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能规划洪水调节_第1页
水利水能规划洪水调节_第2页
水利水能规划洪水调节_第3页
水利水能规划洪水调节_第4页
水利水能规划洪水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等级等级 防护对象防护对象防洪标准防洪标准 城镇城镇工矿区工矿区 农田面农田面 积积( (万亩万亩) ) 重现期重现期 ( (年年) ) 频率频率(%)(%) 1 1 特别重要城特别重要城 市市 特别重要的特别重要的 50050010010011 2 2重要城市重要城市重要的重要的 500500 100100 100100 5050 2 21 1 3 3中等城市中等城市中等的中等的1001003030505020205 52 2 4 4一般城市一般城市一般的一般的30302020101010105 5 二、防洪标 准 果,基本上也与上述类似。果,基本上也与上述类似。 一、试算的步骤 二、举例

2、 21 1212 11 3 2 22 VVV Qq(QQ )(qq )() tt q=f(V) (3-4) 根据已知的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Vf(Z)和泄洪建 筑物形式和尺寸,用式(3-3)(水力学公式)求出下 泄流量与库容的关系曲线qf(V )。 从第一时段开始调洪,由起调水位(即汛前水位) 查ZV及qV关系曲线得到水量平衡方程中的V1和 q1; 由入库洪水过程线Q(t)查得Q1、Q2; 然后假设一个q2值,根据水量平衡方程算得相应的 V2值,由V2在qV曲线上查得q2; 若两者相等,q2即为所求。否则应重设q2,重复上 述计算过程,直到二者相等为止。 q=f(V) (3-4) 将上时段末的V

3、2、q2值作为下一时段的起始条 件,重复上述试算过程,最后即可得出水库下 泄流量过程线q(t)。 将入库洪水Q(t)和计算的q(t)两条曲线点 绘在一张图上,若计算的最大下泄流量qmax正 好是二线的交点,说明计算的qmax是正确的。 否则,计算的qmax有误差,应改变时段t重新 试算,直到计算的qmax真好是二线的交点为止。 q=f(V) (3-4) )23()( 2 1 )( 2 1 12 2121 t V t VV qqQQqQ 初步假设计算时段末的出库流量qt+1值 初步求出时段末水库蓄水量Vt+1值 用初求的Vt+1,求对应的出库流量qt+1 比较两值是否满足精度,否则,重新假设qt

4、+1 例3-1某水库的泄洪建筑物型式和尺寸已定,设有 闸门,堰顶高程为36.0m。水库的运行方式是:在 洪水来临时,先用闸门控制q使其等于Q,水库保持 在汛期防洪限制水位(38.0m)。当Q继续增大,使闸 门达到全开,以后就不用闸门控制,q随z的升高而 加大,流态为自由泄流,qmax也不限制,与无闸门 控制情况相同。水库容积特性Vf(z)、根据泄洪建 筑物型式和尺寸算出的水位与下泄流量关系曲线q f(z)见表3-2。 求百年一遇洪水流量过程中,某水库的下泄流量过 程、库水位变化情况、最大下泄流量、水库达到的 最高水位及发生的相应时刻。 起调时水库水位Z限38.0m;依Z限38.0m在图3-3

5、中查出闸门全开时的流量为173.9m 3/s。 在第18h以前,控制闸门使qQ,且均小于 173.9m3/s,水库不蓄水,无需进行调洪计算。 水位水位Z(m)36.0 36.5 37.0 37.5 38.5 39.0 39.5 40.0 40.5 41.0 库容库容V(m3) 433048005310586070807760854094201025011200 下泄流量下泄流量 q(m3/s) 022.5 55.0 105.0 267.2 378.3 501.9 638.9 786.1 946.0 表3-2 某水库V=f(Z)、q=f(Z)曲线(闸门全开) 返回例题 返回例题 返回分析 V=f

6、(Z)、q=f(Z)曲线 表3-3 调洪计算列表试算法 21 1212 11 32 22 VVV Qq( QQ)( qq)() tt 第一个计算时段第18-21h,q1173.9m3/s,V1=6450104m3,Q1174m3/s,Q2 340m3/s。对q2 、v2要进行试算,其试算过程如表3-4。 21 1212 11 3 2 22 VVV (QQ )(qq )() tt 图3-3 某水库调洪计算结果 入库洪水过程线 入库流量Q(m3/s) 下泄流量q(m3/s) 2000 1500 1000 500 0 41 40 39 38 0 10 20 30 40 50 时间t(h) 0 10

7、20 30 40 50 时间t(h) qmax Zmax V蓄 下泄洪水过程线 水库水位过程线 由表3-4可见:在第36h,Z40.5m,V10 232104m3,Q=900m3/s,q78lm3/s; 而在第39h,Z=40.51m,V=l 0280l04m3,Q=7604m3, q=790m3/s。 按前述水库调洪的原理,当q max出现时,一定是q Q,此时Z、V均达最大值。 显然,q max将出现在第36h与第39h之间,在表3-4 中并未算出。通过进一步试算,在第38h16min处,可 得出qmaxQ795m3/s,Zmax=40.52m,Vmax 10290104m3。 也可通过图

8、解近似定出相应值。 1、什么是防洪标准? 2、防洪调节计算有哪些方法? 3、防洪调节的水量平衡方程如何表达? 4、水库调洪的任务是什么? 5、水库调洪计算的主要过程是: (A)基本资料的收集、计算(B)确定泄洪建筑物形 式和尺寸 (C)调洪计算 (D)拟定比较方案 6、水库调洪计算列表试算法有何特点? 7、写出水库调洪计算列表试算法的求解步骤。 用不同水位分别减堰顶高程,得堰顶水头H,代入堰流公式 q溢m1BH3/2 从而算出各H对应的溢洪道泄洪能力,加上发电流量10m3/s,得Z值相应的水库 泄流能力q=q溢+q电。 1122 35 22 VqVq Q()() () tt Z q t V )

9、 2 ( Z q t V ) 2 ( q=f(V) (3-4) )23()( 2 1 )( 2 1 12 2121 t V t VV qqQQqQ )() 2 ( 2 Zf q t V )() 2 ( 1 Zf q t V )( 3 Zfq V Z t )() 2 ( 2 Zf q t V )() 2 ( 1 Zf q t V )( 3 Zfq 水位下泄流 量关系曲线 Z Z Z(m) A B C A B C ) 53() 2 () 2 ( 2211 q t Vq t V Q Q A B C A B C (2)在图3-4的水位坐标轴上量取 第一时段的Z1,得a点。作水平 线ac交曲线A于b点,

10、并 使bc= 。 因曲线A是(V/t-q/2)=f1(z), a点代表Z1,ab=(V1/t-q1/2), ac= + (V1/t-q1/2),按式(3- 5),即等于(V2/t+q2/2)。 Q Q ) 53 () 2 () 2 ( 2211 q t Vq t V Q A B C AB C A B C AB C 解 Q g q2 Z2 e f d Z1 b c a ) 2 ( 11 q t V Q 22 2 Vq t 下泄流量q(m3/s) 表表3-6 调洪计算半图解法调洪计算半图解法 ( (双辅助线法)双辅助线法) 时间时间 t(h)t(h) 入库洪水入库洪水 流量流量 Q(mQ(m3 3

11、/s)/s) 时段平均入时段平均入 库流量库流量 Q(mQ(m3 3/s)/s) 下泄流下泄流 量量 q(mq(m3 3/s)/s) 时段平均下时段平均下 泄流量泄流量 q(mq(m3 3/s)/s) 时段内水库存水时段内水库存水 量变化量变化V(V(万万m m3 3) ) 水库存水水库存水 量量V(V(万万m m3 3) ) 水库水位水库水位 z(m)z(m) (1)(1)(2)(2)(3)(3)(4)(4)(5)(5)(6)(6)(7)(7)(8)(8) 1818174174257257173.9173.9180.5180.583836450645038.0 38.0 2121340340

12、595595187187224.5224.54004006533653338.138.1 242485085013851385262262343.5343.5112511256933693338.438.4 27271920192016851685425425522.5522.5125612568058805839.239.2 303014501450128012806206206776776516519314931439.939.9 33331110111010051005734734757.5757.52672679965996540.340.3 363690090083083078178

13、1785.5785.54848102321023240.540.5 3939760760685685790790781781-104-104102801028040.5140.51 4242610610535535772772751.5751.5-234-234101761017640.440.4 4545460460410410731731702.5702.5-316-3169942994240.340.3 4848360360325325674674645.5645.5-346-3469626962640.140.1 51512902906176179280928039.939.9 时间时

14、间t(h)t(h)181821212424272730303333363639394242454548485151 水库水位水库水位 z(m)z(m) 383838.138.138.438.439.239.2404040.340.340.540.540.540.540.440.440.340.340.140.139.939.9 水库水位水库水位 z1(m)z1(m) 383838.138.138.438.439.239.2404040.340.340.440.440.540.540.440.440.240.240.140.139.939.9 调洪计算列表试算法与半图解法的对比 半图解法 列表试

15、算 法 1、写出水库调洪计算半图解法的求解步骤。 用不同水位分别减堰顶高程,得堰顶水头H,代入堰流公式 q溢m1BH3/2 从而算出各H对应的溢洪道泄洪能力,加上发电流量10m3/s,得Z值相应的水库 泄流能力q=q溢+q电。 ) 33()( B AHHfq 表3-2 某水库V=f(Z)、q=f(Z)曲线 (闸门全开) V=f(Z)、q=f(Z)曲线 选取计算时段为t=3h=10800s。先进行提前36h开 始的预降水库水位计算。 水库初始水位为38.0m,相应的库容为V=6450万m3; 相应的下泄流量为闸门全开时的q=173.9m3/s。 此阶段洪水尚未来临,入库流量Q=36m3/s保持不

16、 变。 把计算结果列于表3-8。 计算过程类似于例题3-1中表3-3,经过一定的试算。 将洪水来临前36小时(-36h)至洪水来临前30小时(- 30h)的两个时段试算列于表3-9。 先假设第-33h的水库水位Z2=37.83m,相应的下泄流量 q2=150.0m3/s。 此时,Z1=38.0m,V1=6450万m3,q1=173.9m3/s。 则q均=0.5*(173.9+150.0)=161.95m3/s。 V=10800*(Q均-q均)=10800*(161.95-36)=-134万m3 V2=V1+V=6450-134=6316万m3 根据V2值查图3-2中的曲线,得出Z2值为37.8

17、9m(见表3- 9中Z)。与原假设的37.83不符,需重新试算。重复 计算,得到的Z2=37.88,与假设相符,结果正确。 因此,第一时段的Z2、q2、V2成为第二时段的Z1、q1、 V1 ,可据此进行下一时段的计算。依次类推。 时时 段段 序序 号号 时时 间间 t(h) 入库洪入库洪 水流量水流量 Q(m3/s) 时段平均时段平均 入库流量入库流量 Q均 均(m3/s) 下泄流下泄流 量量 q(m3/s) 水库水水库水 位位z(m) 时段平均时段平均 下泄流量下泄流量 q均 均(m3/s) Q均 均-q均均 (m3/s) 时段水库时段水库 水量变化水量变化 V(万万m3) 水库存水库存 水

18、量水量 V(万万m3) Z Z(m)备注备注 (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 1 1 -36-3636.0 36.0 36.0 36.0 173.9173.938.0 38.0 162.0 162.0 -124.0 -124.0 -134.0 -134.0 6450645038.00 38.00 初始初始 值值 -33-3336.0 36.0 150.0 150.0 37.8 37.8 164.5164.5-128.5-128.5-138.8-138.8 6316 6316 37.89

19、 37.89 ZZ 15515537.8837.886311631137.8837.88Z=Z 2 2 -36-3636.0 36.0 36.0 36.0 15515537.8837.88137.5 137.5 -101.5 -101.5 -109.6 -109.6 6311631137.8837.88 初始初始 值值 -33-3336.0 36.0 135.0 135.0 37.7 37.7 147.5147.5-111.5-111.5-120.4-120.4 6201 6201 37.8 37.8 Z Z 14014037.7937.796191619137.7937.79Z=Z 表表3-

20、9 3-9 表表3-83-8中的试算过程中的试算过程 时间时间 t(h)t(h) 入库流入库流 量量 Q(mQ(m3 3/s)/s) 时段平均时段平均 入库流量入库流量 Q(mQ(m3 3/s)/s) 下泄流下泄流 量量 q(mq(m3 3/s)/s) 时段平均时段平均 下泄流量下泄流量 q(mq(m3 3/s)/s) 时段内水库存时段内水库存 水量变化水量变化 V(V(万万m m3 3) ) 水库存水水库存水 量量V(V(万万m m3 3) ) 水库水水库水 位位Z(m)Z(m) (1)(1)(2)(2)(3)(3)(4)(4)(5)(5)(6)(6)(7)(7)(8)(8) -36-363

21、6.0 36.0 3636173.9173.9164.5164.5-139-139645064503838 -33-3336.0 36.0 3636155155147.5147.5-120-1206311631137.8837.88 -30-3036.0 36.0 3636140140135135-107-1076191619137.7937.79 -27-2736.0 36.0 3636130130125125-96-966084608437.7137.71 -24-2436.0 36.0 3636120120115115-85-855988598837.6337.63 -21-2136.0

22、 36.0 3636110110105105-75-755903590337.5637.56 -18-1836.0 36.0 36361001009797-66-665828582837.4737.47 -15-1536.0 36.0 363694949191-59-595762576237.4337.43 -12-1236.0 36.0 3636888885.585.5-53-535703570337.3737.37 -9-936.0 36.0 363686868181-49-495650565037.3237.32 -6-636.0 36.0 363679797777-44-4456015

23、60137.2737.27 -3-336.0 36.0 3636757573.573.5-41-415557555737.2337.23 0 036.0 36.0 7272 5516551637.1937.19 表3-8 预降水位阶段的计算 表3-11 自由泄流阶段的调洪计算 在以上计算基础上,进行自由泄流阶段的调洪计算。根据预降水位阶段 的计算结果,在第0小时的初始值应是Z1=37.19m,q1=72.0m3/s, V1=5516万m3。其中也需要试算过程,与前类似。 由于一开始洪水流量较小,而q较大,因而水库水位继续下降,直到第12小时以后才重 新蓄水而使水库水位上升。 至第27小时,按闸门全开自由泄流方式,q=330.0m3/s。但按表3-10,该时刻允许下泄 流量的上限值为322m3/s。 因此从第27小时起,要按错峰要求,用闸门控制q不大于q上限。因此,自由泄流阶 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