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最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 理解科学是什么。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2 知道科学是什么 , 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3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 认识科学是什么。4 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2 想知道 , 爱提问
2、。3 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4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 , 做一位小科学家。本单元的内容 :1、科学是 -2、做一位小科学家课题:1科学是 . .教学目的: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2 知道科学是什么 , 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 251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2 想知道 , 爱提问。3 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教学材料: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等材料。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 老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 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 你想了解儿童对“科学”的到了什么?已知程度 , 便于后续活动的开展。探索和调1 让
3、孩子们翻开教科书 , 看一看第页与儿童自身的经验衔查上面的插图 , 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大家接 , 为理解“科学是什在一起边看边说 , 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么”做好铺垫。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2 问一问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科学的问题, 要求举例。3“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引出学生更多的亲身经历。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5 动手做“暂时记忆能力”小实验。活动前要教给学生怎么制作活动道具 , 还要讲清如何操作 , 以便能得到好的效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培果。养探究精神。6让学生读读故事 , 再按照教材上卡通人的提示复述琴纳的故事。7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领借助科学家的故事,
4、 认会科学是什么识科学是什么。回顾和解1什么是科学?知道“科学”是什么释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2 做一位小科学家2 / 25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科学知识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 认识科学是什么。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 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材料:三角形、拱形硬纸片, 晒衣夹子若干 , 铅笔(削好带尖的)或雪糕棒、一段金属丝(要柔软一点的, 用手就能缠绕的)圆规、曲别针、各种颜色的卡纸(硬纸板)、剪刀。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
5、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 指导学生进行找平衡的活动。使学生经历一次科学探究分步发放器材 , 进行提示。的过程。让学生去试提醒学生把曲别针的位置画下来 , 可以用一个圆点符号代替曲别针探索和调1你还能想出哪些办法使物体保进一步寻找物体平衡的方查持平衡?(组织学生动手尝试)法。2引导学生回忆经历的过程。3组织学生交流科学家的资料。4组织学生做“视觉暂留”实通过收集科学家资料 , 进一验。(做之前教师讲清要求。)步理解科学探究。体验科学结论来之不易, 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回顾和解1你喜欢哪些科学家?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释2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信心 , 做一位小科学家。相似的活动?3 / 253 你
6、想做哪些和科学有关的研究?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本单元的内容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2、植物的不同与相同3、动物的不同与相同4、植物动物人课题: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科学知识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意识到要珍爱生命。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材料 :供学生寻找的某环境(校园、田野、花园或苗圃);记录纸。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 我们去校园寻找有生命的物
7、通过寻找, 积累大量感体好吗?性认识 , 为生物概念的教师事先考察寻找地点。形成提供依据。提醒学生注意:不要遗忘一些隐蔽的地方。寻 找 前 , 利 用几 分 钟 的 时间 , 给学生讲清注意事项。讲 清 如 何 记录 , 强 调 可 以4 / 25写 , 也可以画。 规定寻找时间为分钟左右。教师可以划定一个活动范围 , 提醒学生不要跑出去很远。探索和调查1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概括出有生命物体的基2把汇报结果列在黑板上。本特征。3“瀑布具有有生命物体的特征通过辨析 , 进一步明确吗?” 要求学生在回答时说出有 生 命 物 体 具 有 的 特理由征。回顾和解释1生物具有哪些特征?进一步明确有生命物体
8、具有的特征。2 植物的不同与相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 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出两株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能够自定标准给身边的常见植物分类。科学知识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植物的美, 爱护植物。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信息的道理。教学材料 : 一株常见的、易找的绿色开花植物植物的图片。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 / 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 植物有哪些不同与相同?马上来研究。5 / 25探索和调1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描述要培养观察技能 , 认识绿查陈述事实 , 可以使用数字 , 但不色开花植
9、物的主要器要有修饰语。官。2 问 学 生 : “ 你是 怎 么 知 道的?是你看到的吗?”了 解 植 物 的 共 同 特3 任选两株具有代表性的植征。物 。 要 求 先找 不 同 , 再 找 相同。先找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 , 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要求学生边比较, 边记录比较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3 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引起学生对植物世界4 补充一些植物的图片, 让学的关注。生说说自己认识的植物都有哪些 , 展学生视野。 ( 教科书上的植物分别是:丝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菊花、玉米、仙人掌、蒲公英、荷花 , 背景图是水稻。 )5 按照自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 提醒学生:每次的分
10、类标准是什么?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回顾和解1植物都有哪些相同 ?能说出植物具有的基释2植物有哪些不同 ?本特征。3 动物的不同与相同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能够对动物进行细致观察, 尽可能多地找出两个动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能够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6 / 25能够按照自定的标准给身边的常见动物分类。科学知识知道动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小动物 , 与动物有亲近感。体验到通过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教学材料 : 任选一种鱼 , 课前捉来的蚂蚁、各种动物的图片、两个不同类的动物。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动物有哪些不同与相
11、同? 马上来研究。探索和调查1 仔细观察一条鱼和蚂蚁, 并把它画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 了下来。要求学生标出小动物身体上的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各部分。2 比较鱼和蚂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把比较结果记录下来。3 观察小动物喜欢吃什么。要求观察的前一段时间不喂食。4 任选两种有代表性的动物。要求先找不同 , 再找相同。先找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 , 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要求学生边比较 , 边记录比较的结果。5 补充一些动物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认自己认识的动物都有哪些, 展学生视识多种多样的动物。野。6 按照自定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提醒学生:每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每个标准只能分一
12、次。( 如:天上飞的 , 水里游的 , 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如分培养学生的描述能力, 养7 / 25成“哺乳类、两栖类”等, 要加以肯成在研讨中注意倾听的定 , 。 )良好习惯。7 做“猜一猜”的游戏回顾和调查组织学生读科学家的故事通过读科学家的故事, 了解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4 植物 . 动物 . 人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 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科学知识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尊重其他物种, 与之和谐相处。意识到人也是动物, 是自然的一部分 , 要做有益于生存
13、空间的事情。教学材料 :一组萝卜和兔子生长情况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黑猩猩或其他类人猿的录像资料、相应的放映设备。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学生 教师互动的目二次备课的集中话题1 找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 看 知 道生 物的 共同 特谁找得多征。探索和调2 组织学生把比较的结果用集合查图记录下来3 找其他动植物作比较, 尽量找身边熟悉的动植物。知道人也是生物, 懂4 人和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得 人与 其它 生物 要处和不同之处 ?和谐相处。8 / 255 利用画面上类似的动作 , 引发学生讨论人与其它动物的关系。随即进行善待动物、善待自然的教育。6 引导学生把人归为动物一类, 让学生
14、说出人与动物的相同点和自进 一步 理解 生物 的身的独特性。特 征。 明确 生物 、7 动物植物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植 物、 动物 、人 之处和相同之处 ?间 有 着 怎 样 的 关将前面的比较结果再进一步进行系。比较 , 得出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共同特征。8 让学生谈谈人与动物、植物应如何相处。9 引导学生说出图内各部分应该填什么 , 填圆圈图。 ( 可以先看“笔”的圆圈图 , 说说几种笔之间的关系。 )回顾和解动植物有什么区别?请你把它们知 道生 物的 共同 特释的区别写出来或画出来。(理由征。越多越好)第四单元、生命离不开水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会用涂色的方式表
15、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科学知识知道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知道家庭、农业、工业、交通、娱乐等领域离不开水。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水就像母亲的乳汁, 哺育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教学材料:9 / 25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 , 各种食物含水量的数据 , 分组实验用的蔬菜、水果等食物、菜板、纱布、榨汁机、水果刀、烧杯、记录纸、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小尺。教学步骤:教学互动性质学生 / 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步骤一、交流彼此的知识和经1学生在上本课之前对验 , 全 面 提 升 水 的 重 要 性 认水的作用已积累了一些生活识。经验 , 但都是琐碎的, 这部分1 、教师提出讨论内容
16、:水内的教学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什么用?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有的知识储备, 用看、说、水?要求说得越多越好, 每组把写、画等方法将学生头脑中讨论的结果及时的写或画在白纸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较完上。整的体系中 , 使学生领悟“生集中2 、每组代表把纸张贴在黑命离不开水”的真正内涵。话题板上 ,并作介绍。学生评比哪一组水的作用说得多 , 说得好。3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补充水的作用。4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动物、植物、人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 生命离不开水。二、启发学生动脑想办法,1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发现植物体内的含水量。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1 、教师引导学生想出多种践 , 真实
17、地感受植物体内的方法“挤”出植物体内的水, 想水 , 活动时所用的植物应选择的办法越多越好。含水量较多的蔬菜和水果, 这2 、学生讨论:如何比较植样学生容易“挤”出水来, 也物体便于比较。内水的含量。2 “ 挤 ” 水 的方3 、 每 组 选 择 几 种 方 法探索“挤”出法很多 , 教师可在课前和植物体内的水, 并进行比较。调查4 、学生活动后的汇报:哪提供给学生“挤”水的些植物含水较多?哪些植物含水较少?工具 , 如纱布、菜刀、切菜板、榨汁机等,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工具 , 但这里的安全10 / 25教育非常重要。3 关 于 水 量 的比较 , 如果能将水“挤”在 烧 杯 里 进 行
18、 比 较 最好 , 但要注意进行比较的植物的量大致要差不多 , 如果不能明显地将水 “ 挤 ” 在 烧 杯 里 的话 , 可以以餐巾纸的潮湿程度来比较。4在教学时 , 教师还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 还有哪些地方有水 , 目的让学生明白除了植物体内有水外 , 动物体内也有水 , 例如鸡蛋里有水 ,人体内也有水等。三、在涂色的过程中, 进一步感受人体及食物中含有大量的1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水。的是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回顾1 、教师提问:有谁知道我们人了解人体、各种食物中含有体里含有多少水吗?我们喝的牛大量的水 , 了解人们在吃食物和奶 , 吃的鱼、鸡蛋等含有多少水补充营养的过程中 , 也补充了解释
19、吗?大量的水 , 在教学时 ,2、学生猜测。2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3、学生用淡蓝色的水彩笔表示其他食物含水量的数据 , 使学各种物体中水的含量。生 了 解 得 更 深 入 、 更 多 一些。4 、讨论:你看了各种物体3 教师应说明百分中水数所表达的含义。的含量有什么想法, 或你想说些可以用一个圆来解释 , 但不能什么吗?耗时太多 , 目的只是让学生看懂 , 而不是会算百分数。11 / 25四、通过亲自观察, 发现植物每天要“喝水”, 进一步感受生命离不开水。1、 教师出示小草, 提问:我们1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怎样才能知道小草每天“喝”多的是让学生连续观察一周小少水呢?草每天“喝”了多少水,从而2
20、 、学生讨论:需要哪些器使学生在对小草的呵护中, 进材?如何保证容器中的水是被小一步感受生命离不开水,教学草喝掉的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呢?如何设计实验装置?的科学精神。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2 由于三年级学生还4、分组安装实验装置, 并讨小 , 所以平时教论:师要加强督促和管理。最好怎样知道小草“喝”了多少水在学生明白装置原理的基础呢?上 , 在教室里安放装置。然5、布置课后观察作业, 并将后 , 将其摆放在向阳的窗台每上 , 这样便于学生天天观察和天的观察结果记录在书后的活动记录 , 获得第一手资料。记录上。2、观察水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 并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
21、出水。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水的发现。知识与技能1 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2 知道观察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 尊重事实 , 尊重别人的意见。教学材料:每组一套学生实验材料:牛奶、白醋、糖水、水装在无色透明的容器里, 准备几根筷子用于品尝。形状各异的容器、塑料袋、水。三年级工具箱里的流速板(或油毡纸),滴管 , 加一点红色颜料的水。教学步骤:教学互动性质学生 / 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步骤一、导入新课 , 交流对水的认识1在研究水之前, 让学生说集中1谈话:通过上一节课说对水的已有认识可以使教师充的学习
22、 , 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将教学话题离不开水 , 它是我们的生命之活动引向对方法的探究和对情源。(教师适时地出示一杯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重水)关于水 , 你们还知道些什要的是达到资源的共享,引导学12 / 25么?生与同伴分享他们已有的经验。1学 生 交 流 对2将学生的发言板书出来,水的已有认识 ,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又通过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记录在黑刺激学生的视觉引导他们认真倾板的左侧“我知道的水”一听同伴的意见以达到交流的目栏里。的 , 同时也将学生的思维留下了2引入新课 , 揭痕迹。题:同学们知道这么多关于水的秘密 ,说明平时大家对水都很感兴趣, 观察得非常仔
23、细。其实这普普通 通 的 水 还 有 许 多 的 奥 妙呢!下面我们就让我们继续来观察和研究水吧。二、通过找水的过程来学习认识物体的科学方法。1此活动的目的不光是认识水1、 谈话:既然同学们的性质 , 更重要的是对观察方对水都很法的探究 , 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熟悉了 , 那么我们就来做个游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此项戏, 请你从桌上的4 杯液体中活动。交流时请学生先出示记将水找出来 , 并且把辨认水的录纸 , 然后按记录的过程边演过程、方法和理由写下来或示做法边说明这么做的理由。者用图画出来。我们不光比这样的交流需要小组的合作。探索速度 , 更要比哪一组的方法最学生品尝液体味道时, 不要共和科学、
24、最合理 , 比哪组的发现用一根筷子 , 这样不卫生。在调查多?所以在活动前请各小组恰当的时机教师要强调不认识先讨论一下 , 不要到时手忙脚的 物 体 不 能 随 便 尝 , 以 防 中乱的。毒。2、学生分组活动:辨认哪一杯是水。教师巡视并参2 学生容易将气味和味道混与其中。淆 , 把嗅气味当作闻味道。老师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辨要提醒学生:闻的是物体的气认水的过程、方法和理由, 并味 , 尝的才是物体的味道。强调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较为不了解的物体 , 千万不能随便闻,合理和科学、哪一组记录的也不能随便尝。好13 / 25三、引导学生发现水没有固定形状、易流动的特点。1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1(出
25、示装在不同形生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易流状容器里的水)讲述:请仔动的特点。这项内容看似简单,细观察这些容器里的水, 它们却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有什么相同点?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2 小组进行观察, 并把2教师可以多提供几种形观 察 到 的 水 的 特 点 记 录 下来。状不同的容器 , 便于学生发现水回顾3 小组汇报、讨论, 得没有固定形状和易流动的特点。出结论。和解释四、体会水滴流动的快慢与水滴的大小有关。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1 试 验 时 可 以 分 别 将 水容易流动 , 那水流动的快慢可能和滴、滴、滴、滴、滴水什么有关呢?是什么样的关的水滴滴在流速板凹槽里或油毡系呢?纸上的水平位
26、置上, 慢慢倾斜一2学生进行预测、设计定 角 度 , 以 此 体 现 比 赛 的 公 平试验。性。3 分 组 试 验 , 得 出 结论。3神奇的水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其他性质。知识与技能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 会产生表面张力, 了解水的其他本领。了解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 能够细心观察, 尊重事实 , 尊重别人的意见。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 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教学材料:烧杯、红色的水、薄纸巾或棉布条、一元硬币或曲别针、滴管、大的空塑料瓶
27、、钉子或锥子、托盘或盆、盛水的容器、小物品(最好由一种材料构成的)、方糖、一两粒高锰酸钾、水、搅拌棒、玻璃棒。教学步骤:教学互动性质二次备课步骤学生 / 教师互动的目的集中上节课 , 我们已经知道了水的一些本领 , 今天我们将继1 简单的引入新课的学话题续研究水。习。14 / 25一、发现水的神奇之一1 让学生在实验前进行往高处“爬”。预测 ,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1、师提问:把窄纸巾插意识 , 同时还可增强学生观察的入红色的水中, 纸巾上会发生目的性 , 使观察的效率大大增什么现象?(学生预测并发强。学生的预测各不相同, 这正表。)是教学的最佳资源。学生在探2、分组实验。究中发现与预测的差
28、距, 就会不3、汇报实验结果。断思考 , 久而久之 , 预测能力会4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逐渐提高 , 探究的欲望更会越来哪些类似现象?越浓。5魔术表演:变色花。2实验中注意捏纸巾的手尽量不要晃动。还可以将薄纸巾用夹子固定在铁丝上, 用双手托住细铁丝 , 观察水往上“爬”的现象。3变色花实验是一项有趣探索的活动 , 有条件的话可让学生选和做。调查4教师要指出只要是水通过材料的毛孔或细缝隙穿行的现象都属于毛细现象。二、发现水的神奇之二先教会学生使用滴表面张力。管 , 并让学生练习取水和滴水。1 谈话:水还有一些 学 生 的 猜 想 会 是 一有趣的现象 , 我们再来研究一滴、两滴等较少的数量, 能
29、猜满下 , 出示一枚一元硬币、滴十滴以上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因管。猜一猜:硬币面上能容为他们一致认为:水要流动。纳多少滴水?3 引导学生从上面、侧2 学生猜测 , 说说为什面观察水表面的形状, 最好把它么这样猜 , 记录自己的猜测结画出来。果。4活动注意点:3 小组领取硬币, 验证?杯中的水一定要满。猜测。?曲别针要从杯子边缘慢慢放下。第二课时教学互动性质学生 / 教师互动的目的步骤集中今 天 我 们 将 继 续 研 究1简单的引入新课。话题水。一、了解水的神奇之三探索水有压力 , 压力的大小与水的使学生懂得水有压力 ,深度有关;流水有力量。压力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和1 (演示实验)提问:
30、引导学生懂得水有力调查为 什 么 水 会 从 小 孔 喷 射 出 量。去?为什么下面的水15 / 25流喷得远?2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3 提问:如果用静止的水可以吗?为什么说不行?4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二、了解水的神奇之四水有浮力。 学生对水有浮力早已1 (出示一块泡沫)提有所知 , 此处不必深究 , 只需让问:如果把它放到水里, 它会学生知道浮力是向上的即可。怎样?(浮起来)为什么会这样不但让学生直接这样?(水有浮力)感受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况 ,而2学生讨论、回答。且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3 让学生做不同物体放欲望。在水中表现出沉浮差异的实验 ,三、认识水的神奇之五1 引出“溶
31、解”概念。水溶解物质的性质。 学 生 品 尝 水 的 味 道1 (教师 把方糖放入时 , 不要共用一根筷子 , 这样不水中)提卫生。问:方糖发生了什么变化? 高锰酸钾用量一定要(糖块不见了)尝一尝水的控制在粒, 如果用量过味道呢?(变甜了)多 , 学生不容易观察到溶解的全2 讲述: 同学们说的过程。方糖在水4刚开始放入高锰酸钾颗中不见了 , “溶化了”, 在科粒时 , 一定不要搅拌 , 让学生静学上叫做溶解。静地观察溶解过程。3学生仔细观察高锰酸5 可以用菠萝晶或橘子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粉等固体饮料代替高锰酸钾 ,通4 除了这些 , 还有哪些过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证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明物质
32、溶解在水里了。5 学生预测后试验验6 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证。设能力是培养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渠道。16 / 25四、延伸活动:提出问题 , 继续探究水的秘密。1、提问:通过两节课对水的观察和研究, 你们对水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大家还想研究水的什么问题?回顾2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记1学生通过进行总结, 可以进一步理清脉络, 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实验后让学生谈谈感受和体会, 可以使学生体验正确认识是怎样产生的 , 去感悟、理解科学是怎么一回事。这是学生经历了一次典型的认识过程之后发自内心的和录在黑板的“我还想研究的问题”一栏中。3、请学生自由选择1 2感受和体验 ,
33、是震撼心灵的一次认识上的升华。2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解释个自己最感兴趣又有能力研究的问题 , 并讨论自己的研究方法。4 、鼓励学生回家后自己去探究 , 也可以和同学、家长共同来研究。不放弃任何一次激励孩子的机会 , 把学生提的问题写出来是对他思考的肯定 , 哪怕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价值 , 但至少对这个孩子是有价值的。教师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更是呵护了 一 棵 科 学 学习 园 地 里 的 幼苗。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敢于提问题。只有经常提问题, 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把问题记录下来,可以使他们在课后研究时主题更明确 , 不至于偏离研究方向或下课就忘了。4地球上的水教学目的:过程与
34、方法能够在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向大家表达从图示中获得的发现和感受。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 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了解水污染的现象及危害。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水创造了美丽的大自然奇观, 懂得爱护水资源, 提高节水意识。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杯子、汤匙、滴管、水、洋葱头实验装置(洋葱头、烧杯、洗发水、清水)、净化水的装置(旧的空饮料瓶、剪刀、滤纸、泥水、木炭粉、湿沙、水槽或小盆、碗、石块、咸水、淡水、保鲜膜)。净化水的装置、洋葱头实验装置。教学步骤:教学互动性质学生 / 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17 / 25步骤集中话题探索和调查1.通过研究水, 你有什1通
35、过回忆、反思, 引么收获或启发?导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水, 知道2. 播放 VCD,观看地球水的相关知识 , 以及自己的研的美景。究体会和研究方法的获得, 并3.你看到了什么?你有通过观察地球上美丽的水体,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哪儿有丰富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美丽的水景?讲给大家听一审美情趣 ,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听, 好吗?板书揭题。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 并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引出要研究的话题。一、了解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江河湖海、冰川和地下等许多地方。积极引导学生描绘1 提 问 : 地 球 上 哪 里美丽的水环境, 增强学生对水有水?的亲近之情 , 为后面的教学
36、活2 学 生 充 分 发 表 意动做见。好情感上的铺垫。3 教 师 出 示 光 盘 或 课件简要小结。18 / 25二、了解地球是个水球 , 但可用淡水资源却极少。讲述:把书上地图中的空白处涂上淡蓝色, 它表示的是地球上的海洋面积。比一比 , 是陆地面积大 , 还是海洋面积大。提问:关于地球上的水 , 你已经了解了什么?3. 学 生 分 组 讨 论 、 提问。4. 学生分组汇报已经知道的水资源情况 , 相机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5 你从大家的汇报中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谁还有不同的发现?6 播放课件, 讲解:地球表面虽然70%是被水覆盖 , 但 是 它 们 97.5% 是 海水 ,2.
37、5% 是淡水。全世界的淡水主要分布在地球南北极的冰山上 , 其次是地下水。由于开发困难和技术限制 , 到目前为止 , 海水、深层地下淡水、冰雪固态淡水很少被直接利用。因此 , 阿根廷有位专家打了个比方请自学课本34页。7 学生自学、用仪器实验 , 感知淡水资源的匮乏 , 进行讨论。8 汇报:你有什么感想?为什1 学 生 在 地 图 上 涂 色后 , 教师可告诉学生:水覆盖了地球上 的面积 , 所以 , 地球又被人们称作是一个水球。这样做 , 可以为后面的一系列数据表达奠定基础。2为便于学生领会可用淡水资源的匮乏, 教师可引导学生比对数据, 如:地球表面的;淡水占总水量的 ; 地 表 水 占 淡
38、 水 的。此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计算或自己计算一下地表淡水所占水的多少, 即 。3讨论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原有的对地球上的水的认识 , 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原有基础的一个契机。4学生可能对于“地球上所有的水”、“淡水”、“可开发利用的淡水”之间的比差感到惊讶, 真是“不比不知道 , 一比吓一跳”, 亲身感受水资源的匮乏, 在“仅有的 这 滴 淡 水 还 受 到 哪 些 污染”时 , 学生可能从生活、农业、工业、环境等领域对水的污染展开讨论 , 并举出自己见到的周围的情况进行补充 , 联系生活 , 联系上一节课中对水资源调查的情况, 进一步感受人类的污染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 从而产生“要保护水
39、资源”的意识。5用文字或图画展示各组的观点、感受, 张贴在黑板上 , 由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 培养学生敢于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 学会交流。19 / 25么?6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9 淡 水 的 用 途 有 哪如此少 , 而用途却很广大, 二些?看谁说得多。小组讨论,者十分矛盾 , 通过想象 , 感知准备汇报。人类离不开水 , 进一步体验缺10 你 发 现 了 什 么 矛水的痛苦 , 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盾?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 你的重要性、迫切性 , 增强“我想象一下 , 那是怎样的情景?们要节约用水”的意识。三、认识水污染现象, 了 尽量让学生例举水解污染原因和危害。污染的现象和被污染的后果,1提问:你知道哪些水越多越能说明保护水资源的被污染的事情?紧迫性和必要性。2介绍洋葱头的实验。 注重引导学生把视3提问:刚才谈了那么线聚焦到家乡 , 结合当地水资多,你现在有什么想法?源的状况 , 说污染现状、找污染原因 , 提保护办法。如有必要 , 也可鼓励学生写信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反映。该实验可以提前几天当着学生面做 , 然后放在全班学生都能看到的地方, 上课时再来进行集体观察, 从而真实、形象地说明受污染的水对生物的危害。四、了解最简单的净化水和淡化水的方法。1 讲述:水资源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六章 实地研究设计
- 企业员工日常生活礼仪培训课件
- 完形填空-夹叙夹议文(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原卷版
- 听听洞里是什么动物互动游戏
- 大客户销售与管理010大客户市场营销
- 实验操作叙述型的分析与判断(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 CN120204406A 抑制或检测外泌体miR3150a5p表达试剂的应用以及鼻咽癌转移治疗药物和预后制剂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5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语言模型技术
- 数据的分析-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汇编(北师大版)原卷版
- 老君炉药业产品培训知识课件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 企业级IPv6网络改造及升级服务合同
- 巨人通力电梯NOVA GKE调试说明书故障代码GPN15 GVN15-GKE - 51668093D01-2022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联读课件32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家具厂封边技能培训
- 重点群体人员本年度实际工作时间表
- DBJ50-T-386-2021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标准
- 《美丽中国是我家》-教学设计
-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课件
- 云南省学校食堂“六T”实务管理验收评分标准(2021版)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