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式扫描量热法DSC_第1页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_第2页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_第3页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_第4页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第七章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7.1 DSC基本原理 7.2 DSC实验技术 7.3 DSC在聚合物中的应用,7.1 DSC基本原理,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基本结构,DSC是测量输入到试样和参比物的热流量差或功率差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提供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中有关的吸热、放热、热容变化等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参比,样品,动态零位平衡原理,样品与参比物温度,不论样品是吸热还是放热,两者的温度差都趋向零。 T=0,-单位时间给样品的热量,-单位时间给参比物的热量,-热焓变化率,DSC测定的是维持样品

2、与参比物处于相同温度所需要的能量差W( ),反映了样品热焓的变化。,以 作图分析,一般在DSC热谱图中,吸热(endothermic)效应用凸起的峰值来表征 (热焓增加),放热(exothermic)效应用反向的峰值表征(热焓减少)。,DSC曲线,PET,热焓变化率, 热流率(heat flowing),单位为毫瓦(mW),吸收热量,样品热容增加,基线发生位移,结晶,放出热量,放热峰; 晶体熔融,吸热,吸热峰,endo,exo,Exo,Endo,dH/dt (mW),Temperature,Glass Transition,Crystallization,Melting,Decompositi

3、on,玻璃化转变,结晶,基线,放热行为 (固化,氧化,反应,交联),熔融,分解气化,Td,Tg,Tc,Tm,DSC典型综合图谱,Exo,Endo,无定形态,半结晶态,结晶态,三种聚集态高分子材料DSC典型图谱,endo,7.3 DSC 实验技术,1. 试样的制备,样品皿 :铝皿(盖、皿) 装样 :样品均匀平铺皿底,加盖冲压而成 测试温度:500 参比 :空铝皿,无需参比物,固态、液态、粘稠样品都可以测定,气体除外。 测定前需充分干燥。,20/min,2. 主要影响因素,样品量: 升温速率: 气氛: 气流:,5/min,-分辨率低,-灵敏度低,5-10mg,520/min,N2,20-50mL/

4、min,同类样品相比,采用相同的量。,升温速率越快,分辨率下降,温度滞后。,3. 熔点(Tm)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确定,注意:样品升温速率和样品量不同对峰温的影响。,同系列的样品比较要读取相同点的温度作比较,结晶聚合物的热转变温度,D,7.4 DSC在聚合物中的应用,1. 聚合物玻璃化转变的研究,2. 聚合物熔融/结晶转变的研究,3. 两相聚合材料结构特征的研究,4. 聚合物的化学转变的研究,5. 用DSC曲线确定加工条件,7.4 DSC 应 用,1. 聚合物玻璃化转变的研究,聚合物非晶部分,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一下,分子运动基本冻结,Tg以后,运动活跃,热容量变大,基线向吸热一侧偏移。,d

5、Q/dt,dQ/dt,温度,温度,Tg,Tg,a. 化学结构对Tg的影响,b. 相对分子质量对Tg的影响,c. 结晶度对Tg的影响,d. 交联固化对Tg的影响,e. 样品热历史效应对Tg的影响,g. 形态历史对Tg的影响,影响Tg的若干因素:,f. 应力历史对Tg的影响,a. 化学结构对Tg的影响,具有僵硬的主链或带有大的侧基的聚合物,较高Tg 链间具有强吸引力的高分子,不易膨胀,较高Tg 分子链上挂有松散的侧基,增加了自由体积,Tg降低,b. 相对分子质量对Tg的影响,随分子量增加,一般Tg增高 相对分子量超过一定程度后,Tg不再明显增加,几个级分聚甲基丙烯酸对叔丁基酯(BPh)和聚甲基丙烯

6、酸对丁基环己酯(BCy)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重均分子量的关系,相对分子量越高,活动能力较高的端基链段比例越低,Tg越高。,Tg/ oC,对于玻璃化转变不明显的样品,可通过如下方法增大其效应: 对样品预升温至熔融后进行淬冷,增加无定性成分比例。 加大样品用量与升温速率。,样品的无定形比例越大(结晶度越低),玻璃化转变台阶越明显。,c. 结晶度对Tg的影响,不同聚合物随结晶度的提高对Tg有不同影响,d. 交联固化对Tg的影响,聚合物交联一般引起Tg的升高,410以下,固化温度升高,交联度增加,使Tg升高; 410以上,Tg下降,可能由于高温裂解,使交联密度降低,致使 Tg降低。,e. 样品热历史效应

7、对Tg的影响,制备样品升温速率应与样品加工时的冷却速率相同,放热峰,吸热“滞后峰”峰,标准玻璃化转变,测试加热速率制样冷却速率,冷却速率小,样品冷却均匀。若受热太快,外部软化,内部仍是玻璃态,当温度达到 Tg,链运动使自由体积突然增加,内部大量吸热,出现吸热峰。,制样冷却速率很快的情况下,分子链中的不稳定构象被冻结。随温度升高,在低于Tg时,由于局部的不稳定构象向稳定构象转变,故出现放热峰。,测试加热速率制样冷却速率,不同制样压力PS的DSC谱图,f. 应力历史对Tg的影响,随制样压力增加Tg起始温度降低,结束温度不变,转变区加宽,Tg 减小。,储存在样品中的应力历史,在玻璃化转变区会以放热式

8、膨胀的形式释放,放热峰,在加压冷却情况下,分子链中的不稳定构象被冻结。随温度升高,在低于Tg时,由于局部的不稳定构象向稳定构象转变,故出现放热峰。,g. 形态历史对Tg的影响,368nm,322nm,86nm,当样品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很大时,样品的形态与样品的导热快慢有关。因此测定粉末样品时,须注意样品的形态效应。,样品尺寸越小,Tg开始的温度降低,结束温度不变,转变区变宽,Tg减小。,三种尺寸粉末聚苯乙烯的DSC曲线,若样品尺寸较大,受热外部软化,内部仍是玻璃态,当温度达到Tg,链运动使自由体积突然增加,内部大量吸热,出现吸热峰。,Heat Flux,Endothermic,Exotherm

9、ic,Glass,Liquid,Tg,Tg,10 50 90,Temperature C,样品:某线形 环氧树脂,消除历史效应,升温速率:20C/min ,N2流速:20 mL/min 上曲线:无预处理,第一次扫描 下曲线: 升温至150C保温1min, 迅速冷却至室温 (320C/min) , 第二次扫描,第一次升温,在高温保持一段时间,使高分子处于一个完全无规的状态 ,然后迅速降温,往往有助于消除历史效应(冷却历史、应力历史、形态历史等)对曲线的干扰,并有助于不同样品间的比较(使其拥有相同的热机械历史)。,2. 聚合物熔融/结晶转变的研究,7.4 DSC 应 用,表征熔融的三个参数: Tm

10、: 吸热峰峰值 Hf:吸热峰面积 Te:熔融完全温度 表征结晶的两个参数: Tc:放热峰峰值 Hc:放热峰面积,exo,1.0 0.8 0.6 0.4 0.2 0.0,100 150 200 250 300 350,Temperature C,Tm,Hf,Te,Tc,Hc,a. 结晶形态对熔点的影响,b. 结晶条件对熔点的影响,c. 晶片厚度对熔点的影响,d. 聚合物多重熔融行为,e. 历史效应对熔点的影响,f. 结晶度的测定,g. 聚合物冷结晶现象的研究,影响结晶与熔融的若干因素:,7.4 DSC 应 用,a. 结晶形态对Tm的影响,4-伸直链结晶,3-从熔体慢冷却的球晶,2-从熔体快冷却的

11、球晶,1-从溶液生长的单晶,c. 晶片厚度对Tm的影响,厚度越高,熔点越高。 高分子晶片厚度由结晶温度决定,高分子单晶,厚度随结晶温度增加,基本上按照指数规律增加。,b. 结晶条件对Tm的影响,结晶温度越高,形成的结晶越完善,熔点越高。,d. 聚合物多重熔融行为,多重熔融现象的几种解释: 1.不同晶型 全同聚丙烯、聚1-丁烯、聚异戊二烯。 不同晶型导致多重峰。 2.不同成核方式 聚乙烯、全同聚氧化丙烯非等温结晶 样品。 由非均相核和均相核两种不同方式成 核结晶。 3.不同形态和不同完善程度的结晶 线型聚乙烯。 一部分结晶形成更完善的更厚的晶 片,另一部分形成更小、更不完善的 晶片。,全同聚丙烯

12、挤出物的DSC曲线,1,2-晶型结晶熔融峰 3,4-晶型结晶熔融峰,聚合物结晶时,虽温度下降,黏度增加,分子链的活动性降低,来不及做充分位置调整,是结晶停留在各个不同阶段上。 比较不完善的在低温下熔融,完善的在较高温下熔融; 在缓慢升温下,有些不完善结晶被破坏,生成更完善稳定的晶体,最后所有较完善的都在较高温下熔融。,形成的结晶越完善,熔点越高。,型结晶 均相成核 厚晶片 伸直链,e. 历史效应对Tm的影响,热历史效应的影响: 聚合物材料的结晶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退火时间的加长而增加,熔点升高。,1-未处理 2-160恒温20min 3-174恒温20min 4-174恒温4h,退火时

13、间长,温度高,可使亚稳定态充分转变为稳定态。表现在结晶上,不完善结晶转变为更完善的晶体,Tm升高。,应力历史效应的影响: 结晶聚合物材料经过取向,熔点升高。,b,c 具有不同熔融行为,说明拉伸后,无定形相发生取向,但是分子取向具有亚稳定性。,f. 结晶度的测定,熔融热Hf:聚合物熔融时,只有其中的结晶部分发生变化,破坏结晶结构所需要的热量, 通过测量DSC峰面积计算得到。 熔融热越大,结晶度越高,即聚合物的熔融热与其结晶度成正比。,样品测得的熔融热,100%结晶样品的熔融热,可查阅手册; 或者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的结晶度,配合DSC测出熔融热,对应作图外推求出100%结晶熔融热。,g. 聚合物

14、冷结晶现象的研究,冷结晶:在远低于熔融Tm温度发生的结晶现象。,由于聚合物材料内部应该结晶的部分因为温度与时间的限制而无法100%结晶。 当温度高于Tg后,未完全结晶部分分子链又具有足够的运动能力,重新排列而成新的晶区。是一个从高能量状态向低能量状态转变的过程。 表现在DSC谱图上,即为放热峰。,冷结晶峰消失,冷结晶峰的变化可以证实材料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冷结晶峰的减小直至消失,说明随着纺速的增加,PET丝的拉伸取向增加,有利于结晶作用的发生。高速时,绕丝本身已成结晶纤维,使冷结晶峰消失。,3. 两相聚合材料结构特征的研究,7.4 DSC 应 用,无规共聚结构聚合物或均聚物-一个Tg 大多数不相容共混物、嵌段物、接枝物-两个Tg 分子有效混合-Tg靠近,甚至一个Tg,采用测定材料的玻璃化转变可以初步判定结构。 共聚物的Tg决定于结构单元的组成比,以及不同的结构组成。,PPC-PS共混物的DSC曲线,举例:,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DSC曲线,苯乙烯含量 A:100% B:55% C:19% D:0%,某组分成分增加,Tg转变的阶梯增加。,7.4 DSC 应 用,4. 聚合物的化学转变的研究,氧化、交联反应出现放热峰; 分解反应出现吸热峰。,一些聚合物的氧化、分解、交联在热谱图上均有明显的反映。,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