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10弯曲内力PPT课件_第1页
工程力学10弯曲内力PPT课件_第2页
工程力学10弯曲内力PPT课件_第3页
工程力学10弯曲内力PPT课件_第4页
工程力学10弯曲内力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起重机大梁 镗刀杆 车削工件 火车轮轴 当作用在杆件上的载荷和支反力都垂直于杆件轴线时,杆件的轴线因变形由直线变成了曲线,这种变 形称为。 工程中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 纵向对称面:梁的轴线与横截面的对称轴所构成的平面 平面弯曲:当作用在梁上的载荷和支反力均位于纵向对称面内 时,梁的轴线由直线弯成一条位于纵向对称面内的曲线。 Ax B 纵向对称面 F q Me FAy FBy yyyy 纵向对称轴 平 面 弯 曲 常见弯曲构件截面 10-2 梁的计算简图 一、支座形式与支反力 1、活动铰支座 仅限制梁支承处垂直于支承平面的线位移,与此相应,仅存在垂直于支承平面的反作用力 。 R F R F

2、 2、固定铰支座 限制梁在支承处沿任何方向的线位移,因此,相应支反力可用两个分力表示。例如沿梁轴方向的支反力 与垂直于梁轴的支反力 。 Rx F R y F x F y F 3、固定端 限制梁端截面的线位移与角位移,因此,相应支反力可用三个分量表示:沿梁轴方向的支反力 ,垂直 于梁轴方向的支反力 ,以及位移梁轴平面内的支反力偶矩 。 Rx F Ry F M FAx FAy MA q0 均布载 q (x) 三角载 qmax 任意载 q (x) a b dx 1. 分布载荷q(x) 连续作用在一段长度的载荷。 例如:自重、惯性力、液压等, 单位:kg/cm, N/m。 因为每个小微段(dx)可以看

3、成一个小的集中力 q (x)dx,根据平行力系求合力: (载荷图面积)合力 b a dxxq)( 合力着力点:在载荷图的面积形心上 q(x) a b dx 当分布载荷分布区段很小,在一个dx段上时,往往简化成集中力。(真 正的集中力在工程中是不存在的) dx 3集中力矩 M往往是梁上安装附属构件所引起的。 2集中力P 梁的类型及计算简图 计 算 简 图 简支梁外伸梁 悬臂梁 火车轮轴简化 非均匀分布载荷 二、梁的类型 静定梁:利用平衡方程可确定全部支反力的梁。 1、简支梁 2、悬臂梁 3、外伸梁 静不定梁(超静定梁) 定义:仅靠平衡方程不能求解确定全部支反力的梁 10-3剪力与弯矩 P1P2

4、x y A B y x x m m Fs M Fs x M P1P2 RB 0)1(y0 As RF sA FR 0)2( o m0 xRM A xRM A 用截面法分析任一截面 上的内力 Fs 剪力 M 弯矩 内力 Fs 内力偶矩 M RA 分析约束反力: RA RB FlMFlMM FFFFF FF AAA AyAyy Axx 00 00 00 00 ySS FFFFF )(0)( 0 11 llFMllFM M CC C 1 111 00 00 () yAySS CASC CSA FFFFF MMF lM MF lMFlFlF ll (M0) MM + 变 形 形 态 FQ、MFQ、M引

5、起的变形 符 号 剪力 Fs 弯矩 M Fs 使保留段顺时针转 Fs M M 使保留段逆时针转 使梁变为凹形的弯矩为 正 使梁变为凸形的弯矩为 负 + (Fs0) (Fs0) 三、符号规定 剪力:规定对微段内任一点的矩顺时针的剪力为正,逆时针 的剪力为负。 弯矩:规定使微段产生上凹下凸的弯矩为正,否则为负。 剪力和弯矩的符号规则: 根据变形确定内力符号 剪力 Fs弯矩 M 左上右下 Fs 0 + 左下右上 Fs 0 - 上凸 M 0 + kN26 040100 kN34 0 2 10 10610 0 A BAy B B A F qFFF F qFF M 11 111 02625016kN 5

6、02550105kNm 2 ySS AS FFF MFMM 22 2 2 03422030kN 02213420 68464kNm ySS C FFF MM M A B aa2a C P 4Pa 举例求 C、B截面上的内力 又该同学们先思考了! 最好动动手! 时间只有2分钟! 解:(1)求约束反力假设约束反力方向 A B aa2a C P 4Pa YA YB XA 水平反力 XA=0 0 A m0424PaaPaYBPYB 2 3 0 B m 0424PaaPaYA 2 P YA 由平衡方程: A B aa2a C P 4Pa YA YB (2)计算 C 截面内力 A 4Pa 2 P YA C

7、 Fs MC 0Y 0 sCA FY 2 sC P F 0 o m 04PaaYM AC PaM C 2 7 A B aa2a C P 4Pa YA YB (3)计算 B 截面内力 B PYB 2 3 Fs MB 0Y 0 sBB FY 3 2 sB FP 0 o m 00 BB YM 0 B M :求图示梁1-1、2-2、3-3、4-4截面上的 剪力和弯矩。 得由 解0: B MR qa A 5 4 得由0 A MR qa B 7 4 QR qa A1 5 4 MRa qa A1 2 5 4 QRqa qa A2 4 M 2 Q 3 MRaqaa qa A3 2 2 3 2 QqaR qa

8、B4 3 4 4 5 , 2 4 qa M 10-4 剪力、弯矩方程与剪力、弯矩图 任一截面的 剪力: Fs=Fs (x)=该截面一侧所有外力的代数和,外力左上、右下为正,反之为负; 弯矩:M=M(x)=该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取矩的代数和,外力使梁的纵向纤维上压、下 拉为正,反之为负; 由例题可以看出,用函数描点法画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基本步骤如下: 对于简支梁和外伸梁,必须先求出其支座的约束反力。 确定梁的分段方案:一般以梁的支座位置、集中力、 集中力偶矩的作用点,以及分布力的起点和终点作为 各段的分界点。 用截面法求出各段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注意:各截面上内力一律设为正值。 根

9、据内力方程的类型和特点,用函数描点法画出剪力 图和弯矩图。 完整的内力图,必须将“数值、符号、(特征值的)截 面点”这三大要素标注齐全。 0 0 y SS F FFFF )0(lx 0 0 A SS M MF xMF xF x )0(lx (0) S FFxl )0(lxFxM (0) S FFxl )0(lxFxM )( max lxFlM lFaFlFbF BA / 1 1 /(0) /(0) S FF blxa MF bxlxa 2 2 /() () /(0) S FF alaxl MF a lxlxa /(0) /() S Fblxa F Falaxl )(/)( )0(/ lxalx

10、lFa axlFbx M lFablFbxax/ lFablalFalxlFaax/)(/)( F FlFllFalFbF/)/(/ 000 )/(/MlbMlaMM M ()(0) 2 S ql Fxqxxl )0( 22 )( 2 lxx q x ql xM S F() 22 S qlql Fql kN5.14 065)42( 0 A A B F MFq M mkN3kN/m3Mq kN5.306 0 BBA y FqFF F ()3(02) S Fxqxxx )20( 2 3 2 1 )( 22 xqxqxxM ()14 5 14.53(26) S Fx.qx xx )62( 2 3 )

11、2(5.14 2 1 )2(514)( 2 2 xxx qxx.xM ()3.5(68) S Fxx )86()8(5.3)(xxxM 3(02) ()14.53(26) 3.5(68) S xx Fxxx x )86()5(8.3 )62(5.1)2(5.14 )20(5.1 )( 2 2 xx xxx xx xM 0 d )(d x xM 035.14 d 5.1)2d14.5( 2 x x xx- 4.83x6.04)83.4(M 10-5 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一、 0 y F d(d)0(1) SSS FqxFF 0 C M d ddd0(2) 2 S x MMqxFxM

12、 d() () d S Fx q x x x x qd 2 d d() () d S Mx Fx x d() () d S Fx q x x d() () d S Mx Fx x 2 2 d()d() () dd S FxMx q x xx d() () d S Fx q x x d() () d S Mx Fx x )( xq)( xFQ )( xM 0q S F 常 数 0 S F 0 S F 0 S F 0q 0q d() () d S Fx q x x d() () d S Mx Fx x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 )()( 2 2 xq dx xdF dx xMd s 1

13、. q0,Fs=常数, 剪力图为水平直线; M(x) 为 x 的一次函数,弯矩图为斜直线。 2.q常数,Fs(x) 为 x 的一次函数,剪力图为斜直线; M(x) 为 x 的二次函数,弯矩图为抛物线。 分布载荷向上(q 0),抛物线呈凹形; 分布载荷向上(q 0),抛物线呈凸形。 3. 剪力Fs=0处,弯矩取极值。 4. 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突变; 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图突变 二、 d() () d s Fx q x x d()() d s Fxqxx 2 1 d()() d x B s Ax Fxq xx 2 1 () d x s Bs A x FFq xx qx() x x 2 x 1 A

14、B d() () d s Mx Fx x d()() d s MxFxx 2 1 d()() d x B s Ax MxFxx 2 1 () d x BAs x MMFxx 2 1 () d x s Bs A x FFqxx 2 1 () d x BAs x MMFxx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积分关系: 1.两截面上的剪力之差两截面间载荷图的面积 2.两截面上的弯矩之差两截面间剪力图的面积 P P s F M Pl l ql q s F M ql 2 2 l 上图表示了荷载集度、剪力、弯矩三者间的微分关系,这一关系也可用 下面表来述叙: (+) (-) qaFqaF ByAy 4 3 4 9

15、, q B A FAy FBy 1确定约束力 2确定控制面,即A、B、D两侧截面。 3从A截面左测开始画剪力图。 Fs 9qa/4 7qa/4 qa 例题 试画出梁剪力图和弯矩图。 (+) M (+) (-) q B A a FAy FBy Fs 9qa/4 7qa/4 qa 4求出剪力为零的点到A的距离。 B点的弯矩为 -1/27qa/47a/4 +81qa2/32=qa2 AB段为上凸抛物线。且有极大值。该点的弯矩为 1/29qa/49a/4 =81qa2/32 5从A截面左测开始画弯矩图 4/9a 81qa2/32 qa2 qlFqlF BA 2 qaPqaF A 2 02 2 3 2

16、aqa a qaqaM A 2 2 5 qaM A ql / 2 q s F M ql 2 8/ l l 2 RA RB A C B ql / 8 R ql R ql A B 8 5 8 l 2 l 2 q s F M ql 2 16 3 8 ql ql 8 3 8 ql ql 8 9 128 2 ql 作剪力图,从左往 右,看着上就上, 看着下就下 a q Q M qPqa aa qa 2qa qa 2 2/ qa 2 2/ qa qa qa s F Q M ab m l ml/ml/ ml/ a m l bml/ s F Q M a mPa aa P P P Pa s F Q M a mP

17、a a P P P Pa s F qa 3qa 2qa 2 2 qa 2 2 qa 2 2 qa q 2qa a2aa Q M qa 5qa A C B D s F qa 2 2/ q aa Q M q qa / 2 qa / 2 qa qa / 2 qa / 2qa 2 2/ qa 2 8/ s F qa 2 2/ q aa Q M a qa qa qa qa qa qa 2 2/ qa 2 2/ s F q aa Q M 2qa 7 4 qa 5 4 qa 7 4 qa3 4 qa 54qa / 54 2 qa/ s F 2、固定铰支座 限制梁在支承处沿任何方向的线位移,因此,相应支反力可用两个分力表示。例如沿梁轴方向的支反力 与垂直于梁轴的支反力 。 Rx F R y F x F y F 二、梁的类型 静定梁:利用平衡方程可确定全部支反力的梁。 1、简支梁 /(0) /() S Fblxa F Falaxl )(/)( )0(/ lxalxlFa axlFbx M lFablFbxax/ lFablalFalxlFaax/)(/)( 0 y F d(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