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我儿子一家》_第1页
初一语文《我儿子一家》_第2页
初一语文《我儿子一家》_第3页
初一语文《我儿子一家》_第4页
初一语文《我儿子一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语文我儿子一家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分)1. 给画线字选择正确读音。无限 A. yn B. yng ( ) 2. 下列句项正确的一项是( )A秋浦歌是五言律诗。 B石壕吏是叙事诗,是五言古诗。C钱塘湖春行是七言绝句。D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七言律诗。 3.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表明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时间是( )A冬末初春时节,涨水的时候。 B. 暮春时节,桃花谢时。C深秋时节,百花凋谢之时。 4. 给画线字选择正确读音。薄暮 A. b B. bo ( ) 5.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赫然(形容令人惊异的事件呈现时的样子) 颓唐(精神不振作) 抖擞(发抖) B憎恶(憎恨、

2、厌恶) 窘相(为难的情态) 踌躇(走采走去的样子)C平素(平常) 摩挲(用手轻轻地摸了又摸) 恣情(任意、任性) 6. 选出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 )A.屈辱( r ) 折磨( zh) 嗟( ji ) 痛斥( ch ) B. 丞相( chng ) 拘囚( j ) 疾呼( j ) 事迹( j )C. 隐蔽( b ) 厚碌( l ) 吴晗( hn ) 威胁( xi )D. 拒绝( j ) 抵抗( d ) 歌诵( sng ) 投降( xing ) 7. 表现村民们愚昧、落后的句子是( )。A缺地少羊的人家,穿裤子都难。 B. 过了上学年龄的就上夜校。C于是村民们看着他们挖排水沟,栽树,给牲畜垒圈,给

3、人盖厕所。D这些当兵的,竟然每天都洗脸,每天都扫院子。 8. 给下列画线的词语选择正确读音。一刹那( ) A.sh B. ch 9. 下列多音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筋脉(mi) 山脉(mi) 脉脉(m)注视 B.下降(jing) 降(xing)服 降(jing)雨C.模(m)糊 模(m)样 模(m)型 10. 下面几项把下列文言句子作了翻译,选出比较恰当的一项。2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然。( ) A快要来到宛市,定伯把鬼加在自己肩上,急忙提起它,鬼呼叫,发出惊吓声。B快要走到宛市时,定伯要鬼加在自己肩上,急忙捉住它。鬼大叫,并连声哀求把它放开。C快要走

4、到宛市时,定伯就背鬼附着在自己肩上,(趁机)急忙捉住他。鬼大声呼喊,发出惊叫的声音。11.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隶体“一”字似的胡须。 B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C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D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12. 下面四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暴露 lu 暴涨 zhng 署名 sh 诚恳 kn B.宣灏 ho 薄纸 bo 倔强 ju 抑制 y C.踱步 d 储藏 ch 囚禁 qi 妥善 tu D.逮捕 p 脚镣 lio 截获 ji 鉴别 jin 13.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中的“我”就是少匈年时的鲁迅。 B社戏中的“我”和从百草园到

5、三味书屋中的“我”写的是一个人。C社戏中的“我”不是少年时的鲁迅,而是小说人物。 14. 按课文内容,用三句原文归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应当是( )A. 宋定伯夜行逢鬼定伯诳之急执之,卖之。 B宋定伯诳鬼遂行欲至宛市唾之,得钱千五百。C宋定伯夜行逢鬼执之至宛市唾之得钱千五百。 15. 下边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经常向我们介绍小说新作。 B. 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上行驶着。C故宫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D只见一个人站在便道旁边的电线杆子下边。 二.不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分)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组( )A.裱( bio )

6、 糊 登载( zi ) 舔( tin ) B.屹( y ) 然 山崖( y ) 熏( xn )C.膝( x ) 打量( ling ) 噘( ju ) 着D.驮( tu ) 骡 胸脯( b ) 打盹 ( dn ) 2. 下面几项把下列文言句子作了翻译,选出比较恰当的一项。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 ) A.走了几里路以后,鬼说:这样步行走太晚,咱俩人你背我我背你,怎么样?”定伯回答说:“太好了。”B(宋定伯与鬼)走了几里路以后,鬼问定伯:步行走太缓慢,咱俩交替背着怎么样?”定伯回答说:“很好。”C俩人走了好几里路之后,鬼问定伯:“这样一步中步走太迟缓,咱们互相

7、挑着怎么?”定伯回答说:“很好。” 3. 夜走灵官峡这个文题有多种说法,从下面几项中选出分析恰当的一项( )A夜走灵官峡的“走”有跑的意思。这个题目既有时代内容,又有民族特色。 B夜走灵官峡的“走”是“经过”之意。这个题目点明了时间,又交代了地点,有概括全文之妙。C夜走灵官峡的“走”是“走到”之意。这个题目既点明了时间,又交代了地点,有概括全文之妙。D夜走灵官峡的“夜走”是走黑路的意思。这个题目既点明了时间,又交代了地点,有概括全文之妙。 4. 下列语句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的是( )。A常常有青海的“花儿”在空气中融化。 B山坡上收几颗粮食。C他们就这么心安理得地住下去。D当兵的果然见过世面

8、。 5.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的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动。”这句话的含义是( )A师生把教室布置得庄严、美丽,表示对祖国的崇敬与热爱。B小弗郎士上课开小差,把字帖当着国旗玩。C字帖挂在课桌上的铁杆上,上边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等法文,烘托出强烈的爱国气氛,小弗郎士心中升腾起对祖国、对法语的热爱,觉得字帖像国旗在飘扬。6. 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保证似的 B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C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D在前进中,

9、我不能自己,写了上面的话。 7. 文中举的三个事例顺序能否调换?( )A不能。三个事例的顺序与孟子三句话的顺序一致,显得结构严谨,条理分明。 B可以调换,因为是从三个不同角度采论证中心论点的,属并列结构。C不能。这样的顺序表现了“有骨气”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8. 浓烟和烟囱这则寓言说明( )A.看不到对方的长处,嘲笑对方短处的人,最终不会有好下场。B.忘记自己成功的依靠的人必然没有好结果。C.狂妄自大的人,只是匆匆的过客;谦虚实干的人,才有永恒的价值。9. 蚊子第一次吹喇叭因为( )A.心里害怕,吹喇叭是为自己壮胆。B.认为自己比狮子强,流露出一种骄傲的情绪。C.作了敌我条件的正确分析后

10、,对胜利充满信心。 10. 选出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 )A.屈辱( r ) 折磨( zh) 嗟( ji ) 痛斥( ch ) B. 丞相( chng ) 拘囚( j ) 疾呼( j ) 事迹( j )C. 隐蔽( b ) 厚碌( l ) 吴晗( hn ) 威胁( xi )D. 拒绝( j ) 抵抗( d ) 歌诵( sng ) 投降( xing )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20 分)1. 解释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 颤: 2. 解释下列词语,并各造一句。满不在乎 3. 请填上解放军进山后山村发生变化的具体例子。1卫生方面: 2环境方面:3文化方面:4思想意识: 4

11、. 填空,完成词语并解释该词语。 无几 5. 牵 抡 落 抽 撵 扔 老孙头跑到柴垛子边,_根棒子,_上儿马,一手_着它的嚼子,一手_起木棒,棒子_到半空,却_在地上,他舍不得打。6. 解释下列画线的多义词的词义。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7. 散:( ) 薄:( ) 涨:( ) ( ) ( ) ( ) 藏:( ) 晕:( ) 和:( ) ( ) ( ) ( ) 8. 填空,完成词语并解释该词语。面面相 9. 小麻雀的遭遇,寄寓了作者对_的同情。 10. 本文的体裁是_,它的结构一般包括_、_、_、_、_。11. 将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填人括号内。勤恳踏实不知疲倦。( ) 12. 子曰: “

12、温故而知新,_。”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13. 判断下列诗句的正误,并指出错误的地方。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 ( ) 14. 根据释义填写词语含蕴的意味。( ) 15. 盘古开天辟地是一篇想像丰富的神话故事,它解释了_的起源,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_和_。 16. 解释句子中画线的词语。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 沸沸扬扬: 17.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三男邺城戍( ) 18. 结合句意解释词语。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宛转悠扬: 19.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劳 ( ) 20. 空气

13、中_(飘浮 飘扬 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 四.问答题 (本大题共 12 分)1. 指出下面信封书写不妥当的地方:2. 文中举出几个事例说明几个月的狱中生活使陈然的对敌斗争经验不断成熟起来,这些事例是:( )A诚恳地接受批评,不再写刊头,坚持写,在危急关头从容不迫挂上信号,让同志脱离危险。 C报纸每天按时送还,铅笔等物品都妥善收藏。D挺进报被敌人发现后,从对敌斗争的大局考虑,不是简单地站出来承认,有效地保全了党的组织。 3. 依次写出10幅浮雕的名称。 4. 回延安选自_,作者_。 5. 分析下列比喻句本体和喻体,并说说这些比喻的作用。那映照在浪峰中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像一片片霍

14、霍燃烧着的火焰。6. 解释句中画线词语。老田头说:“你是牺牲不起呀,还是怎么的?”牺牲: 五.判断题 (本大题共 6 分)1. 判断下列诗句的正误,并指出错误的地方。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 )2. 1.蔡桓公(A.hun B.hng) 2.立有间(A.jin B.jin) 3.疾在腠理(A.zu B.cu) 4.火齐之所及也(A. j B.q) 5. 用热水焐(A.w B.w) 6.望醒候而还走(A. xun B.hun) 3. 判断下列诗句的正误,并指出错误的地方。毕竟西湖六月中,四时风光不相同。 ( )4. 判断下列诗句的正误,并指出错误的地方。浅草渐欲迷人眼,乱花才能没马蹄。 (

15、) 5.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句中“空”是多音字,读 kng 另一个读音是 kng,如“空话”、“凭空”。 ( ) 6. 本文写在南京停留的文字廖廖无几,仅写“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是因为在南京仅有一日,因而一笔带过。 ( )六.连线题 (本大题共 4 分)1. 下面是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的情节,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顺序。A. 梨花的妹妹照料小茅屋 B解放军造茅屋 C. 梨花照料小茅屋 D“我们”路过住宿E瑶族老人送米 2. 七.现代文阅读 (本大题共 12 分)1. 在人民大会堂将要竣工的时候,建筑工人在这里举行庆祝大会。记者参加了这个会,并且听了著名演员梅兰芳演出的京

16、剧,从座位的最前排走到最后排,都听得一样清晰和圆润。建筑师告诉我们,处理这个万人大礼堂的音响,确实给建筑师和声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从声学角度来说,礼堂中每个人所占的空间以四至六立方米为宜,如果按此计算,这个万人大礼堂最多只能有六万立方米的体积,再大了,声音就难于听清楚。按照这个常规,就要把万人礼堂盖成一般影剧院那样,让屋顶和挑台向前倾斜,缩小空间。但是这样就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建筑师们跳出常规的圈子,放宽了每人所占的空间,巧妙地在每个座位上都安装上小喇叭,屋顶和墙内装置矿渣棉,天花板上钻了几百万个孔,使它变成钻孔吸音板,采取这些技术措施以后,主席台上发出的音波,多余

17、的能完全吸走,不产生回声,又能留点混响,人们可以清晰准确地听到发言人的声音。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2本文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_,_。3请指出文段中三个加点词语指代的内容:(1)这个:(2)这样:(3)这些:4哪一句话说明了大礼堂音响的特点?5划曲线一句想要说明的是( )A音响设计的难度大B. 大礼堂音响设计给建筑师和声学家出了个难题C大礼堂音响设计的难度大D音响设计是建筑师和声学家需要研究的问题2. 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的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当时他已经不能到室

18、外亲自观测温度,这是依据气象局的报告记录的,所以还注上“局报”两个字。这位卓越的科学家,一直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他留下了人民需要的科学遗产。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 1. 文段所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 抒情 B抒情 议论C记叙 说明 D记叙 议论2.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A. 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细节描写3. 从记叙的要素看,这段文字记叙的:时间:_ 地点:_人物:_ 事件:_4用“_”标出议论成分,并分析其作用。5. 能体现本文段中心的句子是:6. 注上“局报”二字,体现了竺可桢 。 3. 忽然

19、间,一个最聪明的A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A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_下船,A_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_开船,在桥石上一_,_后几尺,即

20、又上前出了桥。于是_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_,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1.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动词。2.文中的A指的是_,这个人物突出的特点是_。文中词语“底细”的含义是_。3划曲线的三处依次表现了人物( )A有主意 善解人意 勇敢B. 有心计 善解人意 热情勇敢C有主意 善解人意 热情勇敢D有心计 善解人意 有本事4文段最后,人物所说的话,表达了什么含义,使“母亲不再驳回”?4. 平素,也许她仰起头就能看见她的丈夫,也能看到她的孩子;而那攀登在山与天相接之处的丈夫,也许在擦汗水的工夫,一转眼就看见他妻子坚毅的身

21、影和孩子小小的身材。我猜想:即使在风雪迷茫的黑夜,工人、工人的妻子和工人的孩子,谁也看不清谁,可是他们一定能感觉到相互间深切的鼓舞和期待。我回头一看,成渝笼着手,缩着脖子,不住地打盹。我拉拉他圆胖胖的小手说:“会着凉的。上床睡吧!”成渝从睡梦中醒来,以为是他爸爸妈妈回来了,仔细辨认了一阵,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地说:“我不睡!我不睡!”“为什么?”他用手揉了揉眼睛,说: “爸爸妈妈说,不管哪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我把成渝紧紧地抱起来,用我的脸暖了暖了他的脸蛋。然后放下他,裹紧了大衣,把帽沿往下拉了拉,出了石洞,下了山坡,顺着绝壁上开凿的运输便道,向前走去。风,更猛了,雪,更大了

22、1选文第一段的表达方式是_,表达了作者对工人阶级的品质的赞美。2选文中对成渝采用了_描写和_描写,_烘托了父母平时对他的教导。3作者在听了成渝的话,表现他心情激动的动词是_。4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八.文言文阅读 (本大题共 6 分)1. (一)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 为下列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笼盖田野 A.y 玄B. y C. yi ( )风吹草低现牛羊 A. xin B. jin ( )2这首民歌歌唱的是 _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修辞手法是_4“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的含义是_。 (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

23、里,何处得秋霜?1解释下面的字的含义:缘: 个: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修辞手法分别是_、_。 2. 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时相嗤,无有已时,曾现弈者,之不若已。 1解释文段中画线的字。是: 非:失:得:2这一段进一步拿_和_作对比,论证事理的复杂性、模糊性。3弈喻这篇文章的主旨是_。 3. 1.本文选自 ,由战国时代重要的_家韩非子所写。内容带有劝谕性,因此,本文体裁可看作_。 2本文写桓侯的病情是以_为线索,分几个层

24、次,按_顺序记叙的。桓侯病本不重,最后发展到不治的地步,其根本原因是_的偏见,从而反映了桓侯_的。3.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桓侯对待治病的态度:_。4作者以这一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 )A.病人一定要听医生的话,有病必须及早防治。B.一个人不能盲目启信,否则将酿成大祸。C.任何事情都不要盲目相信自己,及早从小处着手,不能讳疾忌医。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 )A.桓侯盲目自信,扁鹊非常不满,不理睬他了。B.桓侯已病人膏育,无法救治。C桓侯病危,扁鹊怕负责任。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分)1. A2. B 3. B 4. A5. C6. A 7. D8. B9. C10. C11

25、. C12. B13. C14. A15. D 二.不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分)1. D 2. B3. B 4. B5. C 6. B7. A 8. C 9. C 10. A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20 分)1. 这里指感情为之震动2. 满不在乎:一点也不放在心上。3. 卫生方面:改变了不洗脸、不扫地的习惯;环境方面:改变了在牛屎,猪娄及烂泥上走的习惯;文化方面:改变了孩子不上学,成人没文化的现象;思想意识:使村民自觉改换麦种,买了电视机、摩托车等。4. 廖廖:很少,没有几个5. 抽 撵 牵 抡 落 扔6. 寻找;不久 7. 8. 觑:你看我, 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奇、恐惧或无可奈何互相望着,都不说话9. 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小者命运 10. 新闻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11. 孜孜不倦 12. 可以为师矣 择其誉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3. 两句顺序颠倒 14. 韵味15. 宇宙 愿望 理想 16. 活动纷繁,非常热闹的样子17. 防守18. 形容笛声曲折飘荡,优美动听19. 拟人20. 飘荡 四.问答题 (本大题共 12 分)1. 1没有邮政编码 2收信人地址不应写在邮编后 3.收信人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