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题 导线安装工艺守则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页码 15/22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JP柜上的二次控制联接线的制作与联接。 目的 对JP柜装配工序接线进行控制,确保工序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装配前准备 1) 装配前应先准备好元器件布置图、 编号图、原理图等并且熟悉图纸及技术要求, 检查元器 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3) 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组装前必须擦净元器件上的灰尘及油污并收起 合格证将其存放于按项目名称指定的位置。 准备材料:准备好各种规定的 0T UT型铜接头(见附表),各种规定
2、的BV BVR绝缘铜 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阻燃聚丙烯缠绕管、塑料扎线、套管、行线槽、导轨及各种紧固件。 工具: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万用表、兆欧表、扳手、钢卷尺、钢直尺、打 码机等。 装配工艺及要求 1) 安装的元件应操作方便,操作时不受到空间或相邻元件的防碍,不能触及带电体。 2)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 3) 保证一、二次线的制作和安装距离。 4) 同一批次相同产品的装配应一致。 5) 先将元件或附件安装在相应的支架或安装板上, 再将支架或安装板装在箱体上,准确测量, 调整安装位置后将其紧固,调整时不得重击零部件和元器件。 6) 每个元器件应标注醒目的符号,使用的符号
3、或代号必须与原理图或接线图一致。 元器件编 号字迹必须清晰、端正,大小应一致。 7) 组装所用紧固元件,金属件的防护层不得有脱落、生锈。螺丝选择要与元件固定孔相匹配, 紧固后螺钉露出螺母25个螺距,其余螺钉应拧紧。 8) 组装时要充分考虑接地连续性,箱体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栓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应采 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接地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用以划破绝缘层。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制订 标题 导线安装工艺守则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页码 16/22 0 10)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 11)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
4、顾客接线用的螺栓拧紧。 12)各种防护板应安装到位。 13)满足电器元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例如,满足散热,飞弧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等的要求。 14)低压电器元器件装配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1规定。 表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绝缘电压 ui(V) 电器间隙(mm) 爬电距离(m) 63A及以下 大于63A 63A及以下 大于63A ui w 60 3 5 3 5 60 ui w 300 5 6 6 8 300 ui w 660 8 10 10 12.5 14)配线前,先根据图纸给元器件标号。标号一般粘贴在该元件正中上方的金属构架上,如元件上 方不能粘贴标号时,可就近选择适当位置粘贴
5、。 15)辅助电路导线的端头与元器件连接时,必须穿导线号码管,标号应正确清楚、完善牢固、有永久 的附着力,标号必须与接线图标号一致,方向应从线段开始读取。 佝根据过门线、接地线和固定压板安装位置确定导线总走向,活动线束采用BVR系列导线,颜色一 般采用黑色,应选用CCC认证合格的产品。 17)过门PE线除特殊要求及特殊地区外一律用2.5mn2BVF黄绿线,保证活动门开启到位即可。元器 件本身有PE或接地要求的,根据相关要求采用相关截面积的黄绿线。 5元件器装配 1)根据图纸先安装行线槽再安装导轨; 2)元件器安装时遵循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原则。 6绝缘导线的加工及安装 1)根据图纸先接主回路再
6、接控制回路(特殊情况除外)。 2)绝缘导线:导电的颜色一般为黑色,若按相序分色时导线的颜色。 交流电路:A相一黄色、B相一绿色、C相一红色、零线一淡蓝色、安全用接地线一黄绿双色。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制订 标题 导线安装工艺守则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页码 17/22 3)端头压接 根据导线和元器件的安装位置,敷设走向,计算出每根导线长度,根据行线方案量材下线, 下线要适当留有余量,一般是 4050以防线束被捆扎,弯曲后长度不够。 根据线径不同选取剥线钳,剥线时不应损伤线芯。线头绝缘剥去长度应按连接螺钉直径及连 接方式确定在导线压接头的部位,剥除绝缘
7、层露出线芯的长度,应略大于铜压接端头管部分,套管部 分长度的23 mm。 铜压接头表面上不应有毛刺、裂纹等。 使用BVR多股导线时,冷压端头的口径应与导线线径匹配。 4)导线弯制 导线在端头压接好后,应按导线在成套框中的实际位置和走向,进行弯制(弯曲),截面较 小的导线可以捆扎成束弯制,截面较大的导线可以单根弯制。 5)导线的连接与安装 导线在安装好后,应保证接线正确,做到横平立直、整齐美观,不影响导线的散热,也不影 响其他电器元件和设备的正常工作。 捆扎导线的扎带和缠绕管应选用黑色, 多根导线配置时应捆扎成线束,一般用尼龙拉扣、或缠绕管捆扎成圆形,线束配置应横平竖 直,整齐美观。线束应用吸盘
8、与箱体固定,水平时每300 m,垂直时每400伽固定一次。导线束用缠 绕管绕扎,保护导线不受损坏,线束里的导线相互间不得有绞缠现象。塑料缠绕管捆扎线束可根据线 束直径选择适当材料见下表,缠绕管捆扎线束时,每节间隔510mm力求间隔一致。缠绕管的接头处 留在不可见部位。 二次线在有过门时应采用波纹管护套以保护导线的完整。 二次线过门时应可靠固定,并留有充分的旋转余地,保证门开启时导线不受损伤。 导线与元件接点或母线连结时用螺钉拧紧。每个端子的接点上只允许接一根线,特殊情况可 接两根, 但须采取措施(压鼻搪锡),保证连接可靠。 多股软导线在与电器元件接点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加终端附件(冷压端头),
9、芯线不得有松 散或断股现象。 1审核 批准 分发号 标题 导线安装工艺守则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页码 18/22 7.1用剥线钳剥去导线绝缘层、钳口与线径配合适当,(不松散、不断股)不得损伤芯线。根据接 线鼻的尺寸,削去导线两头的绝缘层,误差不超过 + (1.52 )伽。导线削除绝缘层后,在导线芯表面不得 有明显的划痕,以免弯曲时导线断裂,削去绝缘层后,应将线芯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除去,以保证接触良 好。 7.2将芯线穿上冷压端头,芯线穿过冷压端头压接部位后,芯线外露长度为0. 5Imm如图2 所示。用冷压钳压接,压接时,不同规格的冷压端头应用冷压钳
10、上对应规格的钳口压接,加压至钳口完全 闭合。 7.3 OT UT型冷压端头用冷压钳进行压接。将端头放入冷压钳相应规格的钳口处,加压至钳口完 全闭合。 7.4 打开冷压钳,将端头拿出即可。 a) b) 图2茜线压接在冷压端头上 7.5以上两种冷压端头压接后用力拔一下冷压端头,冷压端头不允许松动或脱落(不得有芯线插在 冷压端头外部的现象)导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7.6 根据铜芯绝缘导线的线芯截面来选择相应的接线鼻,单股线可直接连接,必要时采用双螺丝 头压接, 可不用接线鼻,比如计量接线盒。 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绞接点或焊点,接线应尽量在固定的端子上进行。 当接线端子为压接式端子时,独股线直接插入,导线
11、绝缘外皮至端子压板距离为 多股线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接线鼻子),导线绝缘外皮至接头管之间距离为1.02.0mm 1.0 2.0mm 各类压接式端子必须用螺钉将插入导线压紧,不得有松动现象。电流表,电流互感器等承载电流 的接线鼻子线一律用“ 0”型类封口的,不得使用开口鼻子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标题 导线安装工艺守则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页码 19/22 间也要装标记端子,以便分隔。同位号的端子一律用端子专用连接片连接,外引的电流回路做出厂临时短 接,不同电位的连接片之间采用端子隔板隔开。 12端子排必须有序号标识。 13二次导线用螺丝、螺母、平
12、垫、弹垫压接紧固,插入部件后,弹垫应压平,螺母紧固后螺栓外 露长度为25牙。 14二次线与母排相接时,应在母排相接处钻 5mm勺孔,用M4螺栓、螺母、平垫、弹垫紧固。不便 并螺帽的地方可钻3.2的孔,攻丝,用M4螺栓。 15号码管字迹应按国家规定标准字体用打字机打印,不得手写,字迹内容同二次接线图一致。号码 管统一套至线鼻颈位置,号码管的粗细根据导线而定,长短根据标准标号而定,统一尺寸,不得或长或短。 16 号码管在导线连接后距接线端子距离为 1.02.0mm当无外力处于垂直位置时应不存在滑动现象。 17 连接到发热元件上的绝缘导线应考虑到发热对绝缘导线的影响,如加热板等,做相应的保护措施。
13、绝缘导线穿越金属件,应采取使绝缘导线不被破坏的措施,如在导线穿越的金属板的孔上戴橡胶 圈等。 18 分路线束 18.1分路到元器件的线束,一般按水平居二个元器件中间两侧分开的方向行走,到接线端的每根 线应略带弧形,裕度连接。同屏内的各种元器件接线的弧形,应力求一致,线束配置应横平竖直、整 齐美观,使二次线制作规范。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标题 导线安装工艺守则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页码 20/22 1) 检验导线截面是否符合图纸规定; 2) 检验元器件安装是否稳固、无损坏; 3) 检验布线安装是否整齐美观、线固定完好,冷压接头接点牢固,冷压接头是否和
14、元器件 螺孔旋紧。 4) 按电气原理图检验各导线接点是否正确、电气相位是否有错位或排列颠倒现象。 5) 用万用表检查相与相之间、相与地之间短路。测量合格后,即可通电试验。 8.注意事项 1) 线束应尽可能远离发热元件敷设(如:电阻、母排,照明灯、变压器等),并应避免敷 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 2) 线束接入发热元件时,在15W以上(含15W,应剥去2050mm色缘层,并套上瓷珠。 3) 在同一合同号中,二次接线相同,元件布置相同,共用一、二次接线图时,其导线走向 和颜色应一致。 4) 加热器周围空间不小于50mm加热器上方不小于200mm且加热器的电源进线端朝下,电 源线远离加热器。 审核 扌
15、分发号 7.检验 标题 导线安装工艺守则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页码 21/ 22 新型符号规范 序 号 名称 符号 序 号 名称 符号 1 熔断器 FU 20 绿色信号灯(停止指示) HG 2 交流接触器 KM 21 黄色信号灯(故障或报警指示) HY 3 中间继电器 KA 22 无色透明信号灯(特殊指示) HL 4 延时继电器 KT 23 主令开关 S 5 电动机 M 24 试验、试铃按钮(白) SBT 6 电流表 PA 25 消音音响解除(黄) SBR 7 电压表 PV 26 变压器 T 8 电度表 PJ 27 内击式电铃 HA 9 断路器 Q
16、F 28 压力控制器 SP 10 隔离开关 QS 29 温度控制器 ST 11 方式选择开关(转换开关) SA 30 液位器 SL 12 停止按钮、起动按钮 SS、SF 31 急停按钮 SE 13 旋转按钮 SB 32 端子 X 14 电流互感器 TA 33 普通型端子 B1-1 15 电压互感器 TV 34 试验型端子 BI-2 16 热继电器 KH 35 连接型端子 B1-4 17 功率表 W 36 18 白色信号灯(电源指示) HW 37 19 红信号灯(运行或合闸指 示) HR 38 电路选择导线颜色的规定 序号 电路 颜色 1 交流三相电路 A相 黄线 B相 绿线 C相 红色 零线或中性线 淡蓝色 安全用接地线(PE线) 黄绿双色 2 直流电路 正极 棕色 负极 蓝色 接地中间线 淡蓝色 审核 批 Z 分发号 标题 导线安装工艺守则 版本 A 修订状态 0 制订单位 技术质检部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页码 22/2 _2_ BV、BVR塑料铜芯线容许截流量 截面 MM2 截流量(A) 规格(根数*线径)MM 0.5 连接电子器件 的小电流低电 平电路 1*0.80 7*0.30 1.0 连接电子器件 的小电流低电 平电路 1*1.13 7*0.43 1.5 二次回路 1*1.37 7*0.52 19*0.22 2.5 二次及16A以 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精神科专科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院招聘护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仓储安全检查方法考核试卷
- 仪表在智能工厂生产调度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考考试题试卷及答案
- 废物处理设施废弃物减量化技术考核试卷
- 水箱冷却系统冷却水温度控制策略调整考核试卷
- 扩建塑料制品生产项目沃美生物配套实验室项目报告表
- 光缆在智慧农业中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泽普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DL∕ T 1166-2012 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现场试验导则
-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和素质能力提升培训课件(共37张)
- JGJ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b卷】
- 成人鼻肠管留置与维护指南解读
- 2024-2029年中国热成型钢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4抢救过敏性休克课件
- 澳门中医药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 2023福建宁德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1人)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支持策略研究(论文)11000字】
- 2023矿区地下水监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