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名 词 解 释 人类的祭祀活动出现在旧石器时代后期。伴随这祭祀活动,相应地产生 场所、构筑物、建筑,这就是坛庙。至秦汉时期,统治者建立了祭祀天地山 川和祖先的完整礼仪制度,并修建了相应的建筑。坛庙主要可分为三类: 祭祀自然神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 四渎之庙,其中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由皇帝亲祭,社稷坛为祭祀土地之神, 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代以农立国,社稷象征国土和政权。 祭祀祖先帝王祖先称为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 先贤祠庙如孔子庙、武侯祠、关帝庙等。 又称“世屋”,是古代重要的建筑物,是皇帝居住、颁昭、早朝、及 与天地沟通的场所,相当
2、于宫殿和坛庙的总和。 五帝分别掌管天上五方的帝君,白帝、青帝、黄帝、赤帝、黑帝。 复道在道路两侧建墙,皇帝坐车辇行于其内,以利安全。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周、秦明堂平面图, 方形围墙正中为明堂,其 平面呈“亞”字形,九室, 当中一室称太室,四周之 室代表春夏秋冬五行等。No Image 上图秦皇陵鸟瞰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汉公元前206 年220年 西汉公元前206年25年 东汉25220年 三国220年280 年 魏220265年 蜀汉221263年 吴222280年 晋265420年 西晋265317年 东晋317420年 南北朝420589年 南朝宋420
3、479年 齐479502年 梁502557年 陈557589年 北朝北魏386534年 东魏534550年 北齐550577年 西魏535556年 北周557581年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前221年),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 统一法令,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统一文字,修驰道通达全国,并筑长 城以御匈奴。这些措施对巩固国家政权起了一定作用。而由于国家统 一,便可以集全国之人力物力与六国成就,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 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 整个汉代(前206公元220年)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
4、一个繁荣 期。它的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 大发展。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尤其是东汉得到了突飞猛进 的发展。贵族官僚们除了用砖拱做规模巨大的墓室外,还在岩石上开 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秦代建筑奏响了中国建筑雄浑的前奏。秦代建筑奏响了中国建筑雄浑的前奏。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汉代宫苑建筑在秦代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壮伟的时代音汉代宫苑建筑在秦代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壮伟的时代音 调。调。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秦(前221-前206) 阿房宫 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
5、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为12米;夯土 层的厚度一般为5至15厘米,夯土的总面积达541020平方米。这是迄今所 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夯土基址。 中国首次出土完整的秦宫铺瓦屋顶筒瓦通长为46至54厘米,厚1.2至2厘 米;板瓦通长58至62厘米,宽44至51厘米,瓦厚1至1.8厘米。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阿房宫现状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秦始皇陵遗址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秦兵马俑坑 跪射俑 铠甲武士俑 铜 车 马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西汉帝陵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宫殿、寺庙、陵寝等都是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和 总
6、体的布局规划。 对称、齐整,主次分明;用一条中轴线将一个个 封闭四合院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 族气质,道地的儒家风范。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秦汉瓦当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模印花纹的汉砖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陕西西安汉长安出土的陶制排水管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社会背景: 建筑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 突出表现为:叠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 经形成 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发展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汉代建筑 宫殿、礼制建筑 两种主要木结构抬梁式、穿斗式已经成熟。 高台建筑继续流行。 屋顶悬山、庑殿较
7、多,攒尖、歇山、囤顶也有应用。 斗栱已经产生:结构作用明确出挑屋檐 砖石结构突飞猛进地发展,用于墓室、水道中,砖石拱已从 叠涩发展为半圆形拱、并列拱、筒拱、穹拱等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中国古代屋顶的样式很多,主要为5大类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悬山顶:只有前 后两个坡面。 No Image No Image 硬山顶:也是只有 前后两个坡面,但它的 左右两端不挑出山墙之 外。 No Image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攒尖顶:所有的坡面交集出的脊一 端都汇集于一点。 No Image No Image No
8、 Image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No Image 左图为汉 代出土的 明器,可 见斗拱已 成为楼阁 中的主要 构件。右 图为“一 斗三升” 这一最基 本的斗拱 组合方式。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本图为建章宫和 未央宫的关系示 意。未央宫位于 汉长安城西南, 面积约5平方公里, 占全城面积的1/7。 汉代建筑的特点 是屋角平直无起 翘,造型质朴简 洁,体量雄伟, 气势恢弘。公元 前104年,汉武帝 建建章宫。宫内 千门万户,及大 型的山水风景园 林。 No Image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中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纵观秦汉建筑有以下成就及特点:纵观秦汉建筑有以下成就及特点
9、: 1 类型丰富,除都城、宫殿、陵墓、园林、住宅外,尚有佛教建筑、类型丰富,除都城、宫殿、陵墓、园林、住宅外,尚有佛教建筑、 官署、祠堂、粮仓及阙(官署、祠堂、粮仓及阙(古代皇宫两边供古代皇宫两边供瞭望的楼瞭望的楼,也指神庙、陵墓,也指神庙、陵墓 前树立的石雕)、亭、谢等。前树立的石雕)、亭、谢等。 2 建筑技术发展,充分掌握了夯土技术,木结构体系已渐成熟,楼阁建筑技术发展,充分掌握了夯土技术,木结构体系已渐成熟,楼阁 建筑增多。建筑增多。 3 中国传统建筑的构图方式基本确立中国传统建筑的构图方式基本确立 4 群体布局更受重视,讲究对称、疏朗的格局,重视与自然的关系群体布局更受重视,讲究对称、
10、疏朗的格局,重视与自然的关系 5 重视色彩与装修,建筑与绘画、雕刻工艺相结合,各显出它是一重视色彩与装修,建筑与绘画、雕刻工艺相结合,各显出它是一 项综合性很强的艺术。项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三国.晋.南北朝时期 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 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 一个阶段。在这300多年间,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 ,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 新。但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这 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另外, 在秦汉时期兴起的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也有很大发展 。 同时,由于西北少数民族
11、大量移入中原,带来了不同 生活习惯,使建筑室内高度得以提高。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北朝营建了都城洛阳,南朝营建了建康城。这些都城、宫殿均系北朝营建了都城洛阳,南朝营建了建康城。这些都城、宫殿均系 在前代基础上持续营造,规模气势远逊于秦、汉。在前代基础上持续营造,规模气势远逊于秦、汉。 东汉时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发展起来,南北政权广建佛寺,一东汉时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发展起来,南北政权广建佛寺,一 时间佛教寺塔盛行。据记载,北魏建有佛寺三万多所,仅洛阳就建有时间佛教
12、寺塔盛行。据记载,北魏建有佛寺三万多所,仅洛阳就建有 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在不少地区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在不少地区 还开凿石窟寺,雕造佛像。重要石窟寺有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还开凿石窟寺,雕造佛像。重要石窟寺有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峰峰南响堂山和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峰峰南响堂山和 北响堂山石窟等。这就使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融进了许多传自印度北响堂山石窟等。这就使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融进了许多传自印度 (天竺)、西亚的建筑形制与风格。(天竺)、西亚的建筑形
13、制与风格。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北魏最大的佛寺洛阳永宁寺,塔院式布局北魏最大的佛寺洛阳永宁寺,塔院式布局 No Image 永宁寺遗址平面永宁寺遗址平面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220-589) (220-589) 建筑特点:佛教建筑建筑特点:佛教建筑佛寺,石窟,塔佛寺,石窟,塔 山水园林山水园林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细部装饰的外来影响 随着佛教艺术的流传,以印度、波斯、希腊的装 饰传入中国。 No Image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城市建设 是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经过这个时期后, 城市规划的风格手法就基本定型。 秦始皇于渭水两岸建造大量宫殿,并模拟二十八宿,
14、将咸阳建 成“取法天地”的城市;汉代长安以秦朝离宫为中心建城,规划性 不强,汉代洛阳规划强于西汉,但城内南北二宫使城市分区仍显杂 乱;魏国城市规划清晰明确,称为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的里程碑; 南北朝,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南朝基本保持魏晋传统,建都建康 (南京),北魏建都则吸取建康的规划经验,又有所创新。 2007-02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No Image 494年,北魏在 洛阳建新城。 洛阳城分为宫 城、内城、外 郭城。城内有 人工池塘、护 城河和运河等。 宫城南出御街 即铜驼街,太 社、太庙建在 内城,御街两 旁。外郭城分 布有220个居民 里坊和市场。 当时城内人口 繁密,商业发 达,宫室壮
15、丽, 塔庙巍峨。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现存最早的佛塔:现存最早的佛塔: 北魏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No Image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1010窟塔柱窟塔柱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龙门石窟奉先寺龙门石窟奉先寺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北魏石窟寺全景 2007-02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河南嵩山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 (523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 平面为十二边形,15层密檐式砖塔,高 39.5米。塔下有地宫。 地宫是用来埋藏高僧火化后的“舍 利”。 中国建筑史秦汉南北朝 *建筑的材料和技术小结:建筑的材料和技术小结: 战国、秦、两汉时期战国、秦、两汉时期 时时 代代材料发展材料发展 战战 国国 板瓦、筒瓦、半圆形瓦当上所示花纹都比西周时期板瓦、筒瓦、半圆形瓦当上所示花纹都比西周时期 进步;进步; 晚期开始出现陶制的栏杆砖和排水管晚期开始出现陶制的栏杆砖和排水管 砖的种类增多:方砖、空心砖、装饰性质的条砖砖的种类增多:方砖、空心砖、装饰性质的条砖 秦秦 汉汉 圆形瓦当,且花纹疏朗而富于变化圆形瓦当,且花纹疏朗而富于变化 石材的使用增多:石础、石阶石材的使用增多:石础、石阶 东汉时出现石造的建筑:石祠、石阙、石墓东汉时出现石造的建筑:石祠、石阙、石墓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潍坊寒亭区(经济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1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所属学校招聘新教师69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小学安全培训反思课件
- 2025年文化科技主题公园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福州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6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氢氧化亚镍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金属制建筑装饰、散热器及其零件项目建议书
- 2025河南省水利厅厅属事业单位招聘47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光电子器件及激光器件项目建议书
- 2025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
- 《公司金融》(第二版) 课件 第1-10章 公司金融导论 - 资本成本
- 建筑公司部门保密管理规定
- 2025年山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理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危险化学品装卸管理课件
- 货架清洗施工方案(3篇)
- 口腔医疗纠纷预防与管理要点
- 世赛基地管理办法
- 中小学人教版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课件
- 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二级试题库(UT)(含答案)
- 啤酒酿造010203045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