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英文翻译1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变压器摘要 : 变压器是变电所的主要设备 , 功能是实现电网电压的等级变换 , 基本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变配电所是实现电压等级变换和电能分配的场所。对供电电源进行电压等级变换 , 应对电能进行重新分配的场所称为变电所。建筑变电所是供配电系统的枢纽 , 供电电源由电网引到变电所 , 在变电所完成降压 , 电能分配等功能。关键词 : 变电所 ; 变压器 ; 继电保护 ;1. 介绍要从远端发电厂送出电能, 必须应用高压输电。因为最终的负荷,在一些点高电压必须降低。变压器能使电力系统各个部分运行在电压不同的等级。
2、本文我们讨论的原则和电力变压器的应用。2. 双绕组变压器变压器的最简单形式包括两个磁通相互耦合的固定线圈。两个线圈之因此相互耦合, 是因为它们连接着共同的磁通。在电力应用中 , 使用层式铁芯变压器(本文中提到的 )。变压器是高效率的 , 因为它没有旋转损失, 因此在电压等级转换的过程中, 能量损失比较少。典型的效率范围在92 到 99%, 上限值适用于大功率变压器。从交流电源流入电流的一侧被称为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或者是原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边。它在铁圈中建立了磁通 , 它的幅值和方向都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磁通连接的第二个绕组被称为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或者
3、是副边。磁通是变化的 ; 因此依据楞次定律 , 电磁感应在二次侧产生了电压。变压器在原边接收电能的同时也在向副边所带的负荷输送电能。这就是变压器的作用。3.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当二次侧电路开路是, 即使原边被施以正弦电压Vp, 也是没有能量转移的。外加电压在一次侧绕组中产生一个小电流 I 。这个空载电流有两项功能 : ( 1) 在铁芯中产生电磁通 , 该磁通在零和 m之间做正弦变化 , m是铁芯磁通的最大值 ; ( 2) 它的一个分量说明了铁芯中的涡流和磁滞损耗。这两种相关的损耗被称为铁芯损耗。变压器空载电流I 一般大约只有满载电流的2% 5%。因为在空载时 , 原边绕组中的铁芯相当于一个很大的
4、电抗 , 空载电流的相位大约将滞后于原边电压相位 90o。显然可见电流分量 Im= I0sin 0,被称做励磁电流 , 它在相位上滞后于原边电压VP 90o。就是这个分量在铁芯中建立了磁通 ; 因此磁通与 Im 同相。第二个分量Ie=I0sin 0,与原边电压同相。这个电流分量向铁芯提供用于损耗的电流。两个相量的分量和代表空载电流, 即 I0 = Im+ Ie应注意的是空载电流是畸变和非正弦形的。这种情况是非线性铁芯材料造成的。如果假定变压器中没有其它的电能损耗一次侧的感应电动势Ep3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和二次侧的感应电压Es 能够表示出来。因为一次侧绕
5、组中的磁通会经过二次绕组 , 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二次侧绕组中将产生一个电动势E, 即 E=N/ t。相同的磁通会经过原边自身, 产生一个电动势Ep。正如前文中讨论到的, 所产生的电压必定滞后于磁通90o, 因此 , 它于施加的电压有180o 的相位差。因为没有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Es=Vs。一次侧空载电流很小, 仅为满载电流的百分之几。因此原边电压很小 , 而且Vp 的值近乎等于Ep。原边的电压和它产生的磁通波形是正弦形的 ; 因此产生电动势Ep 和 Es 的值是做正弦变化的。产生电压的平均值如下给定时间内磁通变化量Eavg = turns 给定时间即是法拉第定律在瞬时时间里的应用。它
6、遵循2mEavg = N 1/(2 f ) = 4fN m其中N 是指线圈的匝数。从交流电原理可知, 有效值是一个正弦波, 其值为平均电压的1.11 倍; 因此E = 4.44fN m因为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的磁通相等, 因此绕组中每匝的电压也相同。因此Ep = 4.44fNp m而且Es = 4.44fNs m4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其中 Np 和 Es 是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的匝数。一次侧和二次侧电压增长的比率称做变比。用字母a 来表示这个比率, 如下式EpNpa = Es = Ns假设变压器输出电能等于其输入电能这个假设适用于高效率的变压器。实际
7、上我们是考虑一台理想状态下的变压器; 这意味着它没有任何损耗。因此Pm = Pout或者VpIpprimary PF = VsIssecondary PF这里PF 代表功率因素。在上面公式中一次侧和二次侧的功率因素是相等的 ; 因此VpIp = VsIs从上式我们能够得知VpIpEpVs = Is Es a它表明端电压比等于匝数比, 换句话说 , 一次侧和二次侧电流比与匝数比成反比。匝数比能够衡量二次侧电压相对于一次恻电压是升高或者是降低。为了计算电压, 我们需要更多数据。终端电压的比率变化有些根据负载和它的功率因素。实际上,变比从标识牌数据获得, 列出在满载情况下原边和副边电压。当副边电压V
8、s 相对于原边电压减小时, 这个变压器就叫做降压变压器。如果这个电压是升高的, 它就是一个升压变压器。在一个降5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压变压器中传输变比 a 远大于 1(a1.0), 同样的 , 一个升压变压器的变比小于 1(a1.0) 。当 a=1 时, 变压器的二次侧电压就等于起一次侧电压。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变压器 , 可被应用于当一次侧和二次侧需要相互绝缘以维持相同的电压等级的状况下。因此 , 我们把这种类型的变压器称为绝缘型变压器。显然 , 铁芯中的电磁通形成了连接原边和副边的回路。在第四部分我们会了解到当变压器带负荷运行时一次侧绕组电流是如何随着
9、二次侧负荷电流变化而变化的。VpIp从电源侧来看变压器, 其阻抗可认为等于Vp / Ip。从等式Vs = IsEp Es a 中我们可知 Vp = aVs 而且 Ip = Is/a 。根据 Vs 和 Is, 可得 Vp和 Ip 的比例是VpaVsa2VsIp= Is / a =I s可是 Vs / Is 负荷阻抗ZL, 因此我们能够这样表示Zm (primary) = a2ZL这个等式表明二次侧连接的阻抗折算到电源侧 , 其值为原来的 a2 倍。我们把这种折算方式称为负载阻抗向一次侧的折算。这个公式应用于变压器的阻抗匹配。4. 有载情况下的变压器一次侧电压和二次侧电压有着相同的极性, 一般习惯
10、上用点记号6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表示。如果点号同在线圈的上端, 就意味着它们的极性相同。因此当二次侧连接着一个负载时, 在瞬间就有一个负荷电流沿着这个方向产生。换句话说 , 极性的标注能够表明当电流流过两侧的线圈时, 线圈中的磁动势会增加。总的来说 , 变压器为了保持磁通是常数, 对磁通变化的响应是瞬时的。更重要的是, 在空载和满载时, 主磁通 0 的降落是很少的( 一般在 )1 至 3%。其需要的条件是E 降落很多来使电流Ip 增加。在一次侧 , 电流 Ip在一次侧流过以平衡Is 产生的影响。它的磁动势 NpIp 只停留在一次侧。因为铁芯的磁通0 保持不变 , 变压器空载时空载电流I0 必定会为其提供能量。故一次侧电流Ip 是电流Ip 与I0的和。因为空载电流相对较小, 那么一次侧的安匝数与二次侧的安匝数相等的假设是成立的。因为在这种状况下铁芯的磁通是恒定的。因此我们仍旧能够认定空载电流I0 相对于满载电流是极其小的。当一个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 它的磁动势 ( NsIs) 将产生一个磁通,于空载电流I0 产生的磁通0 不同 , 它只停留在二次侧绕组中。因为这个磁通不流过一次侧绕组, 因此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一日捐赠活动方案
- 高端清洁公司策划方案
- 疫情小店开业活动方案
- 遵义户外跨年活动方案
- 阅读活动启动活动方案
- 面包门店新年活动方案
- 医学系年度课程建设总结与提升方案
- 粘土引流活动方案
- 疫情家庭活动方案
- 青岛融创乐园活动方案
- (高清版)DB13(J)∕T 8557-2023 建设工程消耗量标准及计算规则(房屋修缮建筑工程)
- 风电场安全措施的体系构建与风险控制
- 民兵基本常识教育
- 麻醉恢复室病人疼痛的护理
- DB45 T618-2009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
- 国内铁路货物运输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硅酸盐水泥熟料》知识培训
- 高中英语新课标3000词汇表(新高考)
- 锚杆劳务承包合同
- 《中国政法大学》课件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双语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