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荷叶 母亲 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及课文的特点(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感人至深的亲情。(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3)师生同赏、同析、同悟、同写。(4)体验人间至爱的亲情,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热爱、亲近文学。(三)教学重难点(1)体味散文诗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诗文。(2)联系生活,体味亲情,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二:说教法(一)学情分析(二)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朗读法讨论法三:说学法品读法合作探究体验法四: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二)、展示学习目标(三)、简介繁星春水及作者(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配乐范读,自
2、由读,感知文章,用笔圈点勾画作者四次看红莲的心情、环境,红莲的表现,找出本文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完成达标练习(一)。 2、配乐读体会情感。(五)、问题探究,小组合作1.佳句赏析 A、在“雨中荷叶护花”这一极富诗情画意却又感人至深的语段上,引导学生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象征”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倾侧”、“勇敢慈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2.合作探究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六、拓展
3、延伸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我们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环境红莲心境板书设计荷叶母亲送莲(眼前)赏莲(回忆)雨打红莲(眼前)荷叶护莲由景入情深情赞美25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设计一(2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重点难点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预习1朗读课文3遍,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
4、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土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
5、底教科书。”2导语。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有这样一则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能知道这一定是苦李?这是因为他虽小却能注意观察,认真思索的结果。树在路旁,如果李子甜早就让人家摘光了这是其一;结果很多,树枝营养供应不足,李子一定很苦,这是其二。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戎的聪颖机智的性格。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三、正课1朗读咏雪。要求语音正确,节奏合理,读出感情。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翻译:一个
6、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撤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3探究质疑: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讨论并归纳: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4探究质疑: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现在的“儿女”指什么讨论并归纳:指子女,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5探究质疑:文中的“拟”指什么,现在的“拟”又指什么?这是文言中什么现象?讨论并归纳
7、:古义指相比,今义指打算、仿照。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6探究质疑:“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有不同的解释。(1)对子侄辈的答案都很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3)为“柳絮”喻而“笑乐”。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7探究质疑: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讨论并归纳:有两种相反的意见。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
8、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8探究质疑: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或者你给雪来一个恰当的比喻。 讨论并归纳:可自由发言。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像鹅毛漫天飞舞 像蒲公英子四、小结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
9、文末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第二课时一、预习朗读陈太丘与友期3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谢道韫这个才女,这节课我们将再认识陈元方这个神童。三、正课1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中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个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个朋友就发怒了,骂道:“真不是人啊!跟人家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个朋友感到惭愧,就下车来拉元方(想讨好他),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的大门。3探究质疑: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何以见得?讨论并归纳:(1)他认为客人“无礼”“无信”谴责他,维护了自己及父亲的尊严,说明他聪颖、机智,懂礼识义;(2)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4探究质疑: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讨论并归纳:有两种看法。(1)如探究质疑3、(2)。(2)认为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二级JAVA设计失误警示试题及答案
- 逻辑运算符应用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Web开发技术试题及答案
- 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网络拓扑示例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四级嵌入式实践经验试题及答案
- 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考试题型及答案
- 计算机四级嵌入式考试知识图谱试题及答案
-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3讲免疫调节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 Access表单创建与操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11378-2005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轮廓仪法
- 区块链金融课件
- DB32T 3842-2020 土工袋护坡技术规范
- 拆除工程原始记录
- 谁是卧底?班会课游戏
- 神话故事相关的英语习语
- 调味品QS审查细则
- 《淹溺急救》PPT课件(2022版)
- 四川省职工住房补贴实施办法
- 辽宁医院明细.xls
- JYC全自动变频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