从灌溉,水库泄洪与下游河道发生矛盾时,下游河道防洪必须服从于水库安全。兴利调度方式执行计划用水,推行“供用水合同制”,由供、用水单位就计划用水、水价结算等签订合同,管好合同条款履行双方的职责。实行按田配水,计量收费,由协会统一组织。渠道工程

16、维修实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协会行使权利、义务。抗洪抢险,当水库发生险情时,启动防洪预案。根据情况由水库所在地政府组织一、二、三线劳力200人,参加防洪抢险。5.2水库最高水位情况水库自兴建以来,共有11次溢洪,最大一次时间为1982年7月28日,最高洪水位188.2m,最大泄流量35m3/s。水库充分发挥了拦洪削峰作用,缓解了下游防洪压力。5.3工程效益水库下游防洪影响耕地13000亩,影响人口15000人,下游6km处的鸦宜铁路,8km处的汉宜公路,4km处的小鸦公路等,其防洪效益显著。6 综合评价6.1综合评价水库工程运行41年以来,现根据防洪标准复核成果,大坝坝高不能满足防洪复核的

17、要求,考虑水库下游的人口、耕地及交通等安全,必须尽快整险达标。大坝。大部分坝体填土的压实度低于95%,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大坝下游坝坡及坝肩周围在高库水位的情况下均会出现渗水或散浸现象;大部分排水沟淤塞、变形、阻水严重;防汛公路及坝顶公路凸凹不平,通行不便,不利于防洪;经检查,大坝背水坡有白蚁危害。溢洪道。溢洪道大部分都已坍塌损毁,泄槽底板大多呈架空状态,敲击可闻空洞声,多处灰浆和块石已脱落松动,溢洪道已不能安全顺畅地发挥泄洪溢流功能泄洪。控制段进口段为人工填土,未进行衬砌,不具抗冲性,长期的岸坡再造会对进口段底板的砼衬砌有不利的影响;溢洪道存在渗漏问题。跨溢洪道的道路无交通桥。输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混凝土老化严重,剥落明显,伸缩缝填料老化,停水期管身渗水。高输水管取水设施严重失修,已经停止工作,低输水管破损漏水,不能正常运行。大坝没有设置渗流观测及位移观测等常规观测项目;变形位移观测也仅限于表面的观察与记录。管理设施、通讯报汛设施落后,无交通工具;上坝公路为村级公路,路面差,不利于防汛工作的开展。综上所述,大坝巡视检查工作一般,但缺乏必要的维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