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2019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 小题,共 32.0分)1.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正常人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为10sC.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D. 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 300g2.使用 MP 3 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3.战斗机在空中,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80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尽可能为()A. 0B. 等于 800km/hC. 大于 800km/hD. 小于 800km/h4.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C.水中塔镜中花B.D.水面“折”枝手影5.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的是()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 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 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6. 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 怎样减弱噪声, 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A. 禁止鸣笛B. 戴防噪声耳塞C. 道路两旁植树造林D. 公路两旁建隔音墙7.下列图象中,能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第1页,共 26页A.B.C.D.8.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
3、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色裙子的演员身上后,观众看到的情况是()A.C.全身呈绿色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B.D.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9.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需配戴眼镜10.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 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 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 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 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11.
4、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 泥鳅身上的黏液B. 壁虎脚上的刷关肉垫C. 骆驼宽大的脚掌D. 蛇身上的粗糙鳞片12.下了有关物体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块冰熔化成水之后,质量增大了B. 将一块铁压成一个铁球,其质量减小了C. “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和地球上的质量相同D. 1Kg 的石块比 1kg 的木块质量大13.雕塑家将一整块花岗石雕刻成一位英雄雕塑像后,石头的()A.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B. 质量减小,密度不变C. 质量变大,密度不变D. 质量减小,密度减小14. 某同学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 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5、,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A. 25cmB. 15cmC. 6cmD. 12cm15.下列物体的重力约为500N 的是()第2页,共 26页A.物理书B. 小轿车AC. 中学生D.5L 装的色拉油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B: 4,且两物体体积AB=4: 5,16.: =3V: V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 A 物体肯定是空心的B.C. 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 小题,共12.0 分)B 物体肯定是空心的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17.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 和 B 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用A 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_cm,用 _(选填“ A”或“ 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
6、确。18. 黑板反光太强晃同学眼睛, 是由于光发生了 _;坐在电影院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画面, 是由于光发生了 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19. 图中弯曲的撑竿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 _;运动员推开撑竿后会向下落,是由于受到 _的作用。20.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 和绿光 LED ,为与这两种 LED 组合,产生白色LED 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 ,它是 _光 LED 光 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1.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 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
7、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g,石块的密度为_ kg/m3。2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 步骤如下:用双面胶将一个200 克的钩码固定在 1 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_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27.0 分)第3页,共 26页23. 如图所示,在某些喷泉
8、景观中,石球能在喷泉上方滚动,请在简图中画出石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24. 小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做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前,先把游码放在称量标尺左端的 _处,然后调节 _,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如图甲所示,是对天平进行横梁平衡调节时指针的指示情况,此时应向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测量岩石质量时,天平右盘放50g、5g 砝码各一个,天平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岩石的质量是_g。用量筒和水测量岩石的体积时,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岩石的体积为_cm3。最后计算出岩石的密度为 _kg/m3实验完成后, 小刚测量早餐奶的密度。不小心把
9、量筒打破了,他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 水(水的密度用水 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1)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用题中出现的字母表示)。第4页,共 26页25. 为了城市更美丽,勤劳的环卫工人大清早就驾驶着洒水车清洗马路,若洒水车以 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 4km,求:洒水车行驶了多少时间?26.惠安是石雕之乡,某石材加工厂有一块石头的体积为5m3已知该石头的密度为33kg?3.0 10 kg/m ,求:这块石头的质量为多
10、少27. 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 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求:( 1)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 5min 的路程多大?( 2)若汽车的质量为 1200kg,则汽车受到的重力多大?( 3)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鸣笛后汽车继续以原速行驶,经过0.8s 后司机听到了回声。 则汽车在0.8s的时间内前进了多远?在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2.0 分)28. 如图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比较图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_不
11、同(填:“音调”、 “音色”或“响度”)。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4.0 分)29. 小红参加校运会 100m 赛跑时。观察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响的同时还冒白烟, 小王问:终点计时员是以听到枪声时计时、 还是看到冒烟时计时呢?请你答复他, 并作简要的解释。第5页,共 26页六、作图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3.0 分)30. 在图中作出已知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的大小。31. 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到玻璃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32. 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第6页,共 26页七、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20.0 分)33.两个同学做“探究小车
12、沿斜面下滑时速度变化的情况”实验,如图所示是小车滑下过程中的示意图,实验时用 _ 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 _测量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实验中,斜面应保持_(选填“较小”或“较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 1)请你将表填写完整 v3=_ cm/s( 2)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速度变化特点是什么?答:小车的下滑过程中的速度越来越 _。路程 s/cm运动时间 t/s平均速度 v/( cm?s-1 )s =80.0t=2.8v =28.6111s2=40.0t2=2.0v2=20.0s3=s1-s2=40.0t3=t1-t2=0.8v33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
13、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 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cm,当烛焰距凸透镜 15cm 时,能成倒立、 _的实像,生活中的 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_(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 可将蜡烛适当 _(选填“左”或“右”)
14、移。第7页,共 26页35.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三次实验过程。( 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应该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作 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实验数据如表,第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N(如图中所示);序号接触面压力 /N滑动摩擦力 /N木块与木板12.0_木块与木板15.03.0木块与砂纸12.03.6( 3)分析 _(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由、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5)在第次实验中若用 4.5N 的力水平
15、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N,你判断的依据是_。第8页,共 26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C【解析】解:A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4m/s1.1m/s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B、人们常用 “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 时间不到 0.5s。故B 不符合实际;C、一根筷子的长度约 25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 25cm 左右。故 C符合实际;D、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 6g,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是此数值的一半,在 3g左右。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C。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
16、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 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 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2.【答案】 A【解析】解:调节音量按钮会改变声音的强弱,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A。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 觉到的声音的 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 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决此类问题 要结合声音的响度定 义进 行分析解答,注意与其它声音特征的区分,属于易错题目。3.【答案】 B【解析】第9页,共 26页解:A 、当战斗机的速度 为 0 时,不能保持相对静止,不符合题意;B、当战斗机的速度等于800km/h
17、时,保持相对静止,符合题意;C、当战斗机的速度大于800km/h 时,不能保持相对静止,不符合题意;D、当战斗机的速度小于 800km/h 时,不能保持相对静止,不符合题意;故选:B。只有战斗机和加油机保持相 对静止时才能成功完成空中加油,所以 选择速度相同的即可。空中加油是一个相 对困难的问题,因为它需要战斗机和加油机速度相同,也就是相对静止时,要求驾驶技术水平高。4.【答案】 D【解析】解:A 、水中塔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现象;B、水中“折 ”枝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属于折射 现象;C、镜中花是平面 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现象;D、手影是由于光的直 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解决此题要知
18、道光在同种均匀介 质中是沿直 线传播的;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 质中是沿直 线传播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光的直 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区 别进行分析解答。5.【答案】 D【解析】解:AB 、因为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当人向平面 镜走近时像大小不 变,所以可判断 选项 A 、B 错误;CD、因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此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必然随之 变小。所以可判断选项第10 页,共 26页C 错误,选项 D 正确。故选:D。 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在平面镜的两侧,物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相等,物体
19、靠近平面 镜,像靠近平面镜,物体远离平面镜,像远离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然后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作出判断。人靠近平面 镜时,感觉人的像在 变大,实际上人像的大小不 变,感觉变大的原因是眼睛看像的 视角增大的 缘故。这是学生不容易理解,并出 现错误的地方。6.【答案】 A【解析】解:A 、禁止鸣笛是从噪声的 产生防治噪声,属于在声源 处减弱噪声,故 A 符合题意;B、戴防噪声耳塞是为了在声音的接收 处减弱噪声,故 B 不符合题意;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为了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C 不符合题意;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A。防治噪
20、声 污染可以从噪声的 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 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 进行分析解答。7.【答案】 B【解析】解:A 、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 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即 A 图反映物体在做加速运动,故A 不符合题意;B、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 时间的增加而不 变,所以B 图反映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故B 符合题意;第11 页,共 26页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 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即 C 图反映物体在做加速运 动,故 C 不符合题意;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 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即 D 图反映物体在做
21、减速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B。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即速度 v 与时间 t 和路程 s 无关,对 、 、 、 逐一分析即可得出 结论 。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 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 应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 顺着图象看随横坐 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 动规律。8.【答案】 D【解析】解:舞台追光灯发出绿光,照在白上衣,白上衣可以反射 绿光,白上衣反射的绿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 绿色的;红裙子只能反射 红光,不能反射绿光,绿光照在红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故选
22、:D。(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2)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 颜色不同的色光;(3)不透明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 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 础题;应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9.【答案】 B【解析】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明的眼睛是近 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 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 A 、C、D 错误,B 正确。第12 页,共 26页故选:B。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 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
23、镜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 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10.【答案】 D【解析】解:A 、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水同时也会给浆一个向前的力,故船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 题意;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地同时也会给人向前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 题意;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火箭对喷出的燃气 产生向下的推力,反之燃气对火箭产生向上的推力,使火箭升空的,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 顶球,只是说明了力可以改 变运动状态与方向,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4、原理,符合题意。故选:D。一个物体 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类题目考查两个物体 间力的作用 总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 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1.【答案】 A【解析】解:A 、泥鳅身上的粘液,相当于在身上涂了一 层润滑油,减小了身体与泥之间的摩擦,便于泥鳅在泥中穿行,故 A 正确。B、壁虎脚上长有肉垫,依靠大气压的作用吸附在 竖直的墙上行走,故 B 错误 。第13 页,共 26页C、骆驼宽大的脚掌是通 过增大受力面 积来减小压强的,故 C 错误 。D、蛇身上的鳞片,增加
25、了皮肤的硬度,是为了保护其在爬行 时,不被划伤,故 D错误。故选:A。动物为了生存的需要,进化过程中出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的体征,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 结构。结合不同动物的生活特点,分析其 结构的功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动物身体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的题目有很多:如啄木鸟的嘴尖而 长、骆驼的脚掌面积非常大等等。如何将其 结构特点与物理知 识联系在一起,是这种题目的难点。12.【答案】 C【解析】解:A 、一块冰熔化成水,是状 态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 变,所以其质量不变,故 A错误;B 、将一铁块压 成一个 铁球,是形状的改 变,物质的多少没有 变,其质量不变,故 B错误;C、“玉兔号 ”月球
26、车在月球上和地球上,是位置的改 变,物质的多少没有 变,所以其质量不变,故C 正确;D、1Kg 的石块比 1kg 的木块质量一样大,故D 错误 。故选:C。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 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概念,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只要理解质量的含义即可解答。13.【答案】 B【解析】第14 页,共 26页解: 花岗石雕刻成石像的 过程中,组成石像的物 质总量减少,所以质量减少。 大石头雕刻成石像的 过程中,组成石像的物 质总量虽然减少,但物质种类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选:B。 物体所含物 质的多少叫 质量
27、,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 态、位置和温度无关,与物质的多少有关;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 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无关。此题考查了质量、密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4.【答案】 C【解析】解: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由图可知,现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所以此 时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之内,即物距小于10cm,在选项中只有 C 是符合的。故选:C。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放在凸透 镜焦点之内 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放大镜正是应用了这一原理。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 镜成像的应用。15.【答案】 C【解析】为G=mg,解:因所以 m=50kg。一本物理书
28、的质辆小汽车的质量在 2000kg左右,中学生量在 0.2kg 左右,一的质量在 50kg 左右,5L 色拉油的 质量在 4.5kg 左右。故选:C。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G=mg,求出重力是 500N 的物体的 质量,结合对生活中常第15 页,共 26页见物体的质量,从选项中选出与题干质量接近的物体即可。本题考查对物体重力大小的判断,物体重力的大小不易判断,可求出与重力相应的质量,找出接近题干质量的选项。16.【答案】 B【解析】解:已知A 、B 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即 m =m , :=3:4,ABAB=题目给出的 “两物体体 积 VA:VB=4:5B 物体肯定是空心的,故 ACD 错误,
29、B 正确 .故选 B。根据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利用 = 求出体积之比与题目给出的 “两物体体积 VA:VB=4:5 比较即可做出 选择 。此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 变形的灵活运用,利用 = 求出两物体的体 积之比是解答此 题的关键。17.【答案】 3.25A【解析】解: A 刻度尺的分度 值是:0.1cm,测量是从 0.00cm 开始测起的,末端刻度值为3.25cm,物体的长度为 3.25cm-0.00cm=3.25cm; B 刻度尺的分度 值是:0.5mm;测量时是从 0.0cm 开始测起的,末端刻度值为 3.3cm,物体的长度为 3.3cm-0.0cm=3.3cm; A 刻度尺的分度 值小
30、,所以 A 刻度值测量比较准确。故答案为:3.25;A 。 使用刻度尺 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 0 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 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 “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 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 为物第16 页,共 26页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 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分度值越小的测量工具,测量结果越准确。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分度 值和读数,属于基础知识。18.【答案】 镜面反射漫反射【解析】解:当黑板表面太光滑,光射到这里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朝着同一方向射出,位于反射光线方向的同学 则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这就是黑板反光 问题;坐在电影院内不同位置的 观众都能看到 银幕上画面,是由于
31、光被反射向四面八方,故发生了漫反射。故答案为:镜面反射;漫反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 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 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把握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关 键要记住,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只是由于反射面的光滑程度不同,而使最 终的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差异。19.【答案】 形变重力【解析】解:(1)撑杆受人的压力而弯曲,这说明力能使物体 发生形变;(2)运动员越过横杆后,由于受到重力,所以会下落。故答案为:形变;重力。(1)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可以使物体 发生
32、形变;(2)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以撑杆跳高 为背景,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重力的作用等,属力学基础题,难度不大。20.【答案】 蓝能【解析】第17 页,共 26页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红光 LED 、绿光 LED 、蓝光 LED 组合能产生白色 LED 光源;光在真空中的 传播速度最快,是 3108m/s。故答案为:蓝;能。红绿蓝为 光的三原色,光在真空中的 传播速度最快,是 3108m/s。此题是对光速、色光三原色应用的灵活考 查,是一道基础题。21.【答案】 303103【解析】解:石块的质量:m=m 溢 总-m 剩 =320g-290g=30g,石块排开水的 质量:m 排=
33、m 总-m 剩 =300g-290g=10g,由 = 可得,石块的体积:V=V 水=10cm3,石块的密度:= =3g/cm3=3103kg/m3。故答案为:30;3103。已知放入石 块后的总质量和取出石 块后的质量,二者之差就等于石 块的质量;已知瓶子和水的 总质量还有取出石 块后的质量,二者之差就等于排开水的 质量,根据公式 V=求出石块的体积,再根据公式 = 求出石块的密度。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 应用,关键是知道石 块放入前、取出后瓶子和水的 质量之差即 为石块的质 量以及利用排开水的 质 量求金属 块的体积22.【答案】 观察尺子的形变量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有关,
34、倾斜程度越大,压力越小【解析】第18 页,共 26页解: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当倾斜程度不同 时,尺子的形变量不同,说明作用效果也不同,即压力大小不同;故答案为:(1)观察尺子的形 变量;(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 倾斜程度有关,倾斜程度越大,压力越小。解题关键是利用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 发生改变,形变量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说明压力越大。解决这部分题目,要求能快速通过形状改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判断力的大小。23.【答案】 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石球重心画一个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 G 表示,如图所示:【解析】根据重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
35、意 图的作法。不管物体怎 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4.【答案】 零刻线平衡螺母右 57.4 20 2.87 103水【解析】解: 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测量前,先把游码放在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 线上;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由图可知,指针偏向分度 盘的左边,说明横梁左 测下沉,应把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图中天平标尺的分度 值为 0.2g,第19 页,共 26页岩石的质量 m=50g+5g+2.4g=57.4g; 图中岩石和水的 总体积 V 总=40mL;岩石的体 积 V=V 总 -V 水 =40mL-20mL=20mL=20cm 3; 岩
36、石的密度:= =2.87g/cm3=2.87 103kg/m3。 水的质量 m 水 =m1-m0,早餐奶的质量 m=m2-m0;烧杯的容积:V=V水=,早餐奶的体 积:V 奶=V=,早餐奶的密度:=水。故答案为: 零刻线;平衡螺母; 右; 57.4; 20; 2.87 103; 水。 使用托盘天平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 码放在称量 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天平使用前 调节平衡时,要调节平衡螺母,规则是“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即指针向右偏就向左 调平衡螺母,指针向左偏就向右 调平衡螺母; 天平在读数时,注意标尺上的分度 值,再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即 为岩石的质量; 量筒在读数时应读取
37、凹液面的最低 处,并利用两次量筒的示数差求出岩石的体积; 将所测数据代入密度公式= 求出岩石的密度。 求出烧杯装满水的体积,即烧杯的容积;测得烧杯装满早餐奶的体 积;求出早餐奶的 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早餐奶的密度。第20 页,共 26页本实验是实验室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基本 实验方法,主要考查了天平量筒的使用规则与读数方法,以及利用密度的公式 进行简单的计算等,难度不大,但非常重要。有一个小的易 错点,就是第五问中密度的 单位要注意 换算。25.【答案】 解:由 v= ,可得洒水车行驶的时间为:t= =0.5h;答:洒水车行驶了0.5h。【解析】已知洒水 车行驶的速度和路程,利用 t=得到行驶时
38、间。此题考查了速度、速度变形公式的 应用,计算过程简单,是一道基础题。26.【答案】 解:由 =得石头的质量:3334m=V=3.0 10 kg/m 5m =1.510 kg。答:这块石头的质量为1.5 104kg。【解析】已知石头的体积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 计算石头的质量。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 应用,属于基础题目。27.【答案】 解:( 1)由 v= 可得,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5min 的路程:s=vt=15m/s300s=4500m;( 2)已知汽车的质量, m=1200kg,汽车受到的重力:G=mg=1200kg10N/kg=12000N;( 3)在 t=0.8s 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
39、离:s1=vt=15m/s0.8s=12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 m/s0.8s=272m,设汽车司机鸣笛时距离山崖为s,则: 2s =s1+s2=12m+272 m=284m,s =142m。答:( 1)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5min 的路程是4500m;( 2)若汽车的质量为 1200kg,则汽车受到的重力是 12000N;( 3)汽车在 0.8s 的时间内前进了 12m;在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是 142m。【解析】(1)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变形 s=vt 可求路程;第21 页,共 26页(2)根据G=mg 可求汽 车受到的重力;(3)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前方山崖返回
40、汽 车时,汽车以 15m/s的速度已 经前行了 0.8s,根据 s=vt 可求汽 车行驶的距离;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 鸣笛时汽车与前方山崖距离的 2 倍,据此求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前方山崖的距离。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速度公式及回声 测距离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 鸣笛时汽车与前方山崖距离的2 倍。28.【答案】 振动响度【解析】解:如图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 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 动,是鼓面把纸屑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 动。比较图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甲图中的纸屑弹起的高度低,乙图中的纸屑弹起的高度高,说明乙鼓面比甲鼓面振 动
41、的幅度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答案为:振动;响度(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2)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声音响度的大小受 发声体振幅大小的影响,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此题主要结合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 识 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 务于社会的新 课程理念。29.【答案】 解:因为光速比声速大,由V= 可知,路程一定时,速度慢的用的时间长,所以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多,应该看到冒烟计时更准确些。答:终点计时员是以看到冒烟时计时,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快。【解析】解答此 题 要知道:(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是 34
42、0m/s(2)光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知道声音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会根据声音和光的 传播速度不同分析相关问题。第22 页,共 26页30.45,所以入射角为 45,可得反射角也【答案】 解: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为 45,先画出法线, 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AO,度数等于入射角为 45,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 线、入射光线分居法 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 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此题考查了对光的反射光路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 时考查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知
43、道入射角与反射角都是光 线与法线的夹角。31.【答案】 解:反射光线从反射点 O 在法线上方的空气中斜向上画出,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从折射点 O 在法线上方的玻璃中斜向上画出, 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如图所示:【解析】本题要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 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 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 线;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 时遵循: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 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第23 页,共 26页射光线。光从一种透明介 质斜射进入另一种透明介 质时,若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注意反射与入射在同一种介质中,折射与入射在两种不同的介 质中。32.【答案】 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解析】图中的光线平行于主光 轴,根据凸透镜的折射作用,平行于主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锻造供应链专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非遗传承人(现代创新方向)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怀化市辰溪县自然资源局招募笔试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廊坊文安县选聘高中教师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项目投资风险的管理
- 2025年井下瑞雷波探测仪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模组检测系统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暑假建筑专业大学生.实践报告范文
- 以实践为导向的高校干细胞研究与教学策略
- 提升教学效果的利器教育机器人技术概览
- 夏季防暑降温科普课件
- 背胶作业指导书
- 农村小学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下的双师课堂研究
- 遥感地质学复习题(完整版)
- 中药湿敷技术
- 2023年上海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考前模拟题及答案
- DLT-969-2023年变电站运行导则
- ZAPI交流故障表 萨牌代码
- 《健康经济学》课件Chapter16
- 儿童用药剂量
-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范文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