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_第1页
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_第2页
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_第3页
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_第4页
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特意设计某些特殊的系 统和特殊的环境,通过控制和观察 操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得到具 有明确意义的结论。 通过审慎设计和有控制的实验来检 验与操作变量和事物状态相联系的 概念模型,可以定量地检验假说、 理论和模型。 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解决社会与经济问题的实验项目常采用现场实验 的方法。通常称为“试点项目”,例如,在我国 的各项改革中,常选取一些试点城市。由于改革 涉及的方面较多,只能以区域作为研究单位。这 些试点项目作用是产生选择最终行动方案依据, 还可能产生对决策有重要意义的定性的、直觉的 信息。 某些研究需要在一个人造环境中进行实验,

2、这类 研究称为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并不仅仅是一种简 单的研究环境,而是可以构造多种研究环境的媒 体。 一、一、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研究 实验室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灵活性。这种 灵活性主要体现在研究人员可以在实验室 中控制外部因素,将外部因素对研究的影 响减少到最小限度,便于进行变量设置, 便于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或目标采用不同 的方法设置合适的研究环境。 实验设计对实验项目至关重要,它是实验 能否得出有关可靠结果的关键,也是不浪 费试验资源的关键。在实验中采集的数据 必须客观,否则将导致错误的结论。 实验室的作用实验室的作用 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实现三个基本的研究目标: (1)控制外部变量 在实验里可以对

3、外部变量进行控制。参与研究 的人员被从现实社会中隔离开来,不会因其它活动 分散注意力或受其它外部事件的影响。这有助于在 研究中排除和减少其它因素的影响,提高统计结论 的有效性和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实验室研究使研究者有可能测定操作变量的某 种变化在一种特定范围内产生的影响,特别是一些 细微影响,包括在实验室之外没有实际价值的细微 影响。这在现场研究和观察研究中是难以做到的。 实验室的作用实验室的作用 (2)控制自变量。 实验室的研究环境为对自变量进行操作控制提供 了方便。在实验室里,可以更容易地按照实验设计 的需要控制自变量,将自变量设置成不同的水平, 使随机分组的研究参与者接受不同水平的刺激,

4、以 观察他们的反映。 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设计和环境是不完全是一回 事。很多非实验性的研究可以在实验室里做(例如 ,某些类型的观察是很容易在实验室里做),而很 多实验性的研究却在实验室之外做。但在实验室里 特别容易实现对实验的操作控制。 实验室的作用实验室的作用 (3)设置所需要的研究环境 在实验室里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采用 适当的方法设置有利于研究的各种环境。 例如,如果研究的课题是群体的行为,就需 要有一个环境让受试者在群体中交流。如果研究 的目标要求对于所观察的行为作不引人注意的记 录,可以在实验室里装一台隐蔽的摄像机或单反 射镜,观察者可以透过镜子来观察。 何时使用实验室何时使用实验

5、室 作为一种研究环境,实验室适合于某些类型的研究主题 和研究目标,对另外一些类型研究主题和研究目标则不 很适合。 一般性的或理论的研究目标通常是要检验假设的变量之 间的因果关系。这种研究的重点在于测定总体的抽象概 念之间的因果关系。重要的是假设的因果关系能否完全 得到证实。如果一种理论表明,在条件x、y和z下,可 以观察到桔果c,那么,在实验室里建立需要的条件和寻 求预期的结果是可能的。至于这些条件是否也在实验室 以外的“真实世界”中的其它地方发生,对于测试这些 理论预期的有效性并不重要。一般性目标的研究比较适 合于在实验室进行。 何时使用实验室何时使用实验室 有些研究需要了解在某种特定环境下

6、可能发生的 现象(不论这种环境实际上是否存在),需要除 去很多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因素,以测定产生某 些影响的最低条件。在这些研究中,需要创造一 种理论假设所确定的环境,或有目的地创造一些 自然环境中没有的条件,看看预期的现象能否观 察到。这种研究更适合于在实验室中进行,因为 在实验室中可以建立起研究目标所需要的环境。 何时使用实验室何时使用实验室 如果研究有特定的目标,研究成果要应用于特定的具体 环境、人群和时间段。例如,我们可能并不关心一种新 的管理技术是否在其它地方都能产生良好效果,而只关 心它是否有益于某一个公司,是否适合于该公司特定的 生产方法、公司文化和工人群体。我们需要的是针对这

7、一特定目标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一个一般性的理论。这 种特定目标的研究不太适合于在实验室进行。因为针对 特定目标研究的问题本来就是特殊的,这些问题是以某 种特定的人群、环境和其它条件为前提的,对问题的回 答需要包含目标环境和人群的实质性细节。而在实验室 里构造的环境很难与实验室以外的现实环境完全符合, 很难回答这样的问题。 何时使用实验室何时使用实验室 在对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时,有些类型的自变量受到实际 的和伦理的限制无法在实验室中建立和控制,比如性别 和种族。由于实际的原因,象组织机构中的职位这种变 量也不能控制,也很难或者不可能在实验室里调查。因 此在实验室中研究这些变量是困难的或不可能的。 实

8、验室研究大多限于一个相对短的时期。大多数实验室 研究可在一至两小时内完成,有些要持续几周。但许多 涉及社会关系的重要现象的发生则往往要持续几周、几 个月或几年。对这类课题,需要选择在自然的或很少控 制的环境里进行研究。 何时使用实验室何时使用实验室 总之,实验室研究对某些研究课题比较适合, 当自变量可以控制、研究周期比较短,研究环 境对于研究所要检验的因果关系假设至关重要 时,实验室是一个合适的研究环境。对于要将 研究结论用于特定目标人群的研究、自变量不 可控制的研究、因变量的变化需要较长时间的 研究,最好在其它研究环境里进行。 实验室研究的类型实验室研究的类型 实验室研究可以分成几种类型,在

9、不同类型的实 验室研究中,自变量的性质是不同的,参与者的 任务也常常不同。 根据自变量的性质及参与实验的人员的任务,实 验室研究可分为三类 影响研究(或称效果研究)、 评判研究(judgment studies) 观察式研究。 影响研究与评判研究影响研究与评判研究 影响研究(效果研究)的典型过程是:对自变量 进行操作控制,控制的结果影响到被研究的参与 者,研究人员对参与者在各种情况下的实际表现 进行观察,以检验给定的假设。 在评判研究里,事件不直接作用于被研究人员, 很少需要给试验对象施加直接影响。被研究的人 员只是被要求阅读和填写一些材料,然后进行评 估和判断,参与者只是对材料提出自己的回忆

10、、 分类、判断、评价。研究者通过观察被研究者的 判断来研究某些问题。 观察式研究观察式研究 观察式研究指在不同情形下对研究对象的观察,研究的 重点在于对反应、行为的详细观察,并不强调可操纵的 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例如,在 “决策行为研究”中:组 织一些六人一组的大学生讨论一个决策问题,用录音机 录下讨论过程,并讨论意见按“主观性决策行为”和“ 信息性决策行为”进行编码,然后分析观察结果。 观察式研究使用实验室主要是为了方便于在受控状态下 进行观察。其关键是深入观察,尽管会设置不同的试验 条件,但研究的重点就是观察,不是某些事件对参与者 的影响,不是很强调对外在影响的控制。 实验室研究的内部有效性

11、实验室研究的内部有效性 内部有效性强是实验室研究的主要优势。 实验室背景本身并不一定对内部有效性带来 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但是,实验室为随机设 置和控制提供了方便。 而在提高研究的内部有效性方面,实验设计 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事实上,设计得很好 的实验室研究有助于减少对研究的内部有效 性的威胁。 实验室研究的概念建构有效性实验室研究的概念建构有效性 在实验里可能比在自然环境中有更多的概念建构有效 性方面的问题。这是因为,实验室研究构造的环境、 任务、操作控制和人们日常经历的事情是不一样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概念建构有效性可能是一个特殊 的危险。 实验室研究中作为理论构件的概念常常是从现实生活

12、中抽象出来的,或者是为特定的研究设计出来的,研 究人员在抽象和设计概念的同时,必须判定在操作变 量和理论概念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因此,概念建构 有效性是判断实验室研究的操作化设计和度量方法是 否合适的关键因素。 实验室研究的外部有效性实验室研究的外部有效性 外部有效性不是关于研究结果是否成立的问题,而是关 于理论适用性的问题。外部有效性的重要性取决于具体 的研究目标。 对于要将研究结论用于特定目标人群或目标环境的研究 来说,实验室研究的外部有效性常常较低。 。 对于一般性研究目标,研究的目的在于测试理论上的假 设是否成立,研究结论从实验室推广到其它方面的过程 不是直接的。研究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

13、理论的真实性, 而不是研究发现是否可用于特定环境。因此,在以检验 一般性理论为目标的研究中,实验室环境与目标环境的 相似性并不重要。这类研究较适合于在实验室中进行。 威胁实验室研究有效性的因素威胁实验室研究有效性的因素 实验室研究的主要长处在于便于通过随机设置消除对内 部有效性的威胁。实验室研究的弱点在于实验者预期和 参与者迎合实验者需要的行为会造成的对概念建构有效 性的威胁。 实验者期望得到的结果会对参加实验的人产生潜在的影 响,研究对象可能会按实验人员希望的方式行事。消除 这些影响的典型做法是盲实验,也就是将设置各种变量 状态的实验者与收集结果的实验者分开。 实验研究中,受试者会根据自己的

14、理解努力迎合试验者 的需要,这会对研究的有效性带来影响。消除或削弱这 种影响的最好办法是注意实验背景和实验程序的细节, 尽量隐藏自变量,使自变量看起来像是无关的事件。 实验室研究的主要环节实验室研究的主要环节 实验室研究的主要环节包括: 研究环境的设置 自变量的操控 操作控制的检查 因变量的测量 实验结束后的谈话 这些环节的执行都要着眼于增强结论的有效性。 研究环境的设置(研究环境的设置(setting) 在实验开始前实验者要给参与者提供一个有关实 验的背景的一般性介绍(cover story)。目的 是向参与者解释各种活动的总的框架,以及实验 的任务,也就是要找一个“借口”。研究环境的 细节

15、要努力支持所给出的借口,应该使参与者按 实验者的意图理解将要发生的事情,避免他们按 自己的猜测解释实验过程。同时要有助于保持参 与者的兴趣和热情。 自变量操控自变量操控 实验室研究的自变量实际上是可控操作变量,选择操作 变量的重要前提是保证研究的有效性。 对于影响研究和评判研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实验室研究 来说,决定其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是不同的。在影响研究 中,操作控制的有效性是关键,在评判研究中,操作通 常隐含在受试者将要研究和评论的材料中,而不是在对 测试对象发生的事件里,因而材料的有效性是其关键。 实验室研究中要尽量避免把测试对象按某种条件分组, 据以分组的条件差别可能会影响研究中操作控制的

16、有效 性。明智的做法是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各个组,将各个 组置于不同的实验情景。 操作控制的检查操作控制的检查 操作控制的检查是为了评价操作控制是否对参与 者产生了预期的影响。若没有操作控制检查,在 因变量未出现预期反应时,研究人员无法辨别是 操作控制未能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还是操作控 制有效但自变量不能对因变量产生预期影响。这 两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对于实验研究来说,有完全 不同的意义。前者意味着需要用更合适的操作控 制重复原试验,后者则意味着实验已经进行但结 果不证实理论假设。 因变量的测度因变量的测度 实验室研究中对因变量变化的测度有两种基本方式:自 我报告方式和非自我报告方式。大多数评判研究

17、采用自 我报告的方式,如通过问卷或访谈让受试者自己报告他 的判断或评价。非自我报告方式指则采用不同形式的观 察来测度受试者的反应。非自我报告方式不依赖于受试 者的自我描述,而通过观察他们完成各种任务时的表现 来衡量他们的心理状态。 使受试者了解实验的内容并仔细阅读提供给他们的有关 资料,对于实验中操作控制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如 果受试者不了解或不关心他们所做的事情,那么就会给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带来影响。 实验结束后的谈话实验结束后的谈话 实验结束后与受试者的谈话是重要的。通过谈话 可以了解受试者是否真正理解了要他们做什么, 是否真的相信研究者告诉他们的“借口”,实验 中是不是准确地按要求做了

18、。对于某些采取了某 些欺骗手段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应该向受试者作 必要的解释。如果实验尚未完成,研究者需要恳 请受试者不要在实验完成之前与其他人讨论这项 实验。 对实验室研究的认识对实验室研究的认识 没有一种研究环境是完美的,任何实验环境都不 可能适合所有类型的研究主体和问题,但是每种 实验环境都有其独特的优点。要使研究结果有更 高的可信性,理想的做法是在不同的环境下,使 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重复研究。 二、随机试验二、随机试验 实验通常指实验者在一定的背景影响下使用一些变量观 察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随机实验是指将受试对象个 体在自变量的不同层次上随机分配。其设计特点是观察 研究对象被随机地给定

19、了自变量后的反应。 随机分配是指将受试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各个试验组和对 照组中,每个受试对象都有同样的可能性被分配到每个 组中,因而各组之间在实验开始时就具有充分的可比性 ,这样才能将事后测试发现的因变量之间的差异归因于 实验的结果,而不是各组间先前就存在的某些其它差异 因素。 从平均的意义上,随机分配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各组间的 可比性,因而实验设计具有最大的内部有效性。 随机分配与随机抽样随机分配与随机抽样 随机分配与随机抽样不同。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 选择受试对象样本,目的在于以尽可能少的样本代表一 组特性,而随机分配则是选定样本后的一种实验程序, 随机分配的目的在于研究变量间的关系。 例

20、如,要测定噪音是否影响工作效率。可以通过随机抽 样选择30名员工,然后,将30名员工随机分成两组,一 组人在有噪音的情形下工作,另一组人在无噪音的情形 下工作,分别测试两组人的工作效率。 如果样本足够大,试验次数足够多,通过随机分配,两 组员工的基础背景就非常接近,影响工作效率的就只剩 下噪音这一变量,这样,就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中的研究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所有研究都涉及变量的操作与测量,变量代表着 研究者在理论上感兴趣的构思,它们意味着研究 者要描绘或得出结论的东西。 在多数研究中,至少会有两个变量,而且必须 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类称作因变量,另一类 则称为自变量。如果你仅想考察单

21、个变量的影响 ,则必须控制所有其它变量,控制非自变量是实 验研究的一个原则。 实验自变量与固有变量实验自变量与固有变量 实验研究与调查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验研究者通过控制某 些变量研究这些变量的影响。 研究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效果 土质、气候、品种、季节等都会影响植物生长,在实验中要 使这些变量相同。可将一块地分为四块,种上相同的植物, 仅仅改变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研究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研究电视广告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 研究者可以操纵的变量称作实验自变量,如广告的时间、内 容及频度等,研究者不可能操纵的变量称为属性变量或固有 变量。它们是人们已经具有的属性,如收入、教育、家庭影 响等。可

22、选择两组固有变量相同的人进行调查,以考察电视 广告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 随机实验的作用随机实验的作用 在行为科学研究中控制某些固有变量往往行不通。几乎有 无限的变量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即使考虑了受教育程度和 看电视的频度,依然有许多其它的固有变量影响着消费者 的偏好,例如,两组人在年龄、就寝时间、家庭中孩子数 目,乃至爱吃什么等方面都可能有所不同,这当中的任何 一项差异对消费倾向的影响都有可能超过是否看电视广告 的影响。 随机实验可以摆脱这一困境。把研究对象个体随机分配到 不同的自变量水平,才能保证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固有变量 完全一致,这种一致是由于随机实验的方法决定的。要进 行这种随机实验,

23、必须能操纵独立变量。 随机实验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随机实验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随机实验方法的最大好处在于研究者可以通过在实验设 计过程中对某些非自变量加以控制,从而使实验具有内 部有效性。也就是说,在运用随机实验方法过程中,研 究人员必须决定哪些项目以及它们在何种程度上与可能 干扰实验结果的非自变量有关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尽可能地提高内部有效性,通常也会提高概念建构有效 性。 随机实验所必需的控制许多情况下在实验室环境下最易 满足。而实验室环境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现实环境,从而 限制了研究人员将他们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环境的能力。 随机实验的高内部有效性有时可能要以牺牲外部有效性 为代价。 随机分配

24、相对于匹配的优点随机分配相对于匹配的优点 随机分配不同于按某种条件匹配。与匹配的方 法相比,随机分配的优点是: 其一,匹配虽然能够做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事 前测验值相等,但两者仍可能具有不同的发展 变化趋势和速度。 其二,匹配受到统计回归现象的影响,属于两 组不同总体的实验对象虽然经过匹配而具有相 同的前测值,但由于各自向其平均值回归的趋 势,即使没有实验刺激的影响仍会使其后测值 出现差异。 随机分配相对于匹配的优点随机分配相对于匹配的优点 其三,匹配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对因变量可能 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既不能穷尽,而且,在因 素比较多时,匹配也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使用 随机分配可以不考虑具体的

25、可能影响因素,经过 随机分配后各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平均意义上 被认为在各个方面充分可比。 随机实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内部有效性。再也 没有一种科学调查方法,能使研究人员充分自信 地说:是这个因素引起那个事件发生。 对同一对象的多次测试对同一对象的多次测试 测定噪音是否影响工作效率,也可以是对全部样本 员工测试两次,一天在有噪音的环境下工作,另一 天则在无噪音环境下工作。然后比较得出结论。 在不同测试对象间取不同变量值与对同一测试对象 取不同变量值,在内部有效性方面存在差异。对全 部样本员工测试两次,很可能有其它因素影响测试 结果,可能由于测试时间的不同,温度、天气、生 活条件等因素对测试结果

26、产生影响。要解决这一问 题,可以将测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置于不同 环境中测试,第二天再互换环境测试,以排除其它 因素的影响。 影响实验研究有效性的因素影响实验研究有效性的因素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实验的内部有效性,尤其是受 试对象的选择偏差和受试对象成熟过程的干扰, 随机实验设计中要考虑每一种可能影响实验内部 有效性的因素。 除了内部有效性的问题之外,实验研究的概念建 构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也可能存在问题。检验外 部有效性的最好办法是在不同的研究环境中对不 同的研究对象重复进行实验研究,看是否能产生 相同的结果。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 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可以消除由于研究开始时各 组间先已存在的各种差异

27、而对研究结论带来的 影响。但在实验过程中仍会有某些因素或发生 某些非期望事件干扰因变量,为此需要经过精 心的实验设计,以便识别和控制这些因素和事 件的干扰。 为了便于表述复杂的实验设计,规定: r表示随机设置研究对象; x 表示处理、自变量、原因; o表示观察、因变量、结果。 设计设计1:随机两组设计:随机两组设计 :试验组 treatment :对照组 control 这种设计的变化形式是有两个或更多的试验组。 r 22 ox 11 ox x1 2 x 设计设计2:前后两组设计:前后两组设计 在试验组实验前,有一个预测试(pretest),或称前测 ,不仅仅比较两个组的情况,还要比较每个研究

28、对象的 前测和后测的情况。 预测试也可能因受试对象对实验的敏感而导致预测试结 果产生偏差。如果这种影响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是相同的 ,则不会影响的间的差别。如果两组受预测试的影响不 同则会影响实验的内部有效性。 r 423 oxo 211 oxo 前后两组设计的扩展前后两组设计的扩展 前后两组设计也可以扩展为: r 423 oxo 211 oxo 635 oxo 847 oxo 设计设计3:所罗门(:所罗门(solomon)四组设计)四组设计 所罗门四组设计是设计1和设计2的组合。 r 423 oxo 211 oxo 51 ox 62 ox 设计 2 设计 1 所罗门四组设计所罗门四组设计 组 前

29、测 实验刺激 后测 1实验组 o1 x o2 2控制组 o3 o4 3实验组 x o5 4控制组 o6 o3与o4相同,说明没有受到历史事件、成熟过程、实验本 身、度量工具变化、统计回归和实验退出等的影响。 如果o2与o5相同,说明前测没有对后测产生影响。 比较o6与o1、o3,可以考察是否受到历史事件和研究对象 成熟等的组合影响。 所罗门四组设计实验结果判断所罗门四组设计实验结果判断 实验结果可由以下各式判断: e1(o2o1); e2(o2o4); e3(o5o6) e4(o5o3); e5(o2o1)(o4o3) 如果所有的e都相似,所得出的因果关系结 论有效性较高。 设计设计4: 多因

30、素设计多因素设计 图中,x是一个自变量,y是另一个自变量。含有一 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既提供了各个变量的影响,又 提供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r 221 oyx 111 oyx 312 oyx 422 oyx 22因素设计因素设计 如果有两种自变量相结合,称22因素设计。这 种设计有2个影响因素,每一个影响因素又对应 两个属性。下表以演员行为和性别为例说明两种 自变量相结合的情况。 因素 y 因素 x 演员的行为 演员的性别 男 女 自信的 自信的男演员 自信的女演员 谦逊的 谦逊的男演员 谦逊的女演员 223因素设计因素设计 如果增加一个影响因素,则有22312种组合情形。 因素y 因素z

31、 因素x 演员的行为 演员的年龄 演员的性别 男 女 自信的 儿童 青少年 成人 自信的男儿童演员 自信的男青少年演员 自信的男成人演员 自信的女儿童演员 自信的女青少年演员 自信的女成人演员 谦逊的 儿童 青少年 成人 谦逊的男儿童演员 谦逊的男青少年演员 谦逊的男成人演员 谦逊的女儿童演员 谦逊的女青少年演员 谦逊的女成人演员 两种因素结合对演员声望的影响 男、女演员表现为自信或谦逊对声望的影响 演员的行为 演员的性别 男 女 自信的 高声望 低声望 谦逊的 低声望 高声望 两种因素结合对演员声望的影响 高 演员 声望 低 谦逊 自信 (演员行为) 高 演员 声望 低 男 女 (演员性别)

32、 高 演员 声望 低 谦逊 自信 (演员行为) 女 男 设计设计5:重复测量设计:重复测量设计 随机实验可以对不同的受试对象施加不同的自变量值,也可 以对同一受试对象施加不同的自变量值。前者是测量不同受 试对象在不同自变量值的作用下状态的变化(vary between subjects),后者是测量同一受试对象在不同自变量值的作 用下自身状态的变化(vary within subjects)。重复测量就 是将同一受试对象置于不同的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测 量其自身状态的变化。 重复测量设计中变量的选择很重要,并非所有的变量都适合 重复测量,比如受试对象固有的变量就不适于重复测量。重 复测量的

33、好处是要求受试对象的数量比较少的。采用重复测 量设计的实验研究要求在执行第二次实验时要完全排除第一 次实验结果对受试者的影响。 关于随机实验局限性的说明关于随机实验局限性的说明 当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实验样本具有选择 性时,随机实验的外部有效性可能较低。对这种 局限性有两点须说明: 第一,这种局限性并非随机实验设计的必然结果 。随机实验可以在现场进行并使用有代表性的样 本。 第二,进行实验研究的目标并非要使外部有效性 最大化,而是要使内部有效性最大化。应该采用 不同的研究设计,去达到不同的难以兼容的目标 。随机实验适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研究。 霍桑实验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管理科学研究历史上一

34、次著名的实 验。该实验是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气公司的 霍桑工厂进行的。霍桑工厂具有较完善娱乐设施、 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是工人们仍然有强烈的 不满情绪,生产效率很低。为了探究原因,1924年 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包括多方面 专家的研究小组进驻霍桑工厂进行研究。研究历时 8年,分四个阶段: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 组实验、大规模访问交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 研究。 照明实验照明实验 照明实验的目的是要研究照明情况对生产效率 的影响。在开始实验前,专家小组根据泰勒的科 学管理理论,提出一种假设:工作的物理环境是 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验证这一假 设,他们决定进

35、行实验研究,研究者希望发现某 些工作条件的改善,如增加照明是否可以提高工 人的劳动生产率,即照明度和劳动生产率之间是 否存在因果关系。这里自变量为照明度,因变量 为劳动生产率。 照明实验照明实验的实验设计的实验设计 专家们选择了两个工作小组,一个为试验组, 一个为控制组,设置控制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研 究本身对研究对象可能造成的影响(如劳动生产 率的变化可能仅仅是由于工人知道实验的存在) 所导致的偏差。先测试接受实验的工人(研究对 象)的其劳动生产率(称为事前测验或前测), 然后增加试验组工作场地的照明度,控制组工作 场地照明度始终不变,再重新测试工人的劳动生 产率(称为事后测验或后测),结果发

36、现当时试 验组的照明度增加时,该组的产量如预期的那样 开始增加。 照明实验照明实验的结果及其分析的结果及其分析 这一实验结果能否证明照明度与工人劳动生产 率这两个变量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呢?还不能,因为 实际上可能还有其它因素会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 实验继续进行,当工人继续要求更换灯泡时, 研究人员答应更换而实际上只是换了一个同样照度 的灯泡,但产量继续增加。与此同时,控制组的产 量也在不断提高。通过这个实验,专家们发现照明 度改变不是效率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另有未被掌握 的因素在起作用。于是他们决定继续进行研究。 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实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实验 为了有效地控制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研究

37、小 组决定单独分出一组工人进行研究。他们选择了五 位女装配工和一位画线工,把他们安置在单独一件 工作室内工作。另外,研究小组还专门指派了一位 观察员加入这个工作小组,他专门负责记录工作室 内发生的一切。研究小组告诉这些女工,这项实验 并不是为了提高产量,而是研究各种不同的工作环 节,以便找出最合适的工作环境。研究小组要求这 些女工一切工作照平时那样进行。 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实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实验 实验过程中,研究小组分期为这个小组改善 工作条件,改变管理方式。比如,增加工间休息 ,公司负责供应午餐和茶点,缩短工作时间,实 行每周工作五天制,实行团体计件工资制等等。 这个装配小组的女工们在工

38、作时间可以自由交谈 ,观察人员对他们的态度也非常和蔼。这些条件 的变化使产量不断上升。在实行了这些措施的一 年半以后,研究小组决定取消工间休息,取消公 司供应午餐和茶点,每周仍然工作六天,结果产 量仍然维持在高水平上。 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实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实验提出的假设提出的假设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女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呢?研究人员把可能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一一罗 列出来,他们提出了五种假设: 改进了材料供应情况和工作方法; 增加了休息时间,减少了工作天数,从而减 轻了工人疲劳; 增加了休息时间从而缓和了工作的单调性; 增加产量后每个人所得的奖金增加了; 改善了监督和指导方式,从而使工人的工

39、作 态度有所改善。 假设的假设的验证验证 此后,研究小组对上述五项假设一一进行了实验验证。 最后推翻了前四项假设而把注意力集中于第五项假设, 即监督和指导方式的改善能促使工人改变工作态度、提 高产量。研究小组为了在这方面收集更多的资料,决定 通过大规模访谈进一步研究监督和指导方式与工人的工 作态度的关系及可能影响工人工作态度的其他因素。 研究小组花了两年时间对公司两万名职工进行访谈。通 过访谈了解工人对工作、工作环境、监工、公司和使他 们烦恼的其它问题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如何影响生产效 率。经过数次面谈,研究小组发现按事先设计好的问卷 访谈并不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材料,工人们更愿意自由 地谈那些他

40、们认为最重要的事。后来,访谈主要采用自 由交谈的方式。 研究发现研究发现 通过这些研究发现,影响生产率的最重要的 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 及工作环境。研究小组还了解到,一个工人的工 作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他自身的状态,还受 他所在小组中的同事们的影响。这个结论非常重 要。为了进一步作系统地研究,研究小组决定进 行第四阶段的实验。 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观察研究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观察研究 第四阶段实验中,研究小组决定选择接线板接线工作 室作为观察对象。这个工作室有九位接线工、三位焊接工 和两位检查员。研究小组持续观察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行为 达六个月之久,结果许多重要发现: 第

41、一,大部分成员都故意自行限制产量。公司根据动 作研究确定的工作定额是每天焊接7312个接点,但工人们 仅完成60006600个接点,这是他们自己确定的非正式标 准。一旦完成这个数量,即使还有许多时间,他们也自动 停工,不再多干。工人们说:“假如我们的产量提高,公 司就会提高工作定额,或者造成一部分人失业。”还有的 工人说:“工作不要太快,才能保护那些工作速度较慢的 同事,免得他们受到管理阶层的斥责。” 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观察研究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观察研究 第二,工人对不同层级的上级持不同态度。对于小组 长,大部分工人都认为它是小组的成员之一,因此没有反 对小组长的表现。而对领班,态度就有明

42、显的不同。每当 领班出现时,大家都规规矩矩,表现良好。这说明,一个 人在组织中职位越高,就越受尊敬,大家对他的顾忌心理 也就越强。 第三,工作室成员中存在的一些小派系。这种派系是 非正式组织,每一个派系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只要 加入这个派系,就必须遵循这些规范。派系内成员如果违 反这些规范,就要受到惩罚。这种非正式组织中也有领袖 人物。他们对内控制其成员的行为,对外保护自己派系的 成员。并且注意不受管理阶层的干预。 霍桑实验霍桑实验的启示的启示 霍桑实验为人际关系理论的形成以及后来行为科学 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霍桑实验中采用的实验、访谈和现场观察等研究方 法是以后的管理研究中普遍采用的研究

43、方法。 从霍桑实验的研究实例中可以发现,在研究设计、 研究过程和结果分析中,必须始终注意识别各种可 能的竞争变量的影响,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尽量排除 这些影响对因果关系推断的干扰。经过审慎的研究 设计与分析,确实可以提高做出因果关系判断的内 部有效性。 四、准实验研究四、准实验研究 在不可能做到完全随机化的情况下。权宜办法是 “准实验研究”(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 准实验与随机实验的根本区别在于准实验未将受 试对象随机分配,因而内部有效性比随机实验差 。准实验在实际中应用很广。 在实际的管理研究中,随机分配往往无法实现, 或对自变量不能进行操作控制,有时是由于

44、道德 方面的原因不能对自变量进行操作控制。比如, 要研究人们的自信程度与工作成就之间的关系, 作为自变量的自信水平就很难加以操作控制。在 这种情况下,往往采用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因为不能通过随机分配最大程度地保 证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可比性,因而更易受 到其它因素的干扰,但通过周密设计,通过精心 的实验设计和对实施方案与结果的细致分析,尽 量发现和排除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减少对准实 验研究内部有效性的不良影响,也能够使研究具 有较高的内部有效性。 准实验研究举例准实验研究举例 一家儿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制作了一个以开发 儿童智力为目标系列儿童电视节目。公司想研究这 个

45、节目是否能起到开发儿童智力的作用。一开始, 研究被设计成随机实验,来自不同地区的近千名儿 童被随机分成试验组(观看节目)和对照组(不观 看节目),试验组的儿童每周至少有3天看这个节 目,6个月后,将收集有关受试儿童智力发展状况 的数据。然而,由于该节目广泛流行,对照组的许 多孩子已经看过这个节目。于是,随机实验被改为 准实验,具体做法是将受试儿童按实际观看节目的 次数分为4组,6个月后检验看节目多的孩子是否 比看节目少的孩子智力成长速度更快。 准实验研究设计准实验研究设计 准实验研究有多种设计方法,不同设计方法之 间的基本区别主要涉及到自变量的变化。 自变量的变化可以体现为不同受试对象之间的

46、差异,也可以体现为同一受试对象自身状态的 变化。 对准实验研究内部有效性的主要威胁在于自变 量是否真正在不同受试对象之间或对同一受试 对象发生了变化。 1. 静态组比较设计 x为体现自变量的某种自然发生属性。如果自然 发生的x有多个层次,该设计可改为: 实验过程 第一组 x o1 第二组 o2 实验过程 第一组 x1 o1 第二组 x2 o2 第三组 x3 o3 静态组比较设计的局限性 由于自变量不是随机地分配到各组,选择偏 差明显地威胁内部有效性。例如,数据显示,大 学毕业、高中毕业、初中毕业这三个组的人们的 收入不同,在随机实验中,我们可以据此推断教 育水平对收入的影响,但在准实验中这种推

47、断可 能有问题,因为还有其它组与组之间的差异可能 是收入差别的另一种合理解释。 2前测后测非平衡组设计 前测后测非平衡组设计是对静态组比较设计的 扩展,它在多个时间点上进行观察。 实验过程 第一组 o1 x o2 第二组 o3 o4 如果自变量x有多个层次,该设计可扩展为: 实验过程 第一组 o1 x1 o2 第二组 o3 x2 o4 第三组 o5 x3 o6 前测后测非平衡组设计的优点 其一,一次前测试加一次后测试可以保证自变量 在因变量之前发生,这样就可以说因变量的变化 是由自变量导致的; 其二,可以预先测量出各组之间的因变量原来就 有的差异,从而排除了对象选择偏差对内部有效 性的威胁。

48、例如,比较使用太阳能装置与不使用太阳能装置 对家庭耗电量的影响,如果没有前测,就无法判 断是否原先就有差别,是否还有其它解释。可能 是使用太阳能的家庭节约能源的意识较强,因而 家庭耗电量较低。 3回归中断设计 回归中断设计与前两种设计的差别在于,研究 者知道对个体进行分组的基础,知道谁应该在哪 一组是由什么决定的。这种设计的自变量仅在不 同受试对象之间变化,而对同一受试对象是不变 的。 虽然这种方法的数据分析比较复杂,但在消除对 内部有效性的威胁方面十分有用。事实上这是一 种很少采用研究设计,因为很少会遇到那种经过 预测试可以确定如何分组的情况。 回归中断设计举例 例如,要研究学校的表彰是否会

49、对学生的学习 表现产生影响。学校只能表彰学习优秀的学生, 因此,对受试对象不能随机分组。假定第一组是 在一年级取得高分并受到表彰的学生,第二组是 一年级分数未达到一定标准没有受到表彰的学生 。根据受试学生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习成绩,可 以得出一条回归曲线,一般来说,我们会假设二 年级成绩和一年级成绩正相关。如果在预先假设 的回归曲线上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出现了不连续 的情况,就可以认为自变量对结果发生了作用。 回归中断设计示例回归中断设计示例 实际回归线 预期的回归曲线 二年级成绩 一年级成绩 表彰分数线 4单组前测与后测设计 前三种设计都是自变量在不同受试对象之间变 化,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是对

50、各组中个体因 变量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单组前测与后测设计只使用一个组,测试结果 的估计是对同一组受试对象自身状态的两次观 察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单组前测与后测设计单组前测与后测设计 单组前测与后测设计避免了对象选择偏差对内 部有效性的威胁。但又会受到历史事件、成熟 过程、实验手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过程 实验组 o1 x o2 5单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单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 单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是对单组前测与后测设计 的扩展。它在试验处理之前和之后增加了多次预 测试和后测试,目的是增强研究的内部有效性。 按照单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研究者可以通过对 各次观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判断并采取措施消除

51、成熟过程、预测试和历史事件的影响。 实验过程 实验组 o1 o2 o3 o4 x o5 o6 o7 o8 单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单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 通过比较o1与o2、o3与o4、o5与o6、o7与o8的 差异,看这几组观测值的差异是否相同,可以判 断是否存在成熟过程对研究内部有效性的影响。 通过对多个观测点数据的比较,可以判断预测试 是否对研究的内部有效性有影响,比如:如果怀 疑o4与o5之间的差别是由受试对象对预测试o4 敏感造成的,可以将o4与o3作比较,o5与o6作 比较。 单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对内部有效性的威胁主要 来自历史事件。历史事件的影响可能是陡峭的而 不是平滑或连续的,但也有

52、许多历史事件虽然只 发生一次但其影响是持续的,这时有可能通过下 面的经过改进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加以排除。 单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单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 实验过程 实验组 o1 o2 o3 o4 x o5 x o6 x o7 x o8 比较o5、o6、o7与o8,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历 史事件的持续性影响。 实验结果的解释实验结果的解释 (a)实验结果容易解释,没有成熟过程的影响。但如果历 史事件与实验同时发生,就不能排除历史事件的影响。 (b)实验结果比较难解释,有些自变量的影响可能会有一 段时间的滞后,比如,当存在某种石油储存机制时,世界 石油价格对国内石油价格的影响可能会时间滞后。 (c)实验结

53、果表明自变量没有产生作用,对观测结构变化 的合理解释是发展趋势使然,能够这种解释作出判断是时 间序列中断设计的一个优点。 o x o (b) o x o (a) o x o (c) 能否排除实验结果的其它解释,也也要看实验结果的形式 。 6复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复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 复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设计 设计: 设计: 实验过程 第一组 o1 o2 o3 o4 x o5 o6 o7 o8 第二组 o9 o10 o11 o12 o13 o14 o15 o16 实验过程 第一组 o1 o2 o3 o4 x o5 o6 o7 o8 第二组 o9 o10 o11 o12 o13

54、x o14 o15 o16 实验过程 第一组 o1 o2 o3 o4 x o5 o6 o7 o8 第二组 o9 o10 o11 o12 x o13 x o14 x o15 x o16 复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复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 复组时间序列中断设计有两组观测对象。 设计中,对第一组在o4后有有一个实验处理,对 第二组不进行处理。 设计中,两个组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处理,这样做 有助于判断历史事件对观测对象的影响。 设计中,对第一组在o4后有一个实验处理,对第 二组分别在o12、o13、o14 和o15后进行多次处理。 这种设计既可以比较同一组不同时点的观测值,也 可以比较不同组同一时点的观测值。这样

55、做综合了 前面几种实验设计的优点,有助于改善内部有效性 。 统计回归现象对准实验的影响统计回归现象对准实验的影响 在准实验设计中,由于不能随机地将观察对象 个体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实际上是根据 预测试的数据进行分组的。如果我们试图减少两 个组的差别,而在分组时有意使两个组的预测试 数据相配,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即使两个组 的预测试数据看起来相配,实际存在的差别在后 测试中还是会表现出来。只要两组数据不完全相 关,向均值回归的现象就会出现。这会对内部有 效性产生威胁。 统计回归现象对准实验的影响统计回归现象对准实验的影响 例如,我们想研究学习“研究方法论” 这一课程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

56、,由于不 能强迫学生选课,只能采用准实验的方法。 如果我们试图减少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 别,在选“研究方法论”和不选“研究方法 论”的学生中按其它课程的分数搭配试验组 和对照组,就会犯上面所说的错误。 向均值回归的现象向均值回归的现象 搭配值 均值均值 准实验小结准实验小结 由于不能随机地将观察对象个体分配到试验组 和对照组,准实验的内部有效性受到选择偏差、成 熟过程、历史事件、向均值回归等的威胁。不同的 研究设计对这些威胁的敏感程度不同,通过合理地 选择研究设计,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和适 当的处理,可以排除一些对内部有效性的威胁。对 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核心是考察变量间的相关关 系以

57、及排除其它变量影响。 准实验易于操作,通常成本较低。只要我们根据 实际研究的要求,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案,准实验是 一种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 准实验研究案例准实验研究案例 cims项目效益的评价研究项目效益的评价研究 我们曾对中国两个实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项目 的企业进行考察,研究实施cims项目的效益评价 问题。 评价cims项目效益是要确定实施cims项目是否 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即cims项目实施与企业效 益提高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内部有效 性是评价此项研究质量的重要指标。 cims项目效益度量指标的选择 cims项目效益的度量指标要能全面反映cims项 目实施的效果,而且指标应具有

58、可比性,易于获 得和推算。这主要是概念建构有效性的问题,对 推断因果关系也会产生影响。 息前资金利税率(不考虑借款利息支出)指标可 以反映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而资源利用效率的 提高恰恰体现了cims项目的实施效益,同时便 于推算和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 将实施了cims项目的沈阳鼓风机厂和北京第一 机床厂作为试验组。 选择鼓风机制造业中除沈鼓之外的最大四家企业 作为沈鼓的对照组企业。选择铣床制造业中除北 京一机床之外的最大四家企业作为北京一机床的 对照组企业。以对照组企业资金利税率的平均值 与试验组企业进行比较。 由于是否实行cims项目不是随机分配的,这项 研究是具

59、有准实验性质的研究。 研究设计模式 实行cims项目就相当于实验刺激,实行cims 项目前后的资金利税率分别作为前测值和后测值。 研究设计模式可视为如下图: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实验组 o1 o2 o3 o4 x o5 x o6 x o7 x 控制组 o8 o9 o10 o11 o12 o13 o14 沈鼓和对照企业息前资金利税率历史数据沈鼓和对照企业息前资金利税率历史数据 年份 80年 81年 82年 83年 84年 85年 86年 87年 88年 全行业平均值 16.51 11.53 12.04 15.65 18.56 24.28 24.61 24.

60、07 21.28 对照企业对照值 14.09 10.1 10.34 13.09 15.44 20.59 21.55 23.07 22.13 东北地区平均值 12.94 6.45 7.16 9.78 12.32 16.09 15.68 16.84 16.7 沈鼓统计值 6.6 2.09 2.92 4.51 7.04 10.91 11.58 15.01 14.82 年份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全行业平均值 22.34 16.88 11.65 17.62 21.67 19.94 17.09 15.09 对照企业平均值 23.07 17.29 2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