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专题复习(三)人教版_第1页
高二政治专题复习(三)人教版_第2页
高二政治专题复习(三)人教版_第3页
高二政治专题复习(三)人教版_第4页
高二政治专题复习(三)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二政治高二政治专题复习(三)专题复习(三)人教版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专题复习(三) 学习过程 一. 哲学上册重要问题汇总 同学们在平时训练或者考试时,经常会遇到这样设问的一类问答题:“材料中的 是如何(怎样)做到(体现)观点的?”这种设问类型的问答题很多在教材中没有明 确的答案,注重考查同学们对隐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综合运用能力。许多同学解答此 类问题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导致严重失分,成为制约每次考试成绩提高的一个棘手的 “瓶颈” 。 为突破这一“瓶颈” ,根据当前高考文综学科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学科内主干知识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

2、,同时根据此类题型设问要求,我对高二思想政治上册中的若 干重要问题做了精心归纳与概括,供同学们在复习时参考。 (一)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个问题在试题中经常以这样的设问出现:“材料中的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 发的?”答题要点综合归纳如下: 1. 必须承认“实际”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用自己的主观臆想代替客观 事实,特别要做到对“实际”情况有真切的了解。 2. 必须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 。一是要注意“客观实际的具体性” ,要分析“实际” 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二是要注意“客观实际的全 面性” ,既看到实际的这一面,又看到实际的那一面,做到对客

3、观实际的全面把握,防止片 面地把握实际;三是要注意“客观实际的变化性” ,既看到现实存在的“实际”又看到随时 即将发生变化的“实际” ,做到对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全过程的把握,防止静止僵化地把握 客观实际,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3. 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主观主义,特别要反对主观主义的两种典型表现教条主义和经 验主义。但是,反对教条主义并不意味着排斥正确意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反对经验主义 也并不意味着拒绝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而是要将正确意识、科学理论以及先进经验与本 地、本部门、本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4.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不是被动的, 要在尊

4、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按 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统一。 (二)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在试题中经常这样设问:“材料中的是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答题要点 归纳如下: 1. 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要承认并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也就是说,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 用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人的活动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首先正视客观规律的存在。 2. 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结合起来。 3. 按客观规律办事,实际上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因此,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规 律并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

5、势和方向,指导实践;利用对事物规律性的认 用心 爱心 专心 识,变害为利,造福人类。 4. 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解放思想,坚持发展的观点。规律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 是变化发展的。规律存在的客观条件一旦发生变化,规律的作用必然发生变化。因此,必 须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来适应变化了的规律,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 5. 按客观规律办事,还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要区分不同事物的不同规律, 而且要区分同一事物的同一规律在不同条件、不同阶段下的不同表现,做到具体的、历史 地把握规律。 如果试题这样设问:“材料中的是如何做到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可以综合参 照一、二的要点归纳概括,大同小

6、异。 (三)如何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 该设问是从唯物论的角度设计的,如果从认识论的角度设计可以演化为:“材料中 的是怎样发挥科学理论指导作用的?”要点归纳如下: 1. 自觉树立正确意识,这是发挥正确意识作用的前提。正确意识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及 其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人们自觉树立正 确意识,有利于发挥正确意识对实践的促进作用,引导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 使正确意识同具体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3. 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发展来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意识只有 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发展而发展,才能不断指导人们研究新

7、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主观 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4. 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传统习惯势力和 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5. 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还必须反对教条主义的理解运用正确意识。 (四)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该设问可以从唯物论角度组织答案,也可以从辩证法角度组织答案。 1. 从唯物论角度看: (1)首先丰富自己的知识,端正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运用科学的思维 方法。 (2)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反对教条主义。 2. 从辩证法角度:坚持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 场上,促成新事物的成长。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五)如何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看问题? 在试题中也可以演化为这样的设问:“材料中的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1. 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看问题,首先必须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 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防止片面性和一点论。两分法是矛盾分析法的基础。 2. 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看问题,必须在两分法的基础上对两点进行具体分析。每一事物 的两点都有其特殊性,必须明确一事物具体包含的两点是什么。 3. 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看问题

9、,还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不仅要看到事物的 两点,也不仅要明确具体的两点是什么,更要知道两点之中的重点是什么。为此,必须把 握两种具体情形:(1)当面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时,必须把握重点、中心和关键,这样 用心 爱心 专心 才不会使我们的工作重心发生偏离;(2)当面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时,必须善于 把握主流,这样才不会迷失我们对事物性质和发展形势的判断。 (六)如何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看问题? 在试题中也可以演化为这样的设问:“材料中的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 1. 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正确分 析矛盾的前提。 2.

10、要全面地、具体地、动态地分析矛盾。 (1)全面地分析矛盾,就是要在坚持两分法的 基础上分析,防止片面性;(2)具体地分析矛盾,就是按照矛盾特殊性三个方面的具体表 现去区别、分析矛盾,特别要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然后,根据具体的矛盾找 到解决不同矛盾的不同方法;(3)动态地分析矛盾,就是要随着客观实际和具体矛盾的变 化发展去分析矛盾。 3. 坚持矛盾分析法还要做到正确、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 一切从实际出发有机地统一起来。 (七)如何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问题? 该设问要求用唯物论部分的哲学道理而不是辩证法部分的道理作答,试题中常见的设 问方式是:“材料体现了辩证

11、唯物论的哪些道理?”核心要点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 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反对从主观出发,特别是主观主义的两 种典型表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注意:注意: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此要点适合个案型试题的考查,特别要注意党和国家、某 地区在具体工作中制定目标、方针、政策、理论、思想等的哲学依据类的试题。 ) 2. 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物质。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要求我们在历史和现实条 件的基础上,着重从主观方面努力,尽力

12、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努力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反对消极无为的不可知论观点。 注意:注意:这一要点经常涉及科学实验、发明创造,比如:克隆技术、纳米技术、转基因、 神州飞船、科学观测等热点背景进行考查。 3.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 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则把人的实践活动引 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自觉树 立正确思想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注意:注意:这一要点常以“三个代表”思想、小康目标的指导意义、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 制定等热点为背景进行考查。 ) 4.

13、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依人的意志转移,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规律面 前无能为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规律,并在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利用 规律,变害为利,造福人类。这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注意:注意:在思维过程中可以将实事求是与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结合起来,特别注意 “与时俱进” 、发展观点、创新精神等热点的考查。 (八)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 该设问要求用辩证法部分的哲学道理而不是唯物论部分的道理作答,题目中常见的设 用心 爱心 专心 问方式是:“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核心要点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

14、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注意:如果具体一点的话,要看材料中能否体现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一 定先把普遍联系的观点答上。可以说,联系的观点在解题时是最常用的观点,但切忌乱联 系。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联系,反对两种错误观点:(1)用虚构的主观联系代替事 物的真实联系;(2)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取消本来存在的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联系 无法改变(尽管规律性的联系无法改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 联系。 注意:注意:关于联系的观点经常考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沙漠化、沙尘暴、气候变暖、退耕还林、退田还草等热点问题。在回答时

15、可 以和唯物论部分的尊重规律、认识论部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等问题相联系。 2.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要搞清发展的实质,然后答出用发 展观点看问题的三个要点:(1)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明确事物 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其中第 三个观点与现实结合更为紧密。 3.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源泉、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 因起作用。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外因的 作用。 注意:注意:入世、扩大内需政策、改革开放、下岗职工转变再就业观念等问

16、题均可与此要 点相结合。 4.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结果(因此,质变更重要) 。要求我们(1)坚持适度原则;(2)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3)重视量的积累。 注意:注意:上述三点分开考查的概率较大。要特别注意“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发展战略。 5.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 事物(三点理由略) ,但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三点理由略) 。要求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 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注意:凡是不容易做成的事情都要联系此要点,比如入世、申奥等的艰辛。既然不容易做 成的事情往往也是

17、需要经过长期量的积累的事情。这样 4 和 5 两个道理思考时就可以统一 起来了。 6.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7.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学会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 作方法。 9.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10.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上述十个方面归结起来就是要用联系的、全面

18、的(矛盾的)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 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用心 爱心 专心 以上,我们对哲学上册中的八个“怎样做”一类问题的答题要点做了归纳与概括。同 学们在做有关习题时,可参照上述归纳与概括组织答题的要点,但千万不要照抄照搬,务 必结合具体题目的材料背景、设问角度、关键词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还有 五个问题我们在本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它们是:“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如何运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如何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道理看问题?” “如何运用内 外因辩证关系的道理看问题?” “如何运用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

19、系的道理看问题?”这五 个问题在课本中都有明确的要点,同学们参照课本复习即可。 二. 易错点总结 1.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 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起促进作用。 3.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4.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5.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6. 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7. 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 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9.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10. 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

20、整体。 11.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2. 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就是发展。 13.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是永恒不变的。 14. 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15. 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16. 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17. 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稳定不变的。 18.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总和。 19. 矛盾就是对立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20. 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矛盾。 21. 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26. 任何事物都

21、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7. 外因推动事物的发展。 28.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 29.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30. 量变是事物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的发展。 31.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32. 精神状态决定着人们办事情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33. 现象是个别的、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永恒不变的。 34. 人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办事情就能获得成功。 35. 人们能否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是能否使客观符合主观。 36.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7. 主观能动性决定办事的效果。 38. 具体科学知识讲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22、 39.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所以人的意识都是正确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40.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而矛盾是无差别的。 41. 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和目的。 42. 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3. 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44. 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45. 解决主要矛盾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前提 46.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47. 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48. 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最终目标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 分钟) 哲学常识上册重要的简答题 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23、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 什么是从实际出发?为什么要从实际出发?怎样从从实际出发? 4. 什么叫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怎么样? 5. 什么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6.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有什么分歧?根本的分歧是什么? 7.“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载人航天精神,成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请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 8. 简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包含的哲理,并说明对我们有什么的启示? 哲学常识上册典型辨析题 1. 客观实

24、在与客观存在是一回事。 2. 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 3. 引水上山就是改变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4. 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旧事物就是原来的事物,时间的先后出现是划分新旧事物 的标准。 5. 坚持两点论就是坚持均衡论,坚持重点论就是坚持一点论。 6.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7. 量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质变是由事物外部矛盾引起的。 8. 台湾地区新领导人顽固坚持所谓“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分裂立场,企图把台湾从中 国分割出去。所以说,祖国统一的道路是曲折的。 9. 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自由发展。 10.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11. 邓小

25、平理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所以,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意识对物质决定作 用的观点。 12.“精神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哲学常识上册典型论述题 1. 材料一:澳大利亚一个科学小组最近指出,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正在缩小,预计到 2050 年将完全消失。臭氧层具有保护地球生命免受大阳紫外线伤害的作用。臭氧层空洞缩 小的原因主要是大气中的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由含氯氟烃分解产生的氟的水平开始下降。 用心 爱心 专心 大气中的合氯氟烃含量主要是由旧式的冰箱和汽车空调使用含氯氟烃造成的,含氯氟烃是 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臭氧层空洞的缩小说明加 20 世纪 90 年代蒙特利尔议定书制

26、定的含氯氟烃使用禁令开始生效,人类拯救地球的行动已见成效。 材料二:我国科学家最近从一种盐生植物中成功地克隆出一个耐盐关键基因,并已导 入多种植物。这一发现将有望使占地球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盐碱地变成绿洲。目前这一成 果已得到应用,并培育出了适宜盐碱地生长的转基因植物幼苗。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对 于我国这样一个耕地资源日趋减少的人口大国而言,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 (2)这些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2. 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 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扰,圆了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

27、的成就。但是事物 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新的问题:由于农业丰收,粮食库存增加, 价格持续下滑,农民增收缓慢。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 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 农民收入。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 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请分析说明上述这段论断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 3. 2003 年 9 月 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会议的任务之一是研究振兴东北地区 等老工业基地问题。会议指出,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 小康

28、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 深刻认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 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 大精神, 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促进经 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 要充分认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统筹 规划,从长计议, 量力而行, 分步实施, 确保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 请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 4. 材料

29、一:党的 15 大指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 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材料二: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 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材料三:党的 16 大指出: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 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材料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 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样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请用有关哲理分析上述材料。 5. 1999 年 11 月 15 一 17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30、强调指出,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 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 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现在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基本具 备,时机已经成熟。实施这个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 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必须紧紧 依靠西部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时,国家要逐步加大对西部地 区的投入,并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西部开发要重点抓好 用心 爱心 专心 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

31、优先发展科 技教育。 (1)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2)这些道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哲学常识上册重要的简答题 16 略 7.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吃苦、战斗、攻关、奉献”的航天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正说明了这 一点。 (2)发展的本质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事物向前的、向上的前进趋势。以航天精 神为动力,圆了我国人民的“飞天梦”,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里程碑。 (3)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但我 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它并为人类谋利益

32、。 8. 略 哲学常识上册典型辨析题 15 略 6.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矛盾是推 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 起作用,因此,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题中的观点看到矛盾在事物中的推动作用,但没有看到内因与外因在事物发展中 起不同作用,所以此观点是不全面的。 78 略 9. (1)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 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解放思想,就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抛弃那些已经不符合

33、变化了 的实际的思想;但是解放思想的目的不是自由发展,而是使思想符合实际,使主观符合客 观,达到实事求是。 (3)所以,解放思想,就是使我们的思想必须符合变化了的实际情况。 10. (1)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 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坚持适度的原则。 (2)而当我们需要改变事物的性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重视量的积累,而当量变积累 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3)笼统地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是片面的。 11. 略 12. (1)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

34、物质具有反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必须重 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意识由物质决定。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不论意识的反 作用有多大,它总是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归根到底是由物质决定的。所以,精神不 可能是万能的。 哲学常识上册典型论述题 (1)材料一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材料二分别体现了规律客观性原理。 (2)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

35、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人类对臭氧层空洞的认识和补救,耐盐基因的克隆和应用,表明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 物的现象和规律,在这种正确意识的指导下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能够取得理想的结果。 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自然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生态系 统,按照其固有的规律运行,然而人类改造自然的某些行为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 运 行规律,使自然界失去了调节和控制功能,造成一系列不该发生的灾害。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要 顾全大局,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臭氧层空洞是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环境, 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结果,而臭氧层空洞的缩

36、小是人类顾全大局、从长计议的结 果。 2.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取得了解 决温饱这一了不起的成就,又面临库存增加、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这里的分析坚持了两 点论、两分法,是一分为二观点的运用。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去,农产品短缺长期困扰着我们,新阶段农业发展又 面临粮食库存增加、价格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的矛盾。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矛 盾的不同特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上述论述分析我国农业和农 村经济时,既肯定了其了不起的成就,又指出了在其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这样就抓 住了发展这一观点的本质和主流;同时又指出了农村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 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这就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即农业和农 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达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 (1)重视意识作用, 重视精神力量。(或者发挥正确意识、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 指导作用。)“振兴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