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选修5)3.2芳香烃测试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芳香烃单元练习班级学号姓名,、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 下列事实能说明苯是一种不饱和烃的是 A苯不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B. 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C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D苯不能使溴水褪色2.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 交替出现的结构的是A. 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双键的键长均相同 且长度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B. 苯的二氯代物只有三种同分异构C苯不能使溴的CCk溶液褪色D苯的1H核磁共振谱图中只有一个峰3. 烃分子中若含有双键、叁键或环,其碳原 子所结合的氢原子则少于同碳
2、原子数对应烷烃所含的氢原子数,亦具有一定的不饱和度(用 表示)。下表列出几种烃的不饱和度:有 机物乙 烯乙 炔环 己烷苯1214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mol =3的不饱和链烃再结合6molH即达到饱和B. CH 的=7C. 的不饱和度与CH、的不饱和度不相同D. CHCHCH= CH与环丁烷的不饱和度相同4 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X,并收集产生的全部的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跟原芳 香烃X的质量相等。则X的分子式是C1HC10H14C. C12H18D . CnHto5、除去溴苯中的少量杂质溴,最好的试剂是A .水B .稀NaOH溶液C.乙醇D .已烯6. 下列对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3、A. 易被强氧化剂KMn洋氧化B. 属于不饱和烃易发生加成反应C. 属于不饱和烃但比较易发生取代反应HC 三C-CH=CHCH37.下列关于D. 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可广泛应用于生 产绿色油漆等的说法 正确的是A. 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B. 最多只可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C .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D. 只可能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从煤焦油中获得芳香烃的方法是B .裂化A .干馏C. 催化重整D .分馏9. 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 最恰当的实验方法是A. 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 入溴水B. 先加适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C. 点燃这种液体,然后
4、再观察火焰是否有浓 烟D. 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10. 下列物质中既不能使酸性 KMnO溶液褪 色,也不能使溴的CCk溶液褪色的是C.D11.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A. 苯和乙炔B.甲苯和二甲苯C 硝基苯和三硝基甲苯D .乙烯和丁二烯12、用式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 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数目为A. 4B.5C.6D. 713联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联苯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中含有6个碳碳双键B. 1mol联苯最多可以和6molH2发生加成反 应C. 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也容量 被强氧化剂氧化D. 它和蔥()同属于芳香烃, 两者互为同系物14. 甲苯
5、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在300C 发生反应获得的产物主要是A . 间 硝 基 甲 苯 B. 2、4、6三硝基甲苯C .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 D.三硝基甲苯15. 下列有关反应和反应类型不相符的是A. 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反应制TNT(取 代反应)B. 苯与乙烯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取乙苯 (取代反应)C. 甲苯与酸性KMnC溶液反应(氧化反应)D. 甲苯制取甲基环已烷(加成反应)16. 下列关于芳香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乙烷和甲苯中都含有甲基,甲苯可以被酸 性KMnO溶液氧化成苯甲酸,而乙烷不能被其氧 化,说明苯环对侧链产生了影响。B. 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物在100 1100C
6、才能生成二硝基苯,而甲苯在 1000时即可生成三 硝基甲苯,说明甲基对苯环产生了影响。C. 苯、甲苯等是重要的有机溶剂,萘(俗称 卫生球)是一种重要的绿色杀虫剂。D. 除去苯中混入的少量甲苯可加入适量的酸 性KMnO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 NaOH溶 液,然后分液即可。二、填空题17. (5分)碳碳双键加氢时总要放出热量, 并且放出的热量与碳碳双键(g的数目大致成正比, 现有如下两个热化 学方程 式:;H=-237.1kJ/mol(g)H=-208.4kJ/mol气态请写出气态去氢转化成(g)+3H 2(g)试比较苯和环己二稀的稳定性。18. (11分)(1)写出实验室由 苯和浓硝酸反应
7、制取硝基苯的化学该反应属于反应。(2 )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存在哪些错 误?请指正。 ? ? 。(3)在试管中将两种浓酸混和的操作方法是(4)试描述你观察到的硝基苯的一些物理性质。19. (6分)下列物质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是,属于芳香烃的是, 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填编号)O0HbCH3CCH=CH2DCH3CH2CH3CH -CH3 I CH320. (9分)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1) 对二甲苯与足量H2在Ni作催化剂,加 热、加压时发生反应:(2) 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后在1000C时发生反应:(3)苯在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存在下与丙烯反应生成异丙苯:21. (7分)分子式为C8
8、H。,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 ;其中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产生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 的是;氯代物的结构简式是 :其中一氯代物种类最多的是 。(填结构简式)22. (4分)乙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在一定条件下脱氢可以生成苯乙烯,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_,苯乙烯与1,3 丁二烯加聚可以得到丁苯橡 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23. (4分)某液态烃的分子式为 CnH.,相对分子质量为氢气的60倍,它能使酸性KMnO溶 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存在下, 12g该烃能与0.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饱和烃 CHP。贝H m , n=, p=。若该烃在铁作催化剂存在时与
9、溴反应只生成一 种一溴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 为。24. (6分)芳香族化合物Q完全燃烧生成 CQ和H2O, Q在气态时密度为相同状况下氢气 的 68 倍。(已知:R-Cl + NaOHf ROH+ NaCl, R为烷基)(1)若Q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则Q的分子式为(2)若Q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且有机 物AF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_F。写出 jj C订KJ - 少*?瞅6 Q则A的结构简式为Q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班附做题25. (8分)化合物A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的药物,AA在硫酸存在下加热得到互为异构且都在紫外光区有吸收的两个化合物B和C,分子式都是GH7CI。(1) 请
10、画出B和C的结构式并指出B和C属 于哪种异构体;(2)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化合物A;(3) 化合物A是否存在对映异构体?芳香烃单元考试答卷纸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12223 . m=,n=P=24 .( 1 )三、实验班附做题(共8 分)27(1)。B和C属于。( 2 )。(3) 。芳香烃单元练习参考答案亠选择题题页111111号0123456案答&BBCBCBC二、填空题0 017 (g )f (g) + H 2(g) ; H=-28.7kJ/mol; 苯比环己二稀稳定。Q +HCJ-M6浓)警眷咽。汁讯018 ( 1 );取代反应。(2) 温度计没有插在烧杯中的热水中; 导管 太短;试管碰到烧杯底部。(3) 先取一定量的浓硝酸,然后沿器壁慢慢 注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4) 纯硝基苯是比水重的无色油状液体,不 溶于水有杏仁气味,粗硝基苯带有黄色19. A C D E F G ; C D E F G ; D E20. (1)O耳七N液帯爵划N0a+瑪0(TNT)+c出中匚巴進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上传后不显示问题分析
- 教学比赛课件注意事项
- 2025年粪污管理岗位面试解析及模拟题
- 2025年航空安全知识测试及答案
- 2025年航空安全员实操考核指南
- 2025年康复社工招聘笔试考试大纲
- 说明文拓展探究题课件
- 2025年吊塔维护安全操作模拟题
- 2025年政府会计准则实施能力考试模拟题及答案模拟练习模拟题库
- 2025年统计员招聘笔试红白理事会重点
- 04S52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标准图集
- 变电站工程施工三措
- 2023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 2024风电场在役叶片维修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 2024年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考试题库1400题(含答案)
- 湖南省建筑工程定额
- 分布式光伏经济评价规范
- 电梯基础知识课件
- 教导式面谈总公课件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
-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