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民法的性质内容提要市民社会法、私法.实体法.权利法和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民法的主要性质体现。民法的性质集中表现为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市民社会是纯粹由个人作为主体参与的社会,是法律主体的生存之本。民法是私法,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仍然是法律的一种基本分类。民法之内容在于规定私法主体在市民社会交往中具体的财产与人身方面的权利义务,所以民法属于实体法,实体法与程序法也是法律的基本分类方法之一。民法的一切制度都是以权利为轴心而构建的,民法是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学就是权利之学。民法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着基本的法律保障,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民法属于基本法。【关键词】民法/性质民法博大精深
2、,担负着维护人的尊严、保障平等自由和合理分配各种利益的重大使命,涉及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要全面了解和把握民法及其基本理念,前提是掌握民法的性质。(一)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民法者,实乃市民法之简称也,而市民法者,当为市民社会之法也。那何为市民社会法?1法律对人的不同要求,必然使之所规定的内容、涉及的利益以及逻辑起点等有所不同。为此,我们将以市民社会中经济人之间形成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并以人为出发点,以规制人的行为和关怀人为其终极目的,亦即将使命定位于确定和保护合理人性的法律,称为市民社会法。 社会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存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依两种方式发生,一种是直接面对
3、其他社会成员而发生,包括家庭成员,另一种是通过国家这一中介而发生。由此形成两种社会关系,前一种社会关系因直接发生于社会成员之间,故其有关内容取决于社会成员个人的意志,而后一种社会关系通过了国家的中介,国家必将其意志体现在其中。体现社会成员个人意志的社会关系当以个人或私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体现国家意志的社会关系当以国家或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由此,人所参与的全部社会关系不外乎此两种类型,而社会也就因此可以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证上划分为两种,一种为纯粹由个人作为主体参与的社会,即所谓市民社会,而另一种为有国家参与的社会,即所谓政治社会或政治国家。而规范政治社会关系的法律就是公法,它以保障国家
4、权力的行使为目的。所以说,民法是关于市民社会的法。(二) 民法是私法私法是相对于公法的,一般而言指的是规范私权关系、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民法是私法”这一判断在今天已是学界之共识,然而这一共识的取得在我国却经历了艰难的过程,十余年前这还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即使当时颇具影响的学者与民法教科书都认为“民法即私法的观点已难以成立”1。当然,在认识上有一个发展过程。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尽管无统一的标准,有利益说、效力说、主体说、统治关系说、意思说等,但自罗马法以来人们都承认将法作这样的划分,查士丁尼在法学总论中即指出:“法律学习分为两部分,即公法和私法。公法设计罗马帝国的政体,私法则设计个人利益。”从最根
5、本的意义上说,公法就是关于政治权力的结构、行使、效力等的法,而私法就是关于市民权利的取得、行使、效力、保护等的法。一般认为,私法即指民法或民商法,公法则包括宪法、刑法、行政法、各种诉讼法等。究其实,私法乃关于私权利与私人利益之法,正如日本学者美浓部达吉指出的:“私法是关于个人相互间的关系的法,所以观察个人相互间享有某种特定权利和负有之司法是否适合法律的秩序,就是私法规定的立法着眼点。私法所保护之法律的秩序,主要是该关系当事人个人利益2。公、私法的相互渗透与交叉,而决不意味着相互取代,法律社会化也好,私法公法化也罢,都只说明公、私法之间的界限不再象以前那样清晰了,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仍然是可行的、
6、基本的法律分类,公法就是公法,私法就是私法,不能过分强调二者之问的渗透与交叉而否定二者的本质区别3。关于这一点,美浓部达吉有精彩之论述:“公法和私法在其相接触的区域极为近似,欲截然区分为二,殊非易事,但是,这和在自然科学的领域中,动物和植物于其相近的领域境界内,彼此的区别也不常明了一样,不能成为否定两者的区别的理由。”民法的私法属性是民法性质的主要体现,并由此决定了民法私法自治、权利本位的理念与功能。(三) 民法是实体法实体法与程序法也是法律的基本分类方法之一。其划分标准在于法律的内容是规定法律主体在社会关系中的本体性权利义务还是规定法律主体在以司法机关为主导的诉讼关系中的程序性权利义务,如属
7、前者则为实体法,如属后者则为程序法。是故,实体法乃决定了法律主体在发生常态交往时的具体权利义务,程序法则决定了法律主体在发生异态交往时即纠纷状态时的诉讼权利义务。民法之内容在于规定私法主体在市民社会交往中具体的财产与人身方面的权利义务,所以民法属于实体法。 与民法这一实体法对应的程序法是民事诉讼法(包括仲裁法)。学者多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看作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或主法与助法的关系4】,自不无道理,然须注意,程序法自有其价值与生命,而程序公平与程序正义本身即为法律公平与正义之应有之义,切不可以主助关系而牺牲程序价值以求实体价值。(四) 民法是权利法民法是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学就是权利之学。首先,从
8、立法体系而言,民法的一切制度都已权利为轴心建立起来的,它规定了权利的主体、行使权利的方式、民事权利的种类、权力保护的方式、权利保护的时间限制等内容,这完全是一个以权力为中心的体系。最重要的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次,从民事立法的法条性质来看,是任意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居多。【5】最后,就民事立法目的而言,它是实现人权的手段。人权作为人的应有权利,只有由制定法加以规定才能变为现实权利。民法中规定的人身权(如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等)和财产权(物权、债权等) ,都是人权的具体化。因此,要提高我国对人权的保护水平,切实保障人权,就须完善民法的有关制度,增强民法意识即权
9、利意识。(五)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进行法律调整方面,最主要.最直接发生作用的属民法。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是所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法反映着不同时期商品经济的社会条件,维护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准则。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 一、民法可以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市场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市场参与者在这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各显神通,开拓进取,创造最佳业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法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需由法律保障的发达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离不开法律的调整。民法的法律行为制度、合同制度等规范主体的行为,规定交易规则,使主体得以公平、正当地进行竞争,安全有序地进行交易。 因此,以平等.自愿作为基本调整方法的民法,在我国规范与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中处于基本法的地位。【参考文献】1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1王利明,郭明瑞,方流芳民法新论(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房工作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生态工程施工与生态修复项目验收合同
- 2025精神麻醉药品处方权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平台在商务出行领域的可行性研究
- 2025年食品安全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中医院特色印刷文印外包项目采购合同
- 2025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初级实务》模拟真题卷(附答案)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烟草公司2025秋招行政管理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第13章第2节 人体免疫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 2025上海科技馆招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秋季学期安全主题班会教育记录
- 线路维护材料管理办法
- 2025年外企面试英语常见问题与答案解析
- 火电厂安全员课件
- 洗煤厂冬季三防知识培训课件
- Unit 1 A new start Starting out 课件(内嵌音视频)高一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
- 2025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批招聘(42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树立正确就业观课件
- 2025年广西中考数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