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自评表_第1页
绿色建筑自评表_第2页
绿色建筑自评表_第3页
绿色建筑自评表_第4页
绿色建筑自评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自评表 项目名称: 文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 建设单位:宁波市江北区文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设计单位: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设计负责: 陈彩婷 项目设计: 邬文彬 项目校对: 李志勇 设计审核: 韩慧君 填表时间: 2017年 01 月 12 日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制二一七年一本篇是对本项目的绿色建筑预评估。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同时给业主提供一个了解绿色建筑的窗口,从国情出发,真正提高建筑节能的可操作性,以便后续的申报工作顺利开展。1.1、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分类1.1、绿色建筑的概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

2、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建筑。绿色建筑的关键词是“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1.2、 绿色建筑的分级目前分为三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1.3. 绿色建筑的分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

3、和公共建筑,应当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通过施工图审查、取得施工许可,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符合以上要求后方可参评,通过后颁发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证书和标志(授牌)。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通过工程质量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工资和工程款。符合以上要求后方可参评,通过后颁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和标志(授牌)。1.4、 绿色建筑的规范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3/1092-201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1.5、条款分析根据浙江省绿色建筑

4、条例第七条规定: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农民自建住宅除外),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其中,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其他公共建筑,应当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鼓励其他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进行建设。注:达标判定满足要求 ,不满足要求 ,不参评 类别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文分数目前得分建议深化或优化项深化或优化后得分备注编号款项内容款项分数条文总分节地与室外环境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4.1.2

5、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需补充环评报告,氡检测报告或证明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项目规划设计和应对措施合理,需补充环评报告,对噪音及污染源进行检测或全面检测建成后的噪音、空气质量、光污染等各项环境指标。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1910本项目容积率1.10,本条可得10分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9 7本项目绿地率为35%,绿地可对外开放。4

6、.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63本项目地下室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p1=64.7%,均为地下一层4.2.4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2402深化项,本项目设计说明中玻璃幕墙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墙玻璃,需深化设计玻璃幕墙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20.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的规定。22深化项,请补充相关设计说明,可得分。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有关规定。444.2.6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26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

7、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 ;11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20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114.2.7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等遮阴措施的面积;242通过室外热环境模拟计算,室外平均热岛强度1.5,可得分。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224.2.8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393本项目距离“锦江花园”公交站步行距离约30m。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

8、站);3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33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33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措施;363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及数量合理,且有这样防雨设施。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33地下室停车为社会停车场,且合理布置地面停车。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66本项目为文教卫生中心,兼医疗、办公、学习、就餐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3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3903深化项,有调蓄功能的绿地面积应达到1

9、299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30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30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60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363居住建筑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m2,公共建筑采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30总分10065597不参评9分节能与能源利用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本项目采用VRF空调系统,项目为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

10、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本项判定达标。5.1.2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5.1.3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5.1.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规定的现行值。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5.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66公共检出穿墙比小于0.5,可得分5.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66本项目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达到10%,外窗可开启面积达到3

11、5%。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1005.2.4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 66本项目采用VRF系统,请补充相关设计说明,补充VRF系统的IPLV(C)值,本条暂判定得6分5.2.5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等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规定值低20%。66本项目采用

12、VRF系统,满足要求5.2.6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1000该项需进一步模拟计算,本项得6分5.2.7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66本项目采用VRF空调,本项得6分。5.2.8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分供暖、空调区域,对系统进行分区控制;353本项目满足要求,可得3分合理选配空调冷、热源机组台数与容量,制定实施根据负荷变化调节制冷(热)量的控制策略,且空调冷源的部分负荷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33本项目满足要求,可得3分水系统、风系统采用变频技术,且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202本项目采用VRF空调,本项得2分。5.2.9走廊

13、、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33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规定的目标值。80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30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的节能评价值要求;353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20深化项,请补充相关设计说明,可得分。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3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3本地峰谷电价差低于2.5倍,本条不参评。 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

14、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4建筑无可用的余热废热源,本条不参评。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100本项目目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供热量占生活热水设计小时加热量的60%。 总分100 5836138不参评26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1.1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6.1.2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6.1.3应采用节水器具。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6.2.2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171室外埋地管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11设计阶段根据水平衡测

15、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505深化项,施工图中补充按水平衡测试要求设置分相计量水表。 6.2.3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886.2.4按使用用途,对厨房、卫生间、空调系统、游泳池、绿化、景观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262按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446.2.5采用带恒温控制和温度显示功能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24设置用者付费的设施。26.2.6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1010深化项,施工图中应补充使用达2级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 6.2.7采用节水灌溉系统;7107在采用节水灌溉系统的基础上,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装置等节水控制措施;3

16、0或种植无需永久灌溉植物。1006.2.8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10106.2.9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50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150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80对进入景观水体的雨水采取控制面源污染的措施;474利用水生动、植物进行水体净化。33总分90484015不参评14分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7.1.1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7.1.2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低于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7.1.3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控制

17、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7.2.1择优选用建筑形体。93本项目为体形不规则。 7.2.2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达到节材效果。507.2.3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10107.2.4公共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57.2.5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507.2.6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360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卫浴间。307.2.8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10107.2.9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55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1010合理采用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50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100总分8038不参评25分室内环境质

18、量8.1.1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需提供环评报告及室内噪音检测报告。 8.1.2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需提供环评报告及室内噪音检测报告。 8.1.3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8.1.4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19、50736 的规定。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请调整相关设计参数,本条暂判定满足 8.1.5在室内设计温、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8.1.6屋顶和东、西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的要求。控制项满足不满足满足不满足8.2.1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 。638.2.2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968.2.3建筑平面、空间布局合理,没有明显的噪声干扰;242采用同层排水或其他降低排水噪声的有效措施,使用率不小于50%。28.2.4公共建筑中的多功能厅、接待大厅、大型会议室和其他有声学要求的重要房间进行专项声学设计,满

20、足相应功能要求。308.2.5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308.2.6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的要求。80本项目主要功能空间采光系数达标面积比例:40.5% 8.2.7主要功能房间有合理的控制眩光措施;6146内区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达到60%40本项目内区采光系数达标面积比例:16.6% 根据地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不小于0.5%的面积与首层地下室面积的比例。448.2.8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1208.2.9供暖空调系统末端现场可独立调节。88本项目采用VRF空调,满足要求,得8分。 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

21、和构造设计,改善自然通风效果。130重要功能区域供暖、通风与空调工况下的气流组织满足热环境设计参数要求;470无暖通施工图及气流组织报告,本项不得分。 避免卫生间、餐厅、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空间或室外活动场所。33卫生间等区域设计排风系统,本项得3分。 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与通风系统联动;58本条适应于集中空调建筑。 实现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实时报警,并与通风系统联动。3本条适应于集中空调建筑。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55本项目设置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 总分 10036不参评23分提高与创新11.2.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高20%,或者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到15%。21011.2.2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节能评价值的要求。111.2.3采用分布式热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