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防雷设计_第1页
机房防雷设计_第2页
机房防雷设计_第3页
机房防雷设计_第4页
机房防雷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交流群:只限加四川朋友QQ群68170373四川IT技术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随着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集成电 路为核心的各种测控及网络通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这 类设备对过电压、过电流、电磁脉冲等外来干扰极其敏感且耐受能力极低。 通过对雷电的能量波谱分析可知,雷电波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段,极易与工 频(50HZ的供电线路形成耦合,造成雷电波的侵入;加之机房内的计算机 设备采用了大量的微电子技术,由于微电子设备的特殊性,其速度快、精度 高,但抗干扰能力差,极易毁坏。而雷电电磁脉冲是一种强电磁干扰源,以 不同的途径侵入电子设备内部,轻则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数据失真;

2、 重则使电子设备局部损坏或整机报废。一、雷电的防护原理在低压供电系统、测量和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有许多因素可引起过电 压浪涌。下面所述的四种造成的危害最大。直击雷:如果雷电直接对有外部防雷装置的建筑物或者直接打到建筑物顶部的可以 通过某种途径传输雷电流入地的装置放电(如室外天线,卫星接收装置等),使得 地电位抬升,一大部分雷电流通过保护接地线进入到建筑物的装置和连接的设 备。雷电也可能直接对电源线(低压架空线)或数据线放电,大部分高能雷电流被 引入到建筑物里。附近的雷击:一是,即使建筑物本身没有遭到雷击,附近的雷电闪击也可能引起建筑物装 置上的过电压。这个浪涌过电压直接或通过电感性或电容性耦

3、合到达电子装置、 设备的线路上。或者通过雷电放电通道散发出的磁场, 在设备的线路上感应出过 电压,建筑物内的长导线回路特别容易感应出过电压。 容性耦合是通过具有高电 位差的两点之间的电场产生的,例如在雷电放电通道和金属导线之间。附近的雷击-雷击电磁脉冲辐射二是,雷电击中附近建筑物或附近其他物体、地面,导致地电压升高,并在 周围形成巨大的跨步电压。部分雷电流可能通过大地传送到接地系统从而入侵建 筑物内部设备形成地电位反击。或者其它防雷装置在对地泄放防雷流时引起接地 装置的电位升高,并沿接地系统入侵建筑物内部设备形成地电位反击。附近的雷击-地电位反击远处的雷击:一是在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范围内,

4、雷电击中电力或信息通讯线路,然后 沿着传输线路侵入设备。二是在几公里的范围内的雷电闪击, 也可能在低压导线、数据线上感应过电 压,该过电压也可能将高电压传导到建筑物的接地装置上,从而对电子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云层之问或云层内部的放电产生的瞬变电磁场也能耦合过电压 到导线中。开关浪涌:开关浪涌来自电路的闭合、断开的转换操作,来自感性和容性负载的开关操 作,也来自短路电流的阻断。特别地,大型用电系统或变压器的断开可能引起对 邻近的电子设备的损坏。雷电的破坏力主要表现为:1 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破坏。2 由于雷电引发的电荷分布不均匀,通过静电感应而产生的局部过压使 电子设备损坏。3 由于雷

5、电流形成的电磁场变化,通过电磁感应使周围导体产生过压。4 雷击使微电子设备地电位升,导致高电位地反击。方案设计一、本防雷工程方案的组成:这次的防雷方案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设备防雷,包括电源防雷和信号防雷二大类。第二部分:等电位处理、屏蔽,等电位处理也可称共地处理,即工作地、防雷地、保护地均进行等电位连接,消除各点之间的电位差。金属线管的屏蔽接 地,其目的是将线管上已感应的电磁干扰在进入设备之前疏导入地。二、方案达到的目的:完善机房的防雷措施,保护好机房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及计算机正常运行和 系统设备的安全。三、方案的具体内容:(一)防雷的等级分类:由于雷击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过分级泄

6、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 步泄放到大地。第一级防雷器可以对于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 或者当电源传输 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对于有可能发生直接雷击的地 方,必须进行CLAS I的防雷。第二级防雷器是针对前级防雷器的残余电压以 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对于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仍有一部分对 设备或第三级防雷器而言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吸收。同时,经过第一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感应雷的能量就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 实施泄放。第三级防雷器是对 LEMF和通过第二级防雷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

7、保 护。(二)、电源部分:1.电源的第一级保护:第一级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浪涌电压直接从LPZO区传导进入LPZ1区,将数万至数十万伏的浪涌电压限制到 2500 3000V.入户电力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的电 源防雷器作为第一级保护时应为三相电压限压型电源防雷器。该级电源防雷器应 是连接在用户供电系统入口进线各相和大地之间的大容量电源防雷器。根据国标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我们选择在机房的总配电柜 处安装一台LGA601P单相并联式电源防雷箱,流容量 60KA(8/20uS)。(共1 台) 作为电源的第一级保护:2.电源的第二级保护:(UPS电源的的防雷保护)UPS是一种集数字和模拟电路

8、,自动控制逆变器与免维护贮能装置于一体的 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在市电出现异常时,有效地净化市电;可以在市电突然中断 时持续一定时间给电脑等设备供电。 一般UPS与市电为并联关系,对整个电路起 保护作用。同时,UPS也是电源防雷的重要一环。所以我们针对 UPS采用单独对 其进行保护的防雷设备。LGA系列是专针对UPS设计的,能将残余浪涌电压的值 直接降低到700V以内,对于瞬态过电压具有极好的抑制作用,能最大限度的保护UPS根据国标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我们选择在机房的UPS电源 前端安装一台LGA401P单相串联式电源防雷模块,作为电源的第二级保护。,流 容量 40KA( 8/

9、20uS )。3. 电源第三级防雷保护:第三级防雷器的保护目的是将残余浪涌电压的值进一步减少,将残余浪涌电压的值降低到1000V以内,使浪涌的能量有致损坏设备。在电子信息设备交流电 源进线端安装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三级保护时应为限压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通流容量不应低于10KA 最后的防线可在用电设备内部电源部分采用一个内置式 的电源防雷器,以达到基本消除微小的瞬态过电压的目的。 该处使用的电源防雷 器要求的最大冲击容量为每相 20KA或更低一些,要求的限制电压应小于1000V。 对于一些特别重要或特别敏感的电子设备具备第三级保护是必要的,同时也可以保护用电设备免受系统内部产生的瞬态过电压影响。根

10、据机房内的弱电信号防雷要求,需要把机房机柜内所有的插座改成 LGA101Z防雷插座作,以达到第三级的防雷效果。(三)、均压环:均压环是网络机房内部防雷接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均压和就近 接地的原则,一般我们在静电地板下采用铜排做均压网格(设在屋内)为了更好的内部防雷而安装的围绕设备四周的扁铜排。机房内设备上所有需要进行的接 地,都必须先接到等电位均压环上,等电位均压环通过接地线再连接到地网上。机房均压环:均压环用30*3的紫铜排制作(也可用等电位汇流盒),环绕机 房内壁一周,安装在静电地板下面。机房内有静电底板,可以在静电底板下施工。(四)、屏蔽处理:屏蔽处理对于电子信息系统很重要。

11、对一个网络系统,或者一台设备,以及 进出该系统或者该设备的所有金属导电线路采取了很好的屏蔽措施, 那么雷电产 生的电磁辐射就无法侵入该系统和该设备。本方案采用对中心机房的金属窗户、门屏和机柜进行蔽处理,用导线将窗户、 门接和所有金属机柜引下线连接到均压环上。(五)、接线标准:1.采用6mm2勺BVR铜线作为机房内正常工作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如机房的金属门窗、金属吊顶、防静电地板支撑架、设备外壳等)的接地线。接到接地汇集排上,具体数量由施工现场而定。2.电源防雷器安装标准:1)第一级电源防雷器连接采用16mm2勺BVR铜线2)第二级电源防雷器连接采用10mm2勺BVR铜线3)第三级电源防雷器连接采

12、用6mm2勺BVR铜线4)信号防雷器连接采用6mm或4mm2勺BVR铜线3.电源防雷器接地标准:1)第一级电源防雷器接地采用25mm2勺BVR铜线2)第二级电源防雷器接地采用16mm2勺BVR铜线3)第三级电源防雷器接地采用10mm2勺BVR铜线4)信号防雷器连接采用10mm2或 6mm2勺BVRt同线4. 建筑接地端子与均压环或汇流排的连接采用 35mm2勺BVR铜线,汇流排 或均压环与机柜和控制台连接采用 6mm2勺BVF铜同线。并且接地线最好为直线, 不能为弹簧型。防雷器接地线w 0.8米。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为了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达到优质服务的目的。坚持“质量第一, 用户至上,终身免费维修。为客户提供专业、及时、优质、令您满意” 的服务宗旨,特制定以下售后服务细则:1、我公司确保其提供的货物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采用的是最佳材料和第一流的工艺,并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 和性能要求。我公司保证其货物经过正确安装、合理操作和维护保养, 在货物寿命期内运转良好。2、 我公司按每台或每套设备给甲方提供至少一套 完整的技术资料 随货物包装发运,其中包括设备的中文使用说明书、 操作手册或产品 彩页等内容。3、质量保证期为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