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24 .月亮上的足迹》优质课教案_5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24 .月亮上的足迹》优质课教案_5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24 .月亮上的足迹》优质课教案_5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24 .月亮上的足迹》优质课教案_5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24 .月亮上的足迹》优质课教案_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师:今天啊,我请大家猜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这时我说的是什么啊?生:“月亮!”师:对!是月亮!平时我们大家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啊?学生自由发言。师:是的,多么神奇的月亮啊!在我们古代,人们对于月亮有着不尽的遐想和眷念,也因此产生了很多的传说故事。大家知道流传最广的是故事是什么故事吗?生:“嫦娥奔月!”师:是的!是嫦娥奔月。那是我们古代劳

2、动人民渴望探索月亮的产物。然而月亮上究竟有什么呢?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人们不断地在探索着这个问题,渴望揭开月球的秘密。2007年10月24日18点1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卫星,迈开我国探索月球的第一步。然而对于人类对于月球的真正探索我们整整迟了39年。早在1969年7月21日,人类就成功的登上了月球,那是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是值得全人类庆贺的时刻!虽说时隔39年,但那一刻的震憾,那一刻的喜悦,至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的到。下面说让我们共同学习月亮上的足迹,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那种悲震憾和发自内心的喜悦!二、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

3、章大意。自主学习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合作探究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可以总结评点: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示意图如下。时 间事 件 进 展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火

4、箭继续上升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三、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入体会。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

5、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d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合作探究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可让学生齐读并深刻体会,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

6、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语言方面恰当的描述:例如:在写到火箭发射前的景象时,作者写道:“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这表现了火箭高大雄伟的姿态。写火箭在太空飞翔时,作者写道:“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缓缓地行驶。它飞过了又飞过了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争光,静静地悬在飞船上方。”这样的描述很能激发读者的想像。用数字说明;例如:写火箭升空的的速度分别用6.8、7.67、10.5等数字,令我们遐想不已。还有写火箭升空后的时间词,也同样让我们遐想万千。叙述中有议论。如第4段中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写道:“一个伟大

7、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这足以说明这次登月之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意义。还有第11段中在两名宇航员登月之后,写道:“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这里再次强调了此次登月的意义。总之,这些议论性文字深化了我们对叙述的问题的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四、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寂;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五、总结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九年,而我国航天技术也已达到空前的进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对月球探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但对月球的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还得靠不断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