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突破训练_第1页
2020-2021学年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突破训练_第2页
2020-2021学年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突破训练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学年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突破训练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勤于读书 读书是世界上最有乐趣的事情,孔子是古代的大教育家,一生喜欢读书,用功的时候,甚至忘记吃饭睡觉,有所悟时则快乐得忘掉了一切忧愁。这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 书是知识的宝库,储藏着无数的精神食粮,读书就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是人类最高的享受。新的知识,有趣的故事,美丽的诗歌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安定。 还有,当我们寂寞时,可以从书本中得到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它好像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和朋友,一直跟随我们,鼓励我们,指引我们向光明的前途迈进。 总之,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由读书可以获得更多的宝贵知识,使生

2、活丰富,因此,我们要勤于读书。(1)在文中找出“快乐”的反义词_。(2)文中“知识的宝库”是指_,“钥匙”是指_。(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一生喜欢读书?(4)我们为什么要勤于读书?2.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半吨煤(节选) 我念初二的时候,每月的零用钱是5元,即使是在物价便_(bin pin)宜的1987年,也做不了什么,因此,那时的我很想挣点钱,为自己买双球鞋。就在这时候,机会来了。 亲戚用车送来半吨煤,和在一块空地上,为了把煤运上30多级台阶,再把它倒进坡顶上的煤棚,父亲让我守着煤堆,自己去找民工。我问一旁的母亲()搬()运需要多少钱()母亲说是15元钱()我立刻说()为什么不找我来做(

3、) 觅工失败的父亲皱着眉头回来,一听母亲的转述,他喜笑颜开地拍拍我,答应 _(yng yng)我们两人一块儿干,15元钱全归我。”这桩生意全归我了!当时我十分高兴,马上和父亲拉了钩,生怕他反悔。 半吨重的煤大约高一米,呈圆锥状,对比一下父亲找来的筐子,估计满满的五六筐就能搬完,当我满怀信心往筐里添煤时,父亲笑了,他要我试着提提。天哪,我用了吃奶的气力,才八成满的筐子居然只轻轻颤了颤,在我倒吸一口冷气时,父亲把筐里的煤捡一部分出来,边捡煤边说:慢慢来,儿子。” 我从没用过扁担,以前住郊区时,见农民日日地担着,轻描淡写一般,可真把百十斤的煤块装上,加上它一荡一荡时,我的肩骨针扎一样疼。可少年人的倔

4、强让我憋着,涨着红脸朝前走。好容易上了台阶,还要用手抱着煤块扔到齐腰高的棚里去,说实话,我很害怕不能兑现诺言。 最后的两担,是母亲换了我,才和父亲共同完成的。那时,我的肩头已经磨出血泡,大大咧咧的父亲兴奋地拍我的肩头,疼得我龇牙咧嘴。母亲把15元钱给我时,我真的很内疚,我才体味到什么叫劳动的艰辛。 从此以后,每一张钞票我都很珍惜,我学会了节约。更关键的不是这些,当我看到那些搬运工人搬运煤的时候,我心中涌起一股咸味,不只是汗,还有血的气息。学会爱他人,体验贫困,就是那半吨煤教会我的。(1)给文中加线的句子标上标点;(2)给文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认真阅读短文后填空。”我挣钱是因为“

5、我”想_。“我”和父亲、母亲一起运送了_,挣了_元钱。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4)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觅工失败的父亲皱着眉头回来。觅: _说实话,我很害怕不能兑现诺言。诺言:_(5)“母亲把15块钱给我时,我真的很内疚,我才体味到什么叫劳动的艰辛。”“我”很“内疚”,“我”“内疚”什么?(6)“我”通过运半吨煤挣了钱后都有哪些收获?3.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鱼游到了纸上(节选)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的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

6、老是一个人来呆呆地站在金鱼虹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y),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的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1)下面哪个选项最能概括选文的内容( )(2)第段画线句子是对聋哑青年的_(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作者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眼睛_的特点。(3)联系选文,结合语境

7、,给下面句子选择引号的作用。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 )(4)选文中“哟(y),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模仿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请用上“有时有时”写一句话。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二)生命的养料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病腿和歩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戒玩耍,老师叫他_(回答问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你们栽的树苗长得最好,我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

8、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那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形,不知怎么地,前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日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于,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娥绿、更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_(直言 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担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棵小树?当他轻手轻

9、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棵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病腿的小男孩_(虽然既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它都能使生命之树茁壮_(成长 成功)。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显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点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滋养,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1)选出括号里搭配恰当的词语。(2)小男孩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的原因是_(3)父亲把树苗给孩子们,对他们

10、的承诺是_;最后,_栽的树长得最好。(4)父亲为什么要帮那个小男孩种树?(5)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父亲?(6)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话的理解。5. 重点段落品析。_等等_老屋_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_不注意根本听不到_请再站一会儿吧_我肚子好饿好饿_外面的树被砍光了_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_(1)根据课文原文,加标点。_等等_老屋_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_不注意根本听不到_请再站一会儿吧_我肚子好饿好饿_外面的树被砍光了_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_ (2)面对蜘蛛的请求,你来预测一下,老屋会怎么回答?6.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11、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_石_瓮_之,水迸,儿得活。(1)将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文中的横线上。破 持 击(2)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填序号)1.没水中( )mi m2.儿得活( )de d(3)照样子,用组词的办法理解文言词语。群:一群。戏:_没:_众:_石:_(4)照样子,用现代词语解释文言词语。足:脚。登:_去:_(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6)一个小孩跌入瓮中,司马光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并说说它的意思。7. 重点段落品析。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在一盏

12、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1)树和鸟儿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好朋友即将分离,那么在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时要读出_之情;最后,鸟儿与小姑娘的对话,应该读出鸟儿_的语气。(2)读了片段,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鸟儿说,请把说的话写下来。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用垃圾来开车 法国北部的里尔都市图拥有85个市镇和110万人口,由于人口数量庞大,这里每年要产生7

13、0万吨生活拉圾。 日积月累之下,里尔市郊的垃圾开始_。一开始,政府规划出了一大片土地,作为露天垃圾厂,但是,几年后,这些土地便无法容纳垃圾了。于是,人们又开始使用填埋的方法,结果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垃圾在地下腐烂后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垃圾问题,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里尔市公共交通发达,整个都布图有1000多辆公交车,是世界上公交车最密集的城市。随着近两年油价的上涨,公交车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公交公司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巨大困境,每年,政府要补贴几百万欧元给这些公交车。 当时,在这应城布里流传着一句话,假如垃圾也能开车,里尔市就会变成天堂了。垃圾与公交车,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偏偏有人通过这句

14、话把两者联想到了一起。 里尔市一家能源研究所认为,垃圾是可以用来开车的。他们的方案是将有机垃圾放入沼气池内发酵分解,产生高浓度沼气,然后,利用沼气作动力燃气,驱动全市的1000辆公交车运行。里尔市政府对这一方案很感兴趣,并开始投资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动。从前令人头痛的有机垃圾全部被运到沼气池,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气经过提纯过滤后,形成高浓度无异味的甲烷。这些甲烷,完全可以取代汽油,成为公交车的新型燃料,而垃圾分解后产生的残渣提过加热提炼、粉碎成熟,则变成可以用作农田肥料的堆肥。由于这种肥料纯度高,很受里尔农民的欢迎,附近的农民经常开着车来购买,一些肥料还运销到法国其他地区,常常_。如今,里尔市每辆

15、公交车的车身上,都写着醒目的大字:我们用垃圾开车。 把垃圾和公交车联想到一起,堪称_,既消化了垃圾,又节省了每年几百万欧元的燃油费,最可贵的是,他们还为农民提供了大量优质肥料。 想象_,一种大胆的想象,一个巧妙的思维,可以让腐朽化为神奇,可以让垃圾开动汽车。(1)“堪”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再查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再查音节_,“堪”字的解释有:可以,能;忍受,能支持。“堪称一举三得”中的“堪”是第_种解释:“疲惫不堪”是第_种解释。(2)联系上下文,把下列四字词语填入文中处。供不应求 一举两得 永无止境 堆积如山_;_;_;_(3)第一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16、:_。(4)针对用垃圾来开车这一方案。里尔市政府是怎样具体实施的?请简单地说一说。(5)垃圾分类,让世界更美。请你写一句垃圾分类的宣传语。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后娘让他别再回家暑假开学,爹给满子新娶的后娘和后娘带来的那个胖胖的五岁的小弟弟都走出院子送满子回学校读高三,后娘很温和地同满子说再见,满子心里就像装进了一个春天的太阳。春天的太阳一直挂在满子心里,所以满子的笑脸就多。老师同学都说满子变了一个人儿,满子忍不住抿嘴儿笑:当然!爹终于不再孤寂,满子能一门心思冲高考了!可是,上半学期的一天上午,满子正由寝室去教室,突见邻居兴堂叔找来,兴堂叔看见他就喊: 满子满子”满子忙跑过来: “叔,你咋来

17、了?”“我进城买农药,你你参让我顺道看看你。”“我爹好吗?”“好,你娘对他一千个好哩。”“我后娘好吗?”“好,好呀。可是”“咋?”“你娘她她不要你了。她不许你回家去”“可我想爹呀。”“想也别回,你娘说你要回去,她就走。你爹让你千万别回家去。”满子的眼一糊,满子九岁时没了娘,他多想有爹又有娘呀。可是,后娘的话满子得听,满子心疼爹。满子潮着眼说: “我不回家,一定不回。”兴堂叔的眼也潮了,兴堂叔叫声“满子呀”,从兜里掏出一沓钱说:“这是你爹捎给你的一千块钱,省些用,够到高考了。”满子不由得瞪大眼睛:“爹哪来这么多钱?”“他把你家的牛卖了。为这,你娘气了一大场呢!眼下总算好了,满子,一定好好读书,一

18、定要考上呀。”满子接过钱,喊了声:“爹呀!”眼圈儿弘了起来。兴堂叔小心地从兜里掏出一张小照片捧给滿子: “满子,这是你爹的照片,想你爹了,就看上一眼吧。”满子双手接过照片,眼泪一下子淌下来,满子淌着眼泪对兴堂叔深深鞠了一躬。兴堂叔重重拍了一下满子的肩说:“孩子,一定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上呀!一定别回家去呀!”兴堂叔走了,满子一口气跑回座位,泪水一下子打湿了几本书,他一时真有点儿拐不过弯儿来,那轮太阳还在呢可钱和照片实实在在地揣在兜里,他抽泣一下,狠狠地把照片和钱捏了一下,那轮太阳就被捏出了心窝儿,满子想:她不要我就不要吧,只要她要爹就行。再抽泣一下,慢慢擦干眼泪,可是,卖了拉犁的牛,爹该平添多少

19、苦和累呀!他仿佛看见瘦削的爹在天里弯成一只硕大的虾。满子拼命嚼书,每天都对自己说:只许胜不许败。高考后,满子在城里打工,上大学不能再全靠爹了。录取通知书拿到手,满子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儿:也许拿了通知书回家她不会骂的!这个想法儿一旦出现便难以克制,满子进村时正值的晌午头儿,正是各家坐在自家院子里的树荫下吃午饭的时间,毒辣辣的太阳把没有树前的土地、房屋晒得白花花的,灼死人,满子紧阵儿脚,走到自家院门口树荫下,不灼热了,舒服了许多,满子又害怕起来,万一惹恼了她咋办?只一会儿,满子就拿定主意:不管咋地都要看一眼爹,他壮下胆,几步跨进院子大喊:“爹爹”没人应声!他这才觉出院子里很静,院子里因少了那头牛显

20、得很空落,在原来拴牛的地方坐着一个剥花生的小男孩。 小男孩的脸瘦瘦的,胳膊细细,干瘪的小手似乎捏不开花生壳。小男孩听见喊,猛地抬头。他的脸怔怔的,两只眼睛格外大。小男孩突然明白了什么,哇地哭起来:“哥,哥咱爹早死了娘不许给你说。”满子愣住了。看着破旧的屋子,看着屋子上升起的黑黑的炊烟,满子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2)文中多处使用省略号,请探究下列两处省略号的作用。兴堂叔看见他就喊:“满子满子”你娘她她不要你了。她不许你回家去。(3)选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请品味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满子心里就像装进了一个春天的太阳。小男孩的脸瘦瘦的,胳膊细细,干瘪

21、的小手似乎捏不开花生売儿。(4)后娘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5)文章以“后娘让他别再回家”为题目有怎样的作用?10. 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1)这段话写出了小兴安岭_(季节)的景色,这时候小兴安岭的特点是_。(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_,这句话是把_比作_。(3)“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22、,“浸”字用得妙,让我们感受到(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_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_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

23、!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_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填序号)A.因为 B.但 C.果然(2)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时,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填序号)第句:男孩在想_。 第句:列宁在想_。第句:男孩在想_。 第句:列宁在想_。A.我明天就把灰雀送回来B.我不能说我把灰雀捉走了C.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D.灰雀是男孩捉走的,我要用我的担心与惋惜感染男孩,让他主动送回灰雀(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男孩为什么会“低着头”?(4)为

24、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请说说你的理由。12. 我会读,我会做。月夜美人 月光迷人地撒在山坡上,动物和植物们都睡着啦!一只值夜班的猫头鹰在山林中。突然,它发现一朵美丽洁白的昙花开放了。猫头鹰飞到昙花的旁边,好奇地说:“小昙花,原来你是在晚上开的呀!”昙花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是呀!我的祖先生活在干旱的墨西哥,为了保护身体中的水分不会被蒸发掉,这才养成了半夜开花的习惯。”从此,昙花半夜开花的秘密在树林中传开了,大家再也不把昙花看作不会开花的植物啦!(1)昙花在_开花。(横线上填时间)(2)昙花是_色的,你还知道什么花的颜色?_花是_色_花是_色_花是_色(3)想一想,昙花为什么在半夜开放?方法提示:仔

25、细读短文的第5句话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犹豫_ 镇定_(2)同学们一共给英子鼓了_次掌。第一次掌声是为_而响起,第二次是为_而再次响起。(3)英子为什么犹豫?又为什么流

26、泪?(4)同学们前后两次掌声分别表达了什么?14. 背诵揠苗助长,完成下面各题。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谓其人曰:“!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1)默写句子,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句子:_。意思:_。句子:_。意思:_。(2)发挥想象,完成下面的续写。看到“苗则槁矣”,农夫的儿子急匆匆地跑回家,他对父亲说:_。望着满地已经枯死的禾苗,农夫不禁感叹道:_。(3)“揠”、“苗”、“助”、“长”这几个字在新华字典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4)小明才三岁,妈妈就每天逼着他练钢琴,这让小明很不开心。请你用上“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劝说小明的妈妈。1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不是最弱小

27、的(节选) 森林里是那么美好。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书。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 萨沙问道: “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萨沙反问道。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妈妈笑着回答说。 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

28、,毫无抵抗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1)文中描写雨大的词语 _、_;请你再写出两个表示雨大的词语: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3)填空。用横线画出大雨前林中的野蔷薇的样子,用波浪线画出大雨中野蔷薇的样子,想象盖上雨衣后的野蔷薇:_。妈妈讲的“弱小”是指_,她把雨衣给了_:萨沙想到的“弱小”是指_,他把雨衣_,说明_。(4)文中父母教育孩子所采用的方法是_。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竹子是极_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

29、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竹子是_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地,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1)给这篇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2)根据短文内容,在

30、横线上填上一对反义词,并且能和上下文意思相吻合。竹子是极_的竹子是_的(3)“息”字的解释有:停止;消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利息。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就属于第_种解释。(4)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分别写了_、_、_、_的妙用。(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6)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的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借赞美竹子的品格,歌颂_。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_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_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_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

31、色的海洋。_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_、_、_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1)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写上合适的词。(2)我发现横线上的词语都是表示_的词语。这些词让我知道了“五彩缤纷”一词的意思是_(选一选)五个颜色,非常好看。 颜色多,非常好看。(3)找出本段中的比喻句和将菊花当人写的句子。(4)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秋雨特点的词语:_。18. 读一读,做二做。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爸爸,你那把_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_着它,走到桥上,把水_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_田了,你高兴吗?(1)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32、)浇 提 洒爸爸,你那把_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_,着它,走到桥上,把水_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_田了,你高兴吗?(2)天上这座美丽的桥是_。(3)如果我把水洒下来,爸爸高兴吗?为什么?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鸭妈妈孵出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大家都要赶走他。丑小鸭想:“我还是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吧!” 丑小鸭来到小溪边,一会儿捉虫吃,一会儿跑进水里捉小鱼吃,吃饱了,他就练习游泳,练习拍翅膀。 一年过去了,春天来了。丑小鸭拍拍翅膀,啊!自己会飞了。他飞到一个大湖里,低头看见清清的水里是一只天鹅。(1)照样子,写词语。例:又大又丑、_、_(2)用划线的词写一句话。

33、一会儿一会儿(3)短文有_自然段。(4)丑小鸭自己学会了_。(5)后来,丑小鸭变成了什么,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横线画出来。2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21. 课内阅读。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人们

34、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1)把表示颜色的词语画上横线。(不重复)(2)照样子写词语。来来往往 _ _ _(3)本段主要写了广东的一座_。第四句写了_和_。第五句写了天空的_和_。22. 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1)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请把句中表示列宁抬头看灰雀的动词找出来,画上横线。句中哪些词句是写列宁喂灰雀的?请画上波浪线。列宁经常看灰雀、喂灰雀的词句表现了_(2)他在

35、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句话是写列宁找灰雀,“找遍”一词表现了_23.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故乡的山溪 去年暑假,我随爸爸回到老家,老家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崭新的瓦房,淸脆的蝉鸣.一下就让我陶醉了,但更使我陶醉的是村东的山溪。 一天清晨,我闹着爸爸带我去找山溪的源头,走到一座山前,爸爸说:“源头在山的那一边我是无力爬上那座山峰的,只好跟着爸爸往回走,我渴极了,蹲在溪边,捧一捧溪水,饮而尽。好凉爽的水啊,喝一口全身清凉;好清澈的水啊,蓝天、白云、野花、蝴蝶,都清晰地映在水中。 山溪给了我欢乐,我和村里的小伙伴经常到山溪里捉鱼摸虾,这里的鱼虾可真肥,只一小会儿,小伙伴们就摸了不少,可我

36、连个鱼鳞虾皮也没有摸到。小伙伴告诉我,摸的时候不能着急,动作轻轻的,要不,鱼虾就会被惊跑的。我照着做了,果然摸到一只好肥大的虾,小伙伴们瞅着我笑,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好多天不下雨,田里的小苗儿卷起了叶子。村里的孩子们就引山溪的水,主动浇一位军属老伯伯的田。溪水潺潺地、潺潺地流着,浸透了田块。多么听话、多么无私的山溪啊!顿时,我觉得家乡这些天真无邪的小伙伴不就像那正在流淌的山溪吗? 开学前,我不得不告别山溪。故乡的山溪啊,一直在我心中流淌.(1)写出反义词。崭新_ 清澈_ 清晰_ 经常_(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一口气就喝完了,形容喝得十分爽快。_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_(3)

37、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第2自然段的段意。第2段:_(4)请找出第4自然段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画上横线。说一说,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5)短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_的情感。(6)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风光呢?请用优美的语言接着写下去吧。我最喜欢家乡的_。那里_24. 阅读短文,根据原文填空。子曰:“爱亲者,A_;敬亲者,B_。C_,而D_,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天子章第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六下7)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

38、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E_过它,冰雹曾来F_过它,霜雪曾来G_过它,大火曾来H_过它,暴雨曾来I_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也曾过J_它。不过,尽管受了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坚持着。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展现出盎然的生机和万卉争荣的景象。我爱我的祖国(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六下3)25. 读一读下面的语段,做一做后面的练习。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

39、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骤然_ 持久_(2)找出描写英子神态的词句。(3)找出描写英子动作的词句。(4)联系课文分析,我们想通过掌声对英子说些什么?(5)英子明白我们的心意吗?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2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海鸥乔纳森(节选) 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恬静的海面,荡漾的微波闪着金光。 离岸一英里的海上,一只渔船随波逐浪地前进,这是吃早饭的信号,近千只海鸥飞来,相互追逐着争食吃。又一个忙碌的日子开始了。 但在远离渔船和海

40、岸的地方,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独自在练习飞行。在百英尺的上空,他伸下两只带蹼的脚,仰起嘴,使劲儿弯着翅膀。翅膀一弯,就可以放慢速度。而现在,他越飞越慢了,慢得几乎听不到耳边的风声,慢得连脚下的大海也仿佛静止不动了。他眯起眼睛,集中精力,屏住呼吸,使劲儿想再弯那么一英寸然后,他浑身的羽毛直竖,失去平衡,摔了下来。 要知道,海鸥飞行时决不摇晃。决不失去平衡,盔空中失去平衡,对海鸥来说是极不光彩的事。 但是乔纳森并不觉得丢脸,他再一次展开双翅,依旧颤抖着使劲弯曲一点、一点地放慢速度,又一次失去平衡他不是只平凡的鸟。 大多数海鸥只求学会最简单的飞行本领如何从岸上飞出去觅食,再飞回来。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

41、是飞行,而是觅食。但对这只海鸥来说,重要的不是吃而是飞。乔纳森喜爱飞行胜于一切。 他发现,像他这样的想法,在同类中是吃不开的。他那么整天独自练习,成百次地作低飞滑翔,连他的双亲都替他担心呢。 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故,只要他保持离水面不到半翅的高度作低空飞行,他就能在空中停留较久,费劲较小。他滑翔下来并不像一般乌儿那样伸下双足溅落海中,而是蜷起双足紧贴着身体掠过海面,在水面留下长长一道波纹。他蜷起双足在沙滩上滑翔着陆,然后步测着沙滩上滑翔的距离,他的父母见了,着实为他担忧。 “怎么啦,乔?怎么啦?”他妈妈问。“难道学其他海鸥的样儿这么难,乔?低飞是鹈鹕和信天翁的事,你学这干什么?你干吗不吃点儿

42、?孩子,你都瘦得皮包骨头了!” “我倒不在乎瘦得皮包骨头,妈妈。我只是想知道我在空中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 “你瞧,乔纳森,”他父亲温和地说,“冬天快到了,船只就要少了,海面上的鱼也要钻到海底去了。你要是一定要学习,那就学学怎么觅食吧。飞行当然好,可你总不能拿滑翔当饭吃啊。别忘了,你飞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吃。” 乔纳森顺从地点点头。以后几天,他试着学其他海鸥的样儿;他作了认真的尝试,与鸥群一道围绕着码头和渔船嘎嘎叫着争食吃,扎到海里抢点儿面包片和烂鱼。但这样做他受不了。 “这样太没意思了,”他心里想,一边故意把好不容易弄到的一条鲤鱼丢给一只追逐他的饥饿的老海鸥。 不久,乔纳森又独自一个出去了

43、。他飞到海上远处,饿着肚子学习,很是快乐。(1)第自然段好像和乔纳森无关,作者写该段的目的是什么( )(2)读第段画线的句子,注意划线的字及标点,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3)乔纳森的双亲担心什么( )(4)第段中“但这样做他受不了。”什么是乔纳森受不了的( )2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1)选文中有两个“看”字,第一个“看”表示_;第二个“看”表示_。A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B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

44、的好朋友(2)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它在想些什么。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里一定在想: _。唱完了歌儿,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里一定在想: _。(3)我们应该学习鸟儿_的品质。( )(多项选择)2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晏子使楚节选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A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B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C街上的有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并很为难的样子()说( )您这一问( )我实在不好回答( )撤个谎吧( )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 )说实话吧( )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故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