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导学案_第1页
范进中举导学案_第2页
范进中举导学案_第3页
范进中举导学案_第4页
范进中举导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进中举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学习通过对话、对比的细节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3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重点】1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学习对比写法。【难点预测】本文的讽刺艺术。【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作者与儒林外史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吴敬梓故居图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

2、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铸九鼎,神妙无循形”(旅云钵山志卷四)。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共五十五回,刻画了100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中心人物作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可是全书却

3、有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端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额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儒林外史大概成书于公元1750年前,即吴敬梓50岁以前,当时正值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镇压武装起义,大兴文字狱的同时,用考八股、开科举来笼络士人,用提倡理学的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度危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度,不愿参加科举,憎恶士子们醉心科举,热衷功名利禄的风习。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

4、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地事物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思想。二、关于科举制度: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

5、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课前自主学习【预习作业】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星宿( ) 斋公( ) 醉醺醺( ) 癞蛤蟆( ) 阎王

6、( )攥( ) 带挈( ) 啐( ) 簇拥( ) 侥幸( ) 2解释下列词语。 作揖: 倒运: 狗血喷头: 不省人事: 商酌: 3、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小说的中心事件是什么?梳理故事情节:一、(1)前文尾声,交代本文故事背景。二、(2)开端:向 借钱反而被骂,瞒着 应试。三、(3-4)发展:发榜之日, 四、(5-9)高潮:范进中举, 五、(10-12)结局: 来访, 。 课堂合作探究一、分析人物形象(一)、分析范进1、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情况中举前中举后住吃用社会地位2、 依据表格说说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 (二)、分析胡屠户: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写

7、胡屠户的段落,完成表格:胡屠户范进中举前范进中举后 动作 神态来时拿一副大肠、一瓶酒走时横披衣服,腆着肚子 语言称范母“老太太”称范进“贤婿”我小老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体面的相貌”“是你长亲”“我不得不教导你”2、小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胡屠户?表现出胡屠户怎样的性格? (三)、分析乡邻们与张乡绅1、阅读课文,找出写乡邻们与张乡绅的段落,完成表格范进中举前范进中举后乡邻们语言不予理会动作张乡绅语言不识范进神态2、乡邻们的变化说明了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张乡绅是个怎么样的人?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二、主题思想:三、讽刺手法:1、本文写范进因中举喜极

8、而疯,在挨了一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 手法虚构出来的,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2、文中写胡屠户用的是 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揭示他 、 、 的市侩性格。3、运用 揭露人物矛盾,如写范进的疯态: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我的探究: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 ;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