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记承天诗夜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记承天诗夜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记承天诗夜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记承天诗夜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记承天诗夜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承天诗夜游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句3、赏析重点句子,体会作者复杂情感4、感受并学习苏轼在逆境中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二、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句(重点)3、赏析重点句子,体会作者复杂情感(难点)三、学习方法:“四导”教学法、朗读分组讨论展示、启发四、学习用具:多媒体、柏树枝、竹竿五、学习时数:一六、学习过程:(一)导学识标1、简评苏轼、激情引入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人他连遭贬谪, 被迫漂泊万里,却把每个地方都当作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而且都尽其可能、为民造福。他

2、被无数小人诬陷入狱,朋友背叛,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而且用大海一样的胸怀去对待陷害他的人!他的一生是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他历经磨难却热爱生活,留下了大量诗词文章,他就是北宋大文豪苏轼2、展示苏轼图片,回忆相关诗词,引出课题(1)、但愿 _,_。(2)、谁道 _?门前流水_, _。(3)、人有悲欢离合,_,_。(4)、3、展示学习目标(齐读)(二)、导问助学1、走近苏轼(学生回答、试背)小组积分苏轼,字_,号_,_(朝代)四川眉山人,在文章上与其父_、其弟_,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上与 _ 并称“苏黄”。宋词与 _ 并称“苏辛”。 书法上与蔡

3、襄、米芾、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2、写作背景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诬陷他,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这就是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四年后,作者写了这篇短文,体现了二人(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和无限感慨。3、读课文(1)读准字音藻荇( )遂( )至 柏( )(2)、(范读)读出感情:淡淡的忧愁、热爱生活旷达乐观读准节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4、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小组合作读、展示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1)注意重点字词句、分组逐个翻译积分1.解:解开,脱下。2.欲:想。3.户:门。4.欣然:高兴的样子.5.念:想。6.乐:形容词动用,游乐。7.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8.遂:于是,就。9.至:到。10.亦:也。11.寝:睡觉。12.相与步:一同,共同散步。13.于:在。14.空明:清澈透明。15.交横:交错纵横。16.盖:表示推测,原来是。17.何:哪、哪个。18.但(1)古义:连词,只是。(2)今义:连词,但是,表转折。29.

5、闲人(1)古义:悠闲自在的人。这里指不汲汲于(追求)名利而留连光景(欣赏风景)的人 (2)今义:整天啥事也不做的人的人。30.耳:罢了。(三)、导练致用(分组逐个回答积分)1、解释加横线的字 寻张怀民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亦未寝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翻译下列句子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品读欣赏,把握情感(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为何去“承天寺”寻找张怀民?作者的心情如何变化?(学生讨论举手答、对答案)答:因为

6、住在承天寺的张怀民,是一位像作者一样被贬后乐观旷达的人的人,是志同道合之人。另一方面也暗示其处境,无人敢与之交往,与下面的“闲人”相应。苦闷、高兴、忧愁(2)、作者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是如何描写(修辞方法)的?景物特点是什么(美不美)?作者当时处境如何?(学生讨论举手答、对答案)答:月色积水 空明竹柏藻荇 交横 比喻 清幽宁静清澈透明(3)、作者在逆境(贬谪)时把景物描绘的如此美,表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学生讨论举手答、对答案) 答:苏轼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在逆境中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4)、 作者为何自称“闲人”?(学

7、生讨论举手答、对答案)答:指自己当时“有职无权”的境况:清闲之人。自己本当为国家奉献,而现在却无用武之地: 壮志难酬的忧伤的人。在逆境中能够寄情山水,有心欣赏自然美景的人:不追求名利,有闲情雅致,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四)导思互评1、承天寺中难道只有竹柏吗?竹柏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举手答、对答案)不是,肯定还有其它的树木花草竹:谦虚、清高、正直、有气节、用处多(衣食住行)苏轼种竹、写竹、画竹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排,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简,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松柏:耐寒冷、不怕困难,经冬不凋(常绿、坚贞、坚强)面对风雪不改变自己的品质和气节2、苏轼只写竹柏的写法、用意是什么?(学生讨论举手答、对答案)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比作好友。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3、这对我们做人和交友有什么启示?总结一下“东坡精神”。 (学生讨论举手答、对答案)做像竹柏一样的人,就像苏轼一样交像竹柏一样的朋友,就像苏轼一样积极进取、乐观坚强、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