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驿路梨花教案(一)教学设计这是一篇反映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感人 故事,题材不新,但文章写得巧妙。理解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相 结合的方法,理解记叙文中的抒情是学习本文的重点。教学中要训练学生速读的能力,通过速读课文把握全文 的叙事线索及主要内容,抓住“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一悬念, 顺藤摸瓜,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我国西南边睡是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山美水美 人更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讲述的就是西南少数 民族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读完它,你会被那里的山水、 人物所感染,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板书标题、作者。简释标题,简介作者。见“预
2、习提示” 和注释。二、学习字词,指名学生给加点的字注音,订正后,学生每词齐 读两遍。撵(nin) 驿路( y)陡峭(du qio)竹篾( mi )简陋( l u )悠闲( y u)恍惚(hung h)修葺(q)三、听课文朗读,然后学生自读。要求:听难字音,体会感情,理解课文内容。1思考下列问题。(可用投影片)1 课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出场的顺序是怎样的?2 这些人为路边小茅屋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按时间顺序说说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过程。这和课文顺序有 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找出课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看看哪些是写自然界的梨花、 哪些是写人,二者前后照应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四
3、、学生自读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完成思考题第 l、2 题。 1、课文中写的人物及其出场顺序是:“我”和老余、瑶族老人、 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梨花)。其中对“我”和老余、瑶 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课文对他们言行举止相貌进行了直接 的描写,而解放军和梨花刚是通过梨花的妹妹一位哈尼小姑 娘讲述出来的,属间接描写。2以上那些人所做的事以及做这些事的目的。(可列表说明) 人物 事情 目的“我”和老余 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 瑶族老人 专门送粮食来 方便过路人哈尼小姑娘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解放军) 建造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梨花) 照料小茅屋 方便过路人五、
4、复述课文内容。(可用投影片)1 按课文顺序复述:“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 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1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 姐梨花照料小茅屋。2 按时间顺序复述: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 方便过路人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 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后送来大米“我 们”路过这里住宿,修葺了小茅屋。3 试比较这两种叙述顺序,哪一种更好些?为什么?明确:按课文的顺序写比较好。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 胜。六、总结本节课。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叙述的人物、事件以及叙述的顺序,整体 感知了课文内容,为加深对课文
5、内容的分析理解作了准备。 七、布置作业。1 抄写这节课所学的字词。2 熟读文中描写梨花的句子,并认真体会它们的作用。第二课时一、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现小茅屋的?课文是 怎样描写小茅屋陈设的?这样写有何作用?2 课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的问题写了几次误 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带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析。 (一)学习第 18 段。解决第问。明确:“我们”在起伏不断的山间行走,天色渐晚,前3不着村,后不挨寨的情况下发现梨花,进而发现了路旁的小茅屋, 小茅屋的出现给“我们”以惊喜和希望。课文紧接着描写了小茅屋的陈设,学生齐读有关词句。 明确:课文从外到内描写
6、了小茅屋的陈设:草顶竹茨泥墙,屋里漆黑,门从外扣着,白水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 进!”推开门进去,火塘里茨是冷的,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 厚的稻草,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还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 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这些描写无一不表现出小屋主人的热情周到、细心,可 以看出小屋主人那颗助人为乐的热心。那么,这位热心助人的屋 主人是谁呢?为了找这位古道热肠的小屋主人,还发生几个有趣 的故事呢。(二)指定学生读 936 段。围绕“小茅屋主人是谁”的问题,文章叙写了两次误 会。第一次误会:“我”和老余以为前来送米的瑶族老人是屋主人,于是“我” 和老金同时抓住老人
7、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可是瑶族老人说他 不是主人,而是过路人。但瑶族老人从一个赶马人那里打听到是 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 人。“我”和老余、瑶族老人都得到了小茅屋主人的帮助, 因此决定为小茅屋做点什么,于是第二天便把小茅屋修葺一下, 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4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这正是在助人为乐 的雷锋精神的感染下所产生的结果。第二次误会:“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正在修茸房屋时,看见了梨树 丛中的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面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 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 是梨花
8、。”于是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 了个大礼,表示感激之情。可小姑娘说她也不是小屋主人,小姑 娘还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原来是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修建了 小茅屋,小姑娘的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 妹妹继续照管小茅屋。这两次误会的描写,给读者设置了强烈的悬念,也使文 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那么,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呢?(学 生讨论后发言)明确:应该是小茅屋的建造者和所有的照料者。 (三)课文标题是“驿路梨花”,文章结尾引用陆游的诗“驿路 梨花处处开”,照应题目,喻意深刻。思考:课文中有几处描写梨花的语句?这些描写起什么 作用?明确:有四处。1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
9、的一片梨树林啊!2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 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 飘落在我们身上。53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馆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 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 唱4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 想起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以梨花美景来衬托美丽的梨花姑娘,以花写人,以花映 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的美。表达出对助人为乐 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思考:如何理解结尾引用陆游的诗“驿路梨花处处 开”? 结尾引用陆游的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明:作者一语双关,主要是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 光大。二、课堂讨论。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在现在也被人 们提倡。假如哈尼小姑娘在驿站开起了旅店,勤劳致富,你怎么 看?见仁见智,让学生畅所欲言。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市公司股份代持协议书
- 资产转让协议书范本
- 新加坡夫妻旅行协议书
- 景区餐饮扣点协议书
- 2025隧道开挖工程劳务分包施工合同
- 协定存款和协议书存款区别
- 2025个人委托房产交易合同
- 租赁婚纱协议书
- 2025年短视频代运营协议协议
- 2025股权转让合同可随时终止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A/T 1566-2019法庭科学传真文件检验技术规程
- 曾老师:管理者的修为课件
- 梁祝-钢琴双手简谱
- PCR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ISO90012020内审技巧培训
- 壳寡糖功能课件
- 《纪念白求恩》朱德《纪念白求恩同志》教科书原文版
- 设计构成第四章--立体构成
- 医院护理常用评估量表使用课件课件
- 陕西污水处理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