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整理PPT学习课件_第1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整理PPT学习课件_第2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整理PPT学习课件_第3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整理PPT学习课件_第4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整理PPT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千世界,物类繁多。大千世界,物类繁多。 这些宏观物质究竟是由什么这些宏观物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构成的呢?的呢? 物质是由极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物质是由极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微粒构构 成成 经过长期的研究证实:构成物质的微粒有经过长期的研究证实: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分子、原原 子子和和离子离子 有的物质由有的物质由分子分子构成构成 有的物质由有的物质由原子原子构成构成 有的物质由有的物质由离子离子构成构成 放大放大 20002000万万 倍的钨倍的钨 原子图像原子图像 IBMIBM公司公司 在铁的在铁的 表面移表面移 动铁原动铁原 子子“写写” 出的汉字出的汉字 苯苯 分分 子子 的的 图

2、图 像像 将将 金金 属属 无无 限限 分分 割割 微粒是真实存在的微粒是真实存在的 它们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它们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 构构 成成 物物 质质 的的 微微 粒粒 分子分子 原子原子 离子离子 1. 1. 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水水 酚酞酚酞 水和酚酞水和酚酞 浓氨水浓氨水 实验实验1 1说明:说明: 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浓氨水 水 和 酚 酞 实实 验验 2 2 说说 明:明: 氨水易挥发;氨水易挥发; 微粒在不断运动;微粒在不断运动;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氨水显碱性)(氨水

3、显碱性) BA 湿的衣服为什么能干?湿的衣服为什么能干? 为什么温度越高干得越快?为什么温度越高干得越快? 水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去。水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去。 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2 2、微粒在不断运动、微粒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解释下列现象:解释下列现象: 将食盐加到水中,水变咸了。将食盐加到水中,水变咸了。 墙内开花墙外香。墙内开花墙外香。 衣柜中的樟脑片一段时间以后会不见了。衣柜中的樟脑片一段时间以后会不见了。 一般来说:固、液体物质微粒空隙较小一般来说:固、液体物质微

4、粒空隙较小, ,所以固、液体很难被压缩;气体物质微粒空隙较大,容易被压缩。所以固、液体很难被压缩;气体物质微粒空隙较大,容易被压缩。 物质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物质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 :问题:气态的氧气加压、降温后得到液态氧气,体积变小。是氧分子体积变小了,还是分子间隔变问题:气态的氧气加压、降温后得到液态氧气,体积变小。是氧分子体积变小了,还是分子间隔变 小了?小了? 受热微粒空隙变大,遇冷微粒空隙缩小。受热微粒空隙变大,遇冷微粒空隙缩小。 用火柴去点燃用火柴去点燃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水水 酒精酒精 白酒白酒 微粒微粒 2 2、微粒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微粒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

5、运动越快) 微粒微粒 空隙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空隙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微粒微粒微粒微粒 本课总结:本课总结:微粒是真实存在的。 微粒的特点:微粒的特点: 学会利用以上学会利用以上4 4点点 解释生活中的现解释生活中的现 象象 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微粒的哪种性质?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微粒的哪种性质? 1 1、给篮球打气、给篮球打气 2 2、打开香水瓶盖,慢慢的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打开香水瓶盖,慢慢的整个房间都充满了 香味。香味。 3 3、油库附近严禁烟火、油库附近严禁烟火 4 4、温度计中的水银会热胀冷缩、温度计中的水银会热胀冷缩 5 5、1 1毫升水中约含有毫升水中约含有3.33.3101022 22

6、个水分子 个水分子 微粒间有空隙,空隙可以改变。微粒间有空隙,空隙可以改变。 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同种微粒性质相同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同种微粒性质相同 汞原子的空隙受热变大,遇冷缩小汞原子的空隙受热变大,遇冷缩小 微粒体积很小微粒体积很小 6 6、为什么乒乓球变瘪后放到热水中会变鼓?、为什么乒乓球变瘪后放到热水中会变鼓? 7 7、为什么夏天劣质的啤酒瓶易爆?、为什么夏天劣质的啤酒瓶易爆? 8 8、等质量同种物质不同状态,体积是否相同?、等质量同种物质不同状态,体积是否相同? 球内气体受热,分子空隙变大,使乒乓球胀大球内气体受热,分子空隙变大,使乒乓球胀大 气体受热

7、,分子空隙变大,内部压力变大,劣质酒瓶无法承受,气体受热,分子空隙变大,内部压力变大,劣质酒瓶无法承受, 爆裂。爆裂。 不同不同 固态液态气态固态液态气态 固固液液 气气 (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 A AB BC C 一杯水一杯水 加入一块糖加入一块糖 的瞬间的瞬间 糖溶解后糖溶解后 思考题:解释以下现象的原因?思考题:解释以下现象的原因? 1.1.水通电分解水通电分解 水水 H H2 2O O 通电通电 氢气氢气 H H2 2 + +氧气氧气 O O2 2 思考:水又是怎么变成水蒸气和冰的呢?思考:水又是怎么变成水蒸气和冰的呢? 2.2.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思考:水在电解时,是怎样

8、生成氧气和氢气的呢?思考:水在电解时,是怎样生成氧气和氢气的呢? 水水 冰冰 水蒸气水蒸气 加热加热 冷却冷却 降温降温 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的实质: 反应物的分子反应物的分子 原子原子 生成物的分子生成物的分子 生成物生成物 分解分解 重新重新 组合组合 构成构成 分子间间隙发生改变分子间间隙发生改变 物理变化的实质: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本身不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化 分子的运动速率改变分子的运动速率改变 氢气氢气 水分子水分子 氢分子氢分子氧分子氧分子 水水氧气氧气 3.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同种物质的分子性

9、质相同,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2.2.同样的几种原子,如果形成不同的分子,其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如同样的几种原子,如果形成不同的分子,其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如COCO与与COCO2 2、O O2 2与与O O3 3、 SOSO2 2与与SOSO3 3等。等。 说出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的名称和化学用语。说出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的名称和化学用语。 水水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氨气氨气 液氧液氧 酒精酒精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 COCO2 2 水分子水分子氨分子氨分子 氧分子氧分子酒精分子酒精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二氧化硫分子 H H2 2O

10、 ONHNH3 3 O O2 2 C C2 2H H5 5OHOHSOSO2 2 练一练练一练 5.5.把把5050毫升的水和毫升的水和505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毫升的酒精混合后, 它们的体积却小于它们的体积却小于100100毫升。毫升。 1.1.每个水分子约为每个水分子约为3 31010-26 -26kg kg,而一滴水(,而一滴水(1/20g1/20g)中含有约)中含有约1.71.7101021 21个水分子。 个水分子。 2.2.糖放入水中,水甜了,同时糖却不见了。糖放入水中,水甜了,同时糖却不见了。 3.3.在教室中,能闻到花园中花的香味。在教室中,能闻到花园中花的香味。 4.4.湿的

11、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 数据和事例:数据和事例: 2.2.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 (1 1)分子很小,但却真实存在;)分子很小,但却真实存在; (2 2)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之间有空隙; (3 3)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4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足球内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足球内 食醋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醋的酸味会变淡食醋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醋的酸味会变淡 酒精温度计的液柱随温度的升降而升降酒精

12、温度计的液柱随温度的升降而升降 下列事实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下列事实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练习:练习: 练一练练一练 用分子的观点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用分子的观点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由同种分子构成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空气空气 氧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氢气 冰水冰水 思考思考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分分 子 子 1.1.定义定义 2.2.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 3.3.表示分子的化学用语表示分子的化学用语 5.5.用分子的观点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用分子的观点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4.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物理变化和

13、化学变化的实质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1.分子学说是由分子学说是由 提出的;提出的; 2 2判断对错:判断对错: 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构成的。( ) 气体、液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固体分子则是静止的。气体、液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固体分子则是静止的。 ( ) ( ) 阿佛加德罗阿佛加德罗 3.3.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 _. 氮分子氮分子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原子是一个实心的小球吗?原原子是一个

14、实心的小球吗?原 子还能再分吗?子还能再分吗? 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人人 类类 对对 原原 子子 结结 构构 的的 探探 索索 历历 程程 原子学说创始人道尔顿原子学说创始人道尔顿 道尔顿道尔顿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体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体. . “原子里充满了带正电的液体原子里充满了带正电的液体, ,电子都浸在这种正液中电子都浸在这种正液中” ” . .就象葡萄干点缀在蛋糕里就象葡萄干点缀在蛋糕里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J.J.Thomson )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的

15、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的粒子散射实验粒子散射实验 英国科学家英国科学家 卢瑟福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E.Rutherford,18711937)1937) 19191919年年 卢瑟福发现质子卢瑟福发现质子 1919 1919年,卢瑟福用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时,捕捉到了一种新的质量更小的粒子,将其命名为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时,捕捉到了一种新的质量更小的粒子,将其命名为质子质子。在这个不同。在这个不同 寻常的实验中,卢瑟福不仅发现了质子,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反应。寻常的实验中,卢瑟福不仅发现了质子,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反应。19201920年,卢瑟福又提出

16、了中子假说。年,卢瑟福又提出了中子假说。 1920 1920年卢瑟福又提出了天才的中子假说,年卢瑟福又提出了天才的中子假说, 认为原子核中除了含带正电荷的质子外,还认为原子核中除了含带正电荷的质子外,还 应该有一种和质子质量相近的电中性的微粒,应该有一种和质子质量相近的电中性的微粒, 后来他的学生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明了后来他的学生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明了中子中子 的存在,也因此获得的存在,也因此获得1935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年的诺贝尔物理学 奖奖。 中子的发现者查德威克中子的发现者查德威克 我国在我国在19641964年年1010月月1616日成功日成功 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你知道爆炸我

17、国第一颗原子弹。你知道 原子弹的能量来自哪里吗?原子弹的能量来自哪里吗? 原子弹爆炸原子弹爆炸 原子核还可以再分,原子弹就是利用了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巨大能量。原子核还可以再分,原子弹就是利用了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原子核原子核 高速高速 运动运动 的电子的电子 一、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的大小约为原子核的大小约为1010-15 -15 m m 1010-14 -14 m m。原子的直径大约。原子的直径大约 是是1010-10 -10 m m。若把电子运动的范围比作一个大型运动场的 。若把电子运动的范围比作一个大型运动场的 话,那么原子核就像在运动场内的一粒芝麻。话,那么原子核

18、就像在运动场内的一粒芝麻。 原子核与原子大小的比较原子核与原子大小的比较 He 如氦原子核内有如氦原子核内有2 2个质子,则氦原子核带个质子,则氦原子核带2 2个单位正电荷个单位正电荷( (即即+2)+2)。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 核电荷数,氦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核电荷数,氦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 2。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 一个电子带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一个单位负电荷 中子中子不带电不带电 一个质子带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原子 ( (不显电性不显电性) ) 原子核原子核 ( (带正电带正电) )

19、 核外电子核外电子( (带负电带负电) ) 质子质子 ( (带正电荷带正电荷) ) 中子 ( (不带电) ) 一、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 想一想:原子为何不显电性?想一想:原子为何不显电性? He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种类原子种类 核电荷核电荷 数数 原子核原子核 核外电子核外电子 数数 质子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 氢氢(H)(H)1 11 10 01 1 氦氦(He)(He)2 22 22 22 2 氮氮(N)(N)7 77 77 77 7 氧氧(O)(O)8 88 88 88 8 铁铁(Fe)(Fe)2626262630302626 铀铀(U-

20、235)(U-235)929292921431439292 不一定所有不一定所有 的原子核内的原子核内 都有中子都有中子 分析下表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分析下表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电荷数、质子数是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电荷数、质子数是不同不同的。的。 一个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个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 同种原子其同种原子其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比较电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大小比较电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大小 原子原子 ( (不显电性不显电性) ) 原子核原子核 ( (带正电带正电) ) 核外电子核外电子 ( (带

21、负电荷带负电荷) ) 质子质子 ( (带正电荷带正电荷) ) 中子中子 ( (不带电不带电) ) 9.11769.11761010-31 -31千克 千克 1.67261.67261010-27 -27千克 千克 1.67481.67481010-27 -27千克 千克 结论:结论: m(m(原子原子) ) m(m(原子核原子核) ) m(m(电子电子) ) m( m(质子质子) ) m(m(中子中子) ) m( m(原子核原子核) ) 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 如: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如: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1.9931.9931010-26 -26 kg kg 即:即:0.000

22、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 kg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 kg 设疑:设疑:用这样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很不方便用这样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很不方便, ,能不能用一种好写、好记、好用的方法来表示原子能不能用一种好写、好记、好用的方法来表示原子 的质量呢?的质量呢?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1 1)定义:)定义: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

23、原子 质量(符号为质量(符号为ArAr)。)。 (2 2)定义式:)定义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碳碳-12-12原子质量原子质量 1/12 1/12 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 是一个比值,单位一般省去不写。是一个比值,单位一般省去不写。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原子种类1 1个原子的质量个原子的质量/Kg/Kg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氢氢1.6741.6741010-27 -27 碳碳1.9931.9931010-26 -26 氧氧2.6572.6571010-26 -26 铁铁9.288 9.288 1010-26 -26

24、 说出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说出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它只是一个比值,单位为它只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 1,一般不写出。,一般不写出。 注意注意: : 2.2.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 ( (练习练习) )下列物质各下列物质各1g,1g,所含的原子个数最多的是所含的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 A. A.金刚石金刚石 B.B.铁铁 C.C.铜铜 D.D.水银水银 ( (练习练习) )已知铁、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已知铁

2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56,6464。一个铁原子和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比约为。一个铁原子和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比约为 。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质子数+ +中子数中子数 质子的相对质量为:质子的相对质量为: 中子的相对质量为:中子的相对质量为: 电子的相对质量为:电子的相对质量为: 1.0076 11.0076 1 1.0089 11.0089 1 1/18361/1836(可忽略不计)(可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信息:信息: 结论结论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三、相对分子质量三、相对分子质

26、量 分子的质量很小,书写、记忆很不方便,通常用分子的质量很小,书写、记忆很不方便,通常用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表示。表示。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构成分子的构成分子的各个原子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总和,符号为,符号为MrMr。 单位一般省去不写单位一般省去不写。 试求试求H H2 2O O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分别计算分别计算O O2 2、COCO2 2、Ca(OH)Ca(OH)2 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解:O O2 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分子质量= = 解:解:COCO2 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分子质量= =

27、 解:解:Ca(OH)Ca(OH)2 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分子质量 = = 16162=322=32 =44=4416162 212+12+ =74=742 2 (16+1) (16+1) 40+40+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1. 1.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分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分子的实际质量, , 注意注意: : 2.2.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 等质量的氮气和氧气中等质量的氮气和氧气中, ,分子个数比为分子个数比为_ ( (练习练习) ) 一个水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比约为一个水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比约为 。 相对分子质量相

28、对分子质量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原子的种类、数量都没有改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原子的种类、数量都没有改变。 原子的性质原子的性质 1.1.说出原子的结构说出原子的结构 2.2.说出各种粒子的带电情况说出各种粒子的带电情况 3.3.说出原子中的等量关系说出原子中的等量关系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核

29、电荷数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质子数+ +中子数中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 1.1. 核核 外外 电电 子子 是是 分分 层层 运运 动动 的的 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 1.1. 核核 外外 电电 子子 是是 分分 层层 运运 动动 的的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况:核外电子的运动状况: (1)(1)高速无规则运动;高速无规则运动; (2)(2)具有能量;具有能量; (3)(3)能量不完全相同。能量不完全相同。 电子层电子层 1 2 3 4 5 6 71 2 3 4 5 6 7 离核远近离核远近 低低高高 近近 远远 电子能量电子能量 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的

30、排布规律: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1)第一层最多排第一层最多排2 2个电子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排;第二层最多排8 8个电子;个电子; (2)(2)最外层最多排最外层最多排8 8个电子个电子( (第一层为最外层则最多排第一层为最外层则最多排2 2个电子个电子) ); (3)(3)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先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依次向外。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先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依次向外。 原子结构的简明表示原子结构的简明表示 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 : 画法:画法: 画圆圈,画圆圈, 标核电,标核电, 弧线呈扇面,弧线呈扇面, 数字一条线。数字一条线。 +8+8 2 62 6 氧氧

31、O O 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 1.1.判断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正误判断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正误 O Al F Na P LiO Al F Na P Li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2.2.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比镁原子少比镁原子少1 1个质子的原子。个质子的原子。 原子核只有原子核只有1 1个质子的原子。个质子的原子。 核电荷数为核电荷数为1818的原子。的原子。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K 读图探索:读图探索:1.1.下面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下面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排列有什么规律?图排列有什么规律? 2.2.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原子的哪些结构关系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原子的哪些结

32、构关系 最密切?最密切? 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 注注 意意 一般情况下,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总要使自己的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一般情况下,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总要使自己的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 子数为子数为8 8个或一个电子层时为个或一个电子层时为2 2个)。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与原子性质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原子性质的关系 原子的原子的 分类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结论结论 金属金属 原子原子 非金属非金属 原子原子 稀有气体稀有气体 原子原子 一般小于一般小于4 4易失去电子易失去电子 一般大于一般大于3 3

33、(氢为(氢为1)1)易得到电子易得到电子 易发生化学反应、易发生化学反应、 性质活泼性质活泼 为为8(8(氦为氦为2)2) 难得失电子难得失电子( (为稳定结构为稳定结构) )极难发生化学反应、极难发生化学反应、 性质稳定性质稳定 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化学性质与 原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关系最为密切关系最为密切 总结:总结: 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 1.1.指出下列哪几种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指出下列哪几种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A A B B E E C C D D 2.2.下列五种微粒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下列五种微粒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 , ,最易得到电子最易得到电子 的是的是 ,

34、,原子化学性质比较相似的是原子化学性质比较相似的是 。 A B CA B C +10 2 8 +11 2 8 +11 2 8 1 +12 2 8 2+17 2 8 7 D E D E A A E EB B、C C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由于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失电子,由于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失电子, 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 反思反思 离子离子 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什么微粒呢?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什么微粒呢? 离子离子 二、离子

35、二、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 2、分类、分类 阴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微粒带负电荷的微粒 3 3、书写方法、书写方法离子符号离子符号 阳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微粒带正电荷的微粒 MgMg2+ 2+ ClCl NaNa+ +O O2- 2- 镁离子镁离子氯离子氯离子钠离子钠离子氧离子氧离子 离子离子 1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失去失去2 2个电个电 子子 得到得到2 2个个 电子电子 2 82 8+12+12 MgMg2+ 2+ 2 2+16+168 68 6 S S S S2- 2- 2 82 8+16+168 8 2 2+12+128 8

36、 MgMg 2 2 离子离子 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 1个单位的正电荷个单位的正电荷 或或1 1个单位的负电荷,个单位的负电荷,“1”1”省略不写。省略不写。 表示表示: : n=1n=1时省略时省略 离子离子 4 4、离子符号的意义、离子符号的意义 MgMg2+ 2+ 每个镁离子带每个镁离子带2 2个单位的正电荷个单位的正电荷 2 2 表示表示2 2个镁离子个镁离子 离子离子 (1 1)表示一个某离子)表示一个某离子

37、 (2 2)表示(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的)某离子)表示(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的)某离子 (3)3)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例:例: MgMg2+ 2+:表示一个镁离子 :表示一个镁离子 表示(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镁离子。表示(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镁离子。 原子原子 阳离子阳离子 阴离子阴离子 失电子失电子得电子得电子 失电子失电子得电子得电子 原子中: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电子数 阳离子中:质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中:质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电子数 5 5、原子和离子的联系和区

38、别、原子和离子的联系和区别 (原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带正电)(带正电) (带负电)(带负电) 离子离子 原原 子 子 硫硫S S、铁、铁FeFe、氦气、氦气HeHe O O2 2 H H2 2 H H2 2O O NaCl CaONaCl CaO结合结合 结合结合 分解分解 聚集聚集 结合结合 物质与构成微粒之间的关系物质与构成微粒之间的关系: 离子离子 得到或失去电子得到或失去电子 物质物质 物质物质 物质物质 分分 子子 失去或得到电子失去或得到电子 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 【典例典例1 1】1911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

39、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 高速运动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1)大多数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2)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3)有极少部分有极少部分粒子被弹了回来。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 A.A.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核体积很小 B.B.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 C.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

40、空间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D D 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典例典例2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所有碳原子的质量都相等所有碳原子的质量都相等 B B相对原子质量以碳原子质量的相对原子质量以碳原子质量的1/121/12作为标准作为标准 C C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概念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概念 D D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D

41、 D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典例典例3 3】(20102010株州中考)如图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株州中考)如图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 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17 B B氯原子最外层有氯原子最外层有7 7个电子个电子 C C氯原子的质子数为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17 D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D D 知识点三、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点三、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典例【典例4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结构示意图为结构示意图为 的粒子一定是氖原

42、子的粒子一定是氖原子 B.MgB.Mg2+ 2+的核电荷数是 的核电荷数是1212,则其核外电子数为,则其核外电子数为1414 C.NaC.Na和和NaNa+ +的化学性质相同的化学性质相同 D.D.原子变成离子时,得失电子都有可能原子变成离子时,得失电子都有可能 知识点四、离子的形成知识点四、离子的形成 D D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1.原子结构中,下列等式成立的是(原子结构中,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中子数中子数= =质子数质子数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电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电子数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中子数中子数 A.A. B. B. C.C. D. D. 2.2.原子

43、结构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原子结构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 A.A.质子、中子、电子质子、中子、电子 B. B.质子、电子质子、电子 C.C.质子、中子质子、中子 D. D.中子、电子中子、电子 C C B B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3.3.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 ) A.A.质子数和电子数质子数和电子数 B.B.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C.C.中子数和电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 D.D.质子数和中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 4.4.(20102010乐山中考)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乐山中考)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 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

44、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34,质,质 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确的是( ) A.A.核外电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34 B.34 B.核电荷数为核电荷数为7979 C.C.质子数为质子数为34 D.34 D.中子数为中子数为4545 D D B B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C C 5.5.(20102010兰州中考)下列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兰州中考)下列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 ) A B C D A B C D 2 88+

45、17 +8 26+1028 6.6.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它的说法正确(有关它的说法正确( ) A.A.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是8 B.8 B.质子数为质子数为1212 C.C.该原子化学性质稳定该原子化学性质稳定 D.D.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原子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原子 B B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7.7.(20102010鞍山中考)右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鞍山中考)右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可知钠原子中质子根据图可知钠原子中质子 数为数为 ,在化学反,在化学反 应中钠原子容易应中钠原子容易 ( (填得失几个电子填得失几个电子) ), 而变成而变成 ( (用符号表示用符号表示) )。 NaNa+ + 1111 失去失去1 1个电子个电子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一、原子结构示意图一、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离子二、离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1.1.概念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