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杭州市综合防灾规划_第1页
案例分析-杭州市综合防灾规划_第2页
案例分析-杭州市综合防灾规划_第3页
案例分析-杭州市综合防灾规划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例案分析:杭州市:8080/index.aspx?tabid=4fa08753-ef17-4487-97eb-c242ffc032e0十四、城市防灾1、防洪: 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讲求综合效益和分期实施”的原则,建设标准防洪堤塘和流域水利设施,提高城市防洪抗灾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主城为 200 年一遇,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三个副城为100 年一遇,塘栖、良渚、余杭、义蓬、 瓜沥、临浦六大组团为50 年一遇。钱塘江北岸周浦- 钱塘江大桥段江堤取用一级堤防及 100 年一遇标准;钱塘江大桥- 三堡船闸段,防洪

2、标准取用不低于200 年一遇;三堡船闸 - 下沙段,防洪标准取用100 年一遇。南岸按100 年一遇标准建设堤防。设计依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第2.1 城市等别和防洪标准。1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2、防震: 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城市地震监测预报和工程建设抗震总体效能, 逐步提高城市的震灾综合防御能力和应急救助能力。制订震前人口疏散计划, 按人均 2 平方米设置人员避震疏散场地。高度重视化工等系统的抗震设防,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依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第 8.2.8避震疏散场所每位避震人员的平均有效避难面积,应符合:1 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lm2,但

3、起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作用的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2m2;2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2m。3、消防: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全面安排、有利生产、保障安全, 充分发挥城市消防的紧急救援功能。 重点保护与均衡布局相结合, 妥善安排消防安全布局及消防通道, 重点保护文物古迹、 重要设施、 重要建筑, 重视风景区、 林区和水上消防,妥善布置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储备、转运等项目,并按规定设置一定的隔离带,避免重大事故波及周边四邻。4、人防: 按全国人防一类重点城市的要求,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全面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坚持统一规划、分片实施、远近结合、注重效益的原则, 发挥人防工程的战备、 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建立布局合理的防护工程体系、灵敏可靠的通信警报体系、精干过硬的专业队伍体系、保障得力的人口疏散体系。5、地质灾害防治: 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管理工作,对于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防治计划,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2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