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管理系统(完整版)_第1页
期刊管理系统(完整版)_第2页
期刊管理系统(完整版)_第3页
期刊管理系统(完整版)_第4页
期刊管理系统(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问题描述某单位的期刊阅览室藏有期刊,期刊借阅室有职工3名,主要负责期刊的定购和借阅工作。其管理功能图如图所示。 随着读者人数的增加,手工借阅期刊的处理效率太低,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不能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为了改善现状,期刊阅览室应需求建立一套计算机管理系统,既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又要增加读者注册管理、订购登记与到刊登记的核对处理、期刊借阅处理、期刊归还处理等功能,以达到提高期刊阅览室的工作效率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在对期刊订购和到刊核对、借阅业务进行了调查分析后,对期刊阅览室订购和到刊核对、借阅期刊、归还期刊描述如下。1、 订购和到刊核对过程 订刊管理员每订购一种新的期刊时,都要为这种期

2、刊分配一个代码,称为期刊代码;同时还要登记期刊的名称、文种、出版同期(周、半月、月、双月、季、半年、年、不定)等信息。订购的期刊到达时,必须与订购登记核对并为每一本期刊建立一张卡片,卡片上应登记期刊代码、总期号、复本序号(同一期刊可能订购多册,顺序编号加以区分)出版日期、本年期号等信息。卡片中的期刊代码用于区分不同种的期刊;对于同一种期刊,用总期号区分不同期的期刊;对于同种同期期刊,用复本序号区分不同复本和期刊。管理员用条码阅读器将以上期刊卡片的信息读入处理系统。并为本单位职工办理借阅证,持有借阅证才有权借阅期刊。2、 借阅期刊过程读者从卡片箱中选到所需的期刊卡片(一张卡片对应一本期刊),将卡

3、片和借阅证交给借刊管理员,管理员再根据卡片从架上找到相应的期刊给读者,并用条码阅读器将卡片(可以是多张)和借阅证上的期刊信息和读者条码信息读入处理系统。系统根据读者条码从读者文件和借阅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3、 归还期刊过程还刊时读者只要将期刊交给还刊管理员,管理员将期刊上的期刊条码读入系统,系统从借阅文件上找到相应的记录,填上还书日期后写入借阅历史文件,并从借阅文件上删除相应的记录。最后期刊上架。二、系统目标分析开发本软件系统的目标如下。l 使该单位的期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对读者借阅期刊的管理更方便、高效。l 向管理者提统计汇总信息。提高决策的有效性。l 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使期刊管理与网络结合

4、,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系统的目标,确定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来达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1)读者注册管理。对于新读者,在借期刊前先要办理借阅证,登记本人基本信息,由管理员确认后,发给读者借阅证与登录系统的密码。一旦建立了读者记录,读者就可以利用借阅证借阅期刊,并可以登录到系统进行借阅图书查询,还可以修改密码等自身的基本信息维护。(2)订购登记与到刊登记的核对处理。每订购一种新的期刊时,都要为这种期刊分配一个代码,称为期刊代码;同时还要登记期刊的名称、文种、出版同期(周、半月、月、双月、季、半年、年、不定)等信息。订购的期刊到达时,必须与订购登记核对并为每一本期刊建立一张卡片,卡片上应登

5、记期刊代码、总期号、复本序号(同一期刊可能订购多册,顺序编号加以区分)出版日期、本年期号等信息。(3)期刊借阅处理。当读者符合所有借阅条件时,予以借出。系统在借阅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条码、期刊条码、借阅日期等内容。(4)期刊归还处理。当读者将期刊归还时,系统在归还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条码、期刊条码、归还日期等内容。三可行性分析1. 引言期刊管理系统的目的是实现期刊注册、借阅、查询等业务的自动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要求系统简单实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大型应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使用。编写本报告的目的是从现在应用的技术方面和用户的操作方式方面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研究期刊管

6、理系统的总体需求、实现方案,并分析开发系统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是否开发该系统提供依据和建议。 2. 项目背景及意义建议开发软件名称:期刊管理系统 项目的提出者:李洋 韩璐 张雪 开发者:李洋 韩璐 张雪用户:读者 系统定义:该系统是基于对期刊的借阅、归还、管理等提供高效率、便捷的管理方式。旨在对期刊资源进行科学的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3. 可行性论证3.1 技术可行性该软件的开发只需Windows7操作系统下进行,利用vs2005和SQLserver2005进行开发,在计算机上只需安装一般的处理软件和一些支持软件,不需要大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来支持。该系统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不

7、需要高配置的计算机,只要在该计算机上能够运行Windows7操作系统和一般的处理软件就可行。开发者有较强的编程能力,熟悉开发软件和Windows7操作系统,具有开发软件的能力。综上,开发该管理软件具有技术可行性3.2 经济可行性本系统能为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对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持;能够促进借阅管理的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及人力管理费用等,这些都是使用系统所带来的间接收益。同时也促进了单位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单位期刊的管理效率。 3.3 社会可行性系统对组织机构影响的可行性:由于此系统的运行会对组织机构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只是涉及个别的人员变动。 人员适应的的可行

8、性:现行的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环节的工作都比较熟悉,开发的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帮助信息详尽,一般人员都可以使用,所以工作人员只需熟悉操作过程几次就可以上岗。 运行可行性:该系统的开发充分考虑到组织机构和优化需求等方面的因素,从而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另外窗口操作简单,直观,易于掌握,所以,对现有人员不用进行培训。因此系统是具有运行可行性的。 法律可行性:该系统的开发所使用工具和技术及数据信息不违反法律。4. 结论综上分析,该系统开发项目在技术、经济、社会方面均可行。该系统能满足项目任务提出方所需要的各项功能,实现对期刊方便快捷的管理,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省经济成本;同时能为全体单位职工

9、带来更加方便和快速的信息查询。最后结论是可着手组织开发本系统。四、系统分析针对上述系统目标和功能要求,结合单位期刊管理的特点与管理功能,我们对系统进行了以下分析:1. 借还刊业务流程2. 数据流程分析本系统包括以下外部实体:借阅者:能浏览单位提供的期刊介绍和查询信息。当登陆到期刊管理系统后,可完成注册读者信息,并修改密码及其它基本信息,查询期刊目录,查询历史借刊记录等。订刊管理员:根据读者需求、期刊库库存及单位资金情况,订购新期刊,为新期刊分配代码、登记信息并建立卡票。同时负责借刊前的读者注册、注销和信息更新等。借刊及还刊管理员:协助借阅者完成借刊、还刊,以及查询期刊库目录、历史借阅记录等功能

10、。 根据上述分析,建立单位期刊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的顶图,如下图所示:对顶层数据流程图细化,分解得出期刊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下图所示读者可以通过登陆系统,完成注册及修改信息等处理,此时涉及到订刊管理员。借刊、还刊处理应由相应的借刊管理员和还刊管理员协助完成。为进一步细化中图,对中图中四个处理分别进行分解求精得到如下四图所示的数据流程地图。4、 数据字典此单位的期刊管理系统的主要数据流有:读者注册申请、借刊或还刊信息等。数据存储包括:读者记录、期刊库记录。数据流进一步细化为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主要有:密码、读者姓名、借书卡编号、期刊编号、借出日期、归还日期、期刊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等。读者借书

11、卡号身份证号出版日期ba归还日期出版社期刊编号期刊名称密码联系电话姓名部门期刊借阅状态借出日期库存量借阅管理员姓名密码权限mn1数据字典文件名:期刊编号 总编号: 简述:每份期刊在阅览室内的编号别名:无组成:期刊编号= + + + 期刊代码 本年期号 总期号 复本序号数据值类型:连续类型:11位字符有关数据结构:期刊目录、期刊库文件、读者记录数据元素条目数据结构名:借阅证 总编号: 简述:每位读者借书用的证件组成:借阅证=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部门+办证日期有关数据流、数据存储:读者记录数据结构流条目数据存储名称:读者记录 总编号: 简述:读者借阅图书的数据记录组成:读者记录=借阅证号+姓名+

12、单位部门+工作编号+期刊编号+借书日期+联系电话+密码关键字:借阅证号相关处理:P3.2等数据存储条目5、定义处理逻辑“订购期刊规则”是:期刊是否有订购历史,如果有,则要根据该期刊被检索的次数来确定订购的本数,检索次数大于等于20次的,订购5本;检索次数在10到20次之间的,订购3本;检索次数在5到10次之间的,订购2本;检索次数小于5次的,订购1本。若无订购历史的期刊,则检索次数大于等于20次的,订购3本;检索次数在10到20次之间的,订购2本;检索次数在5到10次之间的,订购1本;检索次数小于5次的,不予订购。 检索次数20订购5本 10检索次数20订购3本有订购历史期刊 5检索次数10订

13、购2本 检索次数5订购1本 订购期刊规则 检索次数20订购3本无订购历史期刊 10检索次数20 订购2本 5检索次数10订购1本 检索次数5不订购五、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1. 引言为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图书、期刊等精神方面产品的需求,建立一个通过人机结合方式进行期刊借阅期刊的系统,可为单位员工带来极大的方便。该系统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基础,通过ASP作为实现语言,可以高效快捷的满足单位员工的借刊要求。读者及管理员只需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1)编写目的主要目的是对各种期刊的采购、借阅、装订等项工作进行管理。同时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期刊和不同类型的读者分别设置期刊的借阅方式,并根据期刊的借阅情况

14、分析期刊的使用效率和读者情况。(2)背景本项目名称:期刊管理系统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是单位主管人员,开发者是期刊管理系统开发小组,用户是单位的全体员工。本系统方便单位全体员工借阅期刊,方便读者实现查询图书信息,更改个人信息,借刊还刊等功能。在软件产品完成之前,为用户和开发者之间建立共同协议创立一个基础。对要实现的软件功能进行全面描述,帮助用户判断软件产品是否符合他们的要求。 提高开发效率:使用户在设计开始之前周密地思考需求,从而减少事后重新设计、重新编程和重新测试的返工情况。通过对各种需求进行仔细复查,在开发早期发现若干遗漏、错误的理解和不一致性,以便及时加以纠正。 为成本计价和编制计划进度提供

15、基础:软件功能的描述是计算机软件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也有助于估计所必须的资源,并用作编制进度的依据。 为软件测试与验收提供一个基准。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期刊管理需求,为期刊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和数据,缓解手工管理存在的弊端。 该系统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期刊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刊信息,还刊信息。因此需要对读者资源、期刊资源、借刊信息、还刊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2. 任务概述I系统目标开发本软件系统的目标如下。l 使该单位的期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对读者借阅期刊的管理更方便、高效。l 向管理者提统计汇总信息。提高决策的有效性。l 适应网络

16、发展的需要,使期刊管理与网络结合,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系统的目标,确定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来达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1)读者注册管理。对于新读者,在借期刊前先要办理借阅证,登记本人基本信息,由管理员确认后,发给读者借阅证与登录系统的密码。一旦建立了读者记录,读者就可以利用借阅证借阅期刊,并可以登录到系统进行借阅图书查询,还可以修改密码等自身的基本信息维护。(2)订购登记与到刊登记的核对处理。每订购一种新的期刊时,都要为这种期刊分配一个代码,称为期刊代码;同时还要登记期刊的名称、文种、出版同期(周、半月、月、双月、季、半年、年、不定)等信息。订购的期刊到达时,必须与订购登记核对并为每

17、一本期刊建立一张卡片,卡片上应登记期刊代码、总期号、复本序号(同一期刊可能订购多册,顺序编号加以区分)出版日期、本年期号等信息。(3)期刊借阅处理。当读者符合所有借阅条件时,予以借出。系统在借阅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条码、期刊条码、借阅日期等内容。(4)期刊归还处理。当读者将期刊归还时,系统在归还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条码、期刊条码、归还日期等内容。II用户特点本系统的适用对象是期刊管理人员和单位读者,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有所掌握即可使用本系统。III假设与约束本项目的约束包括:项目的开发经费不超过3万元,项目开发时间不超过三个月,主要负责人1人,开发小组共3人,对并行操作、信息安全和

18、保密等方面并无约束。假设:如果开发经费不到位,管理不完善,设计时系统功能未能得到全面考虑,本项目的开发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3、需求规定(1)对功能的规定外部功能:网上期刊管理系统应具有期刊借阅、读者注册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并提供多种查询功能。其中查询借阅和归还记录通过网络由读者自行完成;其他功能则需要借助管理员辅助实现。内部功能:该软件集命令、编程、编辑于一体,完成过滤、定位显示。(2)对性能的规定精度:在精度需求上,根据使用需要,在各项数据的输入、输出及传输过程中,可以满足各种精度的需求。时间特性要求:在软件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等方面都应比较迅速。对于期刊借阅处理,每次处理响应速度应在3

19、0s;常用的信息综合查询相应速度应在3s内;其他非常用信息的综合查询以及统计分析的相应速度应在30s内。灵活性:当用户需求,如操作方式、运行环境、结果精度和数据结构与其他软件接口等发生变化时,设计的软件应能做适当的调整,具有一定的适应性。(3)输入输出要求(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5)故障处理要求内部故障:在开发阶段可以立即修改数据库里的相应内容。外部故障:通过联机帮助系统,辅助用户解决操作等问题。(6)其他要求保密性:本系统作为期刊管理的辅助工具,它的规模比较小,可限定在某些区域中使用。对不同的模块通过分配不同的权限,加强系统的保密性。数据完整性:由于操作系统运行的环境是Internet,需要

20、系统确保提交数据的完整性。可维护性:对于期刊管理系统,需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科学方法开发软件、认真建立文档、编码阶段写详细的注释,使其具有较强的可维护性。4、 运行环境规定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7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绘图软件:Microsoft Visio 2007开发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六、系统设计通过对单位期刊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并明确了系统的逻辑功能和流程。该期刊管理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即为期刊订购、期刊借阅与期刊归还。在此基础上进行系

21、统设计,以解决“怎么做”的问题。1. 系统架构设计按照系统架构设计的步骤,根据系统分析中有关系统的业务流程划分情况,结合系统的正义逻辑结构、技术特点和应用特点,确定本期刊管理系统采用C/S与B/S混合的系统架构。Client/Server结构是一种分布于集中相互结合的结构。系统依靠网络被分布在许多不同的计算机上,但通过其中的服务器计算机提供集中式服务。本期刊管理系统中期刊的借阅功能、归还功能,读者注册处理,系统维护等模块是部署在C/S上的,其逻辑结构如图:信息表示客户机应用逻辑处理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服务器在本期刊管理系统中,对于期刊的信息查询等功能需要提供B/S结构,这样可以满足读者在

22、任何时间、地点都能随时上网查询的要求。B/S结构是基于Web技术与C/S结构的结合而提出的一种多层结构,如下图所示。与3层C/S相比多了一层Web服务器。这时的客户端程序更加简化,不需要专门的应用程序只要有一个通用的Web浏览器,就可以实现客户端数据的应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客户机Web浏览器信息表示数据库管理B/S结构的优点是不需要对客户机进行专门的维护,特别适合于客户位置不固定或需要依靠Internet进行数据交换的应用系统。缺点是最终用户信息需要通过Web服务器获取,并通过网络传送到客户机上。因此,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以及系统的稳定性都会明显低于C/S结构。本期刊管理系统中,将B/S

23、与C/S结构结合起来使用。期中面向期刊管理员的相关操作采用C/S结构;面向借阅者的操作采用B/S结构。系统对应的物理架构如图:在内部局域网中部署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若干客户机,并安装了客户端软件,是期刊管理员可以利用这些计算机进行期刊借阅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网络中部署了Web服务器,用来接收Internet的请求,确认身份后,将请求传递到相应的服务器上。2.软件结构设计(1)复查基本系统模型,精化数据流程图为确保系统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符合实际,我们对系统模型进行了复查,并精化了“借刊处理”和“还刊处理”的数据流程图,精化后的如下图所示。(2)确定数据流程图具有变换特性还是事务特性经分析

24、可以确定,订刊数据流程图属于事务特性。借刊和还刊数据流程图属于变换特性。因此需要区分出系统的逻辑输入、逻辑输出和中心变换部分。(3)完成第一级分解,设计系统软件结构的顶层和第一层根据以上三图分别按照变换中心映射和事务分析映射得到如下三图所示的模块结构图。(4)完成第二级分解,设计输入、变换、输出部分的中下层模块对于软件结构一级分解图自顶向下,为第一层的每一个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变换模块设计他们的从属模块,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模块结构图。(5)优化设计为得到一个易于实现、易于测试和易于维护的软件结构,我们队初步分解得到的模块进行了再分解和合并。在本系统中,读者要使用系统,必须具备合法身份,所以我们将

25、身份审核模块独立出来,只有通过审核后才可能使用系统提供的功能模块。我们从全局角度对软件结构重新分解和合并,得到优化后的模块结构图,如下图所示。3.代码设计本系统中可代码化的对象包括:借阅证编号、期刊编号、借书单编号等。以上三个编号均采用区间码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借阅证代码由九位数字组成,分为3个区间:前四位为办理借阅证年份,第5、6位代表借阅者所在部门,第7至9位为排列序号,表示借阅者的排列顺序。期刊编号代码由九位数字组成,第1至3位代表本年期号,第4至6位代表总期号,第7至9位代表复本序号。借书单代码由九位数字组成,第1至9位代表期刊编号,第10至12位代表读者序号。4.输出设计系统的主要输出

26、有一类:借阅证借阅证l 去向借阅者。l 形式塑料卡片介质。l 内容借阅证编号、姓名、电话、部门、办理日期。l 顺序代码设计要求进行代号排序。5.输入设计输入的数据分别为:期刊订购单、借书单等。借书单描述:l 来源借阅者l 介质纸质(每张借书单上的每种图书各一张)l 字段借阅证编号(9位数字)、期刊编码(8位数字)、日期(8位日期型)l 估计借书数量每天平均100人次,每天最多300人次。6.数据库设计根据映射规则,我们得出以下数据表。每一个实体映射为一个数据表,内容如下。借阅者(姓名,部门,职工号,联系电话,密码)期刊(期刊编号,期刊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库存量,借阅状态)管理员(管理员

27、名,密码)关系模型中映射的数据表如下:借阅(借阅证编号,期刊编号,借出日期,归还日期)Admin表列名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管理员名(adminname)nchar(10)NOT NULL主键管理员密码(pws)nchar(10)NOT NULLBooks表列名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期刊编号(idbook)Nchar(100)NOT NULL主键期刊名(bookname)nchar(20)NOT NULL库存量(availstock)IntNOT NULL作者(auther)nchar(10)NOT NULL出版社(publisher)nchar(20)NOT NULL出版日期datetime借阅

28、状态(hotdeal)nchar(10)Reader表列名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姓名(username)nchar(10)NOT NULL密码(password)nchar(10)NOT NULL部门(department)nchar(10)NOT NULL职工号(idnumber)nchar(10)NOT NULL主键电话(readphone)nchar(20)NOT NULL七.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1.引言本文是某单位期刊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说明书。(1) 编写目的本说明书用以说明对单位期刊管理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要求。该说明书向潜在用户说明该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该系统设计人员、编程人员的开发依据,

29、也是用户对系统验收的依据。(2) 背景项目名称:某单位期刊管理系统项目的提出者是单位领导,项目的开发者是期刊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小组,用户是单位的工作人员。本软件能方便实现期刊管理,是期刊与读者联系的桥梁,方便读者查询期刊信息。(3) 定义单位期刊管理系统是帮助期刊阅览室工作人员对期刊借阅管理的软件。(4) 参考资料ASP.NET程序设计实践教程孙践知 中国铁道出版社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 王珊 高等教育出版社2.任务概述(1)系统设计目标l 使该单位的期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对读者借阅期刊的管理更方便、高效。l 向管理者提统计汇总信息。提高决策的有效性。l 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使期刊管理与网络结合

30、,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系统的目标,确定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来达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2)系统运行环境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7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绘图软件:Microsoft Visio 2007开发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3.总体设计(1)系统设计原则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本系统的设计原则如下。模块化:将业务分成模块,在设计中尽量减少模块间数据、控制参数传递,以减少其相关性。数据的一致性:在多用户实时处理系统中常常遇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为此,要在设计中对系统内部数据进行分类

31、编码,减少数据冗余。可靠性:利用密码来杜绝非操作人员进入系统。界面友好:尽量减少操作员按键次数,以提高操作员的工作效率。(2)软件总体结构设计本系统分为3大功能模块,即读者身份注册、读者身份认证、期刊查询等功能。4.详细设计(1)接口设计外部接口:本系统的界面清晰,用户通过输入合法身份密码即可进入此系统。内部接口:通过共用动态更新的数据库实现模块间的联系。(2)运行设计运行时间取决于PC的硬件配置及网络忙闲程度。(3)出错处理设计出错输出信息:读者密码输入错误,该系统会出现错误提示,要求用户重新输入,新用户注册时,若所填内容不符合系统设置的格式,系统也会出现错误提示,要求注册者正确填写。(4)

32、安全保密设计为每个用户、管理员建立用户资料,用户可以更改登录密码以保证其安全性。八.运用ASP技术进行动态网页设计 Imports System.DataImports System.Data.SqlClientPartial Class a1 Inherits System.Web.UI.Page Protected Sub B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on1.Click Response.Redirect(a2.aspx) End Sub Protected S

33、ub Button2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on2.Click Dim cconnection As SqlConnection = New SqlConnection(data source=DELL-PCSQLEXPRESS;initial catalog=information;integrated security=true) Dim cdataadapter As SqlDataAdapter = New SqlDataAdapter(select * from 借

34、阅者 where 用户名= & TextBox1.Text & and 密码= & TextBox2.Text & , cconnection) Dim cdataset As DataSet = New DataSet cdataadapter.Fill(cdataset) Dim i As Integer i = cdataset.Tables(0).Rows.Count If i = 0 Then Response.Redirect(a2.aspx) Else Session(yhm) = cdataset.Tables(0).Rows(0).Item(0).ToString Respo

35、nse.Redirect(a3.aspx) End If End SubEnd ClassImports System.DataImports System.Data.SqlClientPartial Class a2 Inherits System.Web.UI.Page Protected Sub B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on1.Click TextBox7.Text = 用户名 & TextBox1.Text & Chr(13) & 密码: & TextB

36、ox2.Text & Chr(13) & 联系电话: & TextBox4.Text & Chr(13) & 职工号: & TextBox6.Text & Chr(13) & 所在部门: & TextBox8.Text Dim aconnection As SqlConnection = New SqlConnection(data source=DELL-PCSQLEXPRESS;initial catalog=information;integrated security=true) Dim adataadapter As SqlDataAdapter = New SqlDataAdapt

37、er(select * from 借阅者 where 用户名= & TextBox1.Text & , aconnection) Dim adataset As DataSet = New DataSet adataadapter.Fill(adataset) Dim i As Integer i = adataset.Tables(0).Rows.Count If i = 0 Then Dim aconnection1 As SqlConnection = New SqlConnection(data source=DELL-PCSQLEXPRESS;initial catalog=info

38、rmation;integrated security=true) Dim bdataadapter As SqlDataAdapter = New SqlDataAdapter(insert into 借阅者(用户名,密码,联系电话,职工号,所在部门)values( & TextBox1.Text & , & TextBox2.Text & , & TextBox4.Text & , & TextBox6.Text & , & TextBox8.Text & ), aconnection1) Dim bdataset As DataSet = New DataSet bdataadapter

39、.Fill(bdataset) Else Response.Write(请重新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End If End Sub Protected Sub Button2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on2.Click TextBox1.Text = TextBox2.Text = TextBox3.Text = TextBox4.Text = TextBox6.Text = TextBox8.Text = End Sub Protected Sub Button3_Click

40、(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on3.Click Response.Redirect(a1.aspx) End SubEnd ClassImports System.DataImports System.Data.SqlClientPartial Class a3 Inherits System.Web.UI.Page Protected Sub Page_Load(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Me.Load Response.Write(欢迎用户 & Session(yhm) & !) End Sub Protected Sub B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