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人物传记读后感_第1页
李鸿章人物传记读后感_第2页
李鸿章人物传记读后感_第3页
李鸿章人物传记读后感_第4页
李鸿章人物传记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鸿章人物传记读后感这下,有要求写读后感,一时不知该选什么书,手头上有尚未读完的万科老总王石所著的道路与梦想,挺有感触,其管理企业、为人做事、个人生活自有一番独到之处, 令人佩服,但要专门写读后感,尚未有太多的想法。周五又 提到此事,忽然梁启超所著的李鸿章传涌入脑海,想前 两年回合肥探亲,同学陪我到淮河路李鸿章府浏览,很是仔 细地看了一番,记得也在李府买了本李鸿章传,留做纪念。但今日再从书架上找到此书,却看到书后的印章为中山 大学中区新华书店,已是十一年前在广州读研究生时买的旧 书,非两年前买的版本,书已发黄,颇感慨时光的飞速。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本人 也是“正宗”合肥

2、人,自是对李鸿章这个产自家乡的历史人 物颇感兴趣。本科学了世界和中国通史, 正统史学略知皮毛, 但不太感兴趣,不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史学已吹入新风,不 少新史料进入视野,记得当时近代史的老师博览群书,讲了 不少新观点,对李鸿章的评价也不流同于课本和一般书籍, 印象颇深。前两年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曾引起波澜, 其中对李鸿章、袁世凯的不同解读在社会上热议很久,电视 剧开篇就是穿长袍、用刀叉吃牛扒的李鸿章形象,颇具象征 意义,一个乐于接受西方新鲜事务的满清重臣形象呈现在荧 屏上,我专门淘来此碟连续两天看完。这次重读李鸿章传, 更是一口气读下来,由于有任务在身,自然感觉又不一样, 草草写下几笔,聊以交

3、差。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是最早研究李鸿章的严肃著作, 也正如梁公早在100年前就提出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 史,同时也是晚清 40年的历史。要了解晚清的历史,读一 读此书必受益匪浅。梁启超的国学功底和非凡文采、客观而 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在了解李鸿章的同时,也 对当时国民性的了解、对国人劣根性的了解颇有启迪。梁公 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对李鸿章这位争议人 物,评价颇高。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 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 史地位。梁公十分欣赏李鸿章的才识:“吾敬李鸿章之才, 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对李鸿章所犯的错 误和自身

4、的不足,梁启超也尖锐地指出:“史家之论霍光, 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 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 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 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 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 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但梁启超并没有将当时中国积弱的责任全部归咎于李鸿章,而是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看待。梁启超在文中分析道:“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 困,而不能自拔。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 止于如是, 固

5、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李鸿章,悲在悲在身处于中国 积弱最严重的时刻,以一人之力要想改变中国贫穷挨打的局 面,无异于饮鸠止渴,根本无法实现胸中大志。所以李鸿章 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其起于淮军,败于甲午战争,遭至骂 声一片,但当时中国朝廷上下又有多少人在真正抵抗外来入 侵呢?当时的西方报纸曾这样评论甲午战争:日本非与中国 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 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 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腐-败无能的官场, 自私自利的官员,正如李鸿章自己常叹“吾被举国所掣肘, 有志焉而未逮也”,中国又如何能走上富强呢,所以梁启超 曰“以

6、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指李鸿章),虽败亦豪哉!” 李鸿章临终前一小时,沙皇俄 -国与大清的条约还没有谈妥 (此协约为李鸿章出访俄-国根承慈禧太后默许,为抗衡日本 出卖东三省的权利求得沙俄的保护而与俄-国的达成的秘密协议),俄-国公使竟到李鸿章的病榻前,逼请李鸿章签署画 押中俄秘约。可悲可叹呀!为国家鞠躬尽瘁一生的李鸿章, 把嘻笑怒骂的一切权利留给了后人,任人评说。所幸近年来,思想界、史学界空前活跃,让我们得以一窥李中堂的真实面目。其实,做为政治家,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来多 的杰出人物之一。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鸿章的见识超出 同侪,他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 非变不

7、可的地步。1865年他便指出:“书生坐谈误国,可 为口叹!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 立耶!千古变局,庸妄人不知,而秉钧执政亦不知,岂甘视 其沈胥耶! ”正是基于这种不甘心自己的国家沉沦的自觉, 他以推行“自强新政”即洋务运动为己任。他力主以开放的 态度去处理同外国的关系,以新的观念和措施去适应“数千 年来未有之变局。”,把“借法自强”看作救国的关键所在, 把学西方作为救国急务,爱国赤诚溢于言表。李鸿章也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近代的机械 制造、米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米矿和 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同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 在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

8、洋等方面也有他不可磨灭的贡 献。不可否认,这些官办或官督商办的企业存在着种种弊端, 但西方的机器和科学技术进入中国就是对愚昧无知的打击, 就播下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种子。招商局轮船所到之处, 商品经济总有大小不等的发展。正是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的 几百部西书,孕育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代呼风唤 雨的人物。李鸿章思想的开明和开放,吸引了一批新型知识 分子,甲午战争前,不但严复、马建忠及其他留洋归来的技 术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在李鸿章直接领导或势力所及的范围 内服务,就是对其学西方的作法持激烈批评态度的郭嵩焘、 王韬、郑观应等人,也是李鸿章的朋友或麾下的重要官员。李鸿章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虽然他

9、代表清政府签订 了不少不平等条约,但这是在国力最弱的背景下据理力争所 能取得的最佳方案,若让一人去背负整个国家的责任岂不有 失公正?在当时国际大舞台错综复杂的状况里,李鸿章机智 斡旋处理了很多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在不断的巨大失败和微 小的胜利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交思想和外交手段。在 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李鸿章个人的睿智和深刻、 大气和幽默、 仪表和举止都散发出浓浓的个人魅力,博得了洋人对他的敬 佩和尊重。当时国际舆 -论对李鸿章评价颇高,日本人的评 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 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 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

10、作了有价值的贡 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 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李鸿章个性严谨,“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 以一身当之,示曾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重 纪律,严自治,中国人罕有能及之者”,有“东方俾斯麦” 之称。对人,“其待属将也,皆以道义相交,亲爱如骨肉, 故咸乐为用命,夫将将之才。”治事,“每遇一问题,必再 三盘诘,毫无假借,不轻然诺,既诺则必践之,实言行一致 人也。”李鸿章待人处事的态度,让人敬佩。纵观其一生, 为国为民不计艰辛和困苦, 不畏诽谤和诋毁,一直埋头肯干、 默默做事,直至生命即将结束之时,未尝口及家事。“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间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但是,在 腐-败无能的清廷统治下,李鸿章所做的一切,所进行的一 切未触及本质的改革,只能对贫困而苦难的国家进行缝缝补 补,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所以我们庆幸生活在 现在的中国,国力日盛,国人地位大增,中国人在世界上扬 眉吐气,一扫东亚病夫的形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GDP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在快 速、全面地发展,正朝着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前进。这是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