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卢梭与孟德斯鸠法律思想比较刘 静目 录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引言第一章 关于法的一般理论第一节 法的定义一、孟德斯鸠:“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二、卢梭:法是公意的体现和记录第二节 自然状态与自然法理论一、自然状态论二、自然法理论第三节 实在法理论一、孟德斯鸠的实在法理论二、卢梭的实在法理论第四节 法治论一、孟德斯鸠的法治论二、卢梭的法治论三、法治论比较第二章 权利观比较 第一节 自由平等观一、孟德斯鸠的自由平等观二、卢梭的自由平等观三、两种自由平等观的主要分歧第二节 权利保障论一、孟德斯鸠的权利理论二、卢梭的权利理论三、两种权利理论的比较第三章 政体论第一节 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一、
2、政体的分类与性质二、政体的原则三、政体与法律第二节 卢梭的政体理论一、政体的分类二、卢梭关于贵族制的独特观点第三节 两种政体论比较一、相似点二、相异点结语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后记摘要:卢梭和孟德斯鸠同为法国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他们二人又同属于古典自然法学派。他们的法律思想包括法的一般理论、法的“自由”、“平等”、“正义”、“民主”等价值观、政体理论等,并成功地使之溶进了法兰西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智慧宝库中,为人类法律思想文化史竖起了一座丰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古典自然法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无疑像恩格斯所称道的那样,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而作为其中的两个个体,他们的法律思想又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3、和闪光点。本文对二者法律思想的主要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两人对法的定义、自然状态与自然法理论、实在法理论以及法治论的比较,阐述了他们在法的一般性理论方面的分歧;第二部分是对两人权利观的比较,从自由平等观和权利保障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第三部分关于政体理论的比较是对第二部分的延续,论证了两人不同的政体主张。 关键词: 卢梭 孟德斯鸠 法律思想 Abstract: Rousseau and Montesquieu are two great thinkers in the Period of Bourgeois Revolution and the Enlight
4、enment. Their legle thoughts proved the values of “liberty”,“equality”,“justice”,“democracy”.They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ir motherland and Humanity Civilization.they hold up an everlasting monument in the Legel thoughts history. As the remarkable persons of Classical Natural Law Jurispruden
5、ce,“they are revolutionization of their thinking”,but their legle thoughts also have many different points.This text compared the main saids of Rousseau and Montesquieus legel thoughts that have four parts.Part one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Legel fundamental tenets through the compariso
6、n of Legel definition,Natural legle and Natural condition theory, Artificial legle and Rule by law theory. Part two compared their Right theory ,it included Freedom and Equality theory, Right Guarantee theory. Part three further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System of Government theory. Par
7、t four brought to light the source of their different legle thoughts through compared all their life and a period in their life.Key Words: Montesquieu Rousseau Legle Thoughts 引言 卢梭与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在近代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处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方面秉承了亚里士多德等古罗马思想家们关于民主,正义的某些观念,另一方面又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直接的巨大的影响,他们的法律思想推动了整个法律思想史的进步也
8、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两人丰富的法律思想堪称他们所处时代的代表,同时也是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两个代表人物。受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虽然卢梭的法律思想在某些方面受到了孟德斯鸠的影响,但两人的法律思想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分歧,本文将从法的一般理论、权利观和政体理论三个大的方面对二人的法律思想进行比较分析。第一章 关于法的一般理论第一节 法的定义一、孟德斯鸠:“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孟德斯鸠认为“从最广泛意义上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他的法;物质世界有他的法;高于人类的智灵们有他们的法;兽类有它们的法;人类有他们的法由此可见,是有
9、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的。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联系。”2(第1页)这是孟德斯鸠关于一般的法也就是广义的法所下的定义。他这里的法,相当于现在的“规律”,它不是实证意义上的法,把意识形态范畴的法同客观规律混为一谈了。 我们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孟德斯鸠认为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要研究法,就要把法反映的各种社会关系同人们的理性联系起来,在社会背景下研究。强调一切事物都要以法来衡量,主张法的绝对权威性。他的关于法的理论为近代理性自然法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法律思想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二、卢梭:法是公意的体现和记录。 卢梭并不同意孟德斯鸠的这种观点,并讥嘲说:“只要人们满足于把形而上学的观念
10、附着在这个名词之上的时候,人们就始终是百思不得其解;而且纵使人们能说出自然法是什么,人们也不会因此便能更好地了解国家法是什么。”3(第49页)可见,他认为孟德斯鸠将自然法和国家法混为一谈了。如果国家法也能像自然法那样永恒坚固,“这时人的依存性就转化为物的依存性,在共和国里,就可以重新把自然状态的好处结合到政治状态的好处上面去了。”4(第166页)在他看来,“法律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意志的记录。”3(第171页)“当全体人民对全体人民作出规定时,他们便只是考虑着他们自己了;如果这时形成了某种对比关系的话,那也只是某种观点之下的整个对象对于另一种观点之下的整个对象之间的关系,而全体却没有任何分裂。这时
11、人们所规定的事情就是公共的,正如作出规定的意志是公意一样。正是这种行为,我就称之为法律。”3(第50页) 由此可见,卢梭将法律视为人民公益的体现,他的法律结合了意志的普遍性和对象的普遍性。卢梭所提出的意志说是对包括孟德斯鸠在内的同时代的自然法学家们的一种超越。第二节 自然状态与自然法理论一,自然状态论(一)孟德斯鸠:危险状态论 孟德斯鸠同霍布斯一样认为自然状态似战争状态。但他不同意霍布斯关于自然法内容条款的说法。他认为“当人还在自然状态的时候,他应当是只有获得知识的能力,而知识却是不多的。显然,他最初的思想绝不会是推理的思想。他应当是先想如何保存自己的生命,然后才能再去推究他的生命的起。这样的
12、一个人只能是软弱的,是极端怯懦的。”“什么都会使他们发抖,什么都会使他们逃跑”,“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几乎没有平等的感觉。因此他们并不想互相攻打。”“权利和统治的思想是由许多其他的思想所组成,并且是依赖于许多其他的思想的,因此,不会是人类最初的思想。自从建立了社会,人类才有互相攻打和自卫的理由。”“霍布斯把只有在社会建立以后才能发生的事情加在社会建立以前的人类的身上。”3(第4页)孟德斯鸠承认为了发现社会规律,应当研究“自然状态”而不是历史事实。但他本人并未采取这种方法,自然状态在他的著作中占有很小的位置。一方面,他认为自然状态象社会生活的来源一样,是研究社会规律的出发点;另一方面
13、,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的生活和幸福是没有保障的,并且正是这种没有保障的状况,使建立社会成为必要。相对于卢梭对自然状态的赞美和关注,孟德斯鸠更关注人类社会的具体的历史。(二)卢梭:“黄金时代”论 同孟德斯鸠一样,卢梭在研究政治制度起源时,也首先探讨了自然状态。但他并不认同孟德斯鸠关于自然状态的表述。他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对孟德斯鸠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另一位著名的哲学家的想法则恰恰相反,这位哲学家认为没有比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更胆小的了但这种情形在自然状态中,毕竟是很少见的。”5(第76页)他认为,自然状态是每一个人对于自我保存的关心最不妨害他人自我保存的一种状态,在自然状态下“不平等几乎是
14、不存在的”。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手里,就变坏了。”19(第5页)卢梭认为,自然状态里的人所具有的仅仅是一些纯动物能力。它并不比动物具有更多的非本能上的需要,因此,人的智慧和理性发展是极其有限的。人所畏惧的唯一灾难就是“疼痛和饥饿”,人的需要仅限于“食物,异性和休息”。即使在对人的精神和思维能力考察之后,卢梭也认为人除了自爱心和怜悯心以外与动物毫无二致。在自然状态中人是孤立的个人,因此还无法形成诸如平等,公正,邪恶,义务,虚荣,自尊等等需要人们的相互交往才能产生的一系列观念。因此,他不同意孟德斯鸠的战争状态论。在他看来,自然状态中的人远未脱离蒙昧状态,人们无知而
15、淳朴,知足而寡欲,人人孤立而缺乏交往,虽然存在着生理,智力和体力上的不平等,但在政治上,财产上处于平等状态。所以它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二、自然法理论 在自然状态下,没有国家和法律,但人类普遍遵循着一定的法则,这就是自然法。(一)孟德斯鸠的自然法理论 孟德斯鸠认为“在所有这些规律之先存在的,就是自然法。所以称为自然法,是因为他们是单纯渊源于我们生命的本质。如果要很好的认识自然法,就应该考察社会建立以前的人类。自然法就是人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所接受的规律。”2(第4页)他同其他自然法学家一样,也认为抽象的理性是自然法的渊源,自然法是人为法的基础。他认为,人作为一个“物理的存在物”来说,和一切物体一
16、样,受不变的规律的支配。作为一个“智能的存在物”来说,人是不断地违背上帝所制定的规律的,并且更改自己所制定的规律。但是,不变的规律是自然法。 基于自然状态战争论,孟德斯鸠提出了自然法的四条原则:1,和平。虽然自然状态如战争状态,但在自然状态之下,人类是是胆小和怯懦的,他们并不想互相攻打。 2,寻找食物。这是人类的自然需要,只有食物才能使人类摆脱饥饿和软弱。3,相互爱慕。这也是人类的自然需要,这种爱慕是相互之间自然产生的。4,希望过社会生活。“这是人们最新的和最重要的认识,为此就有了社会。”2(第4页)(二)卢梭的自然法理论。 与他同时代的人一样,在卢梭那里也可以发现“自然人”,“自然状态”和“
17、自然规律”。卢梭高度评价了“自然规律”,在他看来,立法越接近自然规律,社会幸福就越有保障。我们从卢梭对自然状态的赞美中,可以看出卢梭所认为的自然法即为自由和平等原则。卢梭坚决主张自然人固有的初始平等的原理。他证明说,人与人之间的所谓差别的大部分,是在社会发生过程中形成的。卢梭坚持“自然状态”中人人平等的观点。在文明社会里起着这样巨大作用的体力,美丽,灵活,勇敢和智力方面的差别,在“自然状态”中几乎看不出来。在这方面,卢梭是从“自然状态”中的人类生活发展的那些条件出发的。因此,人生来平等,平等是人生就的权利。卢梭同样认为人生而自由。“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
18、至就是放弃自己的义务。”3(第16页)他在利用自然法理论概念的同时,总是赋予它以某种独特的,某种新的内容。“自然法”的思想作为符合抽象的人性,因而不以历史条件为转移而为人和人类社会必须经常遵行的准则。“自然法”的价值在于它是实现人类理性要求或手段,或者本身就是理性要求的体现。第三节 实在法理论一、孟德斯鸠的实在法理论 这里的实在法即人为法或人定法。孟德斯鸠在论述了自然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人为法。他认为,由于人类天生希望过社会生活,于是,人们建立了社会和国家。国家建立后,人们在失去自身软弱和自然平等的同时,也使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建立了起来,也就是人为法。他说:“一般的说,法律,在他支配着
19、的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每个国家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应该只是把这种人类理性适用于个别的情况。”2(第6页) 这种法律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法律,也包括国与国之间的法律。孟德斯鸠将其分为三种:1,国际法,即调整不同人民之间的关系。关于国际法,孟德斯鸠认为,一切国家都有它们自己的国际法:“作为这个大行星上的居民,人类在不同人民之间的关系上是有法律的,这就是国际法。”2(第5页)他进一部指出,国际法的原则是:“各国在和平的时候应当尽量谋求彼此福利的增进;在战争的时候应在不损害自己真正利益的范围内,尽量减少破坏。”2(第5页)所以,国际法又可称为“万民法”和“民族法”。2,民法,即调整公民
20、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孟德斯鸠说:“人类在一切公民间的关系上也有法律,这就是民法”。2(第5页)但他这里所说的民法与我们今天的民法是有区别的。他将所有调整公民关系的法律都看作是民法,不仅包括今天所说的民法,继承法,婚姻法,甚至有时包含刑法,统称为“人为法”的民法。3,政治法,即调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孟德斯鸠认为:“社会是应该加以维持的;作为社会的生活者,人类在治者与被治者的关系上是有法律的,这就是政治法。”政治法的目的在于维护自由。二、卢梭的实在法理论 卢梭吸取了孟德斯鸠关于法律分类的思想基础,明确将人定法分为四种,并详尽的描述了各自的性质和作用。他所划分的人定法包括:1,政治法(根本法
21、)。在孟德斯鸠的观点中,可以看出政治法即是传统意义上的宪法,卢梭也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政治法”概念的。“全体对全体的比率,或者说主权者对国家的比率。”3(第72页)按卢梭自己的比喻:政府是人民与国家间的比例中项,即人民(主权者),政府和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问题。2,民法,即“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员对整个共同体的关系”3(第73页)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民法维护个人利益的重要意义。卢梭则认为,民法要尽可能的“使每个成员对于其他一切公民都处于完全独立的地位。”3(第72页)他主张公民对国家关系的比率应尽可能的大,才能保障成员的财产和自由。3,刑法,“个人与法律有第三种关系,即不服从与惩罚的关系刑法在
22、根本上与其说是一种特别的法律,还不如说是对其他一切法律的制裁。”3(第73页)在刑罚问题上,卢梭与孟德斯鸠有类似观点。孟德斯鸠不主张重刑。他指出,在刑罚从轻的国家里,公民的精神受轻刑的影响,正像其他国家受到严刑的的影响一样。卢梭也反对严厉惩罚而主张对公民实行守法教育,在他眼里,刑罚频繁总是政府衰弱或无能的一种标志。4,风尚,习俗和舆论,“是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一种;这种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3(第73页) 卢梭在实体法的分类上继承和发展了孟德斯鸠的理论。但不象孟德斯鸠那样重点着墨于实体法方面的具体问题,他的第四种类别的实在法,
23、显然超越了国家制定法的范畴,表明了卢梭对法律文化和法律精神问题的关注。他的分类在法律思想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第四节 法治论一、孟德斯鸠的法治论 孟德斯鸠的法治主张体现在他关于法的精神的阐述中,他认为法治有利于政治稳定和人民自由。要保障法律的权威,必须加强立法和严格执行司法程序。具体方面,孟德斯鸠从立法学的角度,对立法技术与立法原则问题予以特别关注。他认为“那些有足够的天才,可以为自己的国家或他人的国家制定法律的人,应当对制定法律的方式予以一定的注意。”在关于保障司法程序的严格执行方面,孟德斯鸠有著名的“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他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应当分立,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分别行使,这
24、样可以避免国家权利的腐败,保障政治自由。为了保障三权分立的实现,就必须做到三权制衡。三种权利既要彼此独立,又要相互制约。当然,孟德斯鸠的法治理论笼统的散布在他关于法的精神的分析中。总的来说,孟德斯鸠的法治理论中夸大了法律的范围和作用,把法律说成是包罗万象的东西,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以理性为根据的“法的精神”,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存在,包括全部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也有些言过其实。二、卢梭的法治论 卢梭的法治主张有两条基本内容:1,立法权惟一地,永远地属于人民全体,即属于公意。2,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普遍的守法不允许存有例外,有了例外,对谁都不利,怕例外的人就会热爱法律。卢梭积极提倡法治。他
25、认为,任何国家如果不依法律为治,都不是正当的国家;而一切以法律为治的国家,无论采取何种政府形式,都是共和国。“人人都服从,却没有人发号施令;人人都服务,却没有骑在人头上的主人;而且由于在这种明显的服从关系中,谁都没有损失任何自由,而只是损失可能有害于别人的自由的东西,反而更加自由这些奇迹都是法律创造的。人们之有正义和自由应该完全归功于法律。以民权的形式在人与人之间确立自然的平等地位的,就是这个公共意志的有意的结构。”21(第9页)在”法度适宜的共和国里”“任何人都不能摆脱法律的光荣束缚。这是一种温和而有益的束缚,因为它不是为了受任何其他束缚而生的。”5(第51页)要实现这种共和国,卢梭认为只要
26、一个象“超人”或“神人”的立法者,为人民设立他们自己所不能设立的制度,将人民的公意变为法律,使政治机构的一切活动永远都只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幸福就可以了。三、两种法治论比较 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法治主张共同具有以下性质:第一,强调法律之上;第二,把法治与各自的政治主张联系起来,把它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工具;第三,把法治与民主制度结合起来,把它作为反封建专制的工具。可以说,在用法治代替君主专制,将法治视为改造封建社会弊病,实施民主政治的根本手段的主张方面,卢梭继承并发展了孟德斯鸠的思想,但卢梭将法治置于人民主权的理论根据上,更富有民主色彩。他不象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那样笼统,他的法治思想具有更为
27、广泛的民主内容,更为彻底的革命精神。 第二章 权利观比较第一节 自由平等观 自由与平等被以孟德斯鸠和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认为是人的两项基本权利,但他们关于自由、平等理论的具体内容却是不同的。 一、孟德斯鸠的自由平等观 孟德斯鸠说:“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或者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1(第154页)他认为自由分为哲学上的自由,“是要能够行使自己的意志或者至少自己相信是在行使自己的意志”2(第188页)和政治上的自由,“是要
28、有安全或者至少自己相信有安全。”2(第188页)政治上的自由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同政制相联系的政治自由;一类是同公民相联系的政治自由。“孟德斯鸠在这里显然强调的是两个方面:人们的行为必须受制于法律,而后才会有自由;自由与法律不能为权利的滥用所扼杀。”7(第15页)二、卢梭的自由平等观 追求自由平等,是卢梭一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他认为“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自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征。自由与人的存在是同一的,即自由是生命。”8(第63页)卢梭认为自由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权利,是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他有一句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3(第8页)卢梭有他独特的平
29、等理论。人类依次经历由平等到不平等再到平等的阶段:自然状态下人们普遍平等;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人类出现了不平等;(不平等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定;第二个阶段是官职的设置;而第三个阶段是合法的权利变成专制的权利,在这一阶段“不平等达到了极点”)最后人们起来用暴力推翻暴君,人们重新恢复到平等。三、孟德斯鸠与卢梭自由平等观的主要分歧 孟德斯鸠和卢梭自由平等观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第一,政治自由观上的分歧,可以概括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对峙。“消极的自由观念,以不让别人妨碍自己的选择为要旨,自由即免于的自由;积极的自由观念,则以做自己主人为要旨,自由意谓去做的自由”。9
30、(第57页)孟德斯鸠所说的政治自由是与法律紧密联系的,他否认自由是那种为所欲为的自由,认为自由即意味着在不违反法律的范围内不受他人的束缚,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就是一种消极自由。自由在卢梭的理论中最本质的涵义就是积极自由。自由即“一个人一旦达到有理智的年龄,可以判断维护生存的适当方法时,他就从这时候起成为自己的主人。”3(第9页)第二,对财产私有制的探讨。孟德斯鸠认为,法律首先要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最重要是保障私有财产权,这是人身自由和安全的前提。财产私有权是永恒的权利。与孟德斯鸠不同,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并非永恒的,而是历史性的。第三,自由与平等权利的侧重
31、点不同。孟德斯鸠不仅提出政治自由的定义,而且论述了其具体内容以及形式,探讨了保障政治自由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形式。“政治权利的自由成为孟德斯鸠一生致力解决的核心问题。”10(第69页)与孟德斯鸠强调政治自由不同,卢梭更关注平等问题。他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本书中,对政治不平等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强烈渴望社会平等,以探讨平等问题为己任。第四,孟德斯鸠在平等问题上并不主张政治上的平等,特别是经济上的相对平等。他不主张人民拥有参与政权建设的平等权利,因为人民是有缺陷的。而卢梭则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不仅主张政治意义上的平等,而且主张社会成员经济的相对平等。第二节 权利保障论
32、在强调自由与平等的基础上,关于如何保障自由平等的探讨必然引出了对于权利问题的关注。一、孟德斯鸠的权利保障理论 孟德斯鸠在论证如何保证政治自由的实现时指出,政治自由只能存在于权利不被滥用的时候和国家中。但要做到权利不被滥用谈何容易,“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利的人们使用权利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利,就必须以权利约束权利。我们可以有一种政制,不强迫任何人去做法律所不强制他做的事,也不禁止任何人去做法律所许可的事”2(第155页)孟德斯鸠认为要保证政治自由,要防止滥用权利,“就必须以权利约束权利”。由此,他提出分权制衡理论。孟德斯鸠
33、说:“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利:1,立法权利;2,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利;3,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利”,“我们称后者为司法权利,而第二种权利则简称为国家的行政权利。”2(第155-156页)按他的说法,三权分立就是把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属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而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手里。立法权由议会行使,行政权由君主掌握,而法院专掌司法权。通过这样的分权,使这三种权利和三个机关互相制约,互相制衡,从而保障政治自由。二、卢梭的权利保障理论 卢梭认为人们要获得自由,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就必须有效地把全体人民结合起来,在他们相互之间订立一种真正的契约,体现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的特
34、点在于,他强调人们订立契约时必须全部交出自己的个人权利,这也就保证了个人意志对全体意志的绝对服从,从而也就是对包含了自己意志的普遍意志的服从,这样才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的自由和平等。”20(第48页)基于公益的社会契约,逻辑结果便是人民主权论。卢梭第一个在启蒙思想家中提出“人民主权”这一概念。他指出“社会契约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契约”,“这就是说,人民作为整体来说就是主权者”11(第709页)他认为主权不外是公意的运用,是公意的体现和宣告。主权既然属于全体人民,那么它必然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因为它是国家的灵魂和集体的生命。当然,人民主权绝不是每个人个别意志的机械总和,而是根据公意建立的绝对权利或
35、集中权利。公意使国家保持内在统一,是绝对不可违抗的。他认为,主权有五条原则:(一),主权是不可转让的;(二),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三),权利不能被代表;(四),主权永远是公正的;(五),主权是绝对,神圣不可分割的。三、两种权利保障理论的比较 总的来说,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权利理论,有以下几点区别:一,人性恶是孟德斯鸠国家权利理论的出发;而人性善,社会恶是卢梭国家权利理论的出发点。二,孟德斯鸠认为权利可以分割,卢梭主张不可分割。卢梭不同意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认为他们混淆了主权和政府,把主权分裂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利,由人民和君主,贵族集团来分享,这实际上是削弱了人民的主权。他讽刺这是把
36、主权者“弄成了一个枝节片断所拼凑起来的怪物”。卢梭并不否认国家可以分设各司特殊职能的政府机构,但认为他们都应该由人民主权所派生,所委托,国家的根本权利只属于人民。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比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带有更彻底的民主革命思想,像一把锐利的剑刺中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心脏,被认为是卢梭理论的最高成就,以及近代自然法理论的最高成就。三,孟德斯鸠主张代议制,卢梭认为主权不可代表。孟德斯鸠指出“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然而这在大国是不可能的,在小国也有许多不便,因此人民必须通过他们的代表来做一切他们自己所不能做的事。代表的最大好处,在于他们有能力讨论事情。人民是完全不适宜讨论事情的,这是民主政治的最大困难
37、之一。”6(157)卢梭则从主权不可分割的角度认为主权同样不可代表。他认为,“只要一个民族选举出了自己的代表,他们就不在是自由的了,他们就不复存在了。”4(第122页)卢梭心中最理想的是直接民主制,但他也承认这种制度只适宜于“非常之小”的城邦国家。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孟德斯鸠的主张比卢梭的更加务实。四,孟德斯鸠的主张更适于从实际操作中去防止现实中的权利腐败问题,他的以权利制约权利的主张更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卢梭则用他的主张从根本上理论上杜绝了权利腐败的可能性。 第三章 政体论孟德斯鸠和卢梭二人的政体主张都是以权利学说为基础的,在对二人权利学说比较之后,下面我们对他们的政体主张作比较分析。第一节
38、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一、政体的分类与性质 一个分权制衡政府的建立,不仅是一个认识和设计的问题,它必然的和政体问题联系在一起。在孟德斯鸠看来,某些政体有利于分权制衡政府体制的建立,而另一些则不行。为此他对政体分类时,重视的是施行权利的方式。他沿袭亚里士多德依照统治人数的多少和国家所实现的目的为标准的分类方法,将政体分为三类: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 孟德斯鸠声称,每个整体都有自己的政体性质。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利;君主政体是君主握有最高权利,但他是依据既成的法律来行驶这一权利;专制政体是一个单独的个人依据他的意志和爱好来支配一切。他还指出,在共和政体中,如果全体人民有着主
39、权权利,便是民主制;如果主权权利掌握在一部分人民的手中,则便是贵族制。在孟德斯鸠看来,专制政体不可能做到分权制衡,因而难容政治自由;共和政体虽好,却因他对公民的品德要求太高而不太适合当代人。因此相比较而言,君主制更具有现实性,是当时能实现政治自由唯一优良和有效的政体。二、政体的原则 所谓政体的原则,“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感情。”2(第19页)对政体要加以防范,这就要求这四种政体都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一)民主政体的原则是“品德”,这里的品德实际上指忠于集体的精神,而不是指道德上或宗教上的品德。在民主政治之下,爱共和国就是爱民主政治。(二)贵族政体的原则是“节制”,这里的节制要求存在法律秩序,节制是
40、贵族的灵魂。在贵族政体下,品德同样是需要的。但因为掌权者是少数人,所以同民主政体相比,品德少一些也不致大乱。在孟德斯鸠看来,最好的贵族政体是没有参加国家权利的那部分人民数目很少,并且很穷,那么占支配地位的那部分人民就没有兴趣去压迫他们了。(三)君主政体的原则是“荣誉”。它要求在法治基础上以荣誉鼓励各个阶层为国家建功立业。君主政体是一个人的统治,它不需要人人关心如何治国的问题,也不需要什么品德,它所需要的是荣誉,以荣誉为动力。孟德斯鸠说:“在共和国里,野心是有害的,在君主里,野心却会产生良好的效果。野心使君主政体活跃而有生命。”2(第25页)(四)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专制政体的原则不会是品
41、德,因为在暴君统治下,把轻视人的生命视为光荣。孟德斯鸠说:“在那里,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能够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在那里,人人都是奴隶,已经没有谁可以和自己比较一下优越了。”2(第25页) 政体的原则一旦改变,政体也就随之改变。民主政体可能变成贵族政体或君主政体,或者无政府状态;贵族政体可能变成寡头政体;君主政体可能变成专制政体。总之,每种政体的改变,都是它自身逐步腐化的结果。三、政体与法律 孟德斯鸠详细论述了四种政体与法律的关系:民主政体的基本法律是:规定“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2(第12页),“建立投票权利的法律”2(第8页),规定“人民的选举应当公开”2(第12页)之“选举方式”2(第1
42、1页)的法律;贵族政体的基本法律是规定参议院成员的资格,职权的法律;君主政体应该有一个法律的保障机构;专制政体没有也不必要任何法律,君主和法官本身就是法律。孟德斯鸠还进一步论述了政体和部门法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在各种政体之下,刑法,民法以及程序法的特征。 “孟德斯鸠详细论证各种政体的目的在于: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推崇君主立宪制度他认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因为它实行了分权;使公民自由得到了保障。”12(第22页)。第二节 卢梭的政体理论一、政体的分类 “卢梭关于政体分类的思想很显然是受了亚里士多德和孟德斯鸠影响的。”13(第23页)卢梭在论述他的主权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政府
43、论”。这是卢梭政体观的独特之处,他对政体涵义的规定,仅仅是从行政权上去理解的,或者从“政府”角度上去理解。他认为,首先主权者可以把政府委之于全体人民或者绝大部分的人民,从而使做行政官的公民多于个别的单纯的公民。这种政府形式,我们名之为民主制。再则,也可以把政府仅仅限于少数人的手里,从而使单纯的公民的数目多于行政官,这种形式就称为贵族制。最后,还可以把整个政府都集中于一个独一无二的行政官之手,所有其余的人都从他那里取得权利。这第三种形式是最常见的,它就叫做国君制或者皇家政府。二、卢梭关于贵族制的独特观点 卢梭的政体思想中有一点很独特,那就是做为崇尚民主共和制的卢梭极力地赞扬贵族制。他将贵族制分为
44、三种:自然的贵族制,认为只适合于文化不发达的“单纯的民族”;世袭的贵族制,认为是一切政府中最坏的政体;选举的贵族制才是最好的。卢梭赞扬贵族制并非否定民主制放弃人民主权主张,而是认为“根据他们的优缺点来比较,我喜欢这样一种形式,这是两个极端中的一种中间形式,叫做贵族制。这里我们必须记住,国家的结构和政府的结构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我没有把他们混淆过。最好的政府是贵族制的政府,而最坏的主权是贵族制的主权。”14(第263页)所以他认为根本就没有单纯的政体,单一的政体本身是最好的,但会出现力量的极限和软弱的极限,只有混合政体才能产生适中的力量。第三节 两种政体论比较一、相似点 孟德斯鸠和卢梭首先在政体思
45、想上有两点相似:1,政体思想都受到亚里士多德等古代思想家的影响,并且在不同方面丰富了政体学说;2,他们都是通过对主权学说的阐述来论述政体思想的,并把主权学说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础。卢梭接受了孟德斯鸠关于地理环境对政体影响的理论。“卢梭也象孟德斯鸠一样,给各种政体适宜的状况加以比拟:专制君主制只适宜于富饶的大国;贵族制只适宜于财富和版图都适中的国家,民主制则适宜于小而贫困的国家。”4(第142页)二、相异点 卢梭对君主制所持的否定态度是与孟德斯鸠不同的。孟德斯鸠推崇君主制,极力赞美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卢梭指出“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3(第125页)卢梭认为真正的保障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治生活+第二课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教学课件
- 2025年精神卫生理论试题
- 2025年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模版
- 全面释放新质生产力
- 丰泪沟的临床护理
- 肿瘤防治宣传
- 某药业四季三黄软胶囊提案
- 某地产工程全过程“四化”管理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教学课件
-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中考地理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监护人专项培训课件
- 中国文化概要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温州大学
- 高中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教学设计
- 山东省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细则简介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关联交易同期资料模板
- 荷叶圆圆说课课件
- 路斯特DriveManager基本操作
- 截止阀合格证模板
- 电路板研发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