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体验化学需氧量(COD)测定全过程2010-7-20 20:14:17体验化学需氧量(COD)测定全过程在水环境监测中,化学需氧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也是我国总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水污染控制、管理和节能减排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跟大家共同体验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全过程,希望能加深对化学需氧量的了解,能将其监测数据测的更为准确,并通过测定的数据更深入地了解水体的水质状况和治理的途径。1基本概念1.1为什么要测化学需氧量在自然界的循环中,水中的还原性物质,特别是有机化合物在生物氧化降解过程中消耗溶解氧而造成水体氧的缺损,溶解氧的缺损会破坏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引起水质恶化,甚至发生
2、溶氧消耗殆尽,厌氧菌滋生,造成水体变黑发臭。这就需要针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监测。由于有机化合物有数百万种,难以分别定性定量监测。在实践的基础上,环境分析学家寻求到另一种途径,确定一种综合指标,利用有机化合物的还原性质,将耗氧的量作为一项新的指标,这样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就应运而生了。由于生物氧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个月的时间也只能氧化到70左右,这对污染治理的实际操作就显得滞后,分析化学家们将生物氧化的碳化部分定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虽在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间,但仍显得漫长。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是指水体中
3、易被强氧化剂(一般采用重铬酸钾)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结果折成氧的量(以mg/L计)。它是表征水体中还原性物质的综合指标。除特殊水样外,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化合物,组成有机化合物的碳、氮、硫、磷等元素往往处于较低价的氧化价态。为区别于采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的测定,又将此结果称之为“化学需氧量”或“铬法COD”,记作“CODcr”,用高锰酸钾做氧化剂测出的结果称之为“高锰酸盐指数”或“锰法COD”,记作“CODMn”。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前者。1.2定义化学需氧量是指在强酸性介质和加热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氧化消解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测定结果包括水样中的溶解
4、性物质和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因而也可看作是有机污染的综合指标。水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但只能反映能被氧化的有机污染,不能反映吡啶、多环芳烃、二恶英类等较为稳固的有机化合物的污染状况。若以CaHbOcNdPeSf泛指一般有机化合物,其氧化反应可由下式表示:CaHbOcNdPeSf 1/2(2a+b/2+d+5/2e+2f-c)O2aCO2+b/2H2O+dNO+e/2P2O5+fSO2 (1)从(1)式可知,lmol的有机化合物(CaHbOcNdPeSf)在氧化反应中要消耗 1/2(2a+
5、b/2+d+5/2e+2f-c)mol的氧,用此法计算出的COD值称为理论需氧量(ThOD),其单位一般用gg(即每克有机物耗氧克数)表示。在评价COD的方法时往往引入氧化率的概念,将实际测得的需氧量与理论需氧量相比而得。即: 氧化率=COD/ThOD100例如:我们采用两种方法测定浓度为50.OmgL的甲醇溶液时,采用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CODCr值为72.0mg/L,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得CODMn值为20.2mg/L。 在甲醇的氧化反应中,其ThOD应按下式计算:CH4O(CH3OH)+3/2 O2 CO2+2H2O (2)l mol甲醇理论耗氧为3/2mol,即每32g甲醇理论上耗氧48g
6、,或甲醇的ThOD为48/32=1.50g/g。对50.0mgL的甲醇溶液,其理论耗氧为50.0mg/L1.50mg/mg=75.0mg/L。因此,甲醇的CODcr法氧化率为72.075.0100=96.0。甲醇的CODMn法氧化率为20.275.0100=26.9。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在公式(1)中,最先将有机氮的氧化产物定成了NO,故这儿沿用的过去的说法,有机氮高价态的产物应该是NO2。因此,对应于有机氮化合物就会出现氧化率大于100的现象。根据此方法,我们可以将任何一种化合物在测定条件下的氧化率计算出来,象上述的甲醇能够溶于水,可以通过逐级稀释予以测定。一般吸取20.0ml的水样,可测定3
7、0-700mg/L的COD,而对于纯化学物质若按比重0.8 g/ml、氧化率90%、理论需氧量2g/g来计算的话,其COD浓度会达到:0.8g/ml902g/g=1.44g/ml=1.44106mg/L对这样的样品就需要稀释2000倍左右,必须逐级稀释才行。举个大家较为熟悉的饮品酒为例,其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俗称酒精),以北京的56二锅头酒为例子估算其COD的量值,乙醇的理论需氧量为1.99g/g,测定CODcr的氧化率为95.2,二锅头酒的比重按0.85考虑,则56二锅头酒的CODcr就是:0.85g/ml5695.21.99g/g=0.90g/ml=9.0105mg/L但有些疏水性
8、的有机化合物难溶于水(如烷烃、苯等),在水中分散不均匀,会造成分析的误差。我们可以采用气相色谱用的注射针头准确吸取2L的液体样品,直接加入20.0ml水样中进行COD测定,假设这些疏水性的有机化合物的密度为0.9,若仍按上述假设的参数计算的话,便可测得的COD浓度就是:2L0.8mg/L0.92mg/mg/0.02L=144mg/L这样的COD值就完全可以落在可测范围之内了。1.3意义 化学需氧量通常可作为衡量水体中有机物的相对含量,是一项综合指标。它的作用与医生以体温判断人的一般健康状态有点相似。化学需氧量虽然不能说明具体污染物质的含量,但能综合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对于河流和工业废水的研究
9、及污水处理厂的效果评价来说,它是一个重要而易得的参数。一般工厂排出的还原性物质引起的CODCr应在100mgL以下,而一般有机化合物的ThOD在0.53.0g/g,且水的密度约为1gml=106mgL,从而可知,对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应控制在50ppm以下。 COD可以和另一个综合指标生化需氧量BOD联合使用,综合判断水样的可生化性。一般地说,当BOD5CODCr小于 0.10,则可认为水样难以采用生化降解法治理,当BOD5CODCr大于 0.30,则可认为水样是易于生化处理的。2测定方法2.1.概述COD的测定方法主要以氧化剂的类型来分类,最常见的是重铬酸钾法(Dichromate Method
10、)和高锰酸钾法(Permanganate Method)。前者在欧美国家多为采用,后者在日本广为采用。对于化学需氧量来说,源于二十世纪初,当时为了了解微生物对有机化合物的分解作用,出现生物需氧量(BOD),而采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测出的量值与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比较接近,最先在卫生部门采用,我国将此指标称之为“耗氧量”,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高锰酸盐指数”。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污染不断加剧,这种“耗氧量”已经很难衡量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的负荷量,从而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成为主流。COD的定量方法因氧化剂的种类和浓度、氧化酸度、反应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的有无等条件的不同而出现不同
11、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同样条件下也会因水体中还原性物质的种类与浓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氧化程度。化学需氧量是一个条件性指标,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对于COD来说,它并不是单一含义的指标,随着测定方法的不同,测定值也不同,它是水体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综合性指标。 对于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其测得的值称为化学需氧量。国外也有用高锰酸钾、臭氧、羟基作氧化剂的方法体系。如果使用,必须与重铬酸钾法进行对照实验,得出相关系数,以国标的重铬酸钾法上报监测数据。以下主要介绍国家标准GB11914-89的内容。表1列出了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包括高锰酸盐指数)。表1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编号氧化
12、剂介质反应温度催化剂反应时间方法来源10.01NKMnO4H2SO41005min日本水道协会(1953)20.05NKMnO4H2SO4204h日本水道协会(1953)30.025NKMnO4H2SO4204h下水试验方法40.01NKMnO4H2SO41005minJIS.K102.14(1964)50.01NKMnO4H2SO410015min日本江户川水质基准方法60.025NKMnO4H2SO4100Ag2SO430minJIS.K102.13(1964)70.01NKMnO4NaOH10020minJIS.K102.80.0125NKMnO4H2SO410030minJIS.K10
13、1.16.2.1(1960)90.025NKMnO4NaOH10010min日本水道协会(1953)100.0125NKMnO4NaOH10030minJIS.K101.16.2.1(1960)110.01NKMnO4NaOH10015min水质调查法(半谷高久)120.25NK2Cr2O7H2SO4146Ag2SO4120 minAWWA-APWA WPCD(1985)130.05 NK2Cr2O7H2SO4H3PO416856min日本水道协会(1953)140.05 NK2Cr2O7H2SO4146Ag2SO4120 minJIS.K101.16(1960)150.01NKMnO4H2S
14、O410030min中国环境标准方法(1980)160.01NKMnO4NaOH10030min中国环境标准方法(1980)170.01NKMnO4H2SO410010min中国医科院卫生所(1954)180.01NKMnO4NaOH10010min中国医科院卫生所(1954)190.01NKMnO4H2SO410010minISO TC147,N12(德国)200.01NKMnO4NaOHH2SO41009min+30min ISO TC147,N17(英国)210.01NKMnO4H2SO410010min+10minISO TC147,N11(法国)220.01NKMnO4H2SO410
15、020minISO TC147,N38(瑞典)230.24 NK2Cr2O7H2SO4146Ag2SO4120 minISO TC147,6060240.25 NK2Cr2O7H2SO4146Ag2SO4120 minGB11914-89250.25 NK2Cr2O7H2SO4密封回流Ag2SO4120 min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260. 5 NK2Cr2O7H2SO4165Ag2SO415 minHJ/T399-2007270.25 NK2Cr2O7H2SO4165Ag2SO4120 minASTM D1252-00280.6 NK2Cr2O7H2SO4150Ag2SO4120 minISO1
16、5705290.4K2Cr2O7H2SO4165专用催化剂19 minHZ-HJ-SZ-0107300.4K2Cr2O7H2SO4165Ag2SO415 minHZ-HJ-SZ-0108310.25 NK2Cr2O7H2SO4165Ag2SO4120 minHZ-HJ-SZ-0106320. 01NKMnO4H2SO410030 minGB/T5750.7-2006330. 01NKMnO4NaOH10030 minGB/T5750.7-2006340. 01NKMnO4H2SO41005min+5minGB/T15456-95350.25 NK2Cr2O7H2SO4146Ag2SO4120
17、minHJ/T70-2001氯气校正法360.05 NKMnO4NaOH10060 minHJ/T132-2003370.05N K2Cr2O7H2SO4160MnSO4+Ce(SO4)230 minGB/T22597-2008COD重铬酸钾法从建立至今已100多年的历史,参考ISO6060我国制订了GB11914-89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含COD值大于30mg/L的水样。用0.250mgL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未经稀释水样的测量上限是700mgL,对于COD值小于50mg/L的水样,适宜于采用0.025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消
18、解,用0.010molL浓度的硫酸亚铁铵滴定,可测定1050mgL的COD值。此时的最低检出限为10mgL。2.2.原理2.2.1基本原理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性介质下以硫酸银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有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的氧的质量浓度。2.2.2 氧化消解的电化学原理重铬酸钾在强酸性介质中的氧化反应式为: (3)在回流加流热时,反应温度为146即419K。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为9mol/L,其活度系数r为0.72(查表后计算而得),故此时的条件电极电位为: (4) 式中:E 条件电极电位; E标准电
19、极电位; R气体常数,为8.314J/Kmol; T绝对温度; n化学反应的当量数; F法拉第常数,为9.65104 C/mol; r活度系数; a活度; c浓度。因此: (5)由此可见,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它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足以使许多有机化合物的氧化率达95100%。但对于吡啶等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吡啶环等结构具有的稳定化学结构,其氧化率也只有20%左右。2.2.3.硫酸根的催化作用为了促使水中还原性物质的充分氧化,需要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为使硫酸银分布均匀,常将其定量加入浓硫酸中,待其全部溶解后(约需2d)使用。 推断硫酸银的催化机理为:有机物中含羟基的化合物在强酸性介质中首先
20、被重铬酸钾氧化羧酸。这时,生成的脂肪酸与硫酸银作用生成脂肪酸银,由于银原子的作用,使羧基易断裂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进一步生成新的脂肪酸银,其碳原子要较前者少一个。如此循环重复,逐步使有机物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若以RCH2CH20H泛指有机醇类化合物,则会发生如下反应:(6) 采用10g Ag2S041000ml H2SO4用量是完全足量的,完全没有必要使用更多的硫酸银。如对经常测定的水样,有充分的数据对照,还可适当减少Ag2S04的用量。2.2.4干扰及其消除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
21、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高于1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到1000mg/L以下,再行测定。 如将COD看作还原性物质的污染指标,则除氯离子之外的无机还原物质的耗氧全包括在内。如将COD看作有机物的污染指标的话,则需将无机还原物质的耗氧除去。对于Fe2+、S2-等无机还原物的干扰,可根据其测定的浓度,由理论需氧量计算出其需氧量,从而对已测的COD值加以校正。Fe2+和S2-的理论
22、需氧量值分别为0.11gg和0.47gg。对Fe2+和S2-的干扰一般采用氨基磺酸去除,其加入量为10rag氨基磺酸mg 。由于在水环境中,氯离子不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但有会被重铬酸钾氧化,故将其作为干扰物质,对Cl-的干扰一般采用HgSO4去除,其加入量为0.4gHgS0420ml水样(这儿Cl-2000mgL)。 氯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CODcr的实验条件下(不加HgS04时),氯离子可以完全被氧化,经实验证明,氯离子的含量和测得的CODcr值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斜率为0.226mgCODLmgCl-L。这儿理论上的计算是一致的: (7)Cl-被完全氧化时,1mg Cl-相当于消耗0
23、.226mg的氧16(235.5)=0.266。从完全氧化昕需的时间来看,加热10min就可以氧化99%,如不采用回流加热,单靠浓流酸放热反应,其体系的温度为106,20min后降为50,在这段时间内,氯离子的氧化率为53。由此可见,在CODcr,的测定条件下,氯离子是很容易被氧化的。 从两个半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看,氯离子应不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 (8)但在CODcr的测定中,体系为强酸性介质,酸度大小直接影响重铬酸钾氧化的条件电极电位,而酸度大小却与氯离子的条件电极电位无关。由前面所述可知,在测定CODcr时,体系中氧化剂的条件电极电位达1.55V,完全可使反应按以下方向进行。 (9)氯离子
24、在反应体系中可能与Ag2SO4或HgSO4发生反应: (10)由此可见,后者要较前者优先进行。为避免前一个反应的进行,往往在取来水样分析时,第一步先加入HgS04,让其络合氯离子。在氧化过程中,会出现如下反应: (11)图1 不同浓度氯离子与共络合后残存的CODcr值尽管HgCl42-的稳定常数很大,但难免仍有少量氯离子存在,马上被酸性重铬酸钾所氧化。因此,我们即使采用HgSO4掩蔽氯离子的影响,仍会有少量的氯离子被氧化。另外,在实验中也发现,按标准方法加HgS04掩蔽氯离子时所测的CODcr值与不加HgS04时测得的COD1值和O.226C1-的差值并不相等,即:CODcrCOD1-0.22
25、6Cl- (12) 要使该式相等,要添加一个校正值,即 CODcr=COD1-0.226Cl-+ (13)式中,COD1表示不加HgSO4时测得的COD值(为防止Ag2S04对氯离子的沉淀作用,在反应开始时不加Ag2SO4,待反应30min后,再加入Ag2SO4)。Cl-表示氯离子浓度,CODcr表示标准方法测得的COD值。校正值就是一小部分未络合的氯离子所产生的COD值。可先采用已知浓度的NaCl溶液测出此校正值 ,如图1所示。在实际计算中,可从COD1、Cl-及校正值计算出CODcr值。此法可省去使用剧毒药品HgSO4的手续,其计算值与测定结果误差在8之内。从COD的定义来看,CODCr应
26、等于COD1-0.226Cl-,但由于目前的标准方法仍掺进一部分未络合氯离子所提供的COD,故要补上校正值。例:某水样中氯离子含量为2500mg/L,不加HgSO4测得的COD1为285 mg/L,计算该水样的CODcr浓度。根据测得数据:Cl-1000mg/L,由图1查出校正值51 mg/L,由公式(13)可以计算出,CODcr=285-0.2261000+51110 mg/L。2. 3 仪器与试剂 测定CODcr采用回流氧化消解法,其测定装置如图2所示。图2 测定COD的装置1.回流装置:带有标准磨口的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见图2,回流冷凝管长度为300500mm。如取样量在30
27、mL以上,宜采用50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2. 加热装置:电热板或六联(或多联)变阻电炉。3. 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4.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2O7=0.250mol/L ):称取预先在120 烘干2h的分析纯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2O7=0.0250mol/L ):将上述0.250mol/L K2Cr2O7溶液稀释10倍,测定COD值小于50mg/L时用。5.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4)2FeSO46H20 0.10mol/L :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
28、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0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C(NH4)2FeSO46H20 (0.25010.00)/V2.50/V (14)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4)2FeSO46H20 0.010mol/L :将
29、上述0.10mol/L (NH4)2FeSO46H20溶液稀释10倍,测定COD值小于50mg/L时用。6. 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g邻菲啰啉(C12H8N2H2O,1,10-phenanthndine,又称1,10-菲绕啉),0.695g 硫酸亚铁(FeSO47H20 )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7. 硫酸硫酸银溶液:于2500mL浓硫酸中加入25g硫酸银。放置-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如无2500mL容器,可在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8. 硫酸汞:结晶或粉末。9.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4具体操作铬法COD测定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CODcr测定步
30、骤1. 对于COD值小于50mg/L的水样,应采用低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消解,加热回流后采用低浓度的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2. 取2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ml)置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打开冷凝水后,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当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30mg/L时,应事先把0.4g硫酸汞加入锥形瓶中,再加20.0ml废水(或适量废水稀释至20.0ml),摇匀。3. 冷却后,用90mL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
31、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140mL,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4. 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5. 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00ml重蒸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6. 计算COD(O2,mg/L)=C(V1-V2)8000/V0 (15)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0 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 (mL);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V水样的体积(mL);80001/4O2的摩尔质量以mg
32、/L为单位的换算值。7. 有效数字测定结果一般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对于低浓度COD值的水样,当计算出COD值小于10 mg/L时,应表示为“COD10 mg/L”。因此,在表示测定结果时,诸如“COD122.56 mg/L”、“COD3.42mg/L”、“COD18600 mg/L”都是不妥的,对于超过三位数的COD应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象“COD18600 mg/L”就应该表示成“COD1.86104 mg/L”。8. 精密度40个不同的实验室测定COD值为500 mg/L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样时,其标准偏差为20mg/L,相对标准偏差为4.0。9. 工业废水测定的精密度对于有代表性的六种工业废
33、水测定COD的精密度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六种工业废水测定COD的精密度试验结果废水类型参加验证的实验室个数COD均值mg/L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实验室间总相对标准偏差,有机废水570.13.08.08.5石化废水83981.83.84.2染料废水66030.72.32.4印染废水82841.31.82.3制药废水65170.93.23.3皮革废水96911.53.03.4由表2可以看出以下的趋势:COD值越大,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就越小。2.5测定过程的注意事项1. 对于污染严重的水样,特别是工业污染源的水样,可选取所需体积的1/10的试料和1/10的试剂,放入10
34、150mm的硬质玻璃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数分钟,观察溶液是否变为蓝绿色,若呈现蓝绿色的话,应再适当的少取试料,重复以上实验,直至溶液不再变蓝绿色为止。以此确定待测水样合理的稀释倍数。稀释时,所取废水样量不得少于5mL,如果化学需氧量很高(如工厂车间废水),则废水样应多次稀释。 2. 水样的氧化回流应该在通风橱内进行,以防氯气之类的有害气体妨碍操作人员的健康。3. 混合均匀的水样置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打开冷凝水后,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这一步骤是为保证浓
35、硫酸溶于水的放热反应造成体系温度升高(约为9095),不致使低沸点的有机物从上段管口逸出。(如甲醇沸点64.5,乙醇沸点78.3,甲醛沸点-19.5,乙醛沸点20.8),如果直接在敞开的条件下,加入浓硫酸的话,低沸点的有机物不经氧化逸出后,就会造成测定的结果数据偏低。举个例说,若水中含有万分之一的乙醇(100ppm),其对COD的贡献为189mg/L(乙醇的理论COD为1.99g/g,测定CODcr的氧化率为95.2),若在敞口三角瓶中直接加入浓硫酸的话,这一部分COD的损失还是较为可观的。4. 在COD测定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中,含有浓硫酸、重铬酸钾、硫酸汞,属于危险废物,应该作为危险废物专门处
36、理,不得直接排往下水道中。5. 由于方法的检出下限为10mg/L,在1030mg/L间的COD测定一定要采用0.025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氧化,再用0.01mol/L的硫酸亚铁铵滴定,为了减少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建议加大试样的取样量,最好取50.0mL,平行测定也以三次以上为宜。为减少滴定误差,可采用50.0ml的取样量。6. 测定低浓度COD的水样时,还要考虑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如用聚乙烯桶盛装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其COD值也会逐渐增加,有时甚至达到10mg/L以上。还有的实验人员采用娃哈哈等纯净水(这是饮料中的所谓“纯净水”与分析意义上的“纯净水”有着本质的区别),
37、替代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做空白,也会出现空白值增高的现象。7. 在标准方法中,回流温度为145148,冷却水的流量应控制在用手触摸冷凝管外壁不能有温感,否则水样中的低沸点有机物也会挥发损失,使测定结果偏低。水样回流消解结束后,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从冷凝管上方缓慢加入,以便将附着在管内壁的挥发性有机物冲到试液中。在使用闭管催化-氧化法快速处理水样时,也应在加热完毕后,趁热颠倒管内水样,使得气相中的有机物参与氧化反应。2.6 悬浮物对COD测定的影响悬浮物(SS)对COD测定也有影响,在ISO6060和国标GB11914中,均规定采集水样进行测定之前,必须先将采集的水样充分摇匀,然后取出20.0mL
38、作为试料进行分析。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于1997年对辽河水系枯水期水中的CODcr与SS的关系做过研究,珠海供水总公司也曾针对三种不同水样进行过测试。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 CODcr与SS的监测数据(单位:mg/L)河道SS(1)CODcr(2)上清液CODcr(3)(3)/(2)辽河199365.623.536.0%84761.523.337.9%50460.322.437.1辽河16859.852.587.8%6074.565.387.64%河水78.211.214.3水库水17.410.660.9化工废水48840282.4从表3可以看出,水中的悬浮物对COD
39、测定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地表水样自然沉降30min,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测定,其中包括了胶体和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样中的微小藻类。所以,污水必须测定所含的悬浮物与原始水样。在国标GB11901-1989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中,水质中的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0.45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由于这部分固体物质能够吸附有机物,从而会对COD产生贡献。我国由于地理地质的原因,黄河水系从上游冲刷下很多泥沙,有的地段的泥沙量高达3040,对于这样的水样很难按照经典的方法测定COD,笔者建议,将水样进行离心分离后,分别测定离心
40、液和残渣的COD。在实际测定中,由于移液管或吸量管的进液口都很细,一般的悬浮物难以吸入管中。如果水样中含有纤维状悬浮物(如造纸厂排出的木质素、纤维素,石油化工行业的絮状、纤维状物质、污水处理厂含腐植酸类物质),用常规的取样方法缺乏代表性,测定数据明显偏低,不能准确反映水质状况。建议将移取水样的移液管或吸量管尖端的进水口用钢丝磨大些,或用细的金刚砂纸将尖端磨去,在重新校准体积后使用。如果水样充足的话,取样体积在25mL以上,也可以用量筒移取水样,这样产生的误差也可以在允许误差之内。悬浮物对COD测定的影响也体现在在线COD监测仪器上,由于在线仪器内部的管路比较细,为防止管路堵塞,常常在采样端安装
41、金属滤网,这样就阻隔了一部分悬浮物进入分析系统,这也就是造成在线COD监测仪器和经典国标方法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此,在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也放宽了两者对照的差异要求,对于COD100mg/L,要求两者相差在15以内,对于60 mg/LCOD100mg/L,要求两者相差在20以内,对于30 mg/LCOD60 mg/L,要求两者相差在30以内,对于COD30 mg/L,则用接近实际水样浓度的低浓度质控样替代,要求两者相差在10以内。2.7 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不同的污染源会有不同的化学需氧量值,表4为一些工业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参考数值。表4 一些工业
42、污染源的参考数值污染源工艺或排水CODcr/mg/LCODMn/mg/LBOD5/mg/L造纸废水蒸煮废液455002850019000洗浆筛选废水30008001045漂白废水400500405总排口500780240150230酒精废水糖蜜酒精7190021900淀粉酒精44000 21500甘薯酒精5200023000啤酒废水1000603肉类加工废水屠宰废水10001500500800味精生产废水60000800003000040000印染废水印染厂150850100250毛纺厂10035050130丝绸印花厂300400164196绢纺厂900500针织厂5001000200300制
43、线厂400400250毛巾厂700300化学纤维粘胶纤维50200腈纶纤维600700400涤纶纤维紧张型200030009001400普通型4000500015002200焦化厂5001200300700城市污水一般城市污水1111623865混有工业废水39582883207皮革废水22022502.8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为保证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应体现在每步操作的环节之中,不能仅仅依赖于质控样的判断。因为质控样主要是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或葡萄糖-谷氨酸配制,其中不包含挥发性有机物(VOC)成分,但在实际水样中,尤其是有机废水和酿酒废水中,常含有挥发性有机物,一旦回流温度偏高
44、,冷却水流变小,这些挥发性有机物就可能从回流管上端逸出,使得测定数据偏低,即使质控样的数据准确,也不能说明实际水样测定结果完全准确。2.9 COD总量控制通过分析监测得出的是COD的浓度,如果需要COD的总量数据,还需要水流量的参数,由于本文是针对COD的分析,不再对流量的测定进行详细的介绍,只介绍COD总量的计算。如果COD的浓度为c(mg/L),水的流量为v(则COD的总量C就是C = cv10-6(t/a) (16)在流量的计算中,会有一个换算,如果某单位排水的流量为100 m3/h,每年工作7920h,则每年总的流量就是 m3/a,如果该单位排放的平均COD浓度为62.5mg/L的话,
45、其COD的排放总量为495 t/a。COD是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要指标。3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需氧量表5收集了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用两种不同方法测定COD时的氧化率。表5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需氧量编号物质名示性式ThODg/gCODCrCODMng/g氧化率g/g氧化率1甲酸HCOOH0.3480.34097.70.049142乙酸CH3COOH1.071.0396.30.07473丙酸CH3CH2COOH1.511.4596.00.1384丁酸CH3(CH2)2COOH1.821.7696.70.07945异丁酸(CH3)2CHCOOH1.821.7797.30.1276戊酸CH3(CH2
46、)3COOH2.041.9093.10.07947异戊酸(CH3)2CHCH2COOH2.041.9294.00.08648硬脂酸CH3(CH2)16COOH2.932.6991.8009乳酸CH3CH(OH)COOH1.070.94588.30.424010柠檬酸HOOCCH2C(OH)(COOH) CH2COOHH2O 0.6860.55981.50.406011酒石酸CH(OH)COOH20.5330.52899.10.3737012苹果酸HOOCCH2CH(OH)COOH0.7160.70197.90.557713甲醛HCHO1.070.49946.60.191814乙醛CH3CHO1
47、.820.82045.10.15815丙酮CH3COCH32.211.9086.00016甲乙酮CH3COC2H52.441.9278.70.01117乙醚C2H5COC2H52.590.82731.90.01118甲醇CH3OH1.501.4496.00.402719乙醇CH3CH2OH2.091.9995.20.231120丙醇CH3(CH2)2OH2.402.2292.50.311321异丙醇(CH3)2CHOH2.40202593.80.064322丁醇CH3(CH2)3OH2.592.4193.10.281123异丁醇(CH3)2CH CH2OH2.592.3088.80.24924
48、丙三醇HOCH2CH(OH)CH2OH1.221.1896.70.635225乙酸乙酯CH3COOC2H51.821.4378.60.075426乙酸异丁酯CH3COO CH2CH(CH3)22.211.9286.90.048227邻苯二甲酸氢钾C6H4COOKCOOH1.1761.17610028苯C6H63.080.53217.30029甲苯C6H5CH33.130.71022.71130苯酚C6H5OH2.382.3699.21.616831苯胺C6H5NH22.413.201332.349732安息香酸C6H5COOH1.971.9599.00.085433甲基苯酚C6H4(CH3)O
49、H2.522.4998.81.285134葡萄糖C6H12O61.071.0698.00.635935蔗糖C12H22O111.121.0695.10.837536乳糖C12H22O11H2O1.071.071000.757037可溶性淀粉(C6H12O5)x1.1851.0386.90.726138马铃薯淀粉(C6H12O5)x1.1851.11594.00039纤维素(C6H12O5)x1.1851.0992.00040谷氨酸HOOCCH(OH) CH(NH2)COOH0.9801.031050.06641甘氨酸NH2 CH2COOH 0.6390.6631040.02342丙氨酸CH3C
50、H(NH2)COOH1.081.0496.30.007143蛋氨酸CH3S(CH2)2 CH(NH2)COOH1.291.1798.30.045444缬氨酸(CH3)2(CH) 2(NH2)COOH1.641.681020045天门冬酸HOOCCH2CH(NH2)COOH0.7220.7331020046四氢呋喃C4H4O 2.442.2090.10.3012.1471,4-丁二醇HO(CH2)4OH1.961.9197.70.4020.348对苯二甲酸二甲酯CH3OOCC6H4COOCH31.730.9046.30.4023.4注1:带有氨基的有机化合物在氧化过程中,有部分氨基被氧化成 NO2,使其氧化率超过100%。但在较高压力的密闭反应系统中,其压力可抑制 NO2的生成,在0.2MPa时,其氧化率约为80%,在0.6MPa时,其氧化率约为50%。注2:中国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标准所配制的COD标准液是由谷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衡水市中医院护理科研规划考核
- 2025江西数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诚聘数字文旅部行政实习生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衡水市中医院全脑血管造影考核
- 2025广东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招聘一般岗位7人(第一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湘潭市韶山思政教育实践中心招聘教师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沧州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考核
- 天津市人民医院皮肤撕裂伤处理考核
- 2025河南南阳市社旗县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招聘25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陶园中英文实验学校招聘初中英语教师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湖州新伦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4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110kV七棵树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 传染病学课件:霍乱完整版
- 化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讲解课件
-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班主任专业化和家长资源开发韩似萍
- 【2019年整理】渠明清时期迁入姓氏探源
- 2023年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 WS/T 102-1998临床检验项目分类与代码
- 全国一等奖初中语文优质课《背影》精品课件
- 普通高等医学教育非直属附属医院认定标准测评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医学教育临床基地建设)
- 客户回访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